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现象,定性的解答是非常初等的。题主想要了解的是光的色散现象,也就是折射率随波长变化的微观成因。
首先我们来考虑一件事。光在介质中传播,很明显是和物质产生了相互作用。通过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我们可以解出:
,其中 是相对磁导率, 是相对介电常数。
由于大多数介质的相对磁导率接近1,所以折射率就是 。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为什么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和光的波长,也就是频率有关系。
根据定义, ,所以很显然,我们只需要计算出物质的极化强度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即可。
光是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其快速变化的电场分量 是我们要分析的对象。我们接下来建立一个符合直觉的物质和光相互作用模型。假定电子 在电场作用下的位移是极化强度的主要贡献者,也就是一个原子的电子会受到电场力 的作用被拉开,以至于和原子的正电荷 中心产生了相对位移 ,构成了电偶极子 。同时,电子还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力。根据原子的经典振子模型洛伦兹模型,我们设它是简谐力 , 表示原子的一个固有频率。同时,这个过程必定有光的吸收,微观上体现为耗散,我们不妨假定是线性耗散力 。
所以我们可以写出如下的运动方程
也即
我们考虑用复数法解这个方程的稳态
得到
然后假定单位体积内有 个这样的原子,那么极化强度
所以得到了复相对介电常数
他的虚部表示了物质对光的吸收。现在取表示折射率的实部
由于一个介质不止可以有一个振动模式,所以可以有很多 ,所以修正上述公式
将 代入即可得到
我们在 附近根据上述公式绘制色散曲线 。
可见,在每一个 附近的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波动特别大,在 左边,折射率较小,在 右边,折射率较大,而且折射率在两边都随波长增大而递减。 就是吸收谱线。我们生活中看到不透明物体,就是因为光被吸收了。
我们结合色散曲线 来看
一种介质的完整色散曲线上有很多 。对于玻璃来说,可见光正好处于吸收带之间,所以折射率随波长增大而减小,紫光折射率大于红光。
可见,这样的定性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