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没红利了?
你不需要花钱买姨妈纸,生小孩你不用挺着个大肚子,背心短裤格子衬衫女装你想穿啥穿啥女生穿个短裙还怕人拍裙底,买个内衣你都少买半截。
这些不是红利是什么?
打天下她们不会,把身边人搞得鸡飞狗跳她们擅长,从古至今都这样。
男孩被歧视了怎么办?撂狠话啊,“莫欺少年穷”,总有一天老子要让你们都跪在我脚下。
丑小鸭被歧视了怎么啊?努力活下来,变成天鹅,把你们都抛在地面上。
穷小子不会选择把嘲笑过自己的人全部都骂一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丑小鸭也不会通过把别的鸭子都推到泥潭里来泄愤。
可是她们……
选择用一亿种方法来证明“世界不公,欺负我们”。只要夺走了你们拥有的好处,就是我的天堂。
自己人搞自己人是一切衰亡的起源。
国内企业家,董小姐,“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有人歧视她么?
德国默克尔,欧洲的希望和支柱,有人歧视她么?
说白了这年代,女人有本事开间公司,招一帮男人,天天压迫他们 996,家里再搞个后宫,养 8 个小狼狗,没人说你不可以实现。打包票那群 996 的和小奶狗没一个敢 歧视你。
说白了就是在外不行,窝里斗一把好手。在外面挣馍馍挣不到,但把身边人的馍馍抢过来没问题,能哭会闹成功率老高了。
男性没有感受到性别红利吗?
我刚从这个问题回来——
里面有很多高赞的答主,男女都有,他们在试图阐述一个道理——
男性不是故意不做家务,而是不知道有什么家务可以做。
嗯?这我就很不理解了,为什么女生就该知道怎么做家务?
人活着要吃饭,吃饭就要去做,这难道不知道?
吃饭要用碗,碗用完了要刷,这难道不知道?
衣服脏了要洗,鞋脏了要刷,如果这个不知道为什么不穿脏的出去?
你看,全世界都在抢着跟男性共情,努力的去包容他们理解他们——
“虽然这些都是常识,但是可能他们真的不知道。”
一个男性做了坏事,不管是法律意义上的杀人强奸,还是道德层面上出轨,都会有人站出来理直气壮的说“他还是个孩子”“他只是个大男孩”。
不管这个“孩子”是20岁30岁还是40岁。
例如前段时间震惊社会的冰柜藏尸案,杀人犯朱晓东在他的母亲眼里居然是个“长不大的乖宝宝”。
在记者问及朱晓东母亲的看法的时候,他的母亲面对镜头毫不掩饰的说:“他只是个小孩子,胆子很小,话很少,平时很体贴。”
而记者问及朱晓东母亲对受害者的看法的时候,她依旧毫不掩饰的说:“不要说我儿子用她的钱,她也不是小孩子了,这也是她自己认可的。”
年龄相仿的两个人,男人依旧是孩子,女人却不是孩子了。
你看,这个世界的舆论是偏向男人的,而道德却虎视眈眈的盯着女人。
N号房的话题下有人在兴致勃勃的求种子。
强奸幼女的话题下有人刷“气抖冷,萝莉控什么时候能站起来”。
细思极恐的来女士失踪案让网络上多了一个血淋淋的“化粪池警告”。
什么?案件看多了的你开始恐婚?恐男?
为什么有人可以兴致盎然的玩梗,然后竖起道德的大棒禁止女性表达恐惧?
他们为什么可以这样?又是谁给了他们肆意妄为的能力?
所以,男性究竟有没有性别红利?
写的不开心了,哭唧唧~(╥﹏╥)
最近又发现一条招聘启事,三个岗位:
前俩男性优先就算了,最后一个直接写,女生必须要已婚育,35岁以内。评论区就别跟我杠什么不愿意招女的是工作能力低下/体力不行??话说我们行业对体力要求不高/女的就是没放心思在工作上之类的。企业已经明说了,就是怕女员工休产假以及孩子一两岁的时候离不开人作为母亲要三天两头请假。
再重申一遍,我完全没有责备企业和hr的意思,我想说男性在找工作有性别红利是个事实,现在也没人改变的了。
希望所有的已婚男性,如果你老婆挣得和你差不多,说明人家在被这么歧视打压的情况下都能和你混的差不多,比你强多了。赶紧主动承担家里的活,孩子生病开家长会自己主动请假去,别都推给你老婆,这样她以后挣钱潜力比你大。未婚的男性也别老抱怨自己要承担比女性多的结婚经济成本,谁让你未来老婆找工作升职加薪比你困难多了呢?你要和一个戴着枷锁的队友组队,可不得多付出多承担经济成本吗?不然大家都挣不来钱,以后孩子怎么养啊?
————————
我在财务、审计行业。这个行业公认基层女性从业者多于男性,顶层从业者比如财务总监、合伙人之类的男性多于女性。
然而我所在的几个群,放出的很多工作信息是下图里面这样的。这些工作基本都是要求3-5年或者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也就是说,基本招聘的都是小team leader,低级别的经理,远远还没有到总监、vp这种高层次人才,结果我发现,从小领导级别开始,性别歧视就很明显了。当然不是全部都只要男性,大概十几条招聘里面有四五条这样的吧。总的来讲,央企背景的机构、待遇比较好的岗位、看起来“高大上”一点的岗位以及出差多的岗位更偏好男性。
如果男生感觉不到自己的性别红利,大概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吧。换句话说,假如有两个工龄相同的男性和女性,都拿30万年薪,那么这个女生,一定比男生优秀很多。
评论区一堆逻辑混乱的人 懒得费口舌争辩了。再来一堆这样的留言 一律不显示你们这些乱七八糟的评论
我表弟,在计划生育最严格的年代里,父母生了三个小孩,终于等到他,为了他,把大女儿送到别家养,十几岁了才接回来。
他曾经疑惑的问我,为什么有人说男女不平等,我从来感觉不到男女不平等的存在。
++++++++++++++++++++++++++++++++
补充说明提问的曾经的时间点是去年,表弟是大学刚毕业的年纪。
++++++++++++++++++++++++++++++++++
我决定再说一点吧,我表弟其实就是普通大男孩,绝对不是什么坏人,我说这个不是为了diss他,就是做个类比。她们姐弟感情挺好的(大姐工资高,不仅赞助他也赞助妹妹)不是电视剧里那种夸张的重男轻女,就是农村里最普遍的那种。
但是他确实对家庭里父母对他的资源倾斜是没有感觉的,都习惯了你能感觉啥,而且周围环境都这样。
大概是现在女权的声音大了,所以他才会产生疑惑,其实是一个好现象哦。不然他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个问题。
发声是有用的,就这样,后面就不再补充了。
朋友在国企当个小领导,和我聊到,单位里有个类似化验的岗位。
按照他的说法,施工队把矿给捣鼓出来,检验一下品位,再送到国企里,国企这边再次检验。
两边核对以后才能订价。
化验的岗位技术性不强,学历要求要不高,一般中专大专即可。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具体内容我不是专业人士,可能有偏差。
他所在的国企,选矿还是化验什么的,相关整个部门将近三百人,每年用人成本是两千万左右。
熟知的某乙方,此部门仅十几人,一年要开将近两百万工资。
国企劳保到位,定期体检,保证双休,每天工作清闲,每天不超过7小时,偶尔加班一定有加班工资,五险一金不用多说,单位提供宿舍食堂。
至于收入嘛……三百个人,用人成本才两千万,到手能有几个钱?
小城市,这个收入饿不死,但也只是饿不死罢了。
乙方那边,钱是真的给的多,月入八千很常见,在相对贫困的小城市里,这个收入已经天下无敌了。
我说那你们国企还能招得到人吗?一样的工作,八千对两三千?
朋友说,当然有跑的,都是男的,女的不可能去的。
然后来了句:“资本家的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赚的。”
我觉得朋友的发言,正好回答这个问题。
女性真真切切能感受到性别歧视:月入八千的岗位,还没进门就被筛掉了。
男性也感受不到性别红利:不赚钱的岗位咱们公平竞争,甚至竞争不过你,赚钱的岗位我能上——资本家的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赚的,你要愿意你也能来赚。
反过来,有没有针对男性的性别歧视?
我也举个例子。
读博时候贼穷,得了空闲就想找个诊所赚点快钱。
我心里打着主意是干一个月就走,但嘴巴上肯定说想长久干的。
这么一来,自然不能提读博的事情,就拿出了硕士学历,我觉得应该够了。
问了两家,一家要求签一年以上合同,带违约金那种,我跑了。
另一家直接拒绝,说:“咱这儿房价没有低于四万的,你在这儿干不长的。”
到我女朋友读博前夕,她也找诊所。
别人问为啥要来,她说跟着对象来的,别人就开心地收下了她:“女孩子少赚点,顾家就行。”
干了一个半月跑路了,可把诊所老板给气坏了。
这时候我感受到了性别歧视,我女朋友也不会觉得有红利。
老娘好歹全日制硕士,啥临床都能干,到你这里干活,社保都得自己交,还TM是红利?
你们看,到现在了都没有男同胞出来反驳说“你胡说,我多干活了我妈从来没有给我加过鸡腿”。
小学。
每到发课本的时候,老师们就会叫男生们去操场把书一捆一捆搬回来,那时候女生们会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是女生,搬书这种体力活是男生们干的”。
大扫除的时候,老师说“男生们把桌子搬到教室外边,一会儿再搬回来,女生先扫地擦玻璃黑板”女生们说“不行,应该那女平等”,于是老师说“一半男生搬桌子,剩下的男生和女生一起打扫卫生”。
放学了,女生甲回家遇到了男生乙的妈妈,乙的妈妈问“小甲呀!你都回来了,我怎么还没看见我们家小乙啊?”,甲理所当然的说“今天学校大扫除,他得搬完桌子才能回来呢”,乙的妈妈觉得理所当然的,晚上给他多加了个鸡腿儿。
上大学了。
甲的妈妈给了她好多生活费,说“女孩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不能随便花男生的钱”。
乙的妈妈也给了他很多生活费,说“一定要舍得给女孩子花钱,吃饭喝东西,结账的时候主动点儿”。
大学毕业的时候吃完散伙饭,男班长说“我们男生饭量大,喝的酒多,饭钱理应我们平分”,女班长说“你这么说了,我们也不客气了,那里有个奶茶店,我们请你们喝一杯奶茶解解酒”。
大家开开心心的各奔东西了。
找工作的时候,甲和乙同时去一家公司面试一个岗位。
面试官问“有男/女朋友了没有,男/女朋友哪里人,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呀?”
甲回答“有了,男朋友是外地的,结婚暂时还没考虑”。
乙回答“我女朋友也是外地的,等我工作稳定了再考虑结婚的事情”。
最后两个人都被录取了,甲被放在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而乙被安排在了关键岗位上。
甲想的是“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我的学习成绩还比他好,却被安排到边缘岗位,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太严重了”。
乙想的是“哇,我终于找到一个还不错的工作了,还跟甲在同一个公司,以后工作上有问题可以一起讨论,平时也不会寂寞了”。
老板想的是“这两个人学历、能力都挺好的,可惜女生随时可能会嫁到外地,结婚生孩子至少得请半年的假,不能把她安排到关键岗位上,否则她一走我们公司就瘫痪了,还是把那个男生放在关键位置吧,虽然看起来笨笨的,有事儿可以让他们俩一起干嘛,不怕耽误的”。
这里先把“歧视”当一个中性词来讲。
女性其实从记事儿开始就应该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性别带来的歧视。不管干什么,家长、老师、老板都是唯性别是论的。
只是,就业之前的这种歧视,客观上对女生是有利的,所以她们不会刻意去反抗的。
从找工作,到结婚生育,这种歧视就对女性不利了。找工作不顺心、结婚生孩子还得随夫姓,家务还得自己做。
可是晚了呀!从小到大被“呵护”着,早就养成了思维定势。家务觉得男性干体力活、女性干细致活,搬东西男的来,洗衣服做饭女的来,意识到该崛起的时候,也不过就是让他们换个尿布、洗个碗、拖个地而已了。
至于什么“我负责美美的,你负责挣钱买菜做饭带孩子打扫卫生”不过是双方的自欺欺人罢了,真正的男女平等,在家庭里就是各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不是推给另一半。
职场上,之所以会受到“歧视”,恰恰是因为“红利”,女性产假100天,男性产假15天,本来照顾孩子是夫妻双方的事儿,产假上的区别就相当于把育儿的责任更多的放在了女性的肩膀上。看似是对女性的补偿,其实却导致育龄期女性求职上的不利。
找到症结,面试的时候,说“已婚,家在本地,孩子8岁,不要二胎”绝对会比男性吃香了,可是这个时候早已经过了女性最佳找的职业上升期。
这个世界上哪儿来的性别红利?
不知道是哪儿跑出来一堆吃饱没事干的的人,编制出了这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
我只知道阶级红利,我还知道阶级红利的获利者随便撒点饵出去,就能让底层劳动者之间疯狂的狗咬狗。
比如什么绩效制度和末尾淘汰,能让一群人拼了命的免费给老板自愿加班。老板为了让自己的口红包包能卖出去,只需要随便拍只广告写两个软文,就能让一群女性疯狂的diss和自己同一阶层被剥削的男性,要求他们把自己被资本家剥削过后的劳动所得再无偿送到资本家手里……
没有先锋队的劳动者,或许也只能是这样的结局。
所以,你觉得公司招男的进去是为了给他们发红利?
公司不喜欢招女性是因为法律保护女性权利,所以剥削起来一堆法律障碍。另外女性是弱势群体,真撕起来大家都同情弱者
公司喜欢招男性,是因为法律没有给他们额外保护,剥削起来更方便。同时,养家糊口通常识男性的责任。等成了家买了房背上贷款,按某位老板的话说,到那个时候随便骂都不叫事的。
问:动物大迁徙中,雄角马与雌角马跑了同样的距离,谁获得的红利最大?
答:狮子、鳄鱼、鬣狗等
实在没办法,必须打破一下沉寂。
我说没有男的生不了孩子,这位给我来了句“约个炮就能有孩子”。那你约的那个不是男人是个啥?另外,你说“男性只有有一段固定关系才能有孩子”,那你约炮怀的不是男人的孩子吗?那个男的我看和你也没固定关系怎么就和你有了孩子呢?
你怕别是和异形约了一炮吧?
因为男权的本质是,少数男性压迫女性和大多数男性,归根到底还是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