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而且很多。这里举几个常见的例子,也希望大家避免入坑。
1.读书无用论。
很多人身边老一辈读书的人不多,但是都赚了比同龄读书人更多的钱。让我们感觉读书没什么用,但事实如此嘛?
不是的,而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够读书的比较少,没读多少书的人占据了99%,这样的量比下,出很多赚了钱的没读多少书的人应该很正常,因为他们都是同一起跑线的。更多赚不到钱的你身边想想有多少?另外,那个时候中国市场商品流动性那么差,只要敢做“倒爷”基本都发了财。
还有一个方面,读书人都去走仕途了,可以说凡是读书读得好的,大多都是想要做官的,毕竟,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再不济也要做个老师(嗯,追随毛主席的步伐)。那个时候,读书人还是非常受尊敬的,而生意人还是排在“士农工商”的最末位。
所以,很多人看到二伯三婶没读书非常有钱,然后就认为读书没有用。但是,现在呢?没读过多少书,只会搞价格战的老一辈生意人慢慢被埋汰(也是这个群体让世界以为中国制造非常劣质),中国最富有的还有几个是没有读过书的?而且最富有的那个群体,他们的父辈大多都是知识分子。
如果还有人想继续说读书无用,请不要再用赚钱这个维度来辩了。
2.各种鸡汤。
比尔盖茨辍学创办了微软,乔布斯辍学创办了苹果。你跟着辍,也许你可以弄出一个雪梨吧——“快来瞧一瞧啊,新鲜的雪梨,两元一斤”。(一个用烂的词解释:幸存者偏差)
有个朋友,开淘宝店买衣服的,风生水起。前段时间,去了自个学校创业的分享会做嘉宾分享,告诉大学生们,自己是怎样运营,怎样装饰,怎样做好CRM,搞好ERP,然后销量蹭蹭之上,告诉大家创业做到极致就能够有回报。但是最核心的部分没有说:找我另一个朋友刷销量和好评。
朋友圈里各种美文。这里就不举例了。不过大多都是同样的模式。以前是赤裸裸的给出几句话配上几张美图,现在换了个包装,搞成小说类的——“我有个朋友balabala,所以balabala”很多都是单向逻辑,A就能B。如果生活那么线性,都是考虑一两个变量就能导出结果,中国股市我也能赚钱了。
3.各种养生、“震惊了!”。
这种文章非常多,大多都是捉住人们的知识盲区和利他心理。比如某个新闻:北京富二代酒驾撞死三人后逃逸。只有富二代撞车,只有富二代逃逸?不加这些限定词没了立场没人看,有了立场反复宣传又让人觉得富二代都是问题青年。
另外,90年代起,中国GDP越高,90后一代身高越高。咋一看好有道理。实际呢?90后刚好从0岁长到25岁了,自然长高,跟GDP有关嘛?
还有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啊,玛雅都预言了,你能不信嘛?
4.一些经管理论。
这个真的有点防不胜防,因为这些东西我们自己去证实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都非常高。比如碳排放过大会导致全球变暖,最新的理论呢?二氧化碳对光热的阻隔作用更大,反而可以降温。你信谁?
附带一堆防不胜防的理论,有些人看过,也有些人没看过:温水煮青蛙、鸵鸟心态……这些心灵鸡汤你信过么?
过两天更新几个符合心理学,却违背我们常识逻辑的生活例子,谢谢大家多支持。
其他干货,读书减少知识盲点可以更容易判别别人的错误逻辑:我想看书,但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 卫蓝的回答
怎样更好辨别错误逻辑:如何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 卫蓝的回答
——————————
不到一天饭钱,却可饱食一生的自我提升类书籍《反本能》销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点击购买链接:《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卫蓝)》- 当当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