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大批图文作者开始转型视频创作? 第1页

     

user avatar   jupingxiaowa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平时爱写写东西

也算是个业余创作者

这些年码了不少字

知乎、公众号、数英、雪球、微博

……

写了不少

有些文章

还算有些许反响

期间,也有些大V、机构号找到我

要转载过往作品

零星也拿到了凤毛麟角的稿费

经历了媒介载体从文字

慢慢转向图文、视频的过程

但整体还是待在自己舒适圈

写东西为主,没怎么做视频

但用户需求、时代潮流

又怎么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现在才想转型视频作者

我显然是比较驽钝的那种

但也OK啦

笨人就只有多努力了

未来呢

有想写的文章还会写

但会优先视频化的表达

顺势而为嘛

不过虽说如此

但直至今天我依旧认为

哪怕是视频

文本也才是内核

脚本、剧本、台本

才一个视频的天花板

也是一个视频创作真正的基点

不断努力吧

创作嘛,用心最重要

也总得给自己无处安放的表达欲

找到一个释放的窗口

就以曾今写过的一段文字做结尾吧:

像古代的剑客一样

精进技艺

利刃般的文字可以直指人心

如果我的剑偏了

就继续打磨技艺

一次次的挥砍

直至看到人心走向

万物规律






user avatar   ccat 网友的相关建议: 
      

3条。

第一,视频本身就是快车道。

不提半佛了,用知乎起步的其他几个文字创作者来举例子。现在知乎答主普遍最爱转型的就是B站知识区。

  • 小居,在知乎也改过很多次名字了,到了B站叫瞻云云,粉丝20W。
  • 呆呆,B站号是IC实验室,在B站关注数现在是80万。
  • X师,在B站的号叫冲浪普拉斯,67万。
  • 观视频,现在b站200多万了

这些粉丝量,都是一年内的成绩。


为啥做得这么快?B站给流量运营资源,播放又给钱。微信一个十万加阅读很了不起了,在B站只要跟着运营做,百万播放量不是难事。

这是视频内容的先天优势。很多人都没意识到阅读是一件有门槛的事,不但要动脑子还要讲逻辑。看电视没有门槛,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抽象思维。

所以2000年前的媒体格局,电视台最有钱,杂志社次之,出版社穷,诗人得去要饭。想必知乎自己也知道这个情况,发现视频在站内流量好,所以现在也在猛推。


基于视频内容的阅读轻松性。同样的一篇内容在知乎发文字稿拿500赞加50粉。做成视频去投稿,B站能给5000赞再塞你5000粉,再发点播放量的奖金。

有了更多粉丝,更方便接广告,视频广告价格更高,播放量更好,甲方和自己都更满意,也不会判为恶意营销。只要有有余力有资源有欲望,自然会选择视频这条快车道。


第二,为什么说是B站带来了这次转型?

因为图文创作者,其实是没有办法在短视频那边拿到什么流量的,这是先天的表达方式不同。

做抖音快手有一定成果的,往往来自微博或者是旅游摄影艺术圈。他们的叙述方式是不需要讲明白什么东西,只要把一瞬间的精彩展现出来就好了。

但是对图文创作者来说,短视频的内容承载力不够,一分钟200字语速其实讲不了什么东西的。至少你扩到5分钟到1000字才能把一个事情讲得有个轮廓模样。

b站是目前唯一主流的长视频内容区。



最后,是阶段/模式不同带来的运营体验不同。

B站都是有频道运营真人服务的,能做到精细化运营,给推荐位不说,还可以帮着给标题起名字,体验很好。

以前知乎也有过这个阶段,甚至知乎当时做得更好。2014年时候领域运营本人就有高专业度,甚至还能发动领域内答主交叉审稿。到了2016年,知乎的运营变成了数据导向的运营手法。

看着那些优秀的运营从海盗船上一个一个下船,当时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现在也知道这件事没有对和错,只是因为社区在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运营手段罢了,知乎的创作者数量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级别,必须要采用新的运营规则。

但是因为视频创作有一定的门槛,up主并不像知乎作者一样多,b站能以维持这种人工精细化的运营手法,也能给出更好的运营体验。



总之 …

做文字内容就像是绿皮车的速度,车上售票员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有时会顾不上你。去做视频就像是坐飞机,非得快不说,还有空姐给你服务。

你会说,坐飞机要钱啊。对啊,这个「钱」就是做视频需要精力与能力了。

做视频绝对更肝。视频可不是人人都肝得起的。


user avatar   rosicky3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图文不会没落,但图文作者增加视频内容会成为标配。

我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1、迷茫期

我算半个图文作者,不是全职,但确实平时喜欢在知乎上写写东西;

我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有想法试试视频内容的,

但那时候我连剪辑工具都不会用,完全不知道从哪入手。

  • 发布在哪?
  • 时间长度?
  • 内容深度?
  • 露脸与否?
  • 露脸的话是否要用一个头套?或者搞个emoji弄脸上?
  • 不露脸的话直接文字转视频么?

春节回来之后,很巧合的是有个做视频的朋友想做一个VC/创业领域的类似《娱乐百分百》性质的脱口秀节目,但他们对行业本身没有认知,所以需要一个行业的人帮忙把把关;

我一想,这种方式参与下也OK,就答应了。

但后来这个事情不了了之了,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那个露脸讲述的人……


2、开始动手

再后来有一次和 @起小点 聊天,他说你别想那么多,先开始比什么都重要。

加上正好那时候视频号内测,我找朋友申请了权限就开始了……

现在的一些原则是:

  • 不露脸(因为丑,胖,我也不知道视频号上那么多中年油腻大叔怎么想的,非得露脸……)
  • 视频号为主,同步发知乎和西瓜;
  • 内容本身一般和知乎的具体某个回答绑定;
  • PPT+字幕描述;
  • 用剪映编辑;
  • 视频长度1分钟(视频号限制,一般是4-5页PPT,330字左右文案)

我是3月31号开始创作了第一个视频,讲字节跳动的估值的;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剪辑视频,从材料准备、PPT制作、写文案、视频编辑、录音、字幕调整到最后成片,1分钟的视频我用了快4个小时的时间……

我之前也问过 @冲浪普拉斯 ,他那边一个20-30分钟的视频,整个制作时间要一周;

真的是太耗时了,尤其是个人作者,所以说视频的创作门槛是所有内容形态中最高的一个,一点也没错;

即便今天这个时点,硬件、软件的傻瓜化已经足够,但内容创作本身依然需要很大的时间投入。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视频号的内容不多,这个视频的播放量让我非常意外;

(当然,之后的视频就再也没有这个量级的表现了……)

截止到6月10号,我视频号一共更新了18条视频,更新频率基本上周更;

粉丝2000+……


4、说说知乎;

知乎应该是给了视频内容更多的扶持,看数据吧:

这是我最近一些回答的数据,抖机灵的回答基本就是万以下阅读;

正常回答1万多阅读,爆了的话题能摸到10万+;

而视频内容呢?


5、以后?

我觉得我还会坚持做吧,没什么特别势利的想法,我也不指望这个挣钱。

单纯为了让自己不被视频这股大浪落下吧……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因为文字难读、难写、难换钱。


文字、音频、图片、视频,文字是其中普遍最抽象的信息载体。这导致受众在阅读文字时,需要调动的储备知识最多。

“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话读的时候不仅要有想象力,还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否则读的时候只觉得写岔了一笔,读不出物是人非。

对于时事的分析文章,读起来则更加痛苦。不少专业作者默认读者已经知道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只会专心讲当下重点。读者万一只是想稍微深入了解一点的路人小白,往往会读得云里雾里,感觉满篇都是黑话切口。

例如最近的美帝黑人暴动,要把画面说得热闹很容易,摆几组数字放两张图,就足以营造出美帝天下大乱的感觉。

但是要把黑人暴动的前因后果稍微过一遍,那就要涉及到三角贸易、美帝司法体系、工业化进程、一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外部冲击等等。写得少了,观点的支撑显得单薄无力;写得多了,恭喜你,你可以出书了。

知乎上的创作者们,每天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个平衡点而抓狂。只有自己开始动手写字,才会明白为什么“深入浅出”是对文字工作者的五星级评价。


除了阅读时的高门槛,文字的阅读方式也很不友好:文字阅读是可以回滚的。

图片、音频、视频的“阅读”方式,一般都是一个方向走到底。音频正常播放,图片流刷刷刷,视频更有可能1.5倍速。

你要是对一段音频反复中断回滚重听,那你大概是在练习英语听力;你要是对图片视频反复回滚观看,那你要么是干剪辑这行的,要么是在做针线活。

文字不同,文字可以轻易中断回滚。有时是因为这一段读爽了,想再玩味一遍;有时是读得卡壳,感觉被作者带到西伯利亚去了,不得不再从清醒的断点处再来一遍。

这种回滚的阅读方式,对多数普通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体验。在单向“阅读”图片、音频、视频的过程中,读者可以做到全程被动吸收,甚至可以做到不需要思考,情绪只要跟着创作者的信息流,就可以完成一次不错的信息吸收体验。

但是文字阅读的回滚,实际上给了读者一种自主权,自己决定需要加强哪部分内容,又应该放弃哪些。在文字阅读中,读者实际上有着较大的自主权,他不是头盘、汤、副菜、主菜、甜品这样流水线般被喂着吃,他也可以自己端着碗筷挑着吃。

这就麻烦了,因为很多读者不会挑。更多时候,是读者看着满桌菜,然后饿晕过去。


文字这些黑魂式的阅读体验,不仅折磨着读者,也折磨着创作者。

虽然从内容创作角度,文字大概是创作成本最低廉的内容形势,一支笔或一部手机,你就可以开始写作。而图片需要一个画板,音频需要一部收音干净的麦克风;视频最惨,至少需要场地、灯光加一台iPhone,和不少的后期。

但就内容的责任而言,文字创作者必须对内容背上一切责任,不管是选材、立意、论据还是观点,这一切都是一个人完成。一笔必须成文,一人必须成军。

形成范式的图片、音频、视频内容都可以进行一定的工业化改造,甚至达到流水线标准,出现明确的分工和可高度重复使用的素材。这些对于文字创作来说,都是奢望。

连找代笔都是一件难事。有些网文写手早已经不动笔,靠三五个写手生产文字,但就这样,也要每天读个五六千字圈阅改批,和一个秃头编辑的工作量也差不到哪去。

写字,实在是件苦活。


难读难写也就罢了,难赚钱才是真。

在短视频增长的背后,是短视频变现的繁荣。

文字的变现手段少,无外乎一些约稿、基于关注者的广告和公关,外加一点点转载的授权费用。影视游戏衍生品,那些是为顶部创作者准备的,普通创作者可望不可及。

而且价格...普遍低廉。

没办法,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现在,普通受众的系统化阅读越来越少,对分析类长文的理解能力越来越低。这是一个基数扩张、但中位数也同步下降的时代。

另一头,是越来越繁荣的短视频内容。信息接受没压力,不需要折磨大脑和情绪,像一块天然磁铁,不断地吸走用户。

所以文字内容的价格,就只好这么低啦。

但短视频不同,相同的粉丝量,即使完全相同的变现手段,费用也是十倍到二十倍以上。

这让大量文字创作者心痒不已。

虽然在内容生产上要求高,但其实难度反而降低,再加上...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赚钱才是王道嘛。

文字的视频化,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也是内容创作的重大风口。

微博和B站一提起知乎就是编乎,人在美帝刚下飞机云云。但是微博依然天天抄袭偷转知乎的内容,B站一堆创作者也天天洗稿知乎的文字来做自己的视频。

这足以说明文字历久不衰的生命力,这是知识元载体永不可撼动的地位。

但就赚钱而言,该转还是早转,这一亩三分地刨不出什么金子,就几杯咖啡钱。

就是希望转型的同时,手别停。体力劳动者手停口停,文字工作者笔停脑停。写字是内容行业的基本功,转型,但不是转行,所以别把基本功撂下。


user avatar   li-miao-wen-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视频作品逐步蚕食图文作品的领地,

是技术和时代发展必然结果;

图文作品创作周期长,素材获取困难,

对作者的文字功底有要求,

部分素材还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

视频作品创作形式多样,素材随处可得,

这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作者,

这就是所谓的第一现场效应。

视频作品便于通过手机观看,

不用进行屏幕视觉焦点的转换,

图文作品在手机显示上单屏信息量少,

在5G大流量时代作为日常信息的载体有些落伍了。

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咨询的获取进入了短读时代,

能不阅读是更好的,

视频作品可以先听再看,

这更符合当下受众的收看习惯。



当时图文作品也并非一无是处,

相比于视频作品,图文作品在引起受众联想,

传递严密的逻辑体系,

作为科学技术信息载体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很难想象记载医学或者法律类创造用视频而不是图文,

更不要说信息更复杂的理工类作品了。

总体来说未来的趋势应该是

视频作品偏向于日常娱乐向,

而图文偏向于严谨的科技向。


user avatar   liulangdeha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年前的问题了,那时候大家还挺乐观……

今年知乎的变化,大家都知道了

吐槽一句,我的视频做的是真烂……


user avatar   jiang-yong-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要赚钱就得生产下里巴人,而不是生产阳春白雪。

在存量时代,注意力经济,只有用户的时间才是唯一的稀缺资源——一共就这么几个亿的用户,每人每天只有24小时,考虑作息一共也就百来亿人时。手机上一次只能显示一款app,因此谁能抢夺到更多的人时,谁就能赚更多流量、更多钱。

而当代中国,大多数手机用户是不愿意在辛苦工作学习一天后再来艰难吸收知识的,大家只想放松。所谓的「视频课程」大部分也只是打着学习的名号行放松之实,比如知乎这种网站。

由此自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想要轻松又想有个「学习」的大义名分,就奉上信息量貌似巨大实则稀薄的视频。你开心消磨时间,我开心赚到流量,双赢。


user avatar   polya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这个潮流感到很失望


视频形式的信息有个问题,就是信息密度未知,需要花时间鉴定。

一篇文章我可以大概几秒钟时间上下扫一眼,看看关键词生僻词、句子长度和主体内容,迅速判定是不是符合我的认知程度,一个十分钟的视频我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曾看到过一个问题问特别擅长数学是怎样的体验,下面的回答有职业数学家、有纯数学博士生、有一流高校的数学系学生、也有小时候曾拿过某数学竞赛奖的、或者还有就是上学时候在班上数学成绩不错的。其实一个网民可能只在乎其中某些层次的信息。)


视频形式的信息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难以被检索。一个博主在某期/某几期视频的某处提到过一个事件或者名词(比如鬼谷藏龙提过好几次卡尼期洪积事件),如果你只是记得这个名词,而忘了是那期/那几期视频提到的,那么除非博主给你整理出来一个清单,否则你很难简单的找到所有这些信息。


另外就是图文信息我可以读的很快,不管是我跳过了一些地方还是我对这个素材熟悉,又或者是我阅读速度本身就快。视频信息就不行。


图文信息的缺点,我只想到一个,就是太容易被抓取、洗稿、抄袭、裁剪。而这个问题对创作者造成很大的伤害。


user avatar   wangchunx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wang-jia-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相关话题

  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分享精神与版权意识的矛盾? 
  怎样评价张爱玲? 
  北京检察院发现微信青少年模式不符合法律规定,支持相关机关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A岛大洛山、二级学院、动物园这三篇规则怪谈,你认为哪一篇更好? 
  Windows 10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必装软件? 
  你看过哪些超可爱的宠物视频,可以分享一下吗? 
  爱奇艺正式起诉 B 站,案由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进展如何?将会对两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网友反馈微信崩了,无法收发图片和文件,这是怎么回事?你有遇到这种情况吗? 
  如何看待苹果官网 1499 元商品被标 149 元被薅羊毛,媒体报道称其将取消订单全额退款? 
  为什么历经几千年发展,只见科技进步,人民却仍旧束缚于政治暴力、经济自由? 

前一个讨论
真正的的塞尔达玩家对米哈游《原神》的看法是怎样的?
下一个讨论
原神新角色投票申鹤票数约为云堇的两倍,nga也有很多人支持申鹤,这是否是沉默大多数的又一证明?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