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人们对清朝的评价大多数都是负面? 第1页

           

user avatar   michael-6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近代中国比较落后,备受屈辱,人们认为这笔帐得算到清朝头上。

我们继续追问,清朝到底做了什么才让中国落后呢?网上天天抨击清朝,据说主要是两点:

1 文字狱

2 闭关锁国

事情已经过去百年了,骂与不骂都没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觉得这样不好,今天不要再犯就行了。


user avatar   wang-ke-14-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清朝负面评价多,是因为“文艺工作者”之前给清朝加的的“美颜滤镜”太过了,如今只是在还原其真面目而已

至于对待像苍蝇一样胡搅蛮缠的清粉,只要送他们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行,懂事的自然就会闭嘴。

你问我不懂事的该怎么办?

他都不懂事了,你还理他做什么?


每一个政权建立后,为了强调自身得国的正义性,就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向前朝泼脏水,从根基上否定前朝的法统。

商汤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夏桀无道的基础上的,周文王对上商纣王亦如是。

在肉体上消灭敌人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精神和道德层面批黑批臭才是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战略。

到了中国封建文明发展的巅峰隋唐时代,手段进一步升级,关陇集团对于敌对的江东门阀下了空前绝后的狠手。

所以即便到了盛唐时期,李白登上凤凰台俯瞰金陵城,也只能感慨“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隋唐两代都在物质和行政两个层面消灭江东门阀的根据地,不仅金陵的宫室被夷为平地,而且金陵的字号也消失了,成了秣陵县管辖的下的农田、鱼塘和马场。

这是什么概念?

放在现在相当于把上海浦东浦西全都拆了,然后全上海都归安亭镇管。

你看的没错,如今的秣陵就是南京市江宁区下辖的一个镇,秣陵县从秦始皇设立后一直在那里。


如今讴歌MIN国的全都是鹰酱赞助的一群公知,比如矮大紧之流,GUANBAN主流媒体在大多对民国持DISS态度,只是限于海峡对岸的关系尽量保持克制而已。

请注意这里的MIN国从1912-1949年,包括北洋政府,有疑问请注视孙逸仙博士的眼神三分钟。

所以要间接的否定MIN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迂回讴歌被其推翻的清朝,清朝越伟光正,推翻掉它的MIN国伟光正程度就要打折扣,BEN朝取代MIN国就自然顺应天下大势了。

迂回了半天,扯了一堆逻辑,白白便宜了清朝躺着吃了一波福利。

文艺界为此也是呕心沥血,各种颠倒黑白、毁三观的文艺作品是一部接着一部出,连“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刽子手多尔衮都给洗白了,能在电视屏幕风流倜傥的谈恋爱。

白起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结果被骂了两千多年“人屠”;多尔衮搞了个“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扬州、嘉定、江阴连着屠城,死亡人数远远超过四十万,结果照样不影响在孝庄秘史里风流倜傥。

白起遇上多尔衮,统一战争&金钱鼠辫子,杀降&屠城,人屠&情圣,老双标怪了!

所以只要文艺工作者们用命,服化道部门给力,投资方砸钱,主管部门支持,金钱鼠辫子都能整出时尚感来,沾满HAN人血的屠刀一样可以华丽转身,带来了“商女不知亡国恨”十倍以上的暴击伤害………………………


白起遇上多尔衮还不算最冤枉的,即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清朝的顺治、康熙和乾隆面前也是个弟弟。

秦始皇在咸阳杀了100多个儒生就被骂了两千多年,焚书坑儒都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了。

乾隆皇帝一辈子搞了130次文字狱,文字狱次数比秦始皇杀的儒生都要多,也没有影响“十全老人”的文治武功…………………


但限于清朝是建州蛮族出身,法统上有与生俱来的缺陷,为了更好的讴歌清朝,只能挖空心思DISS一波清朝之前的明朝,给清朝的法统打点布丁。

可惜一个碗开局的乞丐皇帝朱重八“驱除鞑虏”史诗级成就无处可黑,只能改变策略继续迂回,改成缩小打击范围,来一波反明朝昏君,却尊崇朱明正统的骚操作。

所以明朝几十年不上朝、木匠皇帝之类的套路就开始了,本质上是低配版的夏桀商纣。

东林党这样的士大夫都是好人,朱棣之后的皇帝大多无能,坏事全都是魏忠贤干的,历史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戏剧化,交代不过去的历史节点恶搞两下就完事了,真正实现了多快好省…………………

明朝16位皇帝,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载坖四位基本没有黑点,其他12位在“文艺工作者”眼里基本都是昏君。12除以16,得出明朝昏君率75%。

但清朝却有着100%的明君率,在“文艺工作者”眼里,连被被红衣大炮炸死的老野猪皮都是英明神武的,你这是欺负我没学过初中政治和历史吗?

难道建州的DNA就擅长明君治国,而我皇汉的基因则专出无道昏君?

可即便这么使劲洗,清朝“伟光正”的历史还有最后一个BUG,即最后的灭亡无法解释。

“文艺工作者们”翻了翻史书,捡起了红颜祸水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艺能,拼命把锅往慈禧身上扣。

偏偏慈禧又黑点众多,所以一个女祸亡国的完美人设就在“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产生了。

如果你只看“文艺作品”不读历史书,肯定会以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1年清朝灭亡,所有的坏事都是慈禧干的。

道光、光绪、同治三个皇帝加在一起,在“文艺作品”里头的篇幅还不到慈禧的十分之一。以至于我读小学时,班上很多小朋友辫子戏看多了,一致认为慈禧是“女皇帝”,而真正的女皇帝武则天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最恶搞的是为了黑明朝,结果白白便宜了“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的元朝吃了一波福利,97年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四等南人天下无敌,对此我也只能呵呵了……………………


至于大家为什么如今对清朝反感,还不是因为如今大家书读的越来越多了,越来越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我们再也不用看《还珠格格》、《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来学历史知识了…………………………

《明朝那些事》即便有一些历史错误,夹杂了不少私货,总比《孝庄秘史》这种货色要高上几十个境界!


user avatar   suguoyijia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惨不忍睹,请看: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心疼吗?愤怒吗?是不是气得想吐血?

就这还不是全部,仅仅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

还没算总共丢了多少领土,赔了多少银子,丧失了多少主权,死了多少人。

真真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这样一个王朝还想要正面评价?

孙殿英掘坟盗墓我都觉得他干的挺好,把坟全挖了都难消心头之恨。


user avatar   lu-hai-84-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只能说明一点,大多数中国人还没得上斯德哥尔摩症,要是哪一天清被彻底正面化(现在已经有这个苗头了,也就是题主所说他知道的大清),中国这个国家,乃至这个文明就完了。

很多人都故意把清的问题给民族化,认为批判清朝或者元清就是破坏民族团结,或者觉得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不应该再提,谁提就谁就是破坏团结。而事实清的问题根本不是一个民族问题和过去的问题,而是一个文明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

清的可怕在于其制造了一个最可怕的模板,一个异族入侵奴化华夏文明的模板,再将来有一天因为某些不可预料的原因,中国彻底衰弱后,难保没有模仿的外族

清的可怕在于其彻底摧毁了很多中国人的文明观,不在相信文明,而觉得越野蛮对国家越有利,进而炮制出各种狼图腾,入关论等等奇葩理论,和把历史上的文明的秦楚,隋唐全给蛮夷化了

清的可怕在于其摧毁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因为清证实了极端的恐怖专制,扼杀人民的思想,扼杀民族的科技也可以通过自吹自擂创造出所谓的“盛世”

至于说清促进了融合团结,那更是可怕又疯狂的理论,终其一朝,始终奉行的是满汉不通婚,同时通过封界等等模式把汉人封禁,同时再刺激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互相牵制,以保证他们八旗特权,到了中后期,满清军事力量崩溃,汉人才突破结界往边疆迁徙,到辛亥革命打破了满清的这个民族隔阂的牢笼,才真正走上正轨

事实上,我们时至今日都还在民族问题上不停的修补清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通过批判清不是破坏民族团结,而是恰恰相反,通过批判清,才能促进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团结,恢复和重新构建中国人的世界观,文明观和道德观。

------------------- --------------------- --------------------- ---------------------------

还有一个问题虽然不涉及清朝评价,但是却息息相关,就是传统上我们习惯于把历史上的反清运动和辛亥革命定义为单纯的汉人复兴运动,并不是十分准确,因为实际上中国各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民,在各种反清运动,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并不是说汉人和他们就没有矛盾。但是他们为什么又在反清这个时间而选择和汉人合流呢,因为清制造出的民族牢笼才是最可怕的 才是最大的矛盾,清不但让整个华夏文明僵化住,也让中国的民族关系彻底僵化住,因为只有僵化和矛盾的民族关系才能达到互相牵制得以控制和禁锢。所以只有打破满清的牢笼,解决了这个最大的矛盾,他们和汉人才能坐下来化解之间的矛盾。

所以,现在那些以维护民族团结来给他们的大清招魂的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目的有问题


user avatar   chen-wu-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你还年轻,一点儿也不了解我大清的伟大。

要搁在十来年以前,以大清的地位,大明也配与之相提并论?

就是大唐也得退避三舍,我大清俨然就是中国历代王朝集大成者,什么版图最大、人口最多、还有什么满清十二帝无庸人全给捣鼓出来了。

至于后来输给西方列强……这是你中华民族不行、传统制度不行、大河文明不行,打根儿上就比不过西方文明。

我大清已经很努力了,奈何中华文明太费拉,带不动啊……


不信?

来看看以下的评论,看看是不是大家集体患上了曼德拉效应,篡改了历史的记忆?


王戎笙《中国何以落后挨打:问责康雍乾》: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近几十年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皇帝。说是争议,也不准确,几乎没有争议,主流是歌功颂德。长篇小说、电视剧、学术论著、通俗读物、商品广告,到处可以见到他们的光辉形象。


秦晖《南明史研究与顾诚的《南明史》》:

对改革前史学强调“人民性”的矫枉过正而形成了“帝王本位”。尤其是清代帝王传记,这些年来可谓滚滚而出,从努尔哈赤、皇太极直到顺康雍乾嘉,连同多尔衮与孝庄文皇后这对摄政夫妇,人人奋发有为,个个雄才大略,圣明君主之多开历朝未有之盛,明朝固然是瞠乎其后,与传统的农民战争研究之萧条更是形成鲜明对比。


姚念慈《采访:康熙真的是盛世圣君吗?》:

中国历代王朝,清朝与现实的关系最为紧密,赋予清朝何种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工程的主持者自然成为集历代“盛世”之大成者。“草上之风必偃”,流风所及,所向披靡。清代“康乾盛世”成为历史上时间最长、成就最大的调子,也就定于一尊。


吴四伍《清史论丛:康乾盛世的冷思 》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赞扬18世纪清朝繁盛的思潮迅速汇聚,“康乾盛世”的口号弥漫学界。具体来说,不管中外,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总有一些人将18世纪的中国加以自我的想象,给世人一幅经济繁荣、国家强盛、人民安康的单一面向,而对于其致命的缺陷、糟糕的影响却淡而化之,或置之不顾。


陈梧桐《明史十讲》:

打开电视,反映明代历史的电视剧,不是君主残暴昏庸,就是厂卫横行霸道,一片昏天黑地;反映清代历史的电视剧,不是君主睿智圣明,就是臣工奋发有为,一片朗朗乾坤。



可那个曾经让人一提及,就忍不住热泪盈眶、浑身颤抖的盛世大清。

怎么在最近几年,就沦落到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了?





其实,明清撕逼从不是什么饭圈文化,而是学术界的撕逼延续到了网上。

——不同的是,在学术界挺清派还是占据上风,网络上大清就人人喊打、啥也不是了。

这也没什么,连太史公下笔也难逃爱恨憎恶,你倒清高、张口闭口饭圈Low,你又算个老几?



夏明方教授有篇论文,叫《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

他认为上个世纪,历史学家们集体上阵,给康乾盛世涂脂抹粉,但整体反思康雍乾带给中国历史的消极影响,却寥寥无几。

直到四十年以后,一些分歧已经达到了共识,可你们猜猜……史学家如今对清朝的评价是什么呢?


我们看看这部《清史研究发展与趋势(2019)》。

注意时间,去年,其中对于清代人物的评价问题,有着重的介绍。


关于清代人物的评价问题。改革开放前后对于人物评价的变化甚大,有的甚至是颠覆性的,但是在学界逐步达成了共识,给予一致的评价。如清朝共历十二帝,其中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六帝,被评为大有作为或雄才大略的人物;嘉庆、道光两帝,才能一般,但品格尚好,其节俭、勤政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光绪有勇气敢于变法,亦为人们所称道;稍差者则咸丰与同治两帝而已。


看到了没有?

我大清“大有作为”、“雄才大略”的,便有六位之多,其他朝代的君主也真是瞠目结舌、自愧不如。

要明白“雄才大略”这个词可不敢乱用,一般都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才可以安上,而大清就可以堂而皇之拿下六项桂冠。

甚至,连区区“有作为”都不能体现大清圣主的伟大气势,非得加个大,表示“大有作为”,这才算得上满意。

可再一看名单: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后面仨儿老生常谈,不想撕了;

皇太极确有文韬武略,倒是勉强可以算上;

努尔哈赤……这货干了什么?山寨明军制度创立八旗?统一女真各部?这也充其量就一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的水准,怎么就雄才大略、还大有作为了?好吧,你是清太祖,给你个面子……

可是顺治,喂喂喂,清史学界是认真的吗?



说完明君,还剩下三位才能一般,但还可圈可点的,说白了也就三个字:中上游。

都有谁呢?

分别是:嘉庆、道光、光绪。

嘉庆皇帝诛和珅,这与崇祯诛魏忠贤一样,有什么技术含量吗?他还干了什么?反贪,可没成功,坐视大清日颓一日,这种君主,特么在其他朝代一抓一大把啊。

道光……怎么就可圈可点了?哦,“节俭、勤政”,能不能先把宫中鸡蛋价钱整明白?这要也能吹一波,隔壁崇祯可得喊冤了。

光绪就一傀儡,按理来说不应该是汉献帝一样被无视的待遇吗?什么时候“勇气”也成评价一个君主的标准之一了?那我北魏孝庄帝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手刃权臣尔朱荣,这勇气不给个千古一帝,说不过去。



最后,“稍差者则咸丰与同治两帝而已。”,瞧瞧这用词,不说差,而是差,还给后面加了个而已,哦,还给溥仪除名了,这偏架拉的……反正我看不下去了已经。



综上所述,你只要眼睛没瞎,就可以看出学术界对清朝皇帝的评价是怎么回事儿。

原则上是小功大吹、无功硬凑,大过化小、小过化无……实在不行,如溥仪这样怎么也洗不白的,就给他除名了,剩下的交给电视剧就可以了。

看看隔壁明史学会,对明朝的评价就没有尬吹,甚至认定明朝皇帝的整体素质在历朝历代属于较差的。

比如赵世喻的《大明天子与大明帝国》、再比如吴琦、赵秀丽的《明代 “问题皇帝” 研究:一项基于社会类群的考察》,明史出身的学者对明朝皇帝都不甚客气,甚至都把明朝皇帝当成问题去研究了。

可平心而论,明朝皇帝与清朝皇帝单论能力与品质的话,不过就半斤八两、一丘之貉,五十步你还真别去笑百步。

但问题就在于,两波同样素质的人,怎么评价就判若云泥、天壤之别了?



直到我看见了下面,对多尔衮的评价:

多尔衮主政,决策进关,击败李自成、张献忠及部分南明政权,为清统一全国立下不世之功。他一去世,就被打入“逆案”。学界对此并不认同,而是重新梳理他的实践活动,给予全面肯定,但他专权的错误亦是造成其悲剧的主因。

看到了没有?

多尔衮,全面肯定。

来,跟我大声念:全~面~

吓得我赶紧跑去查了查,琼瑶是不是什么时候也开始研究清史了,我们抛开《孝庄秘史》里那个架空朝代的多尔衮不谈,因为那个多尔衮我也挺喜欢的。

但历史上的他,怎么看也就一反派,剃发易服、圈地占田等六大弊政,硬把顺风局打成了困难局,且不提死难的人民,就是以统一的视角,多尔衮也是阻碍统一进程的罪魁祸首。

就这位爷,在学术界扯皮了四十几年后,居然被洗白了?甚至是全面洗白,有瑕疵也是指出他有点“专权”……我表示不是很能看懂,甚至还有点想喝奶茶。




继续往下看,关于曾、左两位大爷: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近代人物评价的变化就更为明显,如曾国藩过去被评为屠杀农民军的“刽子手”,予以否定,而今他被认为是清代治家修身的一个典范;
对左宗棠的评价,因为他镇压太平军、陕西回民起义,过去被定为一个反面人物,改革开放后,学术界才从他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基点上予以正确评价,认为他力主收复新疆,并率军赴新疆彻底打败入侵者,阻止沙俄侵占新疆,终于保住这块辽阔的疆土,此一功劳,名垂史册!论为“民族英雄”,当之无愧!


看到学术界都是这德行,我差不多明白为啥会有《走向共和》这部剧,又为啥李鸿章能给洗白了……




所以,清朝的评价从来不是负面的。

自从清朝灭亡,孟森、萧一山起,学术界对清朝评价确实不高。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清朝的历史地位节节蹿升、定于一尊。直到如今,学术界对清朝的整体基调还是正面为主,谈及清朝负面的言论都给边缘化了。

只不过互联网兴起,人们不喜欢学术界那种“政府、统一”的视角,而是重新追随改开之前的基调,以“人民、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才发现,清朝原是如此的不堪入目。

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呢?

我说不明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

民智已开,真的。


user avatar   wen-he-pai-xiao-ge-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不这么认为。

相反回过头来讲,清朝有非常强烈的皈依者狂热病,并且体制内常常有伪漢民族主义者借大清的皮搞一些在大明朝都无法实现的骚操作。

大清的屠刀从来不指向某一个民族,实际上是一种奥斯曼式的“除了皇族都是奴才”,因此各民族在大清国的利益分配实际上就是按对大清皇族的贡献度来决定的。

蒙古人早期替大清出力的部族,王爷们多多少少还能拿点红利,底层老百姓被灭蒙十策搞的生不如死,但是这和老爷们有什么关系呢?

漢族人前中期一直是被打压的对象,中后期摇身一变大规模混入体制内,成为大清不可或缺的重要权利支柱(更直白一点,没有漢臣的支持,大清皇位不保)

这种权利上的变化就带来了可以操作的利益空间,就拿苗疆和甘陕问题而言。

清朝判案一向是偏袒漢民的,因为地方上的官员多半是漢官或者与漢官高度勾结的满人。大清朝廷可能是八旗至上主义,但是到了地方就变成了伪大漢民族主义(反少民不反大清)既然是伪大漢民族主义,那么欺负少民就顺理成章了。

比如镇压苗变的时候提出:凡苗子杀我一人,立拿两人抵命;抢内地一人,全家偿债。

不用怀疑,除了大清,不会有任何一个漢族政权能替普通漢人做到这一步。哪怕是前期最激烈的大明朝,也做不到替普通百姓如此出头。因为正常的朝廷要照顾自己的名誉,要在表面上维持各附属国与附属部落的领袖身份。

唯独大清不需要,屠刀治国,超低合法性。结合起来就是——北京的八旗是爷、地方的漢官也是爷。

也就不难理解甘陕问题上,帝师张芾为什么那么托大,最后被回民蓄意起哄杀害。因为对于地方漢族权贵而言,他们能请得动八旗太君对不听话的人搞团结。事实上也是如此,率先开赴陕西战场的多隆阿直接提出要对叛乱者采取种族灭绝的治理手段。

大明朝能做到动辄大军出动,对不听话的人进行种族灭绝吗? 真有这胆色,也不至于要禁止色目人自相嫁娶了。

如果大家用真正的漢民族主义观念去看大清,那么大清确实是绝对负面居多。

要是大家用伪漢民族主义观念(反少民不反大清),那么大清倒是有那么点可以说道一二的操作。


user avatar   woodenbow-24-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高赞答案不就正好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事例,来说明为了某种叙事的方便,是可以怎样考证不精,对莫须有之事宁信其有、勿信其无。

某高赞答案举一篇硕士论文,说顺治年间清军为了剿灭山东、河南边境的榆园军,掘开黄河,致使多个州县受灾。

这篇文章名为《农民战争、国家统一与民族冲突》,本身对榆园军的叙事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陈陈相因的旧说。该作者自己发掘的史料少之又少。其亮点只在于对某个叙事逻辑顺序大书特书,即清军剿平榆园军的经过是:

“榆园军坚持地道战→清军决黄河灌榆园(顺治七年)→清军围剿榆园军根据地(顺治八年春)→榆园军坚持斗争(顺治八年春以后)→榆园军残部被剿灭(至顺治十二年为止)”

作者以王士祯“犯了低级的笔误”“显然有些说不过去”地记载荆隆口决口时间错误(顺治七年误记成顺治十二年),以此作为突破口,臆测是清人有意为之掩盖。

问题是,该作者就没有犯下低级错误吗?

我想谢国桢先生所编的《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对于研究清初农民战争史的人来说,应该不可能不看吧。其中即有一条引证榆园军的史料:

清军围剿榆园军根据地的时间是顺治八年十月,而不是该论文所称的顺治八年春……

好了,就算该史料记录这位论文作者不爱看,顾诚先生现成的《南明史》这位也不看,不对照想想自己写的有什么问题吗?

好了,该论文叙事时间线的中心环节即“榆园军根据地被围剿的时间是紧接着黄河荆隆口决堤”即是大错特错,那整条叙事链就崩溃无遗了。事实上,正确的叙事链实际上应该是:

榆园军在直鲁豫三省边界声势浩大→清廷设立三省总督有效围剿榆园军(顺治六年到七年)→黄河荆隆口决口→榆园军趁水势重新昌盛(顺治七年冬到八年春)→清军再次水陆进剿(顺治八年春至夏)→清军围剿榆园根据地(顺治八年十月)

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榆园军在顺治七年被水灌还坚持斗争”。因为实际上黄河荆隆口决堤在顺治七年九月,但是水灌榆园却发生在顺治八年十月,整整十四个月后(顺治八年有闰二月)!

不过事实上,黄河荆隆口决堤和榆园军被剿灭是有关系,但仅仅是间接的关系,乃因咸丰以前黄河是南流,并不向北流经山东范县。从该文提供的各种史料来看,清军水攻是在战地周边,如果没有黄河决口形成的水体则绝无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各种地方志和清人的历史著述会先提及荆隆口决堤,再提及榆园军的覆灭。

那么,到底是不是清军造成的荆隆口决堤呢?我认为并不可能。

首先,如我所言,荆隆口决堤与榆园的覆灭仅有间接的关系,从地理位置上就可见一斑。如下两图,事实上两个地方相距是很远的,跨州隔县。清军从这么远的地方要这么精确地水攻榆园军巢穴,并不符合常理。该论文在写到清军水攻致使曹濮一代均受灾的时候,竟然没对此表示怀疑,本来就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清军这么做的不合理之处在于,首先清军并没法预料到决口后水会向什么地方流。的确,黄河在开封一带的北岸决口,会常常流过濮范等地,该地区也有不少黄河故道。但是,具体的水道是不同的。根据高赞答主贴的图,万历十五年的荆隆口决堤,流经长垣、东明、曹州、濮州;根据地方志记载顺治七年荆隆口决堤被淹的地点,和当时清朝河道总督题本(下面再提),流经东明、城武、郓城、曹州、范县、寿张。下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实际走向是很不一致的。贸然决堤会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清军又没有计算机,哪能精准计算呢?

如此决堤只会首先淹没清朝自己控制的州县城池。清朝剿榆园军说到底是为了自己的税基,在当时天下未定,战事吃紧的情况下,只是给自己的脖子上套绞索罢了。更何况此次决口还没淹到榆园根据地。此次决堤引起的直接后果恰恰与论文中所认为的相反,不是给榆园军造成了重创,反而造成清军控制的城池被水泡坏,城墙坍圮,便利了榆园军的行动。如在东明,“关厢房屋霎时倾倒,漂没淹死男女无查。淹倒城垣四面二十四处,共计四百七十二丈,四面崩裂将倒城垣一十八处,共计二百零五丈,而村落、人民、房舍、牲畜尽付逝波”,这片地方可离榆园军活动地域很远,是清朝自己稳固控制的地区。结果是,顺治七年末八年初,“群贼复炽”“贼舟出没不时,州民苦之 ”“冬十二月城复破”“八年三月十九日榆园贼破沐阳城”等记载屡屡见于地方志中,岂是作者所说“他们的活动能力已经大大受限了”!?受限在哪儿?

更重要的是,决堤还威胁到了清朝首都的生命线——漕运。满达海,和硕巽亲王,清初理政三王之一。其题本中就极为关心漕粮转输,闻知有治水经验的河道官员方大猷将要调往别处,竟然挥笔写下“惊骇欲倒”四字,可见清廷中央对于堵塞荆隆口决口几至望眼欲穿。假如有人说满洲贵族关爱民生是假,那么关心漕运也是假吗?注意此议最初开始于顺治八年二月,此时堵塞荆隆口决口的工程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而离围剿榆园根据地还有八个月,若认为荆隆口决口是清军造成,那么清军为什么水攻还未奏效而自己堵塞决口呢?莫非清朝政府精神分裂,喜欢玩左右手互搏?

还有殊为可笑的一点是,顺治七年的荆隆决口,不是只决了北岸,而是南北岸同时。南边的决口一直流到了南阳。当时的河道总督杨方兴在题本中已经原原本本地提到了决口的原因和经过,是因为秋雨水涨导致堤坝被水连浸数日,泡坏了堤根所致,所以才会有南北岸同时决口的现象。清军即便真的脑洞大开,也只用决北岸,决南岸做什么?嫌淹自己淹的不够狠么?

那么还剩一个问题,就是荆隆口决口既然是清军水灌榆园的先决条件,那么是如何利用的?首先要说的是,荆隆决口没有淹到榆园根据地,证据就是前面提到的,清军进剿榆园是在顺治八年十月,而直接说黄河水灌榆园的史料中,清军是在战地现场调查而得,所以:

1.水攻并非清军事先谋划,而是在进剿开始后的见机行事,并非论文中认为的先水攻,再进剿的顺序;

2.清军进剿初始,榆园军仍在利用地道,可见荆隆决口并未影响到榆园;

3.用作水攻的水体就在战场附近,不在相隔很远的荆隆口。

那么,其引文中明明白白地提到清军确实“决了黄河水”又该作何理解呢?在这一点上,该硕士论文的作者又犯了看起来很小但其实很重要的错误,那就是——抄错字。仔细看就会发现,该作者的引文中引述的两段都是“决黄河”。

但问题是,原文不是“决黄河”,一段是“决黄河水”,一段是“决黄水”,《贰臣传 鲁国男传》则干脆称之为“边水”。你说是不是“黄河水”,那当然是,清人不可能搞错。问题是清人也很明白并非黄河本体,而是黄河泛滥后形成的支流罢了。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如此,已经可见对于“清军决黄河灭榆园军”之旧说,该论文的考证确实是极为粗疏大意,搞错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而且其论点和论据之间根本就是脱节甚至互相矛盾的,还经常做出主观臆断。从根本观点来看,也只是承袭数十年之旧说而已,并无多少新意。硕士论文尚如此,知网和各种正规历史出版物,作为历史学知识的上游,尚无法正本清源,作为下游的历史讨论版块情况如何,也就不难想见了,加上已有的研究范式传承了数十年对清王朝之敌意,网民之喜好,某些罪名只能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更别说是诸多争议点。

在我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至少搞清楚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按照正常逻辑会发生这种事。毕竟,如果一味地把清政府想象成又蠢又坏,凡是坏事尽皆扣到它头上,那么被这个又蠢又坏的政权统治近三百年,又是在侮辱谁呢?

啊,忘了贴上某位高赞答主对讨论的态度,在此补上。你如果理直气壮,又何需如此呢?

————————————————————————————————————

10月12日来补充一条,唯一直接说清军“决黄河之水"的那段材料,即清军将领张胆的墓志铭里面,也是隐藏了清军行动的时间的。注意下面红框。

张胆在出发之前,他的顶头上司、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还是张存仁,归来之后,就换成了马光辉。这说明直鲁豫三省总督的换人的时间,恰好在此次军事行动的时间跨度内。马光辉什么时候上任的呢?

光辉,光远弟。明武举。与其兄光先从光远来降。天聪七年,授光先二等参将,光辉游击。崇德三年,任户部理事官。以贷官商物不偿,罢官,夺世职。四年六月,汉军旗制定,授镶黄旗梅勒额真。六年,兼任吏部。七年,以从克杏山城,复世职。师已克锦州,命光辉从固山额真孟乔芳诣锦州监铸砲。八年,以从克中后所、前屯卫二城,进一等甲喇章京。
世祖入关定鼎,参政改侍郎,光辉仍贰吏部。顺治四年,考满,加拖沙喇哈番。五年,从征南大将军谭泰讨江西叛将金声桓,声桓既诛,谭泰将承制授光辉江西提督,光辉辞。既,谭泰欲以都察院理事官纪国先为都司,国先亦辞。谭泰劾国先,辞连光辉,吏议从重比,上命罢光辉梅勒额真、侍郎,降世职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七年,复任梅勒额真。八年,上命追录光辉军功,屡遇恩诏,累进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五月,授户部侍郎。十月,命以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山东、河南三行省。
——《清史稿 列传十八》

恰好是顺治八年十月。

所以,直接提到清军将领张胆“决黄河之水”的材料,也有力地佐证了,此行动的时间就是在顺治八年十月,不存在什么清军决了黄河一次嫌不够又决了一次。 @Lu2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可以说章太炎的《排满平议》跟邹容的《革命军》都是书生之言。但是,但是满人在民国初年,皆改汉姓,隐匿旗人身份,确是不争的事实。可见平民对旗人,都恨入骨髓。大屠杀已经过去几代了。想来是旗人特权造成的隔阂,比如财政供养,以及刑事犯罪后不受地方管辖。


user avatar   fei-yan-23-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答案——

评论区又来个清粉给我大清洗地了。 @旭烈大王

这人想当然地以为,荆隆口在河南封丘,顺流东下就淹不到山东,这思考能力简直是无敌了。

居然还有脸开小号艾特我,拿《清史稿》证明大清没挖黄河。。,《清史稿》谁修的,你们清粉心里没数吗?

我大清剿匪有功将领的墓志铭对于扒黄河一事可是并无避讳啊

你连荆隆口在黄河北岸都没看清吧。

——————



《读史方舆纪要》

仔细看看,荆隆口决堤淹不淹得到山东曹州? @旭烈大王

于家店、荆隆口决口示意图,箭头代表两股洪水流向

这四个字叫黄河泛道。谁跟你说的,没黄河就不泛滥了?

还洗么? @旭烈大王



著名清粉韦伯 @韦伯 ,每次别人说靼清不好。他都要拉出民国比烂,好像这样就能证明靼清并不烂。(笑)

问题来了,既然民国都这么烂了,按理说老百姓该怀念我“圣清”啊,怎么民国时 得民心的旗人们都一个个改汉姓,隐姓埋名了呢?怎么找工作时连自己是旗人都不敢说呢?

“自从民元到如今,民族沉怨似海深;

旗族伤残如草菅,谁敢自言满族人。”

恁靼清族人集体深藏功与名啊。


清粉弟弟们,恁这套顾左右而言他,比烂的把戏还要玩多久呢?

“现在说清朝不好,是因为本朝太好。和民国一比靼清还算不错的。”

就这?清粉现在对靼清洗都不洗了,直接比烂了?

很有自知之明嘛。

——————

是民国光复中原时剪辫子杀了上千万汉人,还是贵清入关剃发易服屠杀上千万汉人?

你敢正面回答一句吗? @韦伯

你不是拿花园口比烂吗?

靼清干过两回扒黄河的事,您要不要洗洗?

第一次,顺治七年扒黄河荆隆口水淹榆园军起义。



第二次,同治七年扒张秋段黄河,扒运河水淹捻军起义。

坐等清粉洗地。


user avatar   yiyi-4-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我的回答是摘抄1906年同盟会发动的萍浏醴起义时发布的《反清檄文》。竟然被举报然后给删除了。

那就改成章太炎在1907年写的《讨满洲檄》,这篇文章读起来更加酣畅淋漓。

(一)

  天运丁未纪元四千六百零五年,某月某日,中华国民军政府檄曰:

  昔我皇祖黄帝轩辕氏,与炎皇同出于少典之裔,实建国于兹土。上法乾坤,乃作冠带弧矢之利,以威不庭,南翦蚩尤,北逐荤粥,封国万区,九有九截。少昊、高阳继之,至于唐虞,分北三苗,海隅苍生,莫不循化。夏商之世,王威不远,亦能保我子孙黎民,不失旧服。自周公兼夷狄,定九宇,四海之内,提封万里,旅獒肃慎,无敢不若。衰周板荡,始有赤狄白狄九州陆浑之戎,交捽诸夏,夷言被发,渎乱华俗,部落聚居,胜兵稀疏,亦财比于癣疥。

  秦始皇帝奄有海内,乃命上将,驱而致之河湟之外,始筑长城以阻匈奴。中夏清明,秦功为大皇。汉肇兴,则有平城之役。孝武赫然,锐意北伐,终绝大漠,勒石纪功于狼居胥之山,三世载德,威惮旁达。日逐呼韩邪单于,南向奔命,愿为臣妾。迄于新都季汉之世,胡胙世衰,边庭少事。

  晋道陵夷,授权降虏,刘元海、石勒之徒,凭藉晋威,乘时僭盗,则我中华之疆土,自是幅裂。五胡麋聚,甲覆乙起,江左建国,不出荆扬。然犹西殛姚泓,东诛慕容。徒以燕冀未靖,又资拓跋。崔浩魏收,腾其奸言,明朔方之族,出于黄帝,奸人王通,夏以《元经》张虏,乃云黎民怀戎,三才不舍。由是言之,非虏之能盗我中华,顾华人之耽于媚虏也。

  天诱其衷,唐室受命,西戎突厥咸服其辜。以中原之地,久陷索虏,任用将帅,胡汉杂糅,卒有安史之变。延及朱梁,沙陀内寇,石晋刘汉,世载其凶。宋承百王之末,疆域削迫,燕云诸州,沦于契丹。金源继逆,播迁南服。遂启蒙古,宰割赤县,则我中华始丠墟为亡国。以民志未携,能贵其种,韩宋天完,扶义伐罪,卒统一于朱氏,衣冠礼乐,咸复其初。虽疆域之广,不逮汉家,挞伐所及,远逾宋氏。辨章种族,严于有唐,九边分卫,廀候相属。卫虏不能肆其毒,蒙古不能播其氛。边防之严,趣重西北。蕞尔东胡,曾不介意。乃使建虏雉兔,窜伏于其间,荐食沈阳,侵及关内,盗窃神器,流毒于中华者二百六十三年。

  逆胡爱新觉罗氏者,女真遗丑,蘖芽东垂,蒙鱼为皮,使犬逐鹿。自以朱果之祥,发于神鸟,诱惑诸夷,肆其蚕食。昔在明室万历之初,跳梁作贼,父子就诛,凶嗣奴儿哈赤,长恶不悛,世济其逆。我中华念其瞢愚,不忍尽戮,因夷治夷,疆以戎索,有龙虎将军之命。奴酋背诞忘德,恣其虐饕,职贡无时,东珠不入,盗我边部,旁及叶赫尼堪外兰诸部,将率群丑,黄衣称帝。其子皇太极因袭便利,入据全辽。我中华亦有流寇之难,讨伐不时,将帅亟易,遂得使虏穷凶极恶,肆其驰突,外劫朝鲜,内围京邑,稔恶盈贯,亦陨其命。属以流寇犯阙,思宗上宾,多尔衮福临父子,假称义师,盗有中夏。自弘光初元,讫于延平郑氏之亡,四十有一岁,冠带遗民,悉为虏有。以至于今,传嗣九叶,凶德相仍。

(二)

  今将数虏之罪,我中华国民其悉心以听。

  昔拓跋氏,窃号于洛代北群胡,犹不敢陵轹汉族,虏以要害之地,建立驻防,编户齐民,岁供甲米,是有主奴之分。其罪一也。

  既据燕都,征固本京饷以实故土,屯积辽东,不入经费。又熔金巨亿,贮之先陵,穿地臧资,行同盗贼。故使财币不流,汉民日匮,无小无大,转于沟壑,其罪二也。

  诡言仁政,永不加赋,乃悉以州县耗羡,以为己有,而令州县,恣取平余,其余厘金夫马杂税之属,岁有增加。外窃仁声,内为饕餐,其罪三也。

  自流寇肆虐,遗黎凋丧,东南一隅,犹自完具,虏下江南,遂悉残破。南畿有扬州之屠、嘉定之屠、江阴之屠,浙江有嘉兴之屠、金华之屠,广东有广州之屠。复有大同故将,仗义反正,城陷之役,丁壮悉诛,妇女毁郭。汉民无罪,尽为鲸鲵,其罪四也。

  台湾郑氏,舟师入讨,惧海滨居民之为乡导,悉数内迁,特申海禁。其后海外侨民,为荷兰所戮者三万余人。自以开衅中华,上书谢罪,大酋弘历悉置不问,且云寇盗之徒,任尔殄灭。自是白人,始快其意。遂令南洋侨民,死亡无日,其罪五也。

  昔胡元入寇,赵氏犹有瀛国之封,宗室完具,不失其所。满洲戕虐弘光朱氏,旧宗剿灭殆尽,延恩赐爵,只以欺世,其罪六也。

  胡元虽虐,未有文字之狱,自知貉子干纪,罪在不赦,夷夏之念,非可刬绝。满洲玄烨以后,诛求日深,反唇腹诽,皆肆市朝。庄廷鑨、戴名世、吕留良、查嗣庭、陆生楠、汪景祺、齐周华、王锡侯、胡中藻等,皆以议论自盗,或托讽刺于诗歌字书之间,虏遂处以极刑,诛及种嗣,展转相牵,断头千数,其罪七也。

  前世史书之毁,多由载笔直臣,书其虐政,若在旧朝,一无所问。虏以人心思汉,宜所遏绝,焚毁旧籍八千余通,自明季诸臣奏议文集而外,上及宋末之书,靡不烧灭,欲令民心忘旧,习为降虏,其罪八也。

  世奴之制,普天所无。虏既以厮役待其臣下,汉人有罪,亦发八旗为奴。仆区之法,有逃必戮。诸有隐匿,断斩无赦。背逆人道,苛暴齐民,其罪九也。

  法律既成,即当遵守,军容国容,互不相入。虏既多设条例,务为纠葛,督抚在外,一切以便宜从事,近世乃有就地正法之制。寻常私罪,多不覆按,府电朝下,囚人夕诛。好恶因于郡县,生杀成于墨吏,刑部不知,按察不问。遂令刑章枉桡,呼天无所,其罪十也。

  警察之设,本以禁暴诘奸。虏既利其虚名,因以自煽威虐。狙伺所及,后盗贼而先士人,淫威所播,舍奸宄而取良奥。朝市骚烦,道路侧目,其罪十一也。

  犬羊之性,父子无别,多尔衮以盗嫂为美谈,玄烨以淫妹为法制。其他烝报,史不绝书。汉士在朝,习其淫慝,人为雄狐,家有麀鹿。使中夏清严之俗,扫地无余,其罪十二也。

  官常之败,恒由贿赂。前世臧吏,多于朝堂杖杀,子姓流窜,不齿齐民。虏有封豕之德,卖官鬻爵,著在令典,简任视事,率由苞苴。在昔大酋弘历,常善任用贪墨,因亦籍没其家,以实府臧。盗风既长,互相什保,以官为贾,以法为市。子姓亲属,因缘为奸,幕僚外嬖,交伍于道。官邪之成,为古今所未有,罪十三也。

  毡笠绛英以为帽,端罩箭衣以为服,索头垂尾以为,鞅矧璎珞以为饰。往时以蓄发死者遍于天下,至今受其维絷,使我衣冠礼乐,夷为牛马,其罪十四也。

(三)

  夫以黄帝遗胄,秉性淑灵,齐州天府,世食旧德。而逆胡一入,奄然荡覆。又其腥闻虐政,著在耳目,凡有血气,宜不与戴日月而共四海。故自僭盗以来,朱一贵起于台湾,林清起于山东,王三槐起于四川,洪秀全起于广西,张乐行起于河南,其他义师不可悉数。岂实迫于饥寒,抑自有帝王之志!诚以豺狼之族不可不除,腥膻之气不可不涤,故肝脑涂地而不悔也。

  今者民气发扬,黎献参会,虏亦岌岌不皇自保,乃以立宪致官之会,诱我汉民,阳示仁义,包臧祸心,专任胡人,死相撑拒。我国民伯叔兄弟,亦既烛其奸慝,弗为惑乱。以胡寇孔棘之故,惟奋起逐北,摧其巢穴,以为中华种族请命。幕府总摄维纲,辑和宗族,惧草泽之骏雄,良材鲜学,则自以为王侯同类相残,授虏以柄,或有兵威既盛,虏不能制,思寻明祖之迹,与比邻诸雄,互相角夺。不念祖宗同气之好,日寻干戈,使元元涂炭,帝制既成,惟任独断,不可以保世滋大。又惧新学诸彦,震于泰西文明之名,劝工兴商,汗漫无制,乃使豪强兼并,细民无食,成他日之社会革命。为是与内外民献,四万万人,契骨为誓曰:自盟以后,当扫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有渝此盟,四万万人共击之。

  呜呼!我中华民国,伯叔兄弟,诸姑姊妹,谁无父母,谁非同气,以东吴群兽,盗我息壤,我先帝先王亦既丧其血食,在帝左右,旁皇无依,我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亦既降为台隶,与牛驹同受之毒,有不寝苫枕块,挟弓而斗者,当何以为黄帝之子孙?惟革命之不可以已,而不可以有二也,故有共和之政,均土之法,以维持于无极。事虽未形,规摹则不可以不闳远。惟我国民,恺悌多智,以此告勉,庶几百姓与能。迩来军中之事,复有约束,曰毋作妖言,毋仇外人,毋排他教。昔南方诸会党,与燕齐义和团之属,以此三事,自致不竞,惟太平洪王之兴,则又定一尊于天主,烧夷神社,震惊孔庙,遂令士民怨恚,为虏前驱。惟是二者,皆不可以崇效。

  我国民之智者,则既知引以为戒,其壮士寡昧不学,宜以此善道之,使知宗教殊涂,初无邪正,黄白异族,互为商旅。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当兼包并容。有违节制,悉以军律治罪。又我汉族,仕官于满洲者,既实同种,岂遽忘其祖父。徒以热中利禄,受彼迫胁。人亦有言,满堂饮酒,有一人向隅而泣,则举坐为之不乐。幕府张皇,六师神武不杀,虽蚍蜉蚁子,犹不妄戮,况我同种,而当迫害。尔念缙绅,及尔介胄,既汗伪命,如彼赤子,陷于深谷。尔虽湛溺,尔心肺肾肠犹在。尔亦念往者,胡人入关,陵暴尔祖尔父,斫头屠肠于绝辔之野,尔室毁破,尔庙摧夷,尔墓掘穿,尔先妣与诸母诸姑亦有污辱。我政府肃将天讨,为民理冤,以为有人心者,宜于此变。若能舍逆取顺,翻然改图,有束身归命,及以一城一垒迎降者,任官如故。若自忘其本,为虏效忠,以逆我大兵之颜行,一遭俘虏,或得赦宥,至于再三,杀无赦。其为间谍者,亦杀无赦。

  又尔满洲胡人,涵濡卵育于我中华之区宇且三百年,尺布粒米,何非资于我大国。尔自伏念食土之毛,不怀报德,反为寇仇,而与我大兵旅拒,以尔四体,膏我萧斧。尔抚尔膺,尔谁怨!若自知不直,愿归部落。以为我中华保塞。建州一卫,本尔旧区,其自返于吉林黑龙江之域。若愿留中国者,悉归农牧,一切与齐民等视。惟我政府,箫勺群慝,淳化虫蛾,有回面内向者,怀柔以礼,革其旧染。选举租赋,必不使尔有倚轻重。尔若忘我汉德,尔乃盗边,尔名马大珠不入,尔恶不悛,尔胡人之归化于汉土者,乃蹀足士,与外胡响应。幕府则大选将士,深入尔阻,犁尔庭,扫尔闾,遏绝尔种族。幕府则建筑尔尸,以为京观。如律令,布告天下,讫于蒙古回部青海西藏之域。




           

相关话题

  清末人民麻木不堪为什么能革命呢? 
  为什么诸葛亮能进武庙? 
  怎么看待大昭寺起火带来的各方面的后果? 
  书籍的作用是否会被新媒体替代? 
  喜欢历史的年轻人适合做什么工作? 
  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的建立对于文化发展来说是件好事吗? 
  真实历史上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很多老师向学生灌输「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别」的观念?会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 
  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吗? 
  清朝皇帝是否有蒙古大汗的尊号? 

前一个讨论
18世纪美国独立是必然的吗?如果美国没有独立会怎样?
下一个讨论
陪审团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