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北方人与南方人之间都有哪些常见的误解? 第1页

  

user avatar   metrodatateam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我借助某大数据公司提供的2016年线下城市消费力大数据,对中国的地域差异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研究。其中一些小发现/小猜想挺有趣的,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发现1:南北人民都怕冷,但北方有暖气外挂

这其实是“夜间消费差异研究”下的一个小推论。为了更容易理解,不妨把夜间消费的相关部分都放出来。

按照全国总体消费的时间分布,我们将晚上21点到凌晨3点之间发生的消费定义为夜间消费,并以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衡量各地的夜间消费活跃程度。



各省的夜间消费活跃程度如下图所示:


图中,颜色越深的地区夜间消费越活跃。可以看到,华南两广(广东、广西)和西北三省(新疆、西藏、青海)的夜间消费活跃程度最高。

西北的“夜间消费”我们暂且按下不表。为什么越往南方,夜间消费活跃度就越高呢

我们比较了每个城市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夜间活跃程度,并总结出趋势见下图:



由上图可知:

南方城市(黄线,以深圳、广州、东莞为代表)的全年的夜间消费活跃程度都保持7%-9%,夏天最高,冬天最低。也就是说,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夜间在外活动,但南方人也最是怕冷,一到冬天就躲回家里的被窝了。

中部城市(蓝线,以上海、成都、长沙为代表)的全年夜间消费活跃度保持在4%左右,夏天最高,秋天最低,冬天略有回升,与春天基本持平。

北方城市(灰线,以长春、铁岭、沈阳为代表)虽然夜间消费活跃度仅有2%,但从夏天到冬天,天气越冷,夜间消费越是生猛。关于这个现象,一位东北同事给出了解释:

北方人不是爱在冬天晚上出门,都是暖气的惹的祸。在白天,统一供暖的室内实在太暖和太舒服,死活不愿意出门。直到宅得天都黑了屁股都坐痛了,才猛然想起应该运动一下,遂出门——撸串。

这个回答是否科学我无法评判,不过从3月份停止供暖后北方地区夜间消费活跃度陡然下降的趋势来看,似乎有几分道理。(呵呵,暖气一停就被打回原形了吧~)

此外,如果细心观察的话,在相邻地域中,城市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往往夜生活更丰富。例如,北京和天津的夜生活指数比东北、华北整体水平高,上海的夜生活指数比江苏和浙江高。

小发现2:西部饭点比东部晚2小时,北方比南方更舍得在午饭上花钱

除了夜生活,经纬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还体现在“饭点”,即吃饭时间


由上图可知,在中午11点-13点、下午18点-20点,有两个明显的峰值。毫无疑问,这两个时段正是我国的“饭点”。

然而,分区域进行比较,各个城市的“饭点”差异极大。中国幅员辽阔,从经度上横跨5个时区。尽管各地统一使用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但日常作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遵循本地的时区规律。

以西北典型城市乌鲁木齐和东北典型城市哈尔滨为例,这两座城市分别位于东六区和东八区,吃饭时间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哈尔滨(灰线)的饭点为11点、12点、18点和19点,乌鲁木齐(蓝线)的饭点则为13点、14点、20点和21点。两市饭点正好相差2小时。热爱晚睡晚起的朋友们不妨多多支持西北地区建设,“朝十晚七”不是梦。

时区差异同样也可以对西北地区活跃的“夜间消费”进行解释:夜生活开始的北京时间9点只是当地时间的7点而已,夏天的这个时候太阳还在地平线上挂着呢。(注:各地的作息时间受到地理时区、北京时间、行政命令、当地风俗等多要素的影响。为简化计算,此处的“夜间时段”统一使用北京时间。)

除了吃饭时间,我们还统计了各地的午饭平均消费额和晚饭平均消费额。各地人民是吃午饭更舍得花钱,还是吃晚饭更舍得花钱呢

由于线下刷卡餐饮消费对日常餐饮消费的代表性不足,我们不以消费额的绝对数量,而以二者的比值来进行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东北、华中、西北、西南的午饭平均消费高于晚饭,华北、华东、华南则是晚饭高于午饭——总体而言,北方城市比南方城市在吃午饭上消费更高

小发现3:传统节日期间消费减少,提前消费效应明显

除了日常的吃喝玩乐,中国人都是怎么过节的呢?节日期间,线下消费是否一路高涨?

我们选取了5个法定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计算了各地节日期间的个人类线下消费金额(餐饮、零售、文娱)与节日前后一周的平均消费金额的比例,结果如下图所示:



出乎意料的是,除了国庆期间的个人线下消费力几乎翻了一倍以外(这可能是因为国庆作为春节之外唯一的七天长假,许多人都会外出旅游、亲友团聚),传统节日期间(清明、端午、中秋),个人线下消费力均比平时有所降低。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我拉出了端午和中秋两个节日的日消费流水,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这两个节日之前一周,个人线下消费力基本平稳,在节前3天有小小的高企;节日第1天,消费力跌到低谷,第2、3天逐步回升,节后很快回归到正常水平。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在传统节日前夕便已开始置办各类物品,到了节日的正日子里反而不在外消费了

看完汉族传统节日,我们再来看一下少数民族是怎么过节的

我们选取了彝族火把节(时间为2016.7.27-7.30,研究区域为云南玉溪和四川凉山)和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时间为2016.9.11-9.14,研究区域为新疆)进行比较。



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节日消费趋势图进行对比,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的不同:

少数民族节日前3天开始出现消费高峰,比汉族节日明显得多;

少数民族节日第1天的消费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后逐日递减,节后回归正常水平。

假如我们以节日前3天的消费力与平时消费力的比值来衡量“过节热情”,毫无疑问,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节日的热情比汉族更高。

不过,尽管汉族传统节日的氛围不如少数民族那么浓厚,但仍然有所坚持,比如说——吃饭,最好在节日的第一天

我们统计了三天小长假中每一天的餐饮消费占小长假餐饮消费总额的比例。结果,所有小长假的餐饮消费力无一例外地呈现如下规律: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汇总情况如下:



不仅如此,越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小长假第一天吃饭的热情越高,请看下图:



小发现4:消费视角下的区域不平衡

然而,地大物博给中国带来的,除了东西南北生活习惯差异和民族多样性以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是大国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下图展示的是各区域线下消费力总和,以及区域城市平均消费力的排名:



可以看到,无论从整个区域来看,还是从单个城市的平均水平来看,消费力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华东、华南居首,西北、东北垫底。

不仅如此,与华东、华南等地区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比,许多欠发达地区往往更加依靠政府力量主导、举全省之力打造一个相对发达的省会,以求掌握更多的区域话语权。

下图展示的是各区域政府机构类相对消费水平:

相对消费水平=(某区域的某类型线下消费金额/该区域的线下消费总额)/(全国的该类型线下消费金额/全国的线下消费总额)



可以看到,政府机构类相对消费水平比较结果为,东北最高,西南次之,华东最低。

我们再来看看各地省会城市的强势程度:

省会城市强势程度=省会城市的线下消费总额/全省线下消费总额



显而易见,整个西部地区和包括黑龙江、吉林在内的东北地区,省会城市强势度都很高;越往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省会强势度就越低。

没错,即使从个人线下消费力数据来看,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经济发展模式差异也非常明显。

那么未来呢?我们从更细节的数据角度看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请看下图:



尽管从教育类的消费总额及其占比来看,份额最大的地区仍然落在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但从相对消费水平来看,相对贫穷落后地区的教育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更高。

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教育类的消费代表着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可能性。提升自己(比如,数据分析能力),在任何时代的任何地方,都是绝不会亏本的一笔投资。


尤其是,当你身处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注:

1. 本文的线下城市消费力大数据分析来源为 银联智惠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详情请戳

银联智惠

2.城市发展水平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准一线城市:天津、重庆、沈阳、成都、武汉、南京、西安、杭州、青岛、郑州、厦门

强二线城市:大连、宁波、苏州、无锡、济南、佛山、东莞、福州、长沙、温州、泉州、合肥、太原、南宁、长春、哈尔滨、石家庄、昆明、贵阳、南昌

3.地理区域

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

华南:广东、广西、海南

华中: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

西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

西北: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甘肃

4.欢迎点击

数据达人培养计划-城市数据团 - 网易云课堂

,和数据团一起玩数据。


user avatar   sun-meng-qi-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次在大学社团里,一位广东同学在社团活动室煲了一大锅汤,给每人分了一碗。

其中一位高挑有气质的东北姑娘很优雅而自然地把碗里的排骨、玉米、胡萝卜等都吃了,然后把剩下的汤倒掉了。

然后那位广东同学脸上的表情是这样的


------------------------------------------------------------更新------------------------------------------------------------------------

评论区里好像有很多人不明白,我来解释一下。

  • 广东同学做的是多见于广东、福建一带的「煲汤」,目的是把菜和肉的味道溶到水里。煮过的菜和肉叫做「汤渣」,是可以丢弃的。
  • 东北同学以为那是以东北炖菜为代表的「炖汤」,目的是通过水煮的手法让菜和肉入味。汤只是这个「炖」的过程的副产品,而且为了让食物更入味,会比「煲汤」的汤咸很多,如果还收了汁的话,可能会咸到不能喝,是要丢弃的。

同样是把菜和肉放到水里煮,目的是相反的。

  • 广东同学典型言论:“精华在汤里啊!”
  • 东北同学典型言论:“反复烧开的水是千滚水,不能喝啊!”

(其实这两种说法从科学上来讲都不准确,只是地域性的传统观念)

知乎

喝汤是吸收营养的最佳方式么?

果壳谣言粉碎机

【千滚水】饮水机反复烧水有多大害?

-----------------------------------------------------------讨论环节--------------------------------------------------------------------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菜的味道进了汤里,还是汤的味道进了菜里?


user avatar   kim-jin-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cctv以为全中国逢年过节都吃饺子。


user avatar   zhai-mou-9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方人:北方人洗澡还得搓,身上是多脏啊?

北方人:南方人洗澡都不搓,身上得多脏啊?


南方人:北方人是不是傻?饭店这么便宜,量还这么大,不赚钱啦?

北方人:南方人是不是傻?饭店这么贵,量还这么小,还愿意来吃?


南方人:你们吃麻辣烫不配米饭?

北方人:你们吃麻辣烫不配馒头?


南方人:你们这么多节都吃饺子?

北方人:你们过年时都不吃饺子?


南方人:好好的白菜为什么要腌成酸菜再吃?

(吃过后)嗯,真香!

北方人:好好的猪肉为什么要做成腊肉再吃?

(吃过后)嗯,真香!


user avatar   mo-ge-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方人认为北方人抗冻,北方人认为南方不冷。


user avatar   xxnixx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要是问我神舟坑毕业生的行径对不对,那肯定是不对。但你要问我为什么这种公司还能活下来,不涉及道德评判的说,就pc这种夕阳产业,越是黑心,越是不把员工当人的公司,才越有可能活下来不是吗。现在战神系列算是站稳了脚跟,神舟也算是个1.5线游戏本厂商了,再顺带压榨员工开源节流,有什么理由活不下去?




  

相关话题

  如何帮助这位长期被欺负、群殴,甚至被逼吃屎的同学? 
  有哪些高性价比 3 匹空调柜机推荐? 
  破壁机有必要买吗?有哪些理由? 
  你遇到过哪些让你拍案叫绝的巧合? 
  住房公积金到底有什么用? 
  如何看待山西一小学有教师统计学生家庭背景并划分成「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等情况?反映出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河北省街头铲车大战事件的风向意义? 
  通过这次疫情大家对河南的看法有什么改变? 
  有哪些「本以为才开始,没想到是巅峰」的例子? 
  「提升自我,成为更好的人」有哪些具体指向?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17.3.5「湛江吴川市10名初中男生轮流强吻一女生」?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的女性喜欢生孩子?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