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华文明对人类有哪些主要贡献? 第1页

  

user avatar   ngongga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当代,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我认为是一座城市,她就是深圳。

深圳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突破,它彻底扭转了人类和科技的强弱关系。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科技和人的力量对比开始产生变化,农耕时代是人使用工具,但自动化机器面世之后,人一步步成为机器的工具。

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逐渐被科技发展所规限,流水线上人成为机器的助手,信息时代下人又成为各种讯息的传播工具。

人在科技面前越来越弱,万物灵长的光芒越发暗淡。

所以在过去,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式就是:

机器不断变强,人类本身却停滞不前。

虽然说人类确实会得益于科技发展,但这种模式是有极限的,你看那些欧美国家,他们的生活水平自七十年代以来可有丝毫进步?

而且科技发展的本质,是基础研究的副产品,如果没有越来越强的人类,那么科技发展会受限于基础研究的止步越来越慢。

而深圳,向世人证明:

人能比机器做得更好。

试问什么电脑,能像深圳写字楼里的年轻人一样,从白天到晚上生成无数样的创意?

试问什么Ai,能像深圳的外卖小哥一样,从白天到凌晨,穿过无比复杂的城市街道,把一份又一份不同的餐盒中准确的送到每次不重样的地址?

什么科技产品,能够像深圳的劳动者一样每天运作十二个小时,还能有将近八十几岁的寿命?

在深圳,人类将证明我们的坚韧和意志可以爆发出比机器更强的生产力。

在深圳,人类能在强大的科技面前扬眉吐气。

在深圳,人类告诉机器:我们才是世界的主角。

什么叫人定胜天?

人的一天,何必受限于地球自转的那二十四小时?

人的精神,何必服从地球的昼夜变幻?

人的作息,何必遵循被自然锁定的身体信号?

人的价值,何必由机器赋予?

深圳,让人在科技面前重新变得自信,让人重新找回劳动的快乐,让那些深夜加班的年轻人,不再惧怕电脑屏幕的枯燥白光,而是学会享受独自在末班地铁的心旷神怡。

因为深圳,人类终于在科技面前,露出了久违的自信微笑。

如果说,英国伦敦让人类征服了自然。

那么,中国深圳就是让人类超越了科技。


user avatar   ggg-a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历史上,中华文明曾有过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定性分析其影响并不容易,不如定量列举先祖创造的重大成就和发明,看看如果没有这些成就,当下生活将会变得如何不同。

*.全文约3万字,简略形式见图表。

*.入选标准是具有区域性影响,或有足够独创性,处于领先水平的成就,为避免争议,仅选取古代,也就是鸦片战争之前的文明成就。

*.中国古代很多发明是基于经验的,从0到1或者到5的发明,近现代西方则基于理论和应用需求,从1发展到了100。同一个发明,在不同社会下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但是不能就因此否定发明本身的重要性。人类史上许多看似简单的发明都是走了很多弯路才出现的,从0到1,还真不那么简单。

*.美国人罗伯特·坦普尔写过一本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 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译名为《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总结了中国古代100项领先世界的发明发现。这本书内容有点老,部分事例有些牵强附会。下面列出的,都是比较之后确定的中国文明成就,一些成就属于中外分别独自产生,或者有争议,都会在介绍中注明。

政经军事

科层制政府

随着国家规模的扩大,为了管理日益增长的人口,许多国家出现了专业的文士阶层,也就是官僚的前身。战国时期,君主为了扩大权力,更有效地掌控国家资源,任用法家变法,逐渐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秦汉时期,中国的科层制集权政府走向成熟,现代官僚制的几大特点,如专业分工、层级体制、依法行政、非人性化、量才用人、长期任用,在当时的中国就已基本实现。

可以说,在近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前,中国的官僚制度远远领先同时代的任何国家,某种程度上,已经颇具现代国家官僚制度的格局。启蒙时代,随着儒家典籍的传来,西方知识界流行起了中国的贤能政治,将其视为欧洲政治传统的替代品。伏尔泰声称中国人已“完善了道德科学”,魁奈则提倡效仿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尽管在今天看来,官僚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但在当时,这大概是先进管理模式的象征。

官僚选拔制度

为了吸纳人才,优化官僚队伍,汉代出现了选拔官员的正式制度——察举制。察举制由地方官员在辖区内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通过考核任命官职,考核科目多样,但都以德行为先,以儒学为主。经过漫长的发展,察举制逐渐发展为分科取士,面向大众的科举制。从宋代起,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扩大了政府选材的范围。

据统计,明清科举有超过一半的进士来自寒门家庭,尽管明清科举有考试科目僵化,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限制了一些人才的出路,窄化了读书人学习研究的方向。但这种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客观上促进了民间的学习气氛,为下层学子提供了一条向上的通道。受科举启发,1855年,英国举行了类似的公务员考试,今天各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多少就是在科举影响下出现的。

身份证

许多国家都有身份证制度,追根溯源,身份证的雏形,来自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当时每个秦国人都必须持有竹板制成的照身贴,上面刻有持有者的籍贯、长相信息。通过照身贴可以筛选出黑户和间谍,便于国家管理人口。隋唐时期,官员需佩戴表示身份的鱼符,不同品级官员的鱼符由不同材质制成,配上专用的鱼袋,用来验明官员的身份,明清时,鱼符演化成功能类似的牙牌。15世纪的英国也出现了类似的身份证明文件,但并不要求每个人持有。随着照相技术的发明,1876年,出现了带有照片的身份证件,而身份证在世界各国的正式推行,要等到20世纪。

纸币

中国地域广阔,贵金属储量不多。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带着一堆金属钱币跑来跑去日益成为商人的负担。于是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出现了纸质的汇票“飞钱”,只需持有飞钱,便可到指定单位兑换现金,无需随身携带现金。在北宋的四川,飞钱进一步发展为纸币的原型“交子”。

交子最初由商人自由发行,宋仁宗时,政府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首次发行官方印制的纸币,并以一定比例设置准备金。后来,纸币的发行和使用越来越普遍,因发行不规范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也时有发生。马可波罗等旅行者向欧洲人介绍了纸币,17世纪时,瑞典率先在欧洲发行纸币。

兵法

早在西周晚期,中国就出现系统总结军事理论和实操的《军志》和《军政》。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军事理论专著,可能也是军事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一本书。此后,中国的兵书不断涌现,从综合到专题,从个人到国家,各种类型的兵书层出不穷。与之相比,西方现存最早的兵书是4世纪韦格蒂乌斯的《兵法简述》(在其之前色诺芬等人应该都写过关于军事的论述,但没有留下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外都没出现什么值得一提的兵书。

思想语言

中国传统哲学

虽然没有诞生像佛教、基督教、希腊哲学那样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或哲学体系,但是在几千年发展中,中华文明也孕育了独特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的科学、艺术、政治紧密结合,并对东亚文明圈的各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并无哲学一说,不过这些传统思想也堪称东方哲学的主要代表。

中国传统哲学滥觞于春秋战国时代,而其中许多关键元素,则可上溯至上古时代。从先秦的诸子百家、汉代的独尊儒术、汉唐的儒释道三家冲突交融到宋明的理学心学发展。中国先后产生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等哲学流派,发展出道、德、理、气、阴阳、太极等独特的哲学观念。在中医、书法、国画到古代的天文、物理、数学解释中,处处能见到传统哲学的影响。

和其他影响深远的哲学、宗教体系相比,中国传统哲学关注人与现实社会,和伦理学联系密切。注重整体性、有机性和连续性,将天地人物视为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的统一体,考察人与世界的联系,注重实践而非思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传统哲学虽经受冲击,其生命力仍然顽强,并深深扎根于每个国人的心中。

阴阳和

阴阳是中国哲学独有的二元论观念,也许在相当古远的时代就已发端。在古人的世界中,阴阳的观念根深蒂固,无论是医学、化学、物理、天文、军事还是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都可用阴阳来解释,比如以天为阳,以地为阴,以父为阳,以母为阴等。不同于强调对立斗争的波斯二元论宗教,阴阳更强调对立的统一和融合。

阴阳学说传入欧洲后,德国学者莱布尼茨对《易经》做了研究。量子物理学家玻尔曾将太极符号放入国王授予的大象勋章中,并附格言“对立即互补”,以象征其互补性理论。

汉字

汉字是当今世界少有的语素文字和自源性文字,按使用人口来算,汉字系文字是全世界使用人口第二多的书写体系(仅次于拉丁系文字)。汉字的历史非常古老,考古学家在六七千年前的安徽双墩遗址中发现了上百个刻符,其中一些与甲骨文中的文字类似,而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就已经属于比较成熟的文字了。历史上,基于汉字的文字曾通行于整个东亚,今天,汉字还是日本文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语素文字,文字主要用来记录语义,而非读音。现有的语素文字除了表意、表形以外,也有表音成分,因之又得名意音文字。虽然汉字符号众多,初学门槛较高,不过一旦学会汉字,了解汉字的构词法,就能够很容易地通过语素了解词意,灵活构词。相对于读音的变化,文字的意义往往很少改变,这也是汉字能历经千年保持稳定,成为凝结民族文化支柱的主要原因所在。此外,汉字规整和谐的字形,也是中国书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报纸

报纸的雏形,可以追溯至西汉时在官员之间传送的《邸报》和古罗马凯撒设立的《每日纪闻》(Acta Diurna)。现在看来,《邸报》和《每日纪闻》只是面向小范围人群的政府记事,和追求时效和传播性的现代报纸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造纸和印刷技术的成熟,古代中国成了第一个具备报纸产生土壤的国家。唐代时,出现了介于政府文书和新闻信之间的《开元杂报》。宋代时,《邸报》发行时间已比较固定,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牟利的商人以及私人撰写的“小报”。这些报纸花钱就能买到,可以说是最早向大众开放的报纸。而在西方,早期的报纸大约诞生于16世纪,性质和中国的邸报类似。

史学传统

汉民族没有留下多少史诗,在大多数文明还在通过史诗传颂先人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秉笔直书,记录历史了。从先秦的《尚书》《左传》到历代的官修史书,从个人的究天人之际到官方的鸿篇巨制,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记录从未中断,而且包罗万象,不但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必备资料,也是研究邻国历史的重要补充。史学传统的核心在于记录。正是得益于古人勤于记录的习惯,在中国的古籍中,保留了大量关于天文现象,自然事件的记录,对于今天的科学研究来说,这是笔宝贵的财富。

科学技术

墨家科学实践

先秦的墨家是中国历史上一道灿烂而短暂的流星,昭示着中国古代学术,尤其是科学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比如中国式的公理化体系,可惜,墨家学术后继无人,这种假设也就只能停留于想象。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与古典时代的希腊先哲大致同时代,他建立了组织严密的墨家学派,游走于诸侯之间。墨家的《墨经》是诸子百家中最具现代科学精神的著作,就像一百多年后的欧几里得那样,墨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命题和定义。如逻辑学中的辩、类、故等逻辑概念,总结出了假言、直言、选言、演绎、归纳等多种推理方法,和名家一起开创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虽然和希腊、印度相比有差距)

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墨家也提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和命题,例如数学中的倍、同长、正方形、直线,物理中的力、动静、光影,天文中的时间、空间概念等。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见解相比,墨家的科学命题相对比较零散,没有那么系统化,但大多数命题的定义是类似的,假以时日,也许有可能发展为系统的公理体系。

不同于希腊的奴隶主学者,来自工匠阶层的墨者注重实践,进行了不少物理学实验。他们早于阿基米德200多年就提出了杠杆定理,对斜面、重心、摩擦等问题也有所论述。在光学领域,墨家的研究更为系统,涉及了几何光学的各个方面。比如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的研究,以及世界最早的小孔成像和暗室实验等。墨家还将其理论用于军事领域,设计了探听敌人动向的设备,以及各种攻守城市的机械,对后世的军事发展有一定影响。

当然,墨家的理论存在不少局限性,不然无法解释其为何从战国时代的显学沦落到之后数千年的后继无人。即使其继续发展,也未必能发展出系统化的公理和逻辑体系。不过至少,墨家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念想。(我们现在那么高看古希腊先哲和墨家,多少出自某种后见之明。在当时,崇尚理性和思辨的希腊人,最终还是被讲求实际的罗马人征服,现代人所谓的先进性,在当时的背景下未必能得到体现。)

算学计数

如同大多数古文明那样,中国古代数学注重实用,计算历法、测算土地、分配物质等实用问题是推动传统数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人并没有发展出希腊那样的公理体系(虽然墨家有一些公理化的苗头),也不大注重辨析概念,数学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算术和解方程等方面。

十进位值制计数

十进制是从古至今使用最普遍的进位制。大多数古代数字,如希腊、罗马数字,印度婆罗米数字等,虽然用了十进制,但并未使用位值制,不同位数数字的表示方法差异很大,不便记忆和计算。而今天最常用的十进位值制计数则起源于中国。

商代甲骨文的数字就体现了原始位值制的思想,比当时的巴比伦、埃及数字更高效。战国时的算筹进一步简化数字表示方式,只用几根小棍(筹),即可表示数字并进行运算,这是世界第一种真正的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有学者考证,后来的印度数字就受到了算筹的影响。在算筹中,一般以空位表示0,这是其相对不完善之处。

负数计算

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出现了负数的记载,但并没有对其进行确切定义。魏晋数学家刘徽提出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或在数字后加斜棍表示负数,提出了负数的加减法。同时用一上一下的方式表示分数。这种分数表示法,在9世纪由中亚数学家花拉子米传入伊斯兰世界。

(中国古人不纠结正负数、无理数之类的概念,单从计算方便入手,反而比希腊人更早接受了负数之类的概念。在当时看来,我们的做法也许更实用,但长远看却限制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十进制小数

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为小数,在《九章算术注》中,刘徽第一次提出小数的概念,唐代之后,小数的使用变得比较普遍,后来,小数概念传入中亚,又进一步传入欧洲。16世纪的数学家西蒙·斯蒂文是第一个在欧洲使用十进制小数的学者。(斯蒂文也是第一个算出十二平均律准确数值的欧洲人)

乘法表和乘法口诀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能比较容易地把10以内的乘法编制成朗朗上口的乘法口诀,大大加速运算速度。中国人在世界上以善于运算闻名,九九乘法口诀在其中功不可没。受中国影响,国外一些国家也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背诵乘法表,但由于语言差异,ta们要耗费更大功夫来记忆口诀。

天元术

天元术是我国古代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大体成熟于宋金时期。天元术以天地人物为未知数,结合几何中的勾、股、弦和内切圆直径进行方程计算。宋代数学家在解高次方程时,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也就是所谓帕斯卡三角,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则通过天元术发现了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中国古代在以天元术等方式列方程求解时,已经蕴含了矩阵和行列式的思想,在天元术传入日本后,日本和算家关孝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行列式的系统形式。

割圆术与圆周率

魏晋数学家刘徽首创以割圆术计算圆周率,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圆周率,引入了极限的思想,与阿基米德求圆周率的方法不谋而合,但更简便。刘徽以正3072边形求得圆周率为3.1415-3.1416之间。之后祖冲之继续发展了割圆术,将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直到15世纪才由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其记录。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当下最主流的音乐律式,也是制作现代钢琴等乐器的基础。在数学上,十二平均律就是将一个八度音平分为十二等分,即十二项的等比数列。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首次记载了十二平均律数列。明代宗室朱载堉1584年在《律吕精义》中率先推算出比较精确的十二平均律数值,他用自制的八十一档大算盘计算,精度达到小数点后25位。为了更好地调校乐器,朱载堉制作了三十六支铜制律管,每管表示一律,并在书中对此详细说明。欧洲的十二平均律是否由中国传入,尚无定论,不过当时在中国的传教士很可能是了解这一发现的。

天文历法

中国古人所说的天文,主要是天象记录,以及天象与人间的对应关系,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占星术。在古代,和今日天文学更接近的是历法。古代历法不同于今天的日历,包括日期计算、节气、日月食、五星运动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关计算公式,内容非常丰富。编订准确实用的历法,需要长时间的天文观测,以及过硬的数学知识,可以说,这是推动古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关于中国古代的天文,之前写过一篇相当长的回答,摘取部分内容简述——

天象记录

中国古人重视天象与记录,留下了古代世界最丰富的天象记录。《左传》中有最早的关于日食、流星雨的书面记载,《春秋》首次记载了哈雷彗星,据《汉书·五行志》的记录,从公元前28年开始,中国古代的天文官就正式有规律的记录太阳黑子(这是研究太阳活动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资料),而在《后汉书》中,则出现了关于超新星的最早明文记载。

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甘德分别著有《天文》和《天文星占》,后人将他们的著作合称为《甘石星经》,这是仅次于巴比伦星表的世界现存第二古老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记录了800多个恒星的名字和星宫,标注了121颗恒星的位置,比地中海世界最早的喜帕恰斯星表早一百多年。甘德首先记载了太阳黑子,可能还用肉眼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木卫三,如果得到确认,就要比伽利略发现木星卫星早上两千多年。

赤道坐标和赤道浑仪

古人为了测量星体的位置,先后发展出地平坐标、黄道坐标、赤道坐标等坐标系。西方古代重视黄道,多采用黄道坐标,而中国古人重视观测天北极附近的北极星,发现群星都围绕天北极规律运转,于是有了天赤道的概念。赤道坐标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体测量坐标系,大约出现于汉代。虽然用赤道坐标测量星体比较方便,但西方大约要到第谷布拉赫之后才普遍使用赤道坐标系。

为了测量星体位置,东西方分别独自发明了浑仪。中国浑仪的雏形可追溯至战国的甘德和石申;西汉时,落下闳、鲜于妄人和耿寿昌制作了早期浑仪;公元103年,贾逵、傅安首次在浑仪中加入黄道坐标;公元125年,张衡又在其中加入地平圈和子午环,标志着浑仪结构的大体成型。而西方的浑仪,大致可以追溯至2200年前希腊化时代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和埃拉托斯特尼。

浑象和水运仪象台

浑象类似天球仪,可用来演示天体运动。最初的浑象同样可追溯至石申和甘德,117年,张衡改良了浑象,以刻漏滴出的水作为动力推动齿轮,制造出可以绕轴旋转,转动周期与地球周日运动相等的浑象,也许是世界最早的自动式天象仪,堪称当时机械设计的巅峰之作。

宋代是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发展制造的繁荣时代。时任吏部尚书苏颂和吏部官员韩公廉等人结合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记录时间的刻漏等天文仪器,制造了精巧的水运仪象台,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机械成就的高峰。难能可贵的是,苏颂还把水运仪象台的原理图纸等整理为《新仪象法要》一书,为技术流传和后人研究保留了资料。

水运仪象台有诸多创新,其屋顶可开闭,可以看做现代天文台活动圆顶的雏型;其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周,是现代天文跟踪机械转移钟的先驱;其报时装置能自动报时,报时系统里的锚状擒纵器则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科技史家李约瑟曾说水运仪象台“可能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敦煌星图

张衡的《灵宪图》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幅星图,可惜已失传。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完整星图是绘制于唐中宗时的敦煌星图。敦煌星图标注了约1350颗恒星,使用类似墨卡托投影的方法绘制赤道带附近星空,又将紫微垣(天北极周边)绘制在圆形平面投影图上,和今天星图的绘制手法几乎相同。

古代医学

中医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的传统经验医学。其医学思想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有一套独有的概念和诊疗方式。尽管在很多领域,中医与现代医学差别很大,不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中医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养生去病方式,一些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疫苗接种

最近大家都在打疫苗,追溯历史,最早的疫苗来自中国。古人的免疫思想,可能源自“以毒攻毒”的观念。东晋道士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介绍了用狂犬脑防止狂犬病,将带有斑疹伤寒病原体的物品磨碎防止斑疹伤寒的方法。最早的疫苗,可能是起源于唐代的“人痘”,就是用得过天花的人身上取下的“时苗”为人接种,预防天花。

早期的人痘术并不可靠,康熙时,由于皇帝本人得过天花,人痘术很快发展成熟。出现了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等接种步骤,以及养苗、选炼等减毒种苗技术,逐渐成为比较安全的疫苗技术。人痘术后来传入俄国,奥斯曼帝国,又被外交人员发现,传入西欧。英国医生琴纳后来发展出了牛痘技术,历经各种改进和推广,终于有了安全可靠的疫苗。

食疗与营养学

古人讲究药食同源,注重以日常饮食滋补身体,防治疾病。中国和印度的传统医学都有食疗概念,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专设一卷介绍“食治”,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更是世界第一部系统介绍饮食卫生与营养保健的专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用语中,药食同源的观念无处不在。

药典与本草

中国地域辽阔,药材多样,西汉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药学,也就是本草学。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本草著作。唐高宗时由苏敬等编的《新修本草》,是世界第一部官方组织编写的药典,全书共54卷,编写过程中动员全国力量调查药物,纠正了多部古书的错误,收录844种药材,以图文记录其产地、药效、别名等。北宋期间,政府三次动员全国力量编修本草,将本草学发展推上新高峰。同时期伊斯兰世界的医书均为个人编制。与官修本草类似的药典,则要到文艺复兴时才出现。

宋代之后,官修本草无多大发展,公认最伟大的《本草纲目》由李时珍个人编写。在宋代《证类本草》的基础上,李时珍参考数百种文献,亲自采访调查,补充了大量新药,收录药物1892种,成为当时资料最丰富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确立了纲目分类体系,将动物、植物、矿物药物分为若干种类,也可算是古代的博物学著作。本书后来流传至东亚各国,又被翻译为拉丁、意、法、德、英、俄多种语言。达尔文在描述人工选择时,就引用过其中关于金鱼家化、乌骨鸡变异的记载。

针灸和经络

针灸是中医独有的治疗手法,古人认为,通过针刺或或火灸人体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气”的流向,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暂未发现经络、穴位和气的存在,不过通过对照实验发现,在很多情况下,针灸治疗确实有效,并非只是安慰剂效应。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可能和人体筋膜有关,相关原理目前仍在研究之中。

法医学

早在秦代,法律就规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则上都要进行尸检。睡虎地秦简《封诊式》介绍了法医鉴定的方法和程序,留下了世界最早的法医鉴定和现场勘查报告。南宋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第一部按照死亡方式编写的法医学著作,记载了各种尸检方法,以及第一例法医昆虫学案例,宋慈也因此被誉为法医学奠基人。西方类似的法医学著作出现于16世纪末,18世纪末,西方刑事调查程序逐渐成熟,同时期,法国首次译介了《洗冤集录》,对西方法医学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物理相关

古时所说的物理,是指事物之理,并非现在所说的物理学。除了先秦墨家以外,古代并没有专研相当于今天物理这门学科的学者。一些古代科学成就可以被归于今天的物理范畴,为便于今天的读者理解,整理在这一部分。

指南针与磁现象

中国人也许是第一批认识到地球磁场的族群。战国的韩非子首次提到了司南,东汉的王充明确提到了可用来指向的勺形司南,结合汉墓出土的石刻司南勺图,被认为是古人使用指南针的证据之一。不过也有人认为此处所说的司南是指北斗,而复原出来的司南也无法较好地指向。

抛开对司南的争议,至少在宋代,古人就已经在很多具体场合使用指南针了。北宋的《武经总要》记载了水浮指南鱼的用法,之后沈括又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以磁石磁化铁针制造指南针的方法,以及悬丝法、水浮法等支撑磁针的方法,北宋末年的《萍州可谈》中,第一次出现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记载,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指南针最初的发展,都是在中国进行的。

指南针最主要的应用是航海导航,中国之外,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可能是欧洲人。虽然中东离中国更近,但欧洲关于指南针的记载却更加古老,因此有人主张,欧洲的指南针是当地发明的。

*.为什么说是也许呢?因为考古学家在中美洲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磁铁棒,有人认为这是某种早期的指南针。

生物相关

古代并没有对应现代生物学的学科,和生物相关的内容大多见于博物学、农学、医学著作中,为便于今天的读者理解,整理在这一部分。

物候学

物候学是研究气候与生态现象关系的学问。上古的《夏小正》按照一年的月份记录了物候,西汉的《逸周书·时训解》进一步将一年分为72候,详细记录一年不同时节的物候变化。我国古代的农书和本草书中都有不少关于物候方面的记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以及民间三伏、三九等传统歌诀,都是和经年累月的物候观察密不可分的。

地植物勘探

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了植物群落与当地矿物之间的关系。《山海经》提到了一种经常长在金矿附近的植物,南北朝的《地镜图》总结了8条植物找矿要诀,介绍了植物各部位颜色与铜矿、铅矿之间的关系。反过来,古人也认识到一些植物富含微量元素,比如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就介绍了从干马齿苋中提炼汞的办法。大约17世纪,欧洲人也注意到了矿产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地理气象

制图六体

东汉学者张衡可能是首个以计里画方(网格绘图)法绘制地图的人,不过他的地图并未保存下来。魏晋时代的裴秀首次提出“制图六体”,即:分率,相当于比例尺,用以反映比例关系;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标的相互方位;道里,用以确定两地的道路距离;高下,用以确定相对高程;方邪,用以确定地面坡度起伏;迂直,用以换算地图和实地距离起伏。这是明代以前东亚各国绘制地图的理论基础。

西方的地图学传统可以追溯至希腊化时代的埃拉托斯特尼和罗马时代的托勒密。他们首先提出了经纬度的概念,被今天的人们所沿用。中世纪的欧洲盛行宗教化的TO地图,而伊斯兰世界的制图者则继承了希腊人的地理观,反哺了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欧洲地图学的发展。

立体地图

《史记》中说秦始皇曾命人在陵墓中做江山图:“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这可能就是世界最早的立体地图。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以糯米制作沙盘展示河谷和山脉的走向,北宋的沈括也曾以蜡制作立体地图《使契丹图钞》并进献给皇帝。国外关于立体地图最早的记载来自元明之交的伊本白图泰,而欧洲的第一幅立体地图,一般认为是Paul Dox于1510年制作的。

候风地动仪

世界第一台验震仪,是由东汉学者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张衡曾用这台地动仪测出了陇西的地震。候风地动仪的构造早已失传,根据零星记载,普遍认为地动仪以重摆保持稳定,通过外壳的震动和联动机构的反馈来确定地震方向。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和今天的地震仪类似,不过无法记录地震波,而能够记录地震波的真正地震仪,直到1855年才出现。

气象仪器

西汉时,古人已经对大气现象有了一定认识,了解到大气循环,并对云和风的种类进行了分类。为了更好地观测气象,人们发明了一些最早的气象仪器。

先秦时,已经出现了简易的示风器,西汉《淮南子》记载了用丝绸或羽毛制成的长串风标,根据其飘扬角度可估算风力,这是关于风向标最早的记载。汉武帝时出现了安设在高杆上的相风铜鸟,它设有指针,可以指示风向。之后不久,雅典的风塔上也出现了类似的风向标。

《淮南子》还记载了最早的湿度计。这是种天平式湿度计,天平一端是容易吸潮的炭,另一端是不容易吸潮的羽毛。当湿度发生变化时,炭的重量将会发生变化,而羽毛的重量几乎不变,通过天平的倾斜程度即可知道湿度大小。西方类似的湿度计,最早则来自达芬奇的构想。

风力等级

唐代学者李淳风在星占著作《乙巳占》中,首次提出了风力定级,他以自创的三角鸡风动标测量风力,将风分为动叶、鸣条、摇枝、坠叶、折小枝、折大枝、折木、拔根8个强度等级。我们目前用的蒲福风级则起源于19世纪,最初是通过对海浪动向划分而得出的。

地质观察

直到启蒙时代,大多数欧洲人都认为地球表面几乎是恒久不变的,而中国则有句古话:沧海桑田,唐代的颜真卿首次借助化石证明了沧海桑田,可见在很久以前,古人就认识到了地表的缓慢变化。

一些现代学者将波斯人比鲁尼尊为地质学之父,同时代的学者沈括的地质观察与之相比毫不逊色。沈括曾根据太行山的化石和沉积物,提出华北平原过去曾是海洋,推断雁荡山是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他详细记录了各地出土的化石,以此推断古代气候的变迁。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遍览全国各地,写成巨著《徐霞客游记》。他是世界首批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学者,对溶洞和石钟乳的产生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徐霞客还考证了岷江、左江、澜沧江等河道的源流,考察了不同地形和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炼丹术

炼丹术的历史由来已久,在现代化学诞生之前,这是人类化学发现的主要来源。全世界的炼丹或炼金术,大致可以分为中国炼丹术、西方炼金术(Alchemy)、印度灵丹术(Rasayana)三种,均有超过2000年的悠久历史。三种炼丹术有不少共同特征,比如都使用汞、硫磺等进行炼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中国炼丹术的起源,可能和先秦楚地、齐地的神仙思想有关。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出现了追求自我修炼的养生派(后来的内丹派)以及服用仙药的服食派(后来的外丹派)。两汉时期,炼丹术逐渐成熟,组织编写《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就参与过炼丹活动。炼丹术后来和道教结合在一起,魏晋时的道教学者葛洪和陶弘景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汞齐

汞齐即汞与其他金属形成的合金。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曾记载过金属溶于汞的现象,之后在埃及也有用金汞齐镀金的记载,但考古出土的实物汞齐,最早来自中国西汉时代的墓葬。在古代,金汞齐主要用来给金属器皿鎏金,或者制作金粉(现在也用于补牙)。古代炼丹家推崇以鎏金器物或服用金粉延年益寿,金汞齐即是其中的产物。

焰色反应

在现代化学中,常以火焰的测试化合物中是否存在某种金属。南朝道教学者陶弘景首次注意到了硝酸钾燃烧后的紫色火焰(来自其中的钾),并以此鉴别硝石的真假。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不同金属盐火焰颜色的差异,通过在焰火中加入不同的金属盐来制作彩色焰火。西方学者大约是在18世纪注意到焰色反应的。

火药应用

火药不同于希腊火之类的纵火燃料,无需外部空气就可剧烈爆燃,无疑是战争史上革命性的发明。最初的火药起源于古代的炼丹术,传说东汉的魏伯阳是第一个观察到类似火药爆燃现象的炼丹家。唐代时,炼丹家们经常用类似火药的配方炼丹,伴随着各种起火和爆炸事故,人们逐渐摸索出了火药的配方。第一份火药配方表可能来自唐宪宗时《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的“伏火矾法”。唐末五代期间,人们开始在战争中使用火药,北宋的《武经总要》载有三种火药配方,表明当时火药已经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

早期的火药武器主要利用其燃烧和烟雾进行杀伤。北宋后期出现的“震天雷”“霹雳炮”是第一批以破片杀伤的火器,类似后来的榴弹,可用手投掷。南宋陈规发明的“火枪”,是世界第一种管型火器,也是火枪和火炮的先驱(虽然主要以燃烧杀伤)。南宋末年的“突火枪”内安子窠,其中的石子、瓷片等硬质碎片被认为是子弹的祖先。元明时期,出现了金属铸造,发射实心弹丸的火铳和火炮,已经和近代的火器比较接近。

明代初年刘基、焦玉等编写的《火龙神器阵法》记载了样式各异的多种火器。如带触发装置的地雷(后来抗倭时出现了原理类似的水雷),带有机翼的火箭“神火飞鸦”,用于水战,带有两级火箭推动的“火龙出水”等,其中的许多火器,都可以看做是今日火器和火箭的先驱。蒙古征服时期,火药武器经中东传入欧洲,成为颠覆欧洲封建时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火药发明后,很快被用于民间的娱乐和节俗,烟花和爆竹的诞生,让平素的节日也有了一丝硝烟味。结合早先炼丹家发现的焰色反应,中国的工匠们在烟花中加入各种矿物盐,制成出绚丽多彩的各色焰火,令海内外观者啧啧称奇。

冶金技术

铸铁

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冶炼铁的文明,但是在掌握炼铁之后不久,中国便很快在许多方面赶超了更早掌握炼铁的同僚。世界各地最早的铁器都是块炼铁,大约2500年前,中国出现了铸铁物件,西汉时,铸铁器具广泛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

铸铁产量高、方便塑形,能制成薄壁的罐子、铁锅,可以说,后世的许多技术发展都是和铸铁密不可分的。欧洲的铸铁大约出现于13世纪,直到15世纪才被大规模使用,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在17世纪之前,中国的炼铁技术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高炉与风箱

铸铁的出现,与许多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铁的熔点较高,要使铁融化,需要设计合理的熔炉、合适的燃料,高效的风箱以及耐火的熔炉材料。

早期的炼铁燃料主要是木炭,北魏时,《水经注》记载了以煤炭炼铁的案例。宋代时煤炭的开采已经比较广泛,当时北方多以煤炭炼铁,南方主要用木炭,而四川则主要用竹炭。到了明代以后,煤炭成了炼铁的主要燃料。仿照烧炭工艺,可以把煤炭干馏制成杂质较少的焦炭(古时称礁),这是比普通煤炭更好的炼铁燃料,至少在南宋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焦炭炼铁了。

中国古代的炼铁熔炉,发展自远古的陶窑,最初人们一般以天然风和皮囊作为鼓风装置,西汉时出现了带有鼓风装置的大型炼铁高炉,提升了冶炼的炉温。东汉时,出现了以水力驱动的成排鼓风装置,也就是水排,既节约了人力,风力又强劲。宋代时,可能是受喷火装置猛火油柜的影响,出现了双动活塞式木风箱。这种风箱利用活塞推动和空气压力自动开闭阀门,构造巧妙,鼓风效率高,很快便广泛用于炼铁,并传播至邻近的日本等地。而在欧洲,直到12世纪,人们才开始以水力锻打铁器,到13世纪才开始用水排炼铁,至于双动活塞式木风箱,则是在16世纪传入欧洲的。

生铁炼钢

铁器的硬度和柔韧性主要取决于其中碳的含量。铸造出的铁,都是含碳量较高的生铁,硬度高,柔韧性差,需要脱去其中的碳,才能练成刚柔并济的钢材。战国时代,一般以高温退火来脱碳。西汉时,随着耐火材料和炼铁技术的成熟,出现了炒钢法,通过搅拌熔融的生铁,加速其氧化以脱去多余的碳,制成符合要求的钢材。其后,又出现了多次锻打制造的百炼钢,生熟铁混合炼制的灌钢等炼钢方法。当时,其他地区都没有铸造生铁的技术,当然也就不存在生铁炼钢的方法。

白铜冶炼

白铜是以铜、镍或铜、镍、锌为主的银白色合金,耐腐蚀,不易生锈,刚柔并济,是制作钱币和装饰品的好材料。白铜的产地主要是云南,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以白铜制作的武器,其后,在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位于今阿富汗)王国也出现了以白铜制作的硬币。明清之时,云南的白铜产业蓬勃发展,大量出口欧洲,当时欧洲许多上层家庭的餐具、烛台就是以白铜制作的。其后,欧洲人多次尝试,终于在1823年前后仿制成功白铜。

锌矿冶炼

锌是种常见金属,可用来制作黄铜,加工电池壳。数千年前,人们就用以锌和铜制作耐腐蚀的黄铜,锌的熔点和沸点较低,不易提炼,印度和中国是最早冶炼出高纯度锌的两个地区。11世纪前后,两地先后发展出大规模生产锌的方法,不过冶炼方式差异很大,显然是分别独立发展的。欧洲直到17世纪才生产锌,虽然欧洲古代曾从中国进口锌,但欧洲的锌矿冶炼法主要是在印度基础上发展来的。以高纯度锌的冶炼时间来算,印度可能比中国略早一些。

日常器用

陶器

世界上最古老的陶物件来自捷克,距今约29000-25000年,不过那差不多是后继无人的孤证,且并不具备实用价值(主要是些小雕像)。最古老的实用陶器来自江西上饶的仙人洞遗址,距今约20000年,到了约10000年前,中国东部地区已经广泛使用陶器。陶器可能是不同地区分别起源的,但目前考古发现的比较古老的陶器都来自东亚,要比南亚、西亚、北非,美洲等地早数千年。

瓷器

和陶器相比,瓷器更细密,渗水率要低得多,无论是外观还是物理性质都优于陶器。烧制瓷器需要1200℃以上的高温以及合适的瓷土(高岭土),在高温烧制下,高岭土会瓷化为半透明、几乎不透水的瓷器。为了达到如此高的炉温,需要构造合理的瓷窑以及耐火的建筑材料。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而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要到东汉时期才出现。

瓷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外贸物品,当时外人见了产自中国的瓷器,无不啧啧称奇。邻近中国的朝鲜半岛和越南最早通过引进中国技术烧制出了瓷器。比较远的伊斯兰世界不了解瓷器的制作方法,摸索出用石英和粘土混合烧制的fritware(比如伊兹尼克瓷器其实就属于fritware),欧洲则直到18世纪才仿制成功瓷器。

纸张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在泥版、竹简、纸莎草、树皮、羊皮等材料上书写,这些材料或太重,或太贵,或难以大量生产,不便广泛使用,限制了信息的记录和流传。相传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不过据考古发现,纸张早在汉代初年就已经出现。唐代时,稻草制作的卫生纸已经比较普遍,除了绘图写字之外,古人还用纸张来制造衣服(甚至铠甲!)、毯子等。

造纸术出现后,最先传播到东亚的朝鲜、越南、日本等地,8世纪前后,造纸术西传至中亚,成为推动伊斯兰黄金时代的物质基础之一。12世纪,南欧的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个造纸的地区。中美洲有将树皮煮沸分解成纤维,将其压成薄片(āmatl)用于书写的技术,从原理上来说,和造纸术很接近。这种美洲的树皮纸,最古老的也有约2000年的历史。

印刷术

印刷术的祖先可以追溯至5000年前就出现的印章,2000多年前,中国人和埃及人就将刻有图案的金属和粘土块用于纺织物的印染。中国古代的印章大多为方形,刻有反写的文字,以便在纸上盖章,一些印章刻有不少文字,已经和印刷雕版非常接近。而国外的印章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小,主要刻图画,偶尔刻文字。随着造纸、拓印和制墨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人就顺理成章地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一般认为,印刷术诞生于南北朝至隋唐期间,现存最古老的印刷品,是唐代初年的《大隨求陀罗尼经咒》。很快,印刷术便扩散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随后传播至伊斯兰世界,最后在14世纪前后传入欧洲。为了提高效率,灵活排版,北宋的毕昇用胶泥制造了最早的印刷活字,其后不久又出现了木制和金属活字,更为精致耐用。不过由于汉字字符多,制活字和排版的工作量较大,因此雕版印刷一直都是比较主要的印刷方式。而在欧洲,随着1450年左右古登堡活字的出现,印刷术迅速普及,成为推动知识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

*.关于金属活字的发明,目前尚有争议,韩国方面按照铜活字印本认为是韩国首先发明铜活字,我国这边则有学者认为金代宝钞上就出现了铜活字,南宋后期则发明了印书的锡活字。

墨与毛笔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中国的书法、绘画乃至印刷术的发展,和笔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商代甲骨文上就出现了用墨书写的痕迹,也许文房四宝中的笔墨在那时就已经诞生了。比较确定的是,在战国墓葬中发现了墨块和毛笔,远比传说中的蒙恬造笔要早。中国古代的笔大多是用动物毛发制作的软笔,和西方常用的硬笔差别很大,这也是导致中西绘画、文字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古代的墨是用松烟、煤烟、油烟等、桐油等黑色物质,加上明胶、蛋白之类的胶结剂制成的。18世纪的欧洲人认为中国墨颜色深沉稳定,即使在水中浸泡数周也不会脱色,曾试图仿造,但未能成功。中国墨后来传入印度,由于经常在印度交易的缘故,因此英文中称中国墨为印度墨水。

风扇

西汉的工匠丁缓发明了一种带有7片叶片的风扇,以人力推动叶片旋转,其原理和今天的风扇相同。当时的农业用风扇车也利用类似的原理产生风力。

机械工具

陶轮

慢速旋转的原始陶轮可能是各种轮子的祖先。在浙江萧山的跨湖桥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陶轮支架,距今约有8200-7300年之久。虽然并未发现陶轮,但跨湖桥出土的其他陶器上的弦纹足以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使用陶轮加工陶器了。此前,考古发现的最古老陶轮来自伊朗的Tepe Pardis遗址,距今约7200-6700年。

齿轮

齿轮是现代机械中常见的传动装置。战国时代墓葬中出土了世界最早的棘轮,棘轮虽然没有传动功能,但可算作齿轮的原型。西汉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具有传动能力的齿轮,以及最早的人字齿轮,但大部分还是棘轮,只有少量可用于传动。两晋南北朝时,使用齿轮传动的机械如各种磨、水车等逐渐普及,出现了指南车、记里鼓车等运用复杂齿轮组的机械,标志着齿轮应用的成熟。

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探讨过齿轮,2100年前的安提凯希拉装置(一般认为是计算器)是西方现存最早的应用齿轮的设备。如同汉代的中国,此时西方的齿轮装置并不多,要等到之后制造工艺提升以后才逐渐普及起来。东西方的齿轮也许是双方独自发明的。

曲柄和连杆

曲柄是以直角方向安放在转轴上的装置,配合连杆,可将圆周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西汉的扇车可能是最早应用曲柄的机械,东汉的水排加上了连杆,可以将水轮的圆周运动转换为往复的拉风箱动作,之后的人力砻(稻谷去壳机)、脚踏纺车、脚踏缫车、轧花机都用到了曲柄和连杆。

曲柄的雏形可追溯至4000年前的古埃及,可能经过迦太基人的完善,在2000多年前传入希腊和罗马。西方最早使用曲柄和连杆的是3世纪的罗马锯木厂,但在之后并没有被广泛应用。曲柄和连杆的可能是在欧亚大陆两端分别出现的,在蒸汽机等往复机械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传动装置。

皮带传动

传动带(或称皮带)可以连接多根传动轴,用来传递动力或运动。西汉的扬雄首次记载了传动带,汉代墓葬壁画中也描绘了使用传动带的纺车。在古代中国,传动带被广泛应用于纺车、缫丝车、畜力砻、磨床、牵引工具中。随着纺车的传播,欧洲人了解到了传动带,但在最初的几百年,都只是将其应用在纺车中。

链条传动

链条的作用和传动带类似,可以连接齿轮,传递动力或运动。拜占庭的菲洛(公元前3世纪)介绍了连弩炮中的链条,不过这种链条无法传递动力,而且很快就在西方失传。东汉毕岚(十常侍之一)制造的翻车,是中国古代最早使用链条传动的机械。在中国,链条的使用并未失传,之后的高转筒车、木斗水车、管链水车都使用了链条传动。宋代水运仪象台中的天梯可以准确传递运动和动力,作用和现代机械中的链条完全相同,类似的链条在西方最早是由达芬奇构想的。

卧式水车

在蒸汽时代之前,许多动力机械都是通过水力驱动的。拜占庭的菲洛最早记载了水车,很快,地中海各地都出现了垂直安放的立式水车。中国的水车最晚出现于东汉时期,早期的水车也是立式水车,但构造与西方不同,很可能是独自发明的。三国时代,出现了水平放置的卧式水车,这显然是中国的独创,卧式水车后来被广泛用于水排、水磨、水碾等装置中。

翻车

翻车(又称龙骨水车)是以水力驱动,以链条为传动装置的运输装置,可以从下往上运水、沙土等重物,被广泛用于排水、供水、灌溉中。如前所述,翻车在东汉时已经出现,宋元时期传入朝鲜、越南等地。欧洲最早的翻车出现于16世纪,形制模仿自中国。西方功能类似的是阿基米德螺旋泵,虽然功能类似,但原理差别很大。

弩是第一种带有触发装置的武器,大约在春秋(或者更早)时出现于中国南方。战国时,弩成为一种常见兵器,战争中常能见到“万弩齐发”的壮观场景。当时的弩机(相当于现代枪支上的扳机)出现了最早的瞄准具望山,西汉时,望山上有了刻度,以便更精确地瞄准。制造一把好弩,需要精确标准化的制作工艺,在古代,弩可谓是中原政权的战略性武器,在汉匈战争中,弩就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即使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也能很快掌握弩的使用,并用它远距离击杀敌军。

在单人弩的基础上,古人进一步发展出了大尺寸的床弩、三弓弩等,其地位就如同罗马军团的弩炮。殊途同归,大约在战国时期,希腊人也发明了单人腹弩,不过和中国的弩比起来,希腊的腹弩比较笨重,使用并不普遍。中国的弩后来传入东亚、东南亚各地,至于西方的弩(可能叫十字弓更合适),和中国的弩差别较大,可能是独立起源的。

平衡环

平衡环,也就是摄像稳定器中的云台,可以支撑任何物体保持水平状态,被广泛用于陀螺仪等装置中。拜占庭的菲洛首次介绍了类似的装置,其后不久,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也描述了类似的装置。汉代工匠丁缓以平衡环的原理创制了被中香炉,此后,以类似原理制成的暖炉、香囊成了常见的贵族玩物。在文艺复兴之前,西方书中虽有平衡环的描述,但未有实物出土。

农业技术

中国是世界几大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中央王朝的立国之本。19世纪之前,在农业领域,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粮食耕种方面,中国都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国传统农学非常早熟,多数农业技术在千年以前就已定型,至今仍不乏生命力。古人重视种植业,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传统。在农业生产中,重视天(农时)、地(土地)、人(耕种)三才的统一,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尽地力之教,以相对不多的耕地,养活了庞大的人口。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涉及农桑、畜牧、养鱼、农副产品储存加工等方面,援引约200种古籍资料,体例完备,理论与实操结合。其后更有《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综合性农书,以及大量专题和地方性农书。从战国到清代中叶,中国先后出现了数百种农书,其数量之多,内容之详实,在全世界当属前列。

中国的农业技术对邻国朝鲜、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引进了大量中国农书和农业技术,甚至保留了许多中国散佚的农业著作。明末以来,不少中国著作流传到欧洲。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学者魁奈就受到了中国农业思想的影响,对中国的天道论、农本论思想十分推崇。

分行栽培与精耕细作

最初的农业采用点播和撒播的方式,种子随处撒放,庄稼无序生长,作物相互影响,产量无法提高。《吕氏春秋.辨土》篇记载:“茎生有行,故速长;弱不相害;故速大。横行必得,纵行必术。”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开始将种子分行撒放,保证田间通风,作物不相互影响,配合精细耕作和除草,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而在欧洲,直到18世纪,这种做法仍不普遍。

最初的农民徒手撒种,3400年前,两河流域出现了原始的单管播种机,不过这项发明从未传入欧洲。2200年前的西汉,中国人发明了名为耧的多管播种机,配合用来牵引的牲畜,只需一人操纵,就可高效稳定的成行均匀播种,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填压,一次完成,是徒手播种效率的近10倍。莫卧儿帝国时期(16-19世纪),播种机在印度已经广泛使用,而在欧洲,类似的播种机直到16世纪才出现。欧洲人并未见到中国的耧,他们是在文字记载的基础上重新发明出来的。

铁与农具

犁是最古老的农具之一,最早的犁是用木材制作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铁犁,西汉时,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农具在中国迅速普及。与此同时,中国古人改进了犁头的形制和犁的结构,从而超越了在西方长期使用,结构简单的阿德犁(Ard),能够犁开粘性较大的土壤,开垦出更宽的垄沟。唐代时,出现了结构复杂的曲辕犁,头部可以转动,犁地深度可以调节,一直沿用至清代。17世纪,荷兰人引入了中国犁,到18世纪后期,中国犁传播至整个欧洲,之后经过改进,发展为现代的犁。

风扇车

古人以自然风力扬谷,筛选轻质的谷壳,留下比较重的谷粒。这种方式受天气限制,效率不高。因此在大约2100年前,中国人发明了风扇车,只要把粮食放入漏斗,以手摇或脚踏的方式转动风扇,就可以吹开谷壳,留下谷粒。风扇车大约在18世纪传入欧洲,李约瑟认为,风扇车的风扇结构,是近代离心式风扇的祖先(比如某些显卡的散热器)。

交通技术

马镫和挽具

马的驯化,不亚于汽车的出现,是交通史上的大事。早期人类缺乏适用的马具,骑马不便,无法有效的用马耕种运输,马镫和合用挽具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

马镫解放了骑马者,使骑兵威力大大加强。关于马镫的发明者,目前尚有争论,一些人认为整天和马打交道的游牧民发明了马镫,一些人则争辩说农耕民族才是马镫的发明者,不管怎么说,马镫诞生并成熟于亚洲,是确定无疑的。

最早的原始马镫形象可能来自2200年前的印度浮雕,但现存最早的马镫实物则来自中国。东晋墓葬中出土了单边马镫,这种马镫仅适用于上马,是马镫的原始形式。5世纪初北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最早的双镫实物,标志着马镫的基本成熟。6世纪末,随着阿瓦尔人的到来,马镫传入欧洲,促成了骑士时代的到来。

挽具能把马和马车、犁等器具连接起来,发挥马的牵引作用。最早的挽具是固定在马脖子上的,大家很容易想象脖子被掐的痛苦,马也是一样,使用这种挽具,马越是用力,便越容易窒息。2300年前,中国人发明了固定在马胸前的挽具,这样,马便可以免受窒息之苦,以胸骨和锁骨受力。根据实验,相比颈带式挽具,使用胸带式挽具的马可以牵引几乎6倍的重物,从而有效地运输重物。这种发明可能也是通过阿瓦尔人传入欧洲的。

马没有牛高耸的肩膀,天然情况下,拉重物的能力不如牛,大约2300-2000年前,中国古人发明了更高效的颈圈挽具,通过人工的方式增强马的负重能力。此后,中国人又发明了马车的车前横木,以便固定马的挽具。

独轮车

独轮车小巧轻便,能在狭窄的道路上运送重物,大大节省人力。最早的独轮车形象可以追溯至西汉墓砖,据某些学者考证,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可能就是某种改良独轮车。独轮车样式多样,轮子可大可小,可放在当中,可装在车头,后来甚至出现了加装风帆的独轮车,进一步节省了人力,不过需要一些操作技巧。尽管古希腊神庙中出现过疑似独轮车的记载,但在古典时代,西方并没有多少关于独轮车的记录,也没有发现考古遗物,比较可靠的独轮车使用证据则要等到12世纪的中世纪晚期。

船舵

东汉的陶制船模上,首次出现了垂直安放的船舵。而在有船舵之前,古埃及、腓尼基、希腊和罗马的水手一般是通过船尾斜向安放的大型舵桨(可能不止一个)来控制航向的。 舵桨必须设专人照看,操作不便,且占地较大,不适合在狭小水域施展,垂直安放,由滑轮组控制的船尾舵则无此缺点。为了便于转向,适应更多场景,古人又进一步发明了开孔舵、升降舵和保持平衡的平衡舵等。唐代时,船尾舵传入伊斯兰世界,之后传入欧洲,成为大航海时代航船必不可少的部件。

水密隔舱

最早在汉代,中国人就开始在船上建造水密隔舱了,宋代时,海船已普遍应用水密隔舱设计,航行于南洋各条航线。水密隔舱将船的内部划分为若干独立空间,即使发生破损,也只影响相关隔舱。分舱布局便于装卸货物,相互连接的舱板也能提高船只的坚固程度,减小船只沉没的概率。欧洲人很早便通过马可波罗等旅行者了解到水密隔舱,不过直到18世纪才开始在船上建造水密隔舱、

建筑技术

烧制砖

最早的砖是粘土晒干制作的泥砖,随着陶器烧制技术的普及,出现了烧制加工的砖块。9000-7000年前的中国先民已经在建筑中使用烧制的土块。约6400年前的城头山遗址中,发现了专门烧制建筑用土块的陶窑,大量生产用于建筑的原始砖块。大约5500-5000年前,陕西蓝田出现了成型的烧制红砖。国外最早的烧制砖则来自约5000年前的前印度河谷文化,两者可能是独自发展的。

悬索桥

悬索桥是以缆索或钢链作为承重结构的桥梁。蜀郡太守李冰曾在四川建造竹索桥,这是关于悬索桥最古老的书面记载。西汉时,出现了以铁链承重的铁索桥,类似的悬索桥在古代就已经很常见。17世纪的耶稣会传教士曾介绍过贵州的悬索桥,之后过了一两百年,在欧洲也出现了悬索桥。美洲的玛雅人和印加人也建造过悬索桥,应当是他们独立发明的。

弓形拱桥

拱桥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3300年前就已出现。早期的拱桥采用半圆拱,隋代李春建造的赵州桥是首座采用弓形拱的拱桥,桥两侧开有几个敞肩拱,可以有效减轻重量,方便洪水流过。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描绘了中国的弓形拱桥,此后,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拱桥。

运河船闸

运河船闸可以控制水位,使船只通过有落差的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设有船闸。最早的运河船闸可追溯到秦代的灵渠,北宋时,曾任淮南转运使的乔维岳在西河(在淮安与淮阴之间)上修建了西河闸,设有上下两个闸门,闸室长76米,闸门上有输水装置,被认为是现代运河船闸的雏形。采用这样的船闸,可以节省不少拉纤的人工,加速船只通过的效率。欧洲的简易船闸最早出现于1373年,构造与西河闸相似的完整船闸则出现于1396年。

种植温室

为了吃到反季节新鲜蔬菜,古人很早就发明了种植温室。汉元帝的太官园设有封闭暖房,通过类似火炕的方式加热,这样在隆冬时节,蔬菜也可正常成长,这可能是世界第一个加热种植温室。无独有偶,罗马皇帝提比略每天都要吃一种类似黄瓜的蔬菜,为了满足统治者的喜好,罗马人建造了以透石膏为屋顶的暖房,不过并没有太官园的加热装置。

唐宋时,反季节蔬菜走出宫廷,被当做珍奇食品。当时温室主要通过温泉等天然热源采暖,普通人吃不起温室蔬菜,发展出“黄化”种植的方法。以动物粪便等为热源,在比较恒温的地窖种植蔬菜,这些蔬菜由于没有得到日照,呈现出嫩黄的色彩。当时,文人还流行温室培育的“堂花”,可见温室培养已经比较常见了。而在欧洲,类似的温室热潮大约兴起于16-19世纪。

斗拱

斗拱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关键部件,也是其辨识度的重要来源。斗拱架设在柱头、额枋和屋面之间,能够传递建筑荷载,又能起到一定装饰作用。早期的斗拱以承重结构为主,后期装饰色彩变得越发浓重。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的传统建筑中,斗拱的运用非常普遍,青藏高原、尼泊尔和蒙古的传统建筑中也时常能见到斗拱,或仿制斗拱的结构。

采矿技术

天然气应用与燃气管道

中国古人最早发现并应用天然气,西汉扬雄《蜀王本纪》记载:“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临邛就是今天四川的邛崃,可见当时人们已经开采天然气,以此为燃料取火煮盐。晋代时,出现了竹制天然气管道和燃气罐,可将天然气运送至数十里外。之后,又进一步升级为石制或陶制管道。宋代时,四川的天然气开采已经比较普遍,而在国外,大约18世纪末才开始将天然气用于照明等。

深井钻探

还是在四川,为了开采井盐和天然气,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凿了非常深的钻井,1835年,自贡的燊海井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深度超过千米的钻井,而在10年后,国外最深的钻井也只有518米。

早期的盐井都是大口浅井,难以凿深,不容易固定井壁。宋代时,四川出现了小口径的卓筒井,利用本地的楠竹固定井壁,掏空泥石,采用人力冲击的顿钻法开凿。当时的钻头是用铸铁制作的,使用抗拉能力较强的竹缆牵引钻头,比较深的钻井仅地上的井架就有50多米高。17世纪,荷兰人首次描述了中国的钻井技术,完整的记载则迟至1828年。此后,欧洲和北美也开始用中国的方法开凿盐井和油井,可以说,这是现代石油工业的基础之一。

其它发明

风筝

风筝无疑起源于亚洲,传说战国时代的鲁班和墨子最先制造了风筝。现在人一般只是把风筝当作一种玩具,而在古代,风筝则肩负着不少实用功能。古人用风筝辅助捉鱼、投掷火药、指挥军队,蒙金战争时,被包围的金人曾用风筝传信向外求援。北齐的暴君高洋用风筝折磨对头,他命人修建了27丈的高台,把人绑在风筝上让他们跳下去,如果不是,就赦免其罪。据说北魏的皇族元黄头曾通过风筝飞出城外安全落地,但最终还是被高洋杀害了。风筝传入欧洲后,被用于研究气象等,一些人试着仿照风筝滑翔,这便是今天滑翔伞和机翼的源头之一。

孔明灯

西汉的《淮南万毕术》记载了以热气流使鸡蛋上升的案例,纸张发明之后,利用热空气密度低于冷空气的原理,人们发明了了孔明灯。据说在利格尼茨战役中,蒙古人曾以孔明灯传递信息。孔明灯后来传遍世界,成为热气球的祖先之一。在巴西,也有节日燃放孔明灯的习俗。

竹蜻蜓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一种人力的飞车,被认为是传统玩具竹蜻蜓的原型。清初的苏州木匠徐正明根据竹蜻蜓的原理,制作了人力驱动,能“离地尺余”的飞车,这也许算是种早期的人力直升机。文艺复兴时,竹蜻蜓传入欧洲,启发了达芬奇的飞行器设计,启蒙时代的罗蒙诺索夫、乔治.凯莱等也参照竹蜻蜓的原理设计过飞行器。

浮力打捞法

三国时的曹冲就已经了解浮力原理。1064年,横跨黄河的蒲津浮桥被洪水冲毁,固定铁链的铁牛也被冲入河底。为了打捞铁牛,僧人怀丙利用浮力原理,用两条船的浮力打捞起了铁牛,这是首次以浮力打捞重物的记载。

人文艺术

中国画

中国画一般以墨和胶水调制的颜料上色,用柔软的毛笔作画,绘制在轻薄且容易渗透的宣纸之上。绘画工具的差异,加上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使中国画的风格独树一帜,传达着中华文明特有的审美趣味。

和其他文明的绘画相比,中国绘画成熟较早。唐宋时期(可能更早),出现了以文人士大夫为主力的文人画,区别于注重满足甲方需求的民间和宫廷绘画,文人画的题材一般远离现实,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讲求笔墨意趣,和当代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放在古代,这样的追求可谓一股清流。文人画和民间版画后来往东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通过日本间接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影响。往西在伊尔汗国统治时期,波斯出现了受到中国绘画影响的细密画,成为15世纪以后伊斯兰世界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书法

古人常以书画并称,汉字独特的字形和独特的书写工具,造就了中国书法气韵生动、形态变化丰富的特征。东亚各国的书法深受中国影响,尽管这些国家如今大多已不再使用汉字,但毛笔和墨汁的书法艺术却早已深刻地融入这些国家的文化。书法和中国画相互影响,但可能是因为汉字国家比较有限的缘故,影响力可能不及中国画。

中式园林

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主要代表,和以波斯园林为代表的西亚园林以及欧洲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不同于造型平整规矩的波斯园林和欧洲园林,中国园林融入了文人画的审美,注重自然山水和人工布景的融合,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式园林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影响,18-19世纪英国等地的欧式园林,不少也受到了中国园林的启发,常在园林中设中式宝塔、凉亭等建筑。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是与古希腊-西方戏剧、印度戏剧并称的几大古代戏剧传统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的傩戏、巫舞,春秋战国时代的俳优等,但是要到宋元时期才发展成熟。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歌唱、武术等,以歌舞为主,并没有西方的话剧传统。据许地山考证,中国戏曲在诞生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印度梵剧的影响,东南亚越南等国的戏剧则受到了中国戏剧的影响。

日常娱乐

纸牌

有了纸张和造纸术,发明纸牌就不足为奇了。大约在唐代时期,出现了名为叶子戏的纸牌,很快,叶子戏便流传开来,演变为麻将、字牌等游戏。随着套色印刷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几种颜色的多花色纸牌。叶子戏的玩法和今日的扑克牌已经比较接近,之后传播到东南亚和欧洲,成为各色牌类游戏的源头。

围棋

围棋是世界最古老,最复杂,最多变的棋类游戏之一。黑白两色的棋子,蕴含着无限可能。围棋是何时出现的?不得而知。不过在先秦的《左传》中,就有了关于围棋的记载。围棋在7世纪传入日本,成为贵族间流行的游戏,产生了规则与中国古代围棋不同的日式围棋,并演变为现代围棋。

益智游戏

中国古人设计了不少益智玩具和益智问题,比如七巧板、九连环、幻方等。这些益智玩具大多与数学密不可分,比如七巧板最初就是由数学家刘徽提出的。这些益智游戏流传到欧洲后,迅速受到人们的欢迎,当时天主教会禁止在安息日进行娱乐,但益智游戏不在其列。有些游戏还影响了今后数学的发展,比如幻方。

屏风

屏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家具和装饰品,大约起源于周代。目前考古发现最古老的屏风来自西汉(也有说是战国的),之后出现的折叠屏风,是今天最常见的屏风类型。屏风于新罗时传入朝鲜半岛,随后传入日本。中世纪晚期,屏风来到欧洲,17-18世纪,屏风深受当时的欧洲贵族青睐,人们从中国进口了大量屏风,据说时尚设计师可可香奈儿家中就收藏了32面中国屏风。除了装饰以外,屏风还可隔断空间,遮蔽隐私,营造氛围,远比墙壁灵活。

物产美食

水稻

水稻是全世界超过20亿人的主食。野生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南方的人们最早开始栽种水稻。随着人类的迁徙,水稻逐渐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太平洋岛屿、马达加斯加和东非。中国之外,印度是水稻栽种的另一中心,7000年前,中印度温迪亚山脉出现了水稻种植的痕迹,从印度出发,水稻又传播至伊朗和地中海地区。如今,水稻是东亚、东南亚以及南亚地区人们的主食,也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大豆

大豆古称菽,原产于中国,是古代的五谷之一。8500-8000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野生大豆,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大豆已广泛栽种于中国北方,随后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成为东亚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大豆蛋白质丰富,可制成豆腐、酱油、豆瓣酱,也可榨油,并将无脂肪的豆粕作为动物脂肪。16世纪后,大豆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是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茶叶

野生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和缅甸北部一带,传说神农是第一个发现茶的功用的人。关于饮茶的起源,有先秦、两汉、三国等说法。考古工作者在汉景帝墓中发现了最早的茶叶,汉宣帝时期的王褒在《僮约》中两次提到了茶,可见在西汉时,人们就有喝茶的习俗了。从块状的茶饼到散装的茶叶,中国的饮茶习俗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唐代时,茶叶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茶马古道形成后,茶叶传入藏区,成为重要的贸易物资。后来,茶叶逐渐传播到全世界,并在各地落地生根,发展为千差万别的异国茶文化。

养蚕与丝绸

自古以来,丝绸就常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前几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丝织物残片,证明那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养蚕制丝了。丝绸织物质地轻薄柔韧,强度高,外形美观,历来就是高品质布料的代名词。2000多年前,中国的丝绸便行销海外,于是我们就把这条横跨欧亚的贸易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此后,丝绸之路上的波斯人、东罗马人先后学会了养蚕和丝绸的生产,使中国一度失去了丝绸生产的垄断地位。

来自中国的其它驯化植物

黍又称糜子、黄米,原产于中国西部和中亚,是古代的五谷之一。10000-8700年前,河北磁山遗址中已经出现了黍的籽实,7000年前,格鲁吉亚和德国出现了种植黍的痕迹。黍是最耐干旱的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救灾作物,在北魏之前,黍一直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粟又称小米,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是古代的五谷之一。8700-7500年前,华北的磁山、裴李岗、兴隆沟等遗址中就发现了栽种粟的痕迹,之后,粟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到整个欧亚大陆。粟的产量高于黍,在宋代以前,粟是华北的主要作物。

莜麦

莜麦又称裸燕麦,原产于中国,是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莜麦可以种植在长城沿线干旱、土地贫瘠的山西、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地。华北的人们会将莜麦炒熟磨粉,压制成饸络面,或者捏成莜面鱼鱼、莜面窝窝等莜麦制品。

荞麦

荞麦起源于中国,大约8000年前,中国西部的先民驯化了荞麦,之后逐渐传播到中亚、青藏、中东、欧洲。在东亚,人们一般用荞麦制成荞麦面,也可以用它制作荞麦馒头等,欧洲人则用荞麦制作各种煎饼。

青菜、白菜:白菜古称“菘”,是中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蔬菜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中就出土了白菜种子。南北朝时代,白菜是中国南方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唐代时,人们培育了多种不同的白菜。明清时期,不结球的青菜(小白菜)在北方迅速推广,而南方则培育出了结球的白菜(大白菜)。康乾期间,南北方形势逆转,白菜在北方取得优势,而青菜则继续在南方发展。如此看来,传统韩国泡菜里的大白菜,不过也就几百年历史。

茄子:茄子的书面记载,最早出自《齐民要术》。野生茄子可能原产于印度或者东南亚,史前时代,印度和中国的先民就开始种植茄子。茄子可能是在印度和中国分别驯化的,今天,这两国还是最大的茄子生产国。在中东料理中,茄子是非常重要的蔬菜。

芥蓝:芥蓝原产中国南方,是西蓝花的近亲。这是南方中餐和越南、缅甸、泰国常见的蔬菜。

甘蔗:甘蔗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或者印度、新几内亚。可以肯定的是,甘蔗的中国种源于中国,在战国时代便得到记载。在印度人发展出甘蔗制糖的方法,于是甘蔗就成为了一种主要经济作物。

桃子:欧洲许多国家都把桃子叫做波斯苹果或者波斯李子,但其实桃子原产自中国。浙江跨湖桥遗址发现了最古老的驯化桃子一村,可见这是种非常古老的水果。

橘子:野生橘子原产于东亚,史前时代在中国得到驯化。柑橘类群的水果最初都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一带,在中国南方、东南亚和印度经过演化和人工培育、杂交,形成了今天的柑、橘、柠檬、柚子等品种

柿子:柿子原产于中国南方,中南半岛北部和印度东北部,2000多年前,中国人首次栽培了柿子,之后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在蔗糖普及之前,柿子是主要的甜味来源之一。

荔枝和龙眼:荔枝和龙眼属于无患子科的不同种属,都原产于中国南方。古代常将荔枝和龙眼并称,因为它们产地相近,味道也有点接近。

李子:野生李子分布于欧亚大陆各地,不过用来当水果吃的李子,主要是中国李。这是人类最早驯化的水果之一。

枇杷:枇杷原产于中国,它既是种观赏植物,也出产可食 的果实。枇杷有着超过千年的栽培史。随着贸易和中国移民的到来,枇杷逐渐扩散至全世界。

山楂:山楂原产于中国,传统上用来制作糖果蜜饯或者果酱,也可入药以帮助消化。

杨梅:杨梅原产于中国南方,成语中有望梅止渴一说,可见杨梅悠久的栽培历史。杨梅可以制酒、榨汁,也可以当水果食用,在亚洲东部栽培广泛。

来自中国的驯化牲畜

:家鸡是人类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也是全世界数量最多的鸟类(可能高于其他鸟类之和)。鸡的起源至今仍有争议,基因研究显示,家鸡的先祖生活于中国西南、泰国、缅甸北部一带,大约9500-3300年前由滇南亚种原鸡分化出来。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有家鸡的遗存,可见家鸡在中国的养殖历史由来已久。

:狗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动物,在尚未进入农业社会的石器时代,人类就把某种史前小型狼驯化为狗。一般认为,狗起源于亚洲,可能有多个起源中心。基因研究显示,中国狗有着最大的遗传多样性,表明最初的狗可能来自中国。但也有研究认为最初的狗来自中东或者中亚。总之,由于复杂的培育和杂交史,狗的起源过程目前仍不十分确定,但中国无疑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地区。

:中国最早的家猪遗骸来自大约9000年前的河南贾湖遗址。基因研究显示,世界各地的家猪大多和本地野猪基因接近,因此各地的猪可能是分别驯化出现的,其中,中国和中东是史前家猪驯化的两大中心。西亚猪后来被引入欧洲,与当地野猪杂交成为了欧洲家猪,今天,大部分饲养家猪都源自中国和欧洲家猪。今天,全世界大约一半的猪都是由中国人饲养的。

豆腐

豆腐相传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我国各地有臭豆腐、腐乳、嫩豆腐、老豆腐、腐皮等丰富多样的豆腐和豆制品。这些豆制品就如同中亚、中东和欧洲的奶制品,提供了廉价而高价值的蛋白质,是古人维持生存的重要食品。豆腐可与各种食材搭配,做法多样,甚至能做成各种仿荤菜。

豆腐大概在唐朝传入日本,相传鉴真东渡日本时,除了佛经以外也带来了豆腐的制作技艺,宋朝时,豆腐传入越南和朝鲜。1665年,多明我会修士闵明我第一次向欧洲人介绍了豆腐。19世纪,西方人开始接受豆腐,如今豆腐已成为许多素食主义者的主要蛋白来源。

面条

考古学家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4000多年前用粟米制作的面条,证明了中国才是面条的起源地。从南到北,这种长长的条状物几乎出现在中国所有民族的餐桌上。从拉面、刀削面、竹升面,到荞麦面、河粉、米线,中国是世界面条制作技艺最发达的国家。在周边的东亚、东南亚、南亚各国,面条也是很常见的食物。

英语中的noodle一般指起源于中国的面条。西餐中的意大利面可能起源于罗马时代的面制品,也可能和中国面条有关,不过和中国面条的工艺、外形都有一定差别,直到13世纪,意大利面才逐渐成为意大利最流行的食物之一。

酱油

酱油可能是所有源自中国的调料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它的诞生和大豆密不可分。酱油起源于商周时期的豆酱,制作酱油需要独特的发酵工艺,南北朝《齐民要术》中所说的“豆酱清”,可能是植物酱油的前身。宋代,酱油这一名称开始正式出现,并成为流行的饮食调料。

中原以外,最早制作酱油或类似调料的可能是东北,在高句丽壁画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制作酱油或豆酱的工具。和豆腐相同,日本的酱油同样由鉴真东渡传来,东亚之外,缅甸、菲律宾、印尼、泰国、夏威夷等地都有用酱油的传统。

炒菜

炒,是诞生于中国的独特烹饪手法,它和火候、锅气这些中餐常见用语紧密相连,可以说是中餐的象征。炒菜的原型,大概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烘干谷物的翻炒法,南北朝的《齐民要术》中首次出现了炒菜的记载。宋代,中国人开始在烹饪中广泛使用植物油,此后,炒菜便逐渐普及开来。

在古代,炒菜是种相当奢侈的烹饪方法,它需要发达的农业和榨油技术以提炼食用油,需要先进的冶炼技术以制作炒锅,还需要足够的火候用来炒菜。在古时候,能有炒菜这种烹饪法,也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象征。

火锅

火锅起源于中国,各地火锅的锅底和食材,体现着中国各地口味和物产的多样性。商周时期的鼎,可能是火锅最初的原型。据《魏书》记载,三国曹丕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用铜制火锅涮各种肉食。北宋时代,火锅开始普及到市井的酒馆,到了清朝,火锅流行于宫廷之中,乾隆、慈禧都是火锅的爱好者之一。火锅在室町时代传入日本,如今,东亚和东南亚各地都能见到这种源于中国的烹饪方法。在欧洲,尚有瑞士奶酪火锅等译名和火锅相近的食品,不过做法和中国火锅并不相同。

蒸菜

蒸这种烹饪法,历史非常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石器时代,中国就出现了用来蒸东西的陶甑。古代很多文明都有类似蒸的做法,但只有在中国,蒸才发展成一门博大精深的烹饪手艺。在中国,蒸的地位如同其他文明中的烤,从日常的主食、面食点心到各种荤素佳肴,都可以用蒸的方式来制作。现代研究认为,蒸这种做法几乎不耗油,而且可以避免过度烹饪,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是非常健康的烹饪方式。

冰淇淋

一般认为,最早的冷饮起源于波斯,不过早期的冷饮一般比较像今天的冰沙。唐代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几种早期的冰淇淋,例如低温凝固的奶油点心“酥山”,用牛奶、羊奶、果汁制作的冷饮“冰酪”等。随着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冰淇淋类冷饮制作技术持续发展。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曾提到中国有种美味的冰酪。此后,冰淇淋的制作技术被引入意大利,有从意大利,传播到整个欧洲。

菜单

最早的菜单来自宋代的中国。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迎合忙碌的顾客,饭馆就准备了多菜品和菜单以便顾客选择。欧洲最早的菜单大约出现于18世纪,是在路易十五为客人准备的宴会上留下的。顺带一提,宋代时还出现了早期的外卖,可见当时城市生活的繁荣。

*.备注

之前回答了印度和波斯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以类似的模式写了中华文明的成就,篇幅要比这两篇长得多,这是因为——

1.几大原生文明中,中华文明是体量最大、延续性最好的一个,当得起那么多重大贡献。历史上,中国的大一统王朝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人口、经济占比最大的国家,堪与中国以外的整个文明世界相比,有足够的需求和条件孕育各种发明创造。

2.中国地缘环境相对封闭,离其他文明区较远,文化和技术发展的自源性比较强,容易确定某项技术或物产的产地。而波斯和印度地缘环境相对开放,与其它文明交流密切,成就的归属不容易确定。(比如萨珊帝国统治下伊拉克出现的成就,未必能归属于波斯文明)

3.中国最早发明了纸张和印刷术,有注重历史和书面记载的传统,留下的资料比较多。得益于李约瑟等中外学者的整理,目前关于中国古代科学的资料远比印度、波斯(以及伊斯兰世界)详实。

4.我是中国人,对中华文明的了解,总比别的文明要深一些,相关的中文资料比较好找。

中国、印度、波斯,都是世界少有的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用一个关键词评价各个文明,印度的关键词是精神,波斯的关键词是中介,中国的关键词是现世。不同于波斯和印度的是,除了近代史上最黑暗的那一百多年,在当下以及人类文明史的大部分阶段,中国都是影响力排在前列的大国。古代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也是世界发展的主要引擎。

参考资料——

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分卷

李约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分卷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末清初书林杨素卿刊本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yang-fan-6-7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华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后一盏明灯。


user avatar   yang-dan-qing-4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需要“如果”吗?这本来就是事实。


user avatar   yue-yiping-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根据研究,过去这20年里,90%做了半飞秒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20的视力。

但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所谓“近视手术之父”,当年(2011年左右)宣布“封刀”就是因为他从1999年到2010年间,都在做半飞秒。最后因为来自半飞秒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他的压力,退出屈光手术圈,开了自己的治疗眼疾的眼科诊所。外界对他退圈的理由也众说纷纭,有人说只是为了宣传自己的诊所,当然这不是我的重点。

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吓唬大家不要去做半飞秒,而是想跟大家说说,选择术式的时候,除了术后视力以外,还需要关注更多方面。当然,如果你希望在正式选择术式之前有一个地方可以先咨询一下的话,可以加我,忙完就会第一时间回复。

从1999年美国FDA通过半飞秒(Lasik)激光矫正术之后至今,所有接受激光矫正的人中,最多接受的应该就是半飞秒了。当然也拥有最多的研究报告,在全方面分析术后的情况,包含术后视力,还有干眼情况和术后一系列安全性的研究。

半飞秒手术过程

--------半飞秒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过去的这20年,有学者统计了全球主要的百份研究报告,至少60万眼接受了半飞秒手术的术后视力情况:

98%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40的视力;

90%的患者,在术后达到了20/20的视力。

也就是说,半飞秒术后九成的人可以维持1.0的视力,我相信可以回答题主关于视力恢复的问题了。

--------半飞秒术后的干眼比例

20%-40%的人,会在半飞秒术后开始感受到,并在3个月左右时达到干眼巅峰,而大部分人会在半年到一年内得到改善。

这些感受到干眼的患者中,有一半人会有持续性症状,但一半不会特别影响日常生活,约有2%-3%的患者认为生活因为干眼而困扰。

--------半飞秒术后的屈光回退比例

屈光回退和再度近视是两回事,屈光回退一般约发生在术后半年至一年内,比较高发于表层激光(Smart)和半飞秒(Lasik)。

因为在术后复元的过程中,结疤反应使角膜厚度增加而形成的近视。总结起来更容易导致屈光回退的患者方面原因可能有:

上皮增生、角膜增厚、干眼、眼压不稳、不合理用药等。

有研究发现,手术时手术室的温度、湿度以及手术医生的经验,都和屈光回退有相关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文末传送门)

北京的一份报告,医生们回顾了过去44,580眼,在术后3年以上的二次手术情况,并对比了Lasik和PRK,结果发现,表层激光PRK的回退率还比半飞秒更高,达到了3.2%,Lasik则是1.1%。

对比表层激光和半飞秒结果来说,SMILE的术后屈光回退情况就明显更少了。美国有学者随访了SMILE患者术后3个月到7年的屈光表现,平均只有-0.35 D的屈光度数[1],患者基本不太能感受到了。

还是那句话,不论想要选择什么手术方式,都应该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不能只看某一项表现。比如有的人听说术后上皮层可以自行恢复,所以就只想选择表层,但是却忽略了屈光手术的最初目的是摘镜,如果是容易回退的,做完表层激光之后可能半年一年,又近视了,还是需要戴眼镜,这就本末倒置了。

如果大家有近视相关的问题,也欢迎来加微信咨询,忙完会第一时间回复,希望可以帮得到大家。




文末传送门:

文献:

Wilkinson, J. M., Cozine, E. W., & Kahn, A. R. (2017). Refractive eye surgery: helping patients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about LASIK.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95(10), 637-644.

参考

  1. ^ https://journals.healio.com/doi/abs/10.3928/1081597X-20210712-02



  

相关话题

  为什么晚上越困越想玩手机?怎么样才能健康合理地使用它? 
  我作为一个普通人穿越中世纪我如何才能统一欧洲? 
  新东方平均每 2 天成立 1 家新公司,体面退出教培行业的新东方未来出路在哪儿? 
  如何看待「日本日立问题产品或流入中国」?为什么以前常听说日本的“工匠精神”,是伪装的吗? 
  外交部提醒在阿富汗中国公民尽早离境,有哪些原因和影响?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媒体揭露网贷软暴力催收新套路,一男子网贷400元3天未还手机被锁死,我们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 
  东北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 
  奥斯曼帝国算“古代土耳其”么? 
  乡间小路瓜果的芬芳,述说着大地的富足。续写句子可以怎么写? 
  同样是大河文明,为什么苏美尔文明会出现城邦国家,而华夏文明却是部落联盟? 

前一个讨论
禁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灵魂能得到升华吗?
下一个讨论
88岁的外婆睡觉特别多,这样会影响健康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