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上的人,为啥不管多么奴隶,总有一半人考不到前一半的名次?
贫穷最大的原因,是贫穷。这话听着有点循环向,那么我们换一个说法,那就是:“当一个穷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很贵的事情。
比如从现金流的支出上说:
1)穷人要支付比富人更多的钱才能买到同等数量的“尊严”
隔壁村张三结婚的彩礼钱,包个500,太寒碜,毕竟自己都进城打工好几年了;家乡邻居家生了胖小子,凑个吉利红包,不给个888拿不出手;农二代进城,第一次见识了声色犬马的浮光镜,挤着地铁吃着盒饭,试着努力买上几个腰上挂着的 手上拎着的 烫金的logo来武装自己的尊严。而一个有钱人,就算一身假货也不会有人会多问半个字,甚至穿着拖鞋就去参加同学聚会。若有心摆起排场,花掉的钱也不过是自己家产的九牛一毛,他们可以在“尊严”这笔消费上较之穷人省下大量金钱。
2)穷人购买商品的边际成本无法摊薄
穷人因为现金流紧张,永远只能用小额多次的方式来购买人世间的各种物资和服务,这种购买方式往往是最贵的;而有钱人可以凭借一个很大的购买量获得充分的折扣。更不用说,穷人无法购买高质量耐用品,而在低值易耗品上浪费太多宝贵的钱。
3)穷人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税务优惠
中国税收总额的百分之60来自交易税和间接税,如增值税和消费税等。而这些税种在发达国家一般只占20%。中国政府在事实上对穷人征收了比富人更高的税率,因为恩格尔系数较高的穷人会将其收入中的更大的份额用于家庭消费。 此外大部分工薪阶层承担了个人所得税,而有钱人拥有自己的公司,私人的各种开销都报在公司的成本与费用中抵消企业所得税。很多合伙制企业还会和税务局单独谈判出一个优惠税率,导致富人实际承受的税率往往比真金白银往外掏的工薪阶层要低得多。而国家提了那么多年的个税调整(包括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和最高税率覆盖面的扩大),其实仅限于中产阶层内部的减负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再从现金流的获取上说:
4)穷人的资金成本更贵
穷人即便获得贷款,也在人生一个比较晚的阶段。而房贷可能是一个普通人能获得的最低息和最大额的“人生启动资金”。不仅如此,就算你能取得贷款,即便拿到的是一模一样的钱,你也会付出比有钱人更高的资金成本。在一个完全自由的金融市场上,想象一下王思聪去贷款1000万,会需要抵押物吗?他脸上就写了无风险三个字,而你去贷款同样的钱,银行会收取你一个很高的利息,因为你没有一个好爹,你违约风险高。而在一个利率不自由的金融市场上你可能压根就没有获得贷款的可能,出再高的利息也可能没有银行给你钱,你只能去借高利贷,于是资金成本上升得更高。
5) 穷人无法承担风险
一个公式就能很简单明了的解释这一点:2-1= 1 = 10-9,如果一个人维持基本的生活只要1元,那么富人家的孩子出来闯荡,能接受的downside是10元变1元,而你只能接受50%的损失就必须停止。因为无法承受风险,所以穷人往往无法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而这必然会使你在社会的财富竞赛中变得(相对)更穷。
6)穷人必须出售时间来获得金钱
富人可以用金钱来购买时间。如果穷人恰巧处在财富积累期,这种出售时间的买卖,其机会成本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穷人家里的长辈恰好染上恶疾,那将是灭顶之灾,富人可以去找护工,而穷人家的孩子会花费更多时间在照顾家中生病的长辈,这些时间都是浪费的机会成本。有可能在一次又一次被迫的时间浪费中,有些人生的机遇,就这样白白流逝了。
其实最令人难过的,并不是辛劳一生,却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而是那些努力的人,跌跌撞撞,几经摸索,终于沐浴到一缕微光,猛一抬头,却发现这玻璃之上的月亮,只能看,不能摸。
先从思维的差异来看。
某些思维方式、个性确实会大大降低一个人发展的速度和潜力,甚至使ta一辈子陷入泥潭。
1,怕被人瞧不起
有次请家在内地农村的A君的母亲B吃饭,考虑到是内地,点了龙虾和一堆海鲜。
每个菜上来,B一定说一句,我们都吃过见过。然后A君附和一下母亲的说法。
然后不会吃。
没吃过什么真的没什么丢人的,但是当时的状况我都觉得丢人(包间内有服务员)
大量的精力用于维持这种根本无法维持的虚伪的自尊,那ta做正事的精力一定会被占用。
太注重这种面子,ta一定无法客观的与别人合作,而会动不动陷入“这人是不是瞧不起我”的怀疑,这样能干事吗?
这种人很多,要敬而远之。
2,怕被拒绝
直播上动辄打赏主播几百块的人,很大一部分是没啥社交能力也没啥收入的屌丝。
打赏的原因是,怕主播不理自己,而只有花了钱才会有那么一点自信去跟漂亮女孩搭讪。
现在微信上有种商业模式,假冒女神的号放在附近的人,有屌丝搭讪就要100元红包,不给就拉黑,给了聊几天继续要红包,据说很赚钱,几千个号月入几百万。
怕被拒绝的人不会理性衡量拒绝损失,拒绝不等于失败。
而你付钱暂时不被拒绝,实际上已经失败。
3,怕贷款
借贷过度当然不好,但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流通量也高速增加的时代,完全不贷款就是给全国人民的CPI买单。
但太多人不敢贷款,房子一定要全款买,所以因为房价涨的快一直买不上。
做生意一定要自己攒本钱,所以本来贷款可以开个超市只能开个小卖部。
没有杠杆,就没有对冲CPI的逻辑,你就一直在缩水固定财富。
4,泥潭效应
ta相信1)别人都这样所以我也顺理成章这样。2)朋友不会害我;
所以很多外围的都是一个地方的同学;
所以当扫地大妈也开始炒股时ta冲进去当了接盘侠;
所以到岁数不管如何都得凑合结婚,哪怕找个渣男哪怕找个绿茶婊;
所以大家都刷信用卡借小贷去消费,ta也去借贷消费,最后裸贷;
所以跟朋友学的吸粉、赌钱、群交。
所以庞氏骗局的受害者往往是成群结队的亲戚同学朋友同事。
然后ta说自己是个好小伙好姑娘。
这个泥潭的威力在于,泥潭本身会拉扯ta不让ta上进,所以戒毒难,戒掉一个垃圾的圈子更难。
5,无理性的贪婪
真事:北京某“收藏公司”每天让业务员拉老头老太太来听收藏课,步骤如下:
1)第一节课,来听的送两斤鸡蛋;
2)第二节课,收10元,来听的送两斤鸡蛋;
3)以后每节课,不收费,送12生肖纪念金币一枚;
4)凑齐12生肖纪念金币,可以拍卖到40~60万不等;
5)送完11枚纪念金币,最后一枚用收藏品转让合同,售价20万;
6)通知客户拍卖失败了,请等待。
7)重复1
看懂了吗?这个公司完全无法被定罪是诈骗,而只是合同经济纠纷。
其实很多穷人,一直在被类似圈套吸血而不自知。
除了思维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辛苦的复合效应是否存在;比如无效的社交和精力支出;比如是否有效的提升辛苦的生产率,比如是否会利用无形资产。
有赞再补充详细吧,希望没人因为觉得我打破了他脆弱的自尊来点反对。
—————————
200赞了,补充一部分。
辛苦的有效复合效应:
1,复息:爱因斯坦大大说过:复息是这个宇宙中最伟大的力量。
这句话不仅仅在数学和金融上有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个人的努力和辛苦付出上。
想象一下有位A君,他每天辛苦工作时,除了获得工资后都能有1%的能力增长(或资历增长、或信用增长),而每过一段时间,都会重新根据他的能力重新制定工资。那他过几年还会穷困吗?
但很多人只是每天消耗生命辛苦的赚养活自己的费用。这种人的收入一直会是固态的,甚至随着年老被淘汰。
所以有些行业真的不要去做,因为上限太明显了。
2,辛苦的平方等于成功,辛苦乘以懒惰等于零。
有种苹果叫北斗,很大个。某位朋友X很辛苦的种苹果,每个卖10元,卖给朋友为主。某天我问他:“为啥不把苹果打蜡,包装高大上,然后一盒两个,当礼品卖几百元呢?产量那么低,肯定卖的掉。”
X说:“我只会种苹果,其他的一想就头疼。”
所以X还是继续辛苦着。
后续再更。
———————————
你是考上985、211进大厂得福报,还是黄袍加身送外卖,基本就是考试成绩决定的,而决定考试成绩的因素,除了智商以外,最重要的其实是“家学”。
有人做过统计,接近一半的高考状元都是教师家庭出身,这说明教师群体智商高,孩子遗传了爹妈的高智商,所以才考试成绩好吗?并不见得,本质上是教师比普通人掌握了更多的“考试套路”。
考试竞争本质上是和时间赛跑,谁能在相同时间内学到更多解题套路,谁就能胜出。因此掌握学习技巧,琢磨老师的出题意图,总结“考试方法论”至关重要。
如果孩子的家长不是学霸,也没钱进好学校,那么除非小孩天赋异禀,否则这些事情,光靠孩子自己是琢磨不出来的,普通家长只会对孩子说“努力学习,少玩游戏”,这样的“家学”聊胜于无,等小孩自己想明白也就晚了,二十五岁明白十七岁的技巧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非像那位著名的“高考疯子”吴善柳那样,用时间取胜,考十几次,从第一年的二本线,之后分数逐渐提升,十几年间考上数所名校,最后硬是考上清华。黑色幽默的一点是,这哥们后来去私立学校,教学生考试技巧,也算物尽其才。
普通家长“家学”的匮乏还体现在人生指导上,孩子工作了,他们唯一的指导就是“跟领导处好关系”,至于怎么和领导处好关系,与领导相处应该注意什么,则完全没有概念。
古人说“言传身教”,其实“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传”,父母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怎么和外界打交道,孩子都会原封不动的复刻。
除了少数幸运儿,大多数人底层出身的人,在青年时期都会被父母的认知所桎梏,直到被现实碰的头破血流才知道社会的真相和运行逻辑,但这时候已经太晚了。很多事情,很多道理,年纪大了都能会都能懂,但社会比的是谁先懂,早懂和晚懂是不一样的命运。
假如你出身底层,你越需要趁早明白,父母对你的所有建议,本质上都会把你拉到和他们同等阶层中稍高一点的位置,因为他们只会他们所在阶层的生存手段,他们总结的经验教训也只适用于他们所在的阶层。
如果你的目标是跨越阶层,尤其是从底层的泥潭里爬出来,就要用残酷的自我教育,改变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错误教育,这事儿很难,难到抓心挠肝,难到接近自己提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但不如此,基本不可能有阶层跃迁的机会。
历史课本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叫“土地兼并”,就是地主兼并普通农民的自有土地,成为田连阡陌的大地主。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普通农民和地主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农民很难有余粮,土地上的产出只能勉强糊口,一旦年份不好,收成就不够吃一年。在春天麦苗还是青色的时候,谷子就已经吃完,这个时间段就叫“青黄不接”。
于是大多数农民不得不向地主借贷粮食,以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但是向地主借贷粮食的利息非常高,往往一年下来,地里所产出的粮食,都不及利滚利以后所需偿还的总额。所以,农民们不得不把土地卖给地主抵债,这样地主就达到了兼并土地的目的。
大家看出来了吧,普通农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脆弱性”非常高,虽然地主也会在灾年受到损失,但地主丰厚的家财使他们的“反脆弱”能力,远远高于普通农民,以至于出现危机的时候,可以对普通农民进行收割,反而增加了自己的财富,而穷人却会因为一次危机就导致之前的积累归零。
最可怕的是这种“脆弱性”还会出现代际传递。
前几年有篇非常火的文章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是生活在北京的中产阶级,刚退休的东北岳父因为任性在冬天开窗吹风,导致了感冒,进而发展成肺炎,换了几家医院,最后进了两万一天的ICU,光开机费就6万的人工肺也被用上,前后折腾了一个多月,花费百万,最后还是被夺去了生命。
作者在文中描述,之所以花费这么高,是因为他的岳父没有保险,而没买保险的原因是因为医保卡给他岳父的父母开过药,保险公司出险后很可能拒赔。
这种事,本质上是一种“脆弱性”的代际传递,一代的贫穷可能会影响三代人。经济学里面有个术语叫“代际收入弹性”,也就是父母对子女收入的影响。
大西洋月刊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叫《我们是美国的新贵族》,里面对“代际收入弹性”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描述。
“想象你自己站在社会经济的梯子上,脚踝上捆着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另一头捆在你父母所站的梯级。橡皮筋的强度决定了你脱离自己出生时的梯级有多大的难度。如果你的父母站在梯子的上端,当你往下掉时橡皮筋会把你拉回来;如果他们站在下端,你开始向上爬时它就会把你往下拽。”
这是美国的一个跨学科团队在2017年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是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这项研究是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政策研究学者协作的典范。
研究结论: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穷人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会垄断他们的注意力,以至于会忽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
也就是说,当你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这不难理解,生活中的很多麻烦,归根结底是因为没钱,当资源有限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琐事,这些破事儿消磨人的意志,浪费人的精力,局限人的格局。
该研究进一步解释,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的“稀缺头脑模式”,会导致人们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研究主导者穆来纳森称之为“带宽”(bandwidth)。
一个资源有限的人,每天都为“哪家的鞋子更便宜”或者“房租差三百块”这种问题而操心,就会产生”带宽“被挤占的情况,根本没有多余的心力去学习提升。
大家可能都有这个体会,就是工作以后很难再专心去学习,下班以后只想喝着可乐玩游戏或者刷短视频,本质上就是因为“心力”被白天的工作消耗完了。
长期资源匮乏所产生的生存压力,还会导致皮质醇升高,皮质醇又叫“压力荷尔蒙”,听起来是一种不好的激素,实际上大有益处。人在运动锻炼和比赛之前身体会自然分泌皮质醇,可以短暂的改善记忆力和提高疼痛阈值。人体能进化并保留出皮质醇这种激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个面对猛兽的原始人,不管他是选择战斗还是逃跑,适当的压力都会提升他的警惕性与战斗能力,生存概率也就会因此提高。
但是皮质醇过高则又变成了一件坏事,它会让我们过度消极悲观,放大事物不好的一面。遇到机会也会踌躇不前。
这里讲一个扶贫的故事。
2015年我国开始推行精准扶贫,中国工程院也领到了扶贫任务。曾任云南大学校长的朱有勇院士,来到云南一个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的深度贫困村搞扶贫。朱有勇院士在仔细研究了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文等条件以后,决定推广种植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产品—反季节土豆,也就是冬土豆。十一二月种下去,来年三四月份上市,在全国都是最早上市的土豆,完全不愁卖。
可是当地村民根本不配合,任凭朱院士和他的学生如何做科普讲解,村民就是不肯种植这种听都没听过的冬土豆:我们从来没种过,万一赔了怎么办?
无奈之下,朱院士只好找块地,带着学生先把土豆种出来。几个月后土豆收成了,品质果然很好。如此带动下,终于有个村民愿意种植10亩冬土豆,收获后卖了7万块钱,在这个人均收入只有1000块钱的地方引起了轰动,在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全县种植面积很快超过一万亩,这个县的贫困率三年内从50%降到2%左右,扶贫大有成效。
皮质醇除了导致穷人对风险极其厌恶,不愿意冒哪怕一丁点风险,还会导致“延迟满足”能力变弱,追求即时享乐,赚了钱不存起来,而是去买酒、吃垃圾食品,玩游戏这些可以让人立即获得快乐的东西。很多中年人被别人劝戒烟的时候都会说:这是我唯一的爱好,连烟都戒了,活着还有什么劲。
在底层待着的人,生活中的糟心事太多,只有用短暂分泌的多巴胺,把这些琐碎的痛苦对冲掉,不这样,日子是要过不下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穷人显得更不自律的原因。
-------分割线-------
弄了个公众号:奇迹年。
分享一些我比你先知道的事。
很多事情,很多道理,年纪到了都能会都能懂,但社会比的是谁先懂,早懂和晚懂是不一样的命运。
下面是我的另一个回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穷”——本质上是缺充足的发展权利和与之相配套的社会资源分配制度。
因为权利和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会抵消绝大部分的个人努力。
就像出生在大城市或富裕阶层的人,受教育程度就容易比小城市和普通乡镇的普通人高,相对更容易进入门槛高的高收入岗位,致富机会总体也会比小城市和普通乡镇的普通人多,这是因为社会资源的集中和倾斜对大城市和富裕阶层有利。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个人的能力和努力顺应了大环境或者说历史潮流(像选对了专业,入对了行,站上了风口,关键时刻站好了队之类),才可能由穷到富,甚至阶级跃升。
因为大多数努力本身只是让自己维持在原有的收入阶层,延缓或防止了自己的阶层下滑。
反映到大多数人身上,也就是“辛劳一生,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
单纯想靠努力、野心、远大志向或者有“富人思维”什么的就想脱贫致富?
尽管人的穷富和人的先天身体天赋有关,但如果有人可以始终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社会资源和选择权比大多数人多得多,起点比大多数人高,那么就一定会产生穷人,在一个完整的社会里,大多数人的贫穷是少数人极度富裕的衍生品。
同时,如果社会总体很落后,发展机会很少或者虽然社会不落后,但发展渠道很单一,那么贫穷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会是必然事件,不论多努力也难以避免。
我们看一下前福建省第八届政协委员赖昌星的经历。
他小学没毕业,干体力活。后进入螺丝厂当工人,学了点技术。后来5人集资1500块,生产汽车配件,赖昌星做锻工。1985年,他请了无锡师傅,搞到图纸生产纺织机械。大件去大厂定做,小件自制。每台可以赚几万。从这时起,他发家了,积累了财富,又开了一些工厂。到1991年已经有了上千万资本。移民香港后,利用90年代香港房地产低潮进行投资,又赚取上亿资本,成立了远华公司。
1996年-1999年,赖昌星被称作厦门海关“地下关长”。厦门海关一些重要岗位的干部任免和人事交流,原关长杨前线常要先征得赖昌星同意。
他很善于揣摩干部的喜好,爱财的给钱,爱色的送女人,爱权的帮忙奔走,这些官员有女儿在美国的,有儿子在澳大利亚的,也有老婆要做生意的,或者有情妇需要安排……赖昌星把这些机会都利用起来,将一大群人拉下水。甚至1999年中央采取行动的时刻,仍有人为他打探消息出谋划策甚至销毁证据。他们就差建立一支军队了。
我们把他的活动分成四个阶段:
①自身参加劳动,维持生活,进行少量原始积累
②雇佣技术人员,进行商品生产获取利润,即借助他人的劳动使自身获利
③通过金融、房地产投资,就是以资本赚取资本
④权钱勾结,资本和权力互相寻租,影响政治谋利
大多数人停在了第一阶段。
由于生活开支,比如衣、食、住(买房)、行(车辆)、医疗等项目支出,他们不能在进行积累,仅有的劳动报酬都消费掉了。也许能力不足(做生意也赔掉),也许环境较差(如河北考生),也就不能继续上升。
985、211的精英们拥有技术,有的创业,有的被雇佣。被雇佣的人就停在第1.5-2.0之间的阶段了,比底层光鲜,但是生活依旧是辛劳的。
既然有人要上升,就有人被禁锢在这里,他们就像一级级台阶那样。有人光鲜,就有人泥泞,天下无悬空的楼阁,上一层都是建筑在底层上的。
上一阶段的雇佣者们,如果经营得当,就可以踩着台阶上升到第三阶段。开始通过资本运作,自身不生产产品也不提供服务,以钱生钱。
第四个阶段是次高级,资本开始影响政治,政权成为资本的工具。一般人也就到此为止了。赖昌星这种不知道收手的人,落得个悲惨下场。他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触顶。
(后两段违规了)
大家别问最后两段了,早就忘了。2021.7.20
因为无论社会多么发达,这些门槛低、收入成长有限、掌控资源少、被他人左右的职业永远会被认为是社会的最底层。非洲如此、中国如此、美国欧洲也如此。
所以问题可以理解为:为什么一生辛劳的人跟浑浑噩噩的人一样都只能困在社会最底层?
答案的关键是:阶层与社会分工。阶层是人类社会的不平均而导致的,而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从理论上来说,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总统的儿子从底层自谋生路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但实际上社会分工不仅仅依照个人自身的能力与意愿决定,更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与资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生产要素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分工与阶层的相关性也越来越高。
由此:主要以付出体力劳动为特征的职业,注定处于社会底层。当然,也注定有很大一部分人必须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要特征的行业。
所以,要突破社会分工的限制就是改变以劳动力为主的投入方式。
比如:高考、考证、找关系、中彩票(金钱)等等。
于是就牵出两个关键:
竞争、上升通道。
对于同样条件的两个人:
有些职业通道长远、但是竞争激烈;
有些行业钱途广阔,但却风险重重;
有些职业竞争很少、但也缺少通道。
理论上也存在竞争很少、通道长远的,但必然是极少数并附带有严苛条件。
总之,一生只能在生产关系链条中付出劳力的人,在没有运气或外力协助下是无法突破阶层壁垒的。这个“只能”代表的是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机会,或者两者都没有。
不仅仅是社会底层会面临阶级壁垒,中上层同样也会——随着生产模式、思维的固定,任何社会分工的要素投入最终也会沦为乏味、单一地机械化作业。
在社会分工中占有了优势地位却并不等于阶层的提升。
原因在于,阶层代表的是一整个由血缘、地缘、业缘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只有在这网络之中获得了公认的地位,才标志着阶层的稳固与提升。金钱、职业、力量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而已。
基督山伯爵钱再多,如果在监狱里没有接受过系统知识,不知道通过贵族头衔、庄园、社交,取得广泛认可与地位,也是无法完成真正的复仇的。
这也是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的深层次原因。
无论怎样,最终从整体上看,从上至下的社会阶层、生产关系体系都相对固定下来。
如果这个社会运转处于有序、理想状态:
1、资源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分配
2、劳动者尽可能被择优分工
3、阶层之间的流转基于良性竞争的优胜劣汰
4、上升的通道顺畅不受阻碍
那么,即使有很大一部分人一辈子只能处于社会分工底层,但是
1、有相适应的资源可供享用
2、自己与后代存在更多的突破阶层壁垒的机会
3、更可能免于被他人利益的扩张侵害(非零和博弈)
4、普遍更为积极主动的人生价值观。
然而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资本、权力、暴力、血缘等等因素在为帮助建立人类社会分工体系的同时,也会沦为扭曲正常秩序的病根,造成的最典型结果就是:
1、对物:资源分配极端失衡与生产力发展相违背。
2、对人:社会阶层板结,阶层流动停滞形成政治上的阶级对立。
最终:革命。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处于分工底层乃至各个中低阶层的人:
1、所得与劳动严重不匹配
2、自己与后代无法摆脱阶层壁垒,甚至被迫“掉级”一直到游离社会体系之外。
3、合理权益被以社会名义被普遍压缩、侵占。
4、相对消极避祸的人生态度。
所以,同样两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上述两种社会体系内其生存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其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也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子女教育这方面——前者更可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后代,后者的子女更容易走入极端。
必须认识到,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能避免注定有人一辈子处于社会底层的,也不可能让大多数人处于资源的主导地位。人类群体的生存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必须形成自上而下的体系,就注定了大多数人处于被支配地位、很大一部分人从事底层行业。
这种情况下,怎样才是一个良性运转社会?
具体太复杂,最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必须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变革,来防止血缘、暴力、权力、资本这些在经济需要之外左右资源分配的因子过于膨胀而干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阶层的流转。
举个例子:“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
单一所谓的机会公平,只会造成两极分化;过度追求结果公平,带来的是社会功能与体系的瓦解。不论哪种公平,强行以政治力矫正的“公平”只会带来整体的混乱。
比如:美国平权法案。如果真正要解决非裔美国人的教育问题,那就从教育入手,以提高初中等学校入学率、学校数量等方式辅以法律手段提高族裔整体的受教育水平从而自然而然出现高等人才,而不是以政治方式干扰正常的大学录取流程,导致一种形式上的、特殊情况下的平权姿态。结果完全忽略了整体非裔在教育上真正的劣势。但前者既不讨好,又没短期效果,政客们自然就没太大兴趣了。
看了很多高票答案,无意冒犯,大部分都答歪了。
题目是为什么有人操劳一生,仍然在社会底层。请注意,是一生。所以请问那些用青年农民工,刚进公司的大学生,以及所有50岁以下人员举例的答主,你们说的算哪门子一生呢?
换句话说,大部分答案回答的都是:为什么现在有些人很辛苦,但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和题目完全是两回事。
如果题主问的是那些五六十岁,下岗或退休在家,亦或仍然在大城市打工的保洁、工人,为什么操劳一生仍然在底层。那我只能说,最大的原因就是社会的结构变化。
一个工人,60年生人,78年进入工厂,国企,单位分房,有食堂,并且当时整个社会地位最高的就是工农兵。
然后,这位工人一心钻研工作,绝不满足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仅自己本领过硬,还带着小组一路攻关,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荣获五四奖章,技术骨干,市级劳模,厂里提拔他当了车间主任,这一年,1990年,他30岁。三十而立,他完全做到了。意气风发的他,接下来的8年里一心扑在工作上。厂子越来越困难,发的钱也没法抵御90年代的通胀狂潮。但他觉得,既然是厂里栽培的,厂子困难,自己就要和厂子一起撑过去。
1998年,下岗潮开始。
2000年,他下岗了。
一个40岁的工人,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学历,不会外语,不懂电脑,除了工厂里的专业没有任何他熟悉的工作。然后,他被他最信赖,最依赖,甚至想过共生死的工厂抛了出来。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试过再就业,卖过下岗馒头,甚至还琢磨过去读书。然而,工人已经被定义为低端职业,自动化流水线一条又一条地建立起来,他的手艺没有人看重,再就业失败。下岗馒头竞争激烈,一座城市,一夜之间仿佛雨后春笋般冒出了10000多个下岗馒头,下岗煎饼,下岗早点……他想读书,但是读书需要精力财力,而孩子已经上了初中,家里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况且就算花6到8年读下本科,48岁的他又能怎样?
他想过去当保安,掏大粪,看自行车。然而,他却始终放不下身段。毕竟,他曾是国企员工,他曾是受人尊敬的工农兵,他曾是五四奖章获得者,他曾是市级劳模……
2016年,他坐在单位分给他的房子里。当年全市数一数二的工厂宿舍,现在已经被列入棚户区改造项目。他翻出那些泛黄的奖状,一张一张地看着,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这时,窗外的一位年青人看着他,默默谈了口气,打开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辛劳一生,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
这位刷知乎的年青人,今天来到这个棚户区,是为了给马上开始的拆迁项目预热,为银行吸收存款。他是86年生人,2008年一本大学毕业,进入某大型国有银行工作。那个时候,银行是躺着赚钱的。白领,高薪,国企待遇,3年时间买车买房。他不满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日没夜的加班。8年时间里,他多次获得优秀员工称号,受到董事长接见,还获得市级劳模称号。
2016年,他升职了,担任部门经理。这一年他30岁,三十而立,他做到了。银行业越发艰难,但他觉得只要自己够专业,够努力,一定能帮银行扭转乾坤。甚至,他看到了20年后自己成为银行董事长,获得中国经济十大人物的场景。
2024年……
中产和底层,只是一次结构转型的差距。
标准答案:《骆驼祥子》。
谢邀,我做过七八年的公益志愿者,两年全职,主要关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教育。关于这个还是有一些思考的,最近看了不少朋友的回答,也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答案。
先说下我关于题主问题的观点:
为什么题主觉得工厂里的人不努力改变自己?那是因为题主看问题用了一个静止的方式,他是对已经进了城打工的人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题主却忽略了在农民工进城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阶层流动上努力过了。中国现今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原因是需要转化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而对于农民来说,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是——必须要加入工业化的阵营——否则可能会被抛弃。
1、动态的观察流动人口在进城前后的状态,就可以知道他们已经在努力了
首先要评估一下他们进城前的经济状态和社会地位。拿我们下乡走访的数据谈谈,纯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过的大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他们年收入一般只有几千块钱(最低的只有一两千),这些钱可能是在周边做工赚的,也可能是售卖农产品赚的。如果有经济作物,那收入可能有小几万块,比如云南有烤烟,部分山区有茶园。
而在进城之后,他们的收入可以去到四五万了,熟练工和技术工更是可以赚到十万左右,建筑工人的年均收入也是比较高的。在收入有质的飞跃以后,家里也盖了新房,孩子也去了更好的学校。也有能力供子女读高中大学。事实上已经完成了一个阶层流动了。
我们看看经济收入分出来的层次,弱势人群(老弱病残、妇女)<偏远山区农民(缺乏生产资料)<普通农民(有经济作物或者耕种面积大)<乡镇工商业人口(做小生意,这部分人生活已经比较好了);
但是这样说吧,只要不是在城市周边,农业人口的生存条件都是很差的。即便现在交通条件变好了,这绝对是最底层的人。他们不能在自己家里盖新房,不能在乡镇上租房买房,不能送孩子去更好的学校。我们看到很多的打工人群,多是这样的人出来的。
在他们进城后,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变化,我先不准确的推测一下人群的变化状况:
弱势人群-->底层的服务业(比如环卫工);
偏远山区或者普通的农民-->农民工/建筑工/一般的服务业(餐馆服务员);
受过基础教育的农民-->产业工人/小工商业主(电子厂、纺织厂工人/小商小贩);
乡镇工商业人口-->脑力劳动者/个体经营者;
受过中等或者高等教育的农民-->高级产业工人/脑力劳动者(技术工人/工程师/白领);
可以这样说,一个类型的人群,有他们的努力方式,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人跨过他的视野,去考虑我们所考虑的问题。
2、题主需要改变一下对于所谓社会最底层的认识
这个问题还有一个可以商榷的店,就是题主所说的社会最底层。
在接触公益之后,我才知道事实上社会阶层的分布比我原本想象的还要深,在城市里其实比较少见赤贫阶层的(就是完全无收入),一般来说人们都会找到一份工作而不至于完全没有办法生存。(城市的要求是人们用钱来交换,用劳动来挣钱,但是人是不能像农村那样通过劳动直接获取食物和其他资源的)
所以我就以最典型的城市赤贫人口举例子,那就是流浪者群体。
前两年我接触流浪者的救助组织,很惊讶的了解到,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也是按他们此前阶层分布在城市中立足的。前面提到了这几个群体——农村弱势人群(老弱病残)、偏远山区农村农民(缺乏生产资料)、普通农民(有经济作物或者耕种面积大)——农民进程以后,可以通过进入工业化的分工谋求一份工作,从而变成一个有收入的人,但是农村弱势人群如果没有劳动能力,也没有任何知识文化的话,就很容易沦落到流动到城市的农村人口的最底层。
在我看来,流浪者真正是无产者的代表,因为城里的人口,要么在家乡有地和房子,要么在城市里挣得了房产,最起码还有一份工作可以保证收入来源。其实题主说的工厂工人、建筑工人都属于收入尚可的,如果他们在城市里有户口和房产,可能在城市人口中也能算是过得不错的。但是流浪汉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人可能不知道怎么回到家乡,或者根本就舍弃了自己的家乡,但是在城市里又找不到立足的方式。这是一群从农村底层流动到城市底层的人们。
流浪者汉的主要问题是,文化水平太低,背景大多是山区深处的农民,消息完全闭塞。由于文化水平低,而且与外界交流少,那就不容易信息,只能盲目听信别人的,又由于没有农业化、工业化的训练,从个人认知和文化上也无法和现代化社会对接。如果受过骗,让他们无法再去进入到城市社会的体系中参加工作,那最后的结果就是没法生存,沦为流浪者。
这个时候就我们会发现,区隔底层人群阶层的分水岭是基础教育。再看看前面说过的,受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群的天花板差别是很大的,所以基础教育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3、要理解人的困境
有很多文章讨论穷人为什么穷,也有很多文章讨论了穷人阶层被富人无意识画了一条线区隔开了。
举个例子,春节的时候我妈妈来到广州过年,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于消费根本缺乏理解。因为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老工业基地的分配方式都是很平均的分配,比如房子、比如过年的物资,所以钱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攒起来偶尔花花的东西——因为也没有其他提高收入的办法。
当然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年轻人知道,在现代化城市,要靠消费来维持,如果你想增加收入,你一定要了解消费在什么时候产生,什么时候增加,什么时候减少,然后加入到消费的环节中去赚取套利。但我不能指责我妈妈,她的知识结构和现代社会脱节太严重了,而且不像我走遍全国,什么地方也都去过。另外,她也不像我生长在互联网时代,我获取知识的效率可能是她的百倍。而且她的年龄也比较大了,没有动力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自己了。
我作为不喜欢自己出生家庭的孩子,直到听到我学习心理学史老师的一句话时才释然:
人生来就是不自由的,你如此,你父母亦如此。
试问,不自由的人生,哪里能有选择呢?你只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拼命努力,但也要知道,有很多你看不见的机会每天从你眼前流逝,那是命运女神没有摘下你的眼罩。
题主的问题在于,认为辛劳可以改变自己一生,其实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人注定辛劳一生,或者说这个社会就是必然要让人辛劳一生,没有人能逃得脱。作为农村人口你可以尝试进城,作为希望提升自己阶层的年轻人拼命创业,作为获取了社会资源的人拼命保住地位。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让人竞争、劳作,只为了争取他们各自想要的东西。
我在答了一遍题以后,还梳理出一个东西,可能对于很多人是常识,对于我是一个新发现。
那就是教育特别特别特别的重要。教育对于人的就业来说,实际上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教人理解工业化社会的本质。
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阅读和算术没有障碍,可以进行基本的经营活动或者技术工作;
而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有生物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则具备了直接参与工业化生产的能力;
最后,高等教育则让人认识到高新科技,同时教会人认识社会、经济,从而有较高的天花板;
这三类教育,将人对社会的认识深深的画出了三条沟壑,如果我们可以理解彼此对社会的认识,我想就不会说出“你为什么满足现状”这种带有质疑味道的话语了。
最后澄清一下
我不是学术研究者,缺乏宏观数据,这些内容是我这些年做公益,在乡村做留守儿童调查,以及这几年做流动人口项目来的。包括对自己的阶层认知,也是要从上上代,上一代,下一代去判断,毕竟那不是一代人就能够完成的。也希望有经验的童鞋们可以来谈谈,我也希望打破大家一种狭隘的认知,既然关注了阶层流动,为什么不进一步的讨论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