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科研机构的科普宣传现状如何?高校及院所如何做好科学传播? 第1页

  

user avatar   gua-niu-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如果你说的“科普宣传”是指这种:

那科研机构的科普工作简直是蓬勃发展。但大众期待的“科普”是这种吗?

一些大学接到上级要求,要写科普作品、搞科普比赛,结果作品都是介绍自己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少部分离生活近一点还好,大部分研究课题的“科普”你写的普通人断句都断不好,搞科普给谁看?更不用提这类“科普比赛”里面可能遇到的种种糟心事儿了……

这类被称为“科普”的科普文,严格来说应该是同行推广文,这种文章当然很重要,每次paper online之后我也会写,因为这属于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但真的不是给普通人看的。

要向没有相关基础的大众讲清楚自己研究工作背后的科学原理、技术创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甚至在很多时候压根儿就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个人认为,面向大众科普的时候,是不能照搬教科书或者论文宣传稿那种模式的,需要找到大众感兴趣的切入点,以此展开、循循善诱,努力讲解一点背后的原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以我之前的这篇文章举个例子:

这篇科普的主要知识点是偏振成像,但如果我直接开始讲偏振、讲菲涅耳公式,那没有人会看的。但是从五彩斑斓的海洋的角度出发,大家就会被这种自然现象本身吸引,阅读兴趣就会大得多,传播效果会稍微好一点点。

我不敢说自己擅长写科普,但我确实是在花心思写,因为这是我科研之余少有的爱好之一。但是这样的文章的写作成本是很高的,倒不是说写这个文章要花多少钱或多少时间,而是它是一种对精力和灵感的消耗,如果不是爱好,愿意做这件事的人本身就很少,而既懂行又愿意做这件事的人就更加少之又少了。而且因为这种消耗,能够稳定、持续、高质量产出的作者,应该是极少极少了。反正我个人的写作频率是非常低的……

而且从我在各个科普平台的交流群总是遇到熟人这一点来看,“既懂行又愿意做这件事”这个人群的总量可能比大家以为的要少得多……

题目问“高校及院所可以如何做好科学传播?”,我的回答是“当回事”。目前国内高校或研究所科普工作大部分半死不活的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当回事导致的,上级要求做科普,那就摊派搞搞。不重视导致做科普没有回报,不仅是经济、收入方面的显性回报,也包括他人的认可等隐性回报。不仅没有回报,说不定你写多了,老师、同学还觉得你不务正业。

其实这不是我们特有的情况,是全世界的通病,“萨根效应”描述的就是这样一回事。卡尔·萨根是著名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但当他靠着自己的科普作品逐渐获得公众关注后,却被科研同行排挤甚至讥笑,以至于他错失了不少重要的科研工作机会。所以萨根效应可以简单描述为:勤于做科普的科学家是二流科学家

这种整体氛围的不友好,导致科普工作只有靠爱发电。靠爱发电未必做不好,但强烈依赖于具体个人,只能在局部改善现状,但无法扭转整体局面。一个行业要良性循环,靠爱发电是绝不可能的。

我个人觉得,既然要对标NASA,那就好好学学NASA,先设置一些专门的岗位,待遇优厚,KPI就是科普,分分钟搞得飞起;没法设置专门岗位,那就付出可观的稿费来征稿,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会被调动起来的;如果既没岗位也没钱,那至少要从领导层面对科普作者做出应有的尊重,别像现在似的,摊派上级科普任务时把你叫过来、其他评奖评优你都靠边站,这样但凡脑子正常的人心都会凉。

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user avatar   li-xin-35-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到科普我举几个现有例子:

第一个是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我觉得这应该是比较做得好的科普群体,基本上就是立足于“阐述”和“讲解”,整个社区氛围和学术水平想必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他们已经明显地式微,尤其是果壳网,几乎已经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希望。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些技术宅的小论坛,我们可以明显得看出民间组织在科普运营上很难长期支撑下去。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种明显的断层——对于大众来说,果壳网的科普过于“硬核”,毕竟绝大多数用户不可能真正地良好吸收这些知识,老是处在摘要文献之中头都大了还学啥呀,但是果壳网的大神又不可能尝试某种太脱离学术的语境,因为这样会极大地降低科学含量——这看起来就像是科和普之间的矛盾。虽然我们真的在做科普,但是我们仍旧要求对象要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因此果壳网最终变成了“不同领域的学术互相宣传”,而不是一开始我们认为的“给啥都不知道的大众做科普”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cctv的科教频道和纪录片频道,我觉得这两者要pk一下,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纪录片频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纪录片频道精美,好看,华丽,你就算听不懂那些专家说的东西,你也能从4k高清屏幕上直观地体会到美感。但是,我们仍就要注意到,在纪录片频道中,《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类人文纪录片的收视率要远远大于自然科学类,但是即便是大头,收视率也只有0.5%左右(2019下半年),可想而知实际上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收视率是何等惨淡——这还是有BBC、NASA这些加成之后的结果。而完全走亲民路线的科教频道收视率也完全排不上号,即便它真的超级接地气——后期的我爱发明和地理中国简直就是乡村大冒险,但是这仍旧无法挽救自己的颓势。走近科学的谢幕也象征这本来一招鲜吃遍天的乡土科普不再有用,而我自己本人也在科教频道搞出大真探这种怪力乱神节目之后彻底告别了它。

因此,现阶段我们尝试搞高水平的科普和接地气的科普都已经逐渐出现江郎才尽的窘迫。理想情况下的科普应该是面对有一定知识水平的观众,是在已有的知识层面上锦上添花而不是开天辟地。但是实际上,我们不可能去规训观众,只针对部分观众。这就导致科普本身就是一个及其矛盾的事情:我一旦科学了,观众就会消失,就像霍金嘲笑的“每多一个公式销量爆减50%“;但是我一旦普及了,那么科学就会变成无关紧要的添头,你就会看到大众嘲笑走近科学神神叨叨,亦或是我爱发明泥石流一般的土味。

现阶段做的最好的科普莫过于视频平台上的,但是这种科普恰恰就是规训观众的科普——换句话说,它利用平台来筛选观众。我们在阿B或者西瓜视频上看科普,你基本都会看到评论区互相嘲讽,吵架以及某种知识性的歧视——如果我是一个对此一无所知而略有兴趣的路人,我基本上在看了评论区之后就会失去最开始就不强烈的热情——最后可预见的还是会不可避免走向“小圈子自嗨”的局面,看科普从“我不知道才看”变成了“我不知道不配看”的恶性局面。

因此,我认为,科普本身的疑难并不只是在于做科普的客体的操作上的困难,而更多的,还是我们现在仍旧处于一个基础教育没有完全张开的年代,科普的盛衰与基础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我自己私下来说,我认为最好的科普工作既不是短视频,也不是社交媒体,而是在课堂上简单直接的讲授。我作为我校天文协会的会长,我每次招新的时候都能感受到强烈的虚脱感,我完全想象不到居然没人对天文这么浩大神秘的话题有兴趣,我自然是及其失望的。然后我们搞路边天文啊,知识竞赛啊也基本上是自己玩自己的,完全不可能有动漫社或者音乐舞蹈社团那种吸引力。但是这学期有个老师开了天文学的选修课居然一下子爆满了,这让我意识到,官方的,直接的,系统化的教育,很有可能比我们这种打游击有用一万倍。

我们为了所谓的趣味,反而丢失了很多。


user avatar   Genius-Cirn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方面是科研院所+高校的产出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是非科研人士对科普的需求逐渐增加

理想的情况是建立一个分配机制,进行充分对接,从而充分利用科研成果。


想得美,怎么可能哦!

科普的需求是不可能跟科研产出挂钩的,确切地说,从体量来看,如果科研是做面包的话,科研成果的一点面包屑就足够支撑科普的需求了。

但还是做不出来,因为这点面包屑是精华,是一篇或数篇review,背后都是三位数的paper。

这就决定了一个科普作者自身的水平不能太低,否则就是瞎扯。

TA还得能够紧跟潮流,紧随时事。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TA是学生,TA为了搞科普,还毕不毕业了。

如果TA是老师,TA为了搞科普,还发不发paper了,非升即走警告哦。

如果TA是大牛,TA为了搞科普,有这点精力多参与几个大项目,推动本领域进步它不香么?

这就从科普的源头上直接对创作者形成了压力,是第一点。


好的,现在为了解决第一点,已经有部分院所开始了科普职称的评价。

然而,对正儿八经搞科研的人们来说,你写点在业内根本就是常识的东西,还不是那么地“科学”(因为科普的语言要求是完全无法像论文,或者是本子一样的),然后拿个职称,他们会怎么想?就拿邢立达举个例子吧,尽管争议很大,但我认为那个“网红”的定性是很不妥当的。这是从观念上形成的问题,部分人认为科学必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而没有对科普进行一个非常有效的定位,是第二点。


其实第二点,现在也尽量做了补救,最直观的体现是“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这句话,从高度上已经为科普的意义作出了阐释。

然而,钱的问题。

写过本子的大概都能知道申请一个基金,里头的经费分类。这是没有专门的科普经费的。这直接就让项目带动的科普变成了一个纯粹公益性质的事情,一群人搞科研保节点都还来不及,还搞科普?

那钱从哪里来?

一般的话,科普经费来源是教育部,或者科协的科普基金。

这笔钱说实在的,不少。然而得到的一般都是开放性的科普场馆。为什么?

因为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的内容势必会有一些部分是无法公开的,学术秘密也是秘密。而且这些地方本身就是实验室,也不具备常开放的条件,即使有开放日,但也就那么一两天,科普是要常态化的。

所以你无论如何都要走线上科普的道路,比如公众号。


好了,终于说到公众号的问题了。

先问个问题:你所在的学校/科研院所的公众号,有多少粉丝,一篇文章有多少人看的?

高校会好点,因为本科生很多。研究所的话,很惨,物理所那样的算是少数。

所以你费尽千辛万苦,最后写出来东西没人看,还占用你时间,这就是用爱发电。

特别是,如果还没有经费的话,科普都是挤一点劳务出来给学生的。


综上所述的结论是什么。

  1. 科普的要求本身很高;
  2. 科普在人们眼中的定位很低;
  3. 专业科研院所搞科普的动力不足;
  4. 科普经费与科研经费没什么关系;
  5. 高校/科研院所的线上影响力不够。

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这个局面。


为什么有些高校搞得好?因为高校要招生啊,不把自己跟热点联系起来是傻子,所以有些高校就搞得特别出彩。

科研院所反正都是影响力固定的,算是一个小圈子,而且在一些人的认识里,坐冷板凳不也挺好的,一些宣传不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NASA搞得好,因为NASA它是一个科学/工程巨型复合体,人家面包做得多,广告打的好,随随便便都能洒一堆面包屑出来。要对标只能对标CNSA。

我们做得不好一方面是面包不够多,另一方面就是这个面包一般是不对外打广告的,甚至面包烤好以后上架的最后一步都不给你看,最后突然告诉你面包上架了,随便收集点面包屑出来。至于面包是啥,你也不知道,只能通过一些说明书才能知道,尽管这些说明书是公开下载的,但你有时候还找不到说明书发布的地方。而且在这个面包开始做之前,你也不知道给面包打广告会不会有风险,万一这个面包是给某些客户的,对吧。




  

相关话题

  委内瑞拉大规模停电是美国造成的吗? 
  如何看待帝国理工关于新型肺炎在武汉 4000 例的新研究?使用的方法是怎样的,结果可信度高吗? 
  商君书的愚民思想是否过时了? 
  如何看待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贪污案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 
  人类文明的哪些节点发生意外,可能会导致现代文明尺度降一个档次? 
  铁锅补铁是科学说法吗? 
  为什么他们都说苍蝇反应很快、动作敏捷,但是我却能用苍蝇拍打死苍蝇,我是超人么? 
  自从上了知乎后,对中医越来越没有信心了怎么办? 
  为什么科普在中国进行得如此艰难?国外的科普环境又是怎样的? 
  你见过有哪些科学没办法证明,但又真实存在的事情呢? 

前一个讨论
哺乳动物体型变大会被重力压垮,那么恐龙为什么没被重力压垮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十三邀》第四季第十三期许知远对话陈志武?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