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人类进军太空的速度被高估了?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nu-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火星是全宇宙人类最容易到达的行星,而就这,人类对火星的探索也还门都没摸清。

咱们不妨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一下太阳系八大行星。

好大的太阳系

第一颗,水星。

1973 年发射的美国「水手 10 号」,飞掠水星,相当于路过,拍下了人类第一张近距离的水星照片。2004 年发射的美国「信使号」,是唯一绕着水星转圈的环绕探测器。2018 年发射的欧洲和日本合作的贝皮科伦布号探测器,预计 2025 年到达水星,目前还不算数。这仨就是目前为止人类探测水星的全部,一个早已远离,一个已经坠落,最后一个还在路上。

第二颗,金星。

这是苏联表演的舞台,从 60 年代开始连续向金星发射了多个 Venera 系列探测器。1966 年的 3 号尝试登陆金星,最终坠毁,成为人类第一个落到另一个行星的航天器。1967 年的 4 号在金星大气层里工作了 93 分钟,还没落地就失联了,只传回部分数据。1970 年的 7 号降落金星表面,但受损严重,仅微弱工作了 23 分钟,传回了温度气压等数据,成为第一个传回金星内部数据的探测器。1975 年的 9 号登陆后工作了 53 分钟,是第一个从金星传回黑白照片和科学数据的探测器。1982 年的 13 号登陆后工作了 127 分钟,传回了第一张金星地表的彩色照片。苏联一直干到了 16 号,就像自杀式冲锋似的,为人类获取了大量金星资料。

相比来说,美国要逊色的多,水手 2 号、5 号、10 号只是飞掠金星,在几千公里外一闪而过,只有 1978 年发射的两个先锋金星号才算得上正宗的金星探测器,其中一台还释放了着陆器在金星表面工作了 68 分钟。

进入 80 年代末期,美苏争霸结局已定,金星探测开始回归科研属性。1989 年美国发射的「麦哲伦号」探测器,对金星进行了详细探测,于 1994 年到期坠毁,成果丰硕,被誉为最成功的金星探测器。2005 年欧洲发射了首个金星探测器「金星快车」,于 2015 年 1 月寿终正寝,同样收获满满。
2010 年日本发射了首个金星探测器「拂晓号」,也是亚洲首个金星探测器,虽然一路故障,几经折腾,延迟五年后终于还是进入了金星轨道,成为目前唯一在轨的金星探测器。

不算美苏争霸的面子工程,金星探测器主要就这仨。不过有好消息,2021 年 6 月美国宣布在 2028 年-2030 年发射两颗金星探测器,欧洲不甘人后,没隔几天也宣布 2030 年后发射金星探测器。此外,人类就没有更多的金星探测计划了。

最后说个小知识,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经常出现在月亮旁边,肉眼就能找到。

第五颗,木星。
可能因为对金星用力过猛,导致冷落了木星。不算 70 年代飞掠木星的几颗美国深空探测器,人类第一个真正的木星探测器是 1989 年美国的「伽利略号」。2003 年伽利略号到期坠毁,然后直到 2016 年,美国朱诺号探测器进入木星轨道开始接班,成为人类第二个木星探测器,目前计划延期服役至 2025 年 9 月,是当前唯一的木星探测器。

不过未来木星会比金星热闹。先是欧洲的木星冰月探测器,计划 2022 年 6 月发射,接着是美国欧罗巴快帆号木卫二探测器,计划 2025 年前发射,再后面是中国 2030 年木星探测计划,都是十年内的事。朱诺号拍摄了大量壮观的木星照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找找。

第六颗,土星。

土星比木星还要冷清,不算一掠而过的探测器,真正的土星轨道探测器只有 1997 年美欧 17 国合作的卡西尼号,堪称人类最豪华的地外行星探测项目。卡西尼号前后二十年提供了详尽的土星资料,最终于 2017 年耗尽燃料,坠入土星,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另外,木星土星是气态行星,登陆就别想了,不如欣赏一下本人用手机加镜头改装的土装备拍摄的土星照片吧。

第七、八颗,天王星、海王星。

大名鼎鼎的旅行者 2 号,1977 年发射后就一路往太阳系外面跑,沿途经过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随后奔向太阳系边缘。非常惭愧,旅行者 2 号是人类唯一到访过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探测器,这匆匆一瞥还是三十年多前的事情。

第九颗,不是冥王星。

冥王星虽然已经不是行星了,但旅行者 2 号还是去看了一眼。此外,2006 年美国发射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以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最快速度冲向太阳系边缘,2015 年飞掠冥王星,首次捕捉到了大量冥王星的细节,拍下了迄今为止最为清晰的冥王星照片。

以前认为过了冥王星就算出太阳系了,但现在的太阳系和曾经小学课本上的太阳系大不一样。冥王星待的地界叫「柯伊伯带」,那地方发现了大量的小行星,居然还找到一颗质量比冥王星多 27% 的小行星,于是冥王星就被九大行星开除了,成了一颗矮行星。

人类对这里的世界所知甚少,柯伊伯带到底有多少小行星还是个未知数。有意思的是,2016 年科学家发现那里有 6 颗天体运行轨道异常,它们拥有相同的倾角,且朝向太阳的角度相近,这种情况自然形成的几率只有 0.007%,99.993% 的可能是受到附近一颗大质量行星的影响。经过计算,这颗未知行星有地球质量的 10 倍,公转周期 1~2 万年,极有可能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

但因为离太阳太远,几乎没有反光,在一片漆黑而宽广的柯伊伯带,找到这颗 10 倍地球质量的行星,比大海捞针还难,就目前的技术水平看,是没啥指望的。虽然太阳光照不到这里,但太阳引力仍能支配这里,所以柯伊伯带依然属于太阳系,因此太阳系应该长这样才对:

这还没完,你可能还听说过柯伊伯带外面还有一个「奥尔特云」,面积大的吓人,得用光年做单位,居然也归太阳系管!

扯远了。

总之,太阳系大的离谱,疑似有九大行星,但去老九那串门,想都不敢想。老八、老七的地盘,也只有中美敢吹个牛,说二十年内去看看。老六、老五热闹些,至少排上时间表了。老二、老大脾气太倔,如今门前冷落,偶有访客。老三在你脚底下。只有老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顺道嘲讽一下那些吊打外星人的电影:就这情况,外星人若有能力来到地球,人类还打啥打?另外,既然人家都跨越星系了,还占领地球图啥?地球上这点石油够他们飞一趟的油费吗?

独得恩宠的火星

我们把前面提到的探测器分三类:第一类是在太阳系里乱跑乱窜的,居无定所,比如小行星探测器。这哥们儿顺路也能探测行星,但毕竟是兼职,停留时间短,干活少,不在讨论范围之列。第二类是围绕行星转圈的,相对固定,一般叫环绕探测器、轨道探测器等等。想深入研究行星,就得靠这个,天天干活。第三类是直接把家伙式儿送到行星表面,贴身干活。为了方便称呼,咱们粗暴地把不能移动的叫着陆器,比如在火星打洞的美国「洞察号」,把能移动的叫巡视器或火星车,比如好奇号、毅力号、祝融号。

从实施难度来讲,巡视器>着陆器>环绕探测器。我们来统计以下:水、金、木、土、天、海六大行星,再加冥王星,仍在运行的只有 2 个环绕探测器。而火星呢?不好意思,仍在运行的有 8 个环绕探测器、3 辆火星车、1 台着陆器。你说,地球人是不是太偏心了?

从六十年代至今,人类一共发射了 49 次火星探测器(包括失败的),其中 41 次是美苏的杰作,虽然苏联的 18 个全部失败了。
美苏之外的 8 次发射分别是:

俄罗斯:1996 年发了一个,掉回地球,没成。2011 年又发了一个,顺带捎上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掉回地球,没成。

日本:1998 年发了一个,直接打飞,没了。

欧洲:2003 年用俄罗斯火箭发了一个,成一半,丢一半,成的那半运行至今。2016 年再用俄罗斯火箭发了一个,再成一半,再丢一半,成的那半运行至今。

印度:这位哥可得好好说道说道。2013 年印度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对印度而言确实是很大的突破,至少超过了外界预期,西方媒体纷纷捧场,甚至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最佳发明。一时间,印度航天事业大有吊打中国的势头。

实际上,印度火星探测器的科学载荷只有 15 公斤,就这点设备,你就不能指望干出什么大事,属于典型的网红景点打卡,抢个头彩。对比中国天问一号,光是一台高分辨率相机就有 43 公斤。可即便火星打卡,美国人也是出了大力气帮忙的,印度探测器的深空测控全是 NASA 做的,相当于印度造了车,美国帮忙开到了火星,而后者才是火星探测的主要门槛。

航天虽然是高科技,但在美欧玩熟的领域,只要你舍得出钱,沾点光还是没问题的,印度就是凭这个屡次抢在中国前头,不亦乐乎。印度不但摘下了亚洲第一个探测火星的帽子,探月也撵着中国脚步追,为了拿下一箭多星世界记录,一箭 104 星,就好像向太空撒了一筐土豆,还打算赶在中国前头于 2020 年发射太阳探测器,后来据说是因为疫情导致外国专家进不来,黄了。

你们这么说印度实在太过分了,得反驳几句:「承认印度领先有这么难吗,如果自身没有实力,你以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阿联酋:2020 年也成功发了一个火星探测器,大小和印度差不多,探测器从设计到制造均在美国且由美国人包办,发射在日本,用的日本火箭,阿联酋参与了研制过程以及后期的形象大使工作。可见,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中国:2020 年「天问一号」绕火星成功,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成功。

看得出来,在「绕火星」这事儿上,中美欧是靠谱的。不过在「登火星」这事儿上,欧洲人就只有一半靠谱了。

2003 年丢的那一半就是一台着陆器,猎兔犬二号,降落时砸懵了,四个太阳能电池板没有完全打开,导致天线无法展开,失联。2016 年丢的那一半也是一台着陆器,下降速度过快,直接坠毁,炸了。欧洲人民不信邪,决定 2018 年再发一个,后来推迟到 2020 年,再后来推迟到 2022 年……原因是降落伞不给力,担心又把着陆器砸坏了。没办法,最后还是求助美国老大哥吧,美国 Airborne Systems 公司接下了这个活,终于,2022 登火星可以放心了。

目前为止,人类成功把 10 个探测器送到火星地表,其中 9 个是美国的,包含 4 台不会移动的着陆器和 5 台可移动火星车,还有 1 个是中国的。这里说的着陆器不包括送火星车下去的着陆器,而是指单独送到火星干活的着陆器。

新人报道

七大行星罗列得差不多了,最后按国别重新捋一捋,感受一下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的地位。

  • 美国:咱就不比了,妥妥老大哥。
  • 欧洲:2 个火星环绕探测器,仍在轨,2 台火星着陆器,均失败;1 个欧日合作水星探测器,在路上;1 个金星快车,已退役;1 个美欧合作土星探测器,已退役。
  • 日本:1 个欧日合作水星探测器,在路上;1 个金星探测器,仍在轨。
  • 中国:1 个火星环绕探测器,1 辆火星车。
  • 印度、阿联酋:到此一游。
  • 俄罗斯:计划中。

这么按数量粗粗一算的话,美国第一梯队,欧洲第二梯队,中日第三梯队,其他人就不用排队了。注意,这说的是行星探测,不包括其他空间探测、月球探测和地球卫星。

听到还在「第三梯队」,都没能把欧洲摁下,很多人心里要犯嘀咕了。没事,咱有办法混到第一梯队:按体重算。

连本带利还历史债

体重对航天器而言,就像一个国家的 GDP,体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很多事情。在火星这事儿上,谁是胖子,谁是瘦子?

欧洲,两台。2003 年的「火星快车」,总重 1120 公斤,开荒之旅,功能比较齐全,带了 7 台设备,合计 113 公斤,外加一台失联的着陆器 60 公斤。2016 年的「微量气体轨道器」,总重 4332 公斤,着重分析火星大气的甲烷和微量气体,功能非常专一,设备合计 113.8 公斤,外加一台爆炸的着陆器 577 公斤。

美国,实在有点多。先说在火星落地的:2011 年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飞船和 2020 年发射的毅力号飞船,总重都在 4 吨左右,这俩就是单纯送货的,分别把 899 公斤的好奇号和 1025 公斤的毅力号送到了火星地面,尤其是毅力号,降落姿态极为潇洒。再就是绕火星转圈的:2014 年的 MAVEN,2.5 吨;2005 年的 MRO,2180 公斤;2001 年的 Odyssey,725 公斤。这仨虽然不重,但目前都还在运行。

下面轮到中国新人登场了。

天问一号,总重 5 吨,其中着陆器 1.3 吨,包含火星车 240 公斤。这份量,算是连本带利把历史债一次性还清了。同样是开荒之旅,天问一号任务比较全面,带了 13 台设备,天上 7 台,地上 6 台,研究火星的地形地貌、土壤特征、地质构造、磁场情况、大气环境等。这 13 台设备的参数都是公开的,不满足于单纯比体重的同学,可以和欧美挨个比设备,不过这活有点累,我就不代劳了。

总的来说,个别技术世界领先是没问题的,但全面吊打美国是不现实的。

超欧赶美

很多人称赞天问一号首次实现了「绕-落-巡」三大目标,这个说法对外行来说实在不容易理解到底有多厉害。咱换个简单点的:天问一号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火星探测器,这样听着是不是更威风?

欧洲原计划是「绕-落」,探测器飞到火星后,一部分继续留轨道上绕圈,一部分扔火星上,而扔下去的着陆器不能移动,所以没有「巡」。美国人是「落-巡」,飞船是专程送火星车的,到火星就一头扎下去了,所以没有「绕」。

从这个角度讲,天问一号怎么算都是「超欧」了,但「赶美」仍然不容易。中国是把火星车和环绕器一块送,所以总体块头大。美国是把火星车和环绕器分开送,块头虽然小点,其实单论环绕器并没有比天问一号小,火星车更是中国的四倍,领先程度自是不用说。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个例子:

公元982年,挪威人发现了格林兰——新大陆的一角

套用现代的思维:我们登上了月球!未来是太空时代!

然并卵,发现了个格林兰没什么卵用,后人也没把这当回事,直到500年后哥伦布到达古巴。

=========================================================

我谈一下我的观点吧

这个确实是高估,之所以高估是因为冷战期间远远脱离实际需求的疯狂发展。

与人类其他时代的类似的探索行为类比。发现新大陆时所用的远洋帆船在当时已经运用在了远洋贸易上,航海这件事本来就有着坚实的需求和长期技术积淀。飞机发明之后几乎立刻找到了其在军事上的重要用途。

而太空探索,需求大吗?

近地轨道的需求非常大,但是深空需求几乎为零。深空探索在目前可以预见的收益是绝对的负值,和飞机、新航路完全不一样。

至于技术积累,这个并不是太大。一个是当年太猛,另一个是需求不振。

如果说推力变态级别的F1引擎纯粹是美国人莽的产物,那么70年代的RD170在20世纪初期仍然是十分先进的煤油引擎,60年代的NK33到现在在关键性能上都非常优秀。作为一个参考,正儿八经的太空探索也就是五十年代才开始。

不是我们现在太落后,而是当年实在突飞猛进的过头了,以至于现在吃老本都吃噎住了,不得不把当年老本都砸了来缓口气。

而技术进步,本质和需求还是有关的。重型火箭,到目前来说仍然有点运力过剩。到现在,卫星载荷增加到了多少?5、6吨的GTO运力足以摆平所有的卫星,所以任何运力大于这个的火箭都浪费。而登月的话,起码需要100吨朝上的LEO运力,试问正常的商业环境下谁会吃饱了撑的去搞这么大的火箭?

打个比方,目前人们的需求完全可以用木筏子满足,没人需要去搞远洋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哥伦布不可能搞到远洋帆船。

=========================================================

说是木筏子都言过其实了,其实上连独木舟都算不上。

但是让人惊喜的是,当年有两个国家在殊死的竞赛中拼死建造了一艘艘远洋船舶,并且一个国家成功到达了目的地。


user avatar   auditore-i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幻想中的人类为了梦想为了人类的荣耀而进军太空,但现实世界里的人类并没有找到把进军太空转化为利润的好方法。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人类经历过一个类似的历史进程,就是大航海时代。这个时代给欧美几百年关于航海和冒险的集体记忆。人类进军太空不过是这种开拓精神的一种合理外推。

所以当时的人们想象太空旅行就是航海,宇宙飞船就是货真价实的“船”。

《三体》里说未来的太空军应该更像海军而不是空军,这不是天才的洞见,而是人类想象力匮乏的必然结果——只能根据大航海的历史想象未来的太空旅行。

《星际迷航》里进取号的一整套东西,其实都是航海的。里边的职位如导航员、舵手、轮机长,完全就是船上那一套,史波克的职位是什么,大副。。。。

既然是既有历史的外推,那么一旦有一点苗头,就可以被想象到很远,以至于想到没边。这很容易让人们高估技术进步的速度——相似的情形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过了呀,为啥你们到了太空你们就弄不出来了?

赛博朋克反而是更高一级的想象。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质上是当时的人们用当时往前数几十至几百年里面,基础科学领域(其实就是物理和能应用在物理上的数学)的发展速度,预测了之后基础科学在无法想象的未知领域的发展速度。

显然,事实证明,这是个错误预测。

一切工程学奇技淫巧的上限,都是受基础科学所约束的。所以只要基础科学(相比其飞速发展期)相对停滞,一切工程学的成就,都是早晚可以堆出来,但也注定存在意义和功能的上限的。

如领头羊SpaceX。哪怕存在一个上帝,瞬间让SpaceX的工程能力翻十倍,会如何呢?在国家竞争层面,这会很逆天。但在全人类层面,这并不会如何。

但此处,我也不会再去说,如何才能在基础科学领域,人类能重新加速发展。毕竟,这个发展曲线,有相当大的可能,早晚是收敛的;并有并不小的可能,已经开始收敛了。而收敛的机制,或者说限制,恐怕就是人自身的生物属性了。


user avatar   yang-xiao-zhou-1-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我们的三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等价的,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其实并不是同一性质的东西。

只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完整的能源革命,人类终于从畜力过度到了机械动力,虽然早期蒸汽机与现代蒸汽轮机的能源利用效率,输出功率乃至环保能力都简直不足一提,但其本质并没有实质的变化,都是燃烧化石燃料,转化为水蒸气热能,再推动机械做功。这使得我们的能源利用能力在数量级上不会有太大的突破。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是对蒸气机的改动,同时拓展了石油这个新的化石能源,石油与煤相比,其好处在于它是碳氢化合物,而单位质量的H比C的价电子更多,燃烧放热也就更多,但氢单质是气体不易储存,采用液态碳氢化合物就是最优解。

但石油毕竟比煤炭少,因为煤炭来自古代植物,而石油来自古代细菌和动物,植物的生长和固定碳氢的能力要强得多,综合来说烧煤还是更划算,所以发电厂依然是烧煤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是做了分化,我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有2方面的需求,一是集中式燃烧,二是便携式燃烧,而发电机、电力系统和内燃机就是我们人类对这两方面需求做的一次分工,所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能源革命,而是能源利用方式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和能源完全没关系的信息革命。所以三次工业革命并不是阶梯式的,而是分散式的,如果以天赋树来举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点开了一个新技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后续强化这个技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点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天赋树。

我们目前的宇航活动,目前都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烧钱,这导致了只有美苏中等大国强国可以搞载人航天,欧洲人合体再求美爹帮助也能玩玩,但目前来说载人航天都有个问题,就是不赚钱,所以除了冷战和科研等需求,各个国家对此兴趣不大。

为什么宇航这么烧钱呢?因为我们的能源利用能力还没达到宇航的级别,这就好比古代人修皇宫,得拿人命堆,还浪费很多青壮劳力不能种地,最后只有皇帝一个人享受,到了现在虽然房价很贵,但大家都知道和修房子的钱无关,不然同样的房子为什么二环和六环价格不同?这就需要各种土建相关的机械和材料的发展,你能力没到那一步,城市化就是个笑话。

所以要搞宇航,除非下一次能源革命提高我们可以掌握的能量,那一切都免谈。而所有科幻作品都或多或少回避了这问题,毕竟目前最靠谱的可控核聚变还是实验阶段,别说这个,就连氢弹第一次爆炸都还是在1951年才完成,你可以对比一下,蒸汽机发明于1679年,直到1698年萨弗里和1712年纽科门改进后才广泛用于工业,而我们熟知的瓦特改进型要到1765年了,之后1783年诞生了第一首蒸气轮船,而直到1807年富尔顿改进后,才广泛运用起来。这离蒸汽机的发明已经过去了接近130年。

科幻只负责幻想科技,实际上科幻作品中出现的都是些披着未来人皮的现代人,就如古装剧是现代人的cosplay一样,因为想象不同能源获取能力的人的生活是极为艰难的,而可控核聚变的诞生会导致一系列社会、文化、道德等方方面面的变革,这些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所以科幻除了认识到未来人一点会更强大这一点,本质上和古人的神话没有太大区别。而可控核聚变的实现实际上一直困难重重,比较可悲的是,如果能源不进步,社会几乎只能原地踏步,就如我国解锁牛耕后,直至被西方列强打进来都没有突破一样。

回到科技革命的话题中来,虽然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不同的科技树,但显然没有第二次革命的电力是没法实现的,这好比一个冰系天赋非要你把火系点个10层。但之后的后续其实关联性不一定很大,比如我们现在看来应该会点的四个天赋是:

1.可控核聚变:它属于能源革命,是真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后继者,人类实际上经历了2次能源革命,即将经历第三次:畜力->化石燃料->聚变核能;

2/3.弱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这属于信息革命,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后继,可能的天赋线是:

文字->印刷->电子计算机->弱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强人工智能/量子人工智能(有可能量子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是不可分的);

4.人造子宫:这是一套全新的天赋,即生物科技革命,我以前是没有把这个考虑为一个科技革命点的,后来发现生育率问题、男女平权等都必须依托于这个,原因是传统家庭和生殖方式不太适合现代工业社会,这造成富裕国家普遍低生育,不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将步入发展科技->人口减少->引入低素质外族->文化撕裂->文明倒退的恶性循环,或者直接老龄化崩溃。

这套科技线大概是:农业/畜牧业->杂交/转基因->人造子宫->基因治疗/基因改造

对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后续吗?会有其他的能源利用革命吗?个人认为有这几个点:燃料电池解决烧开水问题,也许还有用光代替电传播能量的后续吧,至于是光纤还是辐射就是两个不同的科技线了。

光纤和现在的电应该区别不大,可能就是负载能力强和能量损失小点。而无线辐射供能就比较玄幻了,比如有个设想就是未来城市通过可控核聚变不断无线辐射能量,各种电器和机器就以这些辐射为动力。


user avatar   liu-yun-tian-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类似的游戏,总希望用种种的道德悖论让大家对统治者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剥削我24小时工作都是迫不得已,原来让我的孩子去冒险工作是迫不得已,原来他派我们去送死是在下一盘大棋………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感谢寒霜朋克,感谢11bit,让我们在这个游戏中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大棋,

小人们被冻死,被饿死,被抛弃,绝望的呼喊,愤怒的抱怨,甚至怒而破坏、叛乱,

都只是因为你菜!

原来,我们本可以让我们的人民,有饭吃,不受冻,勇于探索,积极乐观,活的,像个人一样。

我们本可以做到,我们本就应该做到。

领导者们,本就应该做到。






  

相关话题

  宇宙中有没有算刚体的天体?有没有观测到贾尼别科夫效应? 
  九几年的时候,是不是有个小行星即将撞地球?然后美国发射了个火箭把它轨道撞偏离地球了? 
  人类航天史上有什么趣闻? 
  根据现有的物理定律,能存在一个比地球体积大多少的固体星球? 
  如果未来在太空拥有生产制造的条件,会有什么制造业会比地球发展要好? 
  如何在网络论战中打败嚣张跋扈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支持者,挫他们的锐气,正他们的三观? 
  如何评价天宫二号「退役回家」,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重力多大的星球无法发射化学火箭? 
  为什么大型天体是气态的?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第二次出舱成功,这次出舱人员安排上有何考虑?这次任务有哪些看点? 

前一个讨论
读博和30w的工作选择哪个?
下一个讨论
讨厌北邮氛围,反感代码学习,喜欢金融文史方面,大一学生,高考失误加志愿错误,想复读,家长不支持怎么办?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