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两年,人工智能有哪些有趣的进展? 第1页

  

user avatar   panchuang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进展


user avatar   JunjiaL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必须要给艺术家大厂 OpenAI 排面,当然了,我是肯定不会讲使用了钞能力的 GPT-3 的。

之所以把 OpenAI 叫做艺术家大厂,是因为他们的网站前端与博客封面做得太美了,充满了抽象艺术的迷幻色彩。让我感觉这是一个脱离了工程师低级趣味的工程师团队,真的太喜欢逛他们的网站了。

截个主页瞧瞧:

说到近两年有趣的进展,值得一提的是 OpenAI 在机器人灵巧手单手拧魔方上的进展

这是一篇2019年10月的paper,所以也算是近两年吧。这个领域发展的太快了,我差点以为这是五年前的工作了。Paper 链接:Solving Rubik's Cube with a Robot Hand。视频如下:

说实话,让我单手拧个魔方都可能会拧到手抽筋,更不用说视频后面的外界干扰实验了。所以第一次看到这项工作的时候,我心中只有一个词:惊艳。

此外,作为一个颜控,机械臂的喷漆满足了我对美学的追求,曾经被我用到了专栏文章的封面。

视频中有句话我很喜欢:

We tried to build robots learn a little bit like humans do by trial and error.

Trial and error 的精神才是 Reinforcement Learning 这个分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第二项工作还是强化学习,利用多智能体协作、对抗实现捉迷藏。

Paper Link: Emergent Tool Use From Multi-Agent Autocurricula

视频中的蓝色小人逐渐学会:

  1. 利用地形躲藏;
  2. 移动可移动物体堵住房门;
  3. 多个小人分工合作,同时移动多个物体堵门;
  4. 抢先一步收走红色小人的斜坡状物体(66666);
  5. 甚至利用可移动物体搭建一个安全的封闭空间;
  6. 提前锁定红色小人可以surf的物体。

红色小人呢:

  1. 学会利用斜坡状的可移动物体搭梯子翻墙;
  2. 爬上方块,来一场box surfing冲进蓝色小人的保护圈;

即使这是大规模分布式学习的结果,可能学了不知多少亿次,但是其体现出的智能性和策略性都让人耳目一新。

The most important: all of these works are learning from scratch!

就像 @Flood Sung 在 Deep Reasoning 开篇中提到的,我们现在想要让机器去解决人也需要思考一下的任务。

最后感慨一句,一个有情怀的研究院,会把每一项 project 当作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来看待。


user avatar   zhu-wang-xiao-mia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一个很酷的技术:Speech2Face[1]

这是一种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仅通过语音来重现某人的面孔。

结果并不是完美的,但相似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它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相关的研究论文[2]于2019年5月底发表。利用了数百万来自YouTube和其他来源的视频片段被用来训练这个模型。

如果有足够的数据,计算能力和时间,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分析视频片段,将声音与面部配对以及找到两者之间的模式和趋势来“学习”如何重建人脸。

模型所生成的脸部会准确地重建鼻子,嘴唇,脸颊和骨骼等结构,除了眼睛之外,其余全部都可以重建。这个ML模型之所以能够work,是因为准确表示的特征在外观和语音之间具有直接相关性。例如,声音较深的人可能比声音较高的人有更宽的鼻子或下巴,而眼睛的形状和大小通常不会对某人的发音产生太大影响,这也是眼睛的重建工作不够准确的原因。

下面是作者列出的所有相关特征。相关性从-1到1,0为不相关,1为绝对相关性: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正在打电话和某个素不相识的妹子交谈。

听着她的轻声细语,你大概率在脑海中脑补出这样一幅场景:一位性格内敛,皮肤白晰,骨骼纤细,柔弱水灵,从小说吴侬软语长大的妹子,正撑着油纸伞走在寂静的雨巷。

与此同时,一幅典型的南方温婉姑娘的长相,想必也早已浮现在你的脑海里。

虽然你脑海中的形象可能与我的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我们两个都针对具有南方轻柔口音的女生提出了一些通用的“平均”形象。她可能是你平时遇到过或者相识的南方女生形象,或者某几个形象的组合。

这就是目前Speech2Face的工作方式,但是它有多达数百倍的模式可供考虑。其实我们的大脑已经可以部分完成Speech2Face的工作,例如能够仅通过声音来识别我们的同学朋友等。

这是Speech2Face的其他一些结果:

现在有些工作试图将Speech2Face与Nvidia的GAN [3](生成对抗网络)结合起来:

上面所有这些面孔都是由GAN生成的,它们都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它们是神经网络输出的结果,该神经网络充分了解了实际人类的常见特征和模式,可以自行创建它们。甚至可以将神经网络的输出发送回输入,以进一步对其自身进行训练,从而为训练提供几乎无限的数据。

GAN可以创建不存在的人类面孔,Speech2Face可以通过声音来构建面孔。WaveNet [4]已经可以构建接近真实的人声了,他们的结合现在看来只是时间问题。

也许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们可能就有能力创造出一个声音和外表都和真实人类一样的人造生命,而且很难分辨出其中的区别,不会有大叔面孔萝莉发音这种事情发生。

2. 另外,GAN(生成对抗网络)必须值得一提

尽管有答主已经介绍过了,但是有一些应用我想再分享一下:

GAN是Ian Goodfellow在2014年提出的深度学习领域中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从那时起,它就动摇了应用于图像,文本和音频的AI。简而言之,GAN是一种神经网络,它会生成与训练集中的数据相同的伪随机变量。例如:

动态肖像:

虚假演讲:

甚至不存在的人类形象:

3. 还有,Nvidia的GauGAN也是一个极其有趣的应用

今年早些时候,Nvidia开发了一种名为GauGAN的AI,它可以通过粗糙的涂鸦来创建逼真的风景。看看下面的示例:

该系统使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将粗糙的分割图转换为真实的世界。

It is like a coloring book picture that describes where a tree is, where the sun is, where the sky is, and then the neural network is able to fill in all of the detail and texture, and the reflections, shadows and colors, based on what it has learned about real images.
- -Bryan Catanzaro, NVIDIA

此外,创作者还制作了一个自主互动演示:演示地址

以上。

参考文献:

[1] Speech2Face: Learning the Face Behind a Voice

[2] Speech2Face: Learning the Face Behind a Voice

[3] Progressive Growing of GANs for Improved Quality, Stability, and Variation

[4] WaveNet: A Generative Model for Raw Audio | DeepMind


user avatar   cliff-92-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人说,AI技术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近一两年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取得的进展不如从前了。我并不这样认为,也许AI基础模型方面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告别了之前大跨步前进,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但对于将AI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来说,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启。各种有趣的进展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谈一谈其中的一个领域: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生成


-------枯燥的理论部分,不感兴趣的可跳过--------

生成对抗网络(GANs)是Goodfellow等人在2014年提出的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成模型。GANs包括两个深层神经网络:一个是用来捕获真实数据分布的生成器G和一个用来确定样本是来自模型分布还是真实数据分布的判别器D。该框架利用损失函数V(D,G)进行零和博弈,具体优化公式如下:

其中 为真实数据, 为真实数据分布, 为噪声, 为噪声分布(通常为高斯分布或均匀分布)。

以上公式可解释为: 的目标是根据真实数据分布来生成尽可能“真”的样本,通过最小化上述公式中的来实现; 的作用是将 生成的样本判别为“假”,将真实数据判别为“真”,通过最大化上述公式中的D进行优化。整个框架可以通过反向传播进行训练,这意味着 从 的决策中获得反馈,然后在下一次迭代中学习如何更好地欺骗 。

-------枯燥的理论部分结束--------


将以上零和博弈原则应用到图像生成领域,催生了一些有趣的任务,包括:从无到有生成高精度人脸图像,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的图像超分辨率,还有图像风格转换

这些任务在前几年陆续被提出来,但两年之前,这些任务上的生成能力还不够强大,效果还不那么逼真。这两年取得的进展可以用amazing来形容。看下面三个具体例子。


1、高精度人脸图像生成

首先介绍英伟达公司在2018年12月提出的一个高精度人脸图像生成的工作。这个算是一个石破惊天的工作,首先看下arXiv论文链接(arxiv.org/pdf/1812.0494)中的两个生成效果图。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该论文方法生成的人脸与真实人脸几无差异,无论是整体上还是细节上。至少从我站上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上来看,若是没有人告诉我些图像这是生成的,我是发现不了。而在此之前,虽然可以生成比较像的人脸,但大多分辨率不高,而且细节部分不够精致。

这个工作更大的意义在于人工智能图像生成进入了“眼见不再为实”的阶段,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图片时的巨大心理冲击主要也在于此。

技术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一方面凸显了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发展的必要性,比如控制不要让本着不良目的虚拟生成的内容在网络上流传,发展其有效鉴别技术,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一批新型应用场景,例如下图所示的卡通化人脸生成。图像生成技术的发展让人脸卡通化变成一个低门槛,可快速复制的行业,这恐怕是一个让很多漫画从业者颤抖的消息。


2、图像超分辨率

接下来再介绍一个图像超分辨率方面有趣的工作《PULSE: Self-Supervised Photo Upsampling via Latent Space Exploration of Generative Models》,发表在CVPR 2020。

虽然说图像超分辨在三四年前就有一些激动人心的工作,比如CVPR 2017上的SRGAN。但是,超分辨率的倍数一般还在宽高4倍(对应超分辨率到面积大16倍的图像)左右的范畴,PULSE做到了将一个16*16的小图像超分辨率到1024*1024,效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这个生成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

更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从一个个非常小的人脸,例如照片拍到的比赛看台上的成百上千个人脸,生成出一个个高清晰度的人脸,虽然是虚拟生成的,但论文作者以及广大网友的测试表明,生成的人脸与真实人脸还是有一定的相似度。

更宽泛一点来说,对于监控视频分析等业务,从视频流中远处的小人脸重构出相似的高精度人脸,便于案情分析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代码和模型开源后,人们发现基于作者的开源模型,大部分时候倾向于生成白人人脸,把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小图像输进去也是。这一现象引起了一场关于种族歧视的大辩论,以至于深度学习先驱,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教授只不过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了一些技术性的观点,也受到了网络暴民的群起攻之,最后不得不在推特上说farewell everyone。


3、图像风格转换—虚拟试衣

最后再介绍一个图像风格转换方面的工作,具体的,虚拟试衣。这是图像风格转换在电商这一垂直应用领域中的一个具体场景。具体来说,人们在购物网站浏览时,看到漂亮的衣服但经常困扰的是衣服究竟适不适合自己。不同于在实体店可以马上试穿,网络上只能靠脑补想象,失手的时候不可避免。对于卖家来说,会导致退货率高居不下,对于买家来说,也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随着这两年图像生成技术的进步,生成图像的质量和细节得到显著提升,虚拟试衣的实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下图是亚马逊在2018年的虚拟试衣效果图


可以看到,衣服上身后什么效果,已经大致有谱了。最近,亚马逊在CVPR 2020上又进一步将这项工作进行了扩展,可以生成混搭的虚拟试衣。具体的,给定一张自己图像,以及一张甚至多张购物网站上参考图像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生成混搭的穿衣效果,如下图所示。


以上。


user avatar   yang-da-bao-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的睡眠偏好被称为“睡眠类型”或“时型”(chronotype),具体分为早睡早起的“清晨型’(morningness),晚睡晚起的“夜晚型”(eveningness)和不早不晚的中间型,中间型占的比例可能最多,而睡眠类型一般相信是先天性加上后天环境的影响。 一般以11点睡眠为中间型的分界,题主想比较的10pm – 6am的睡眠模式属于早晨型,而2am – 10am睡眠模式属于夜晚型。

我们大脑中的下丘脑维持着人体的总生物钟,称为视交叉上核(SCN)。而人体大部分细胞器官都维持各自的子生物钟(peripheral clock)。 SCN从瞳孔接收光信息,维持大概24小时的昼夜节律,SCN通过神经系统(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e),荷尔蒙系统(下丘脑-垂体,hypothalamo-pituitary)等的信号(例如乙酰胆碱、褪黑素、皮质醇等)跟其他细胞器官的子生物钟沟通和同步。总生物钟SCN主要通过光线作出反应,细胞器官的子生物钟主要通过饮食和身体运动调整。 饮食包括食物质量、食物的卡路里和进食时间等都在影响子生物钟,这些饮食和运动因素称为“授时因子”(zeitgebers)。授时因子会推迟或加快大脑总生物钟的时间,生物钟的时差称为“相位偏差”(phase-shift)。所以总生物钟接收光信号后,会影响身体细胞器官的功能,而细胞器官则对进食和运动作出反应,影响大脑的总生物钟。 所以我们晚间的光线,进食时间和运动时间等,都是影响我们生物钟的“睡眠类型”的环境因素。

习惯了晚睡晚起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夜猫子,一定是夜晚型的,相反习惯了早睡早起的一般都觉得自己是早晨型的,但其实有更科学的方法分析诊断究竟个人属于哪一个睡眠类型的:问卷方法或DLMO测试方法。问卷方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回答问卷得出量表分数,两个公认比较准确的问卷量表是“慕尼黑时型问卷.” (MCTQ) 和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EQ),两者都有一定的准确度,但公认最准确达到是“褪黑素昼夜节律时间”(DLMO),原理是人的内源褪黑素在准备入睡前会增加分泌,DLMO是通过晚上到早上收集尿液或唾液化验评估褪黑素在不同时点分泌的状况以作出最准确的判断。有研究比对了MCTQ和MEQ跟DLMO的差异,[1]发现偏差还挺大,所以就算较为科学认可的问卷都不能准确反映人体真正的睡眠类型,我们自己猜可能就更大偏差了,也许我们不应该过早给自己下定论,自己一定就是夜晚型一定需要晚睡。光线压抑褪黑素的分泌,推迟正常睡眠时间,造成人为的“晚间型”睡眠模式,对健康造成隐患。[2]

大量研究比较过夜晚型和早晨型人群的代谢性指标发现夜晚型的人出现各种代谢性疾病更多,2015年的对照组研究,[3] 韩国的研究人员把1620名年龄在47-59岁的人群样本归类为早晨型(29.6%),夜晚型(5.9%)和不早睡也不晚睡的中间型(64.5%)。研究发现只有夜晚型的人群跟更高的代谢性疾病有关,特别是男性,夜晚型的男性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是298%,肌肉缺乏症的风险是389%,而女性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高达222%。

研究也发现夜晚型人群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2013年日本的一项对照组研究,[4]比对了早晨型和夜晚型的糖尿病受试者,发现夜晚型的受试者,反映中期血糖水平的HbA1c和LDL水平更高,更难控制血糖水平。

夜晚型也跟精神健康有关联性,2019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多家大学学者发表的研究,[5] 分析了362家学校的2.9万高中生,发现夜晚型学生出现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的风险更高,而精神健康分数也越低,尽管考虑了睡眠时长的因素,睡眠时间越晚,出现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就还是越高。

2019年的文献回顾,[6] 也发现夜晚型的成年人跟抑郁症,药物滥用,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有关联性。

哥伦比亚大学的横断研究,[7] 也发现夜晚型的女性跟心血管疾病有关联性,夜晚型女性的心血管风险增加241%。

那为什么夜晚型的人更容易出现各种代谢性疾病和精神健康问题? 因为晚睡很多时跟不健康的饮食和“错误”的进食时间有关。 [8] 研究发现夜晚型的人晚上摄入更多的卡路里,而晚上摄入卡路里增加肥胖风险。

哈佛大学和爱荷华大学的学者在2019年发表的对照组研究,[9] 跟踪了872名受试者一年时间,得出早晨型和夜晚型受试者的饮食跟健康关系的有趣的数据。研究发现夜晚型人群在晚间摄入最多卡路里比例的,相对同是晚间型的人但晚间摄入卡路里最少比例的,肥胖风险增加5倍!夜晚型人群晚间吃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多的,肥胖风险分别增加4.5倍和3.7倍,但早晨型的人没有同样的风险。

题主也问到晚上10点睡到清晨4点是否健康,其实成人的最佳睡眠时长是7到9小时,已经有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过短和过长的睡眠时间跟疾病和死亡率有J型或U型关系。例如青岛大学发表的荟萃分析,[10] 包括了35个研究一共150万人的样本,当中有14万个死亡案例,发现睡眠时间时长在7小时,全因死亡率最低,过短和过长的睡眠可能跟健康问题有关,最佳全因死亡全因死亡率,建议大家7小时睡眠可能可以降低死亡风险。所以一天6小时睡眠并不是最理想的。

综合上述近年的研究,人的睡眠类型有早晨型的早睡早起型,夜晚型的晚睡晚起型,和正常作息的中间型,睡眠类型受先天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晚间光线会推迟我们的生物钟,造成人为的夜晚型睡眠类型,而夜晚型睡眠模式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病和精神健康风险。这些风险起码部分跟饮食模式有关,如果晚睡晚起的人可以减少晚间摄入的卡路里,实行更健康的饮食模式,研究发现可以大幅降低肥胖和代谢性风险。

参考

[1] Kantermann, T., Sung, H., & Burgess, H. J. (2015). Comparing the 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 and Munich ChronoType Questionnaire to the Dim Light Melatonin Onset. Journal of biological rhythms, 30(5), 449–453. doi.org/10.1177/0748730

[2] Ashbrook, L. H., Krystal, A. D., Fu, Y. H., & Ptáček, L. J. (2020). Genetics of the human circadian clock and sleep homeostat.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45(1), 45–54. doi.org/10.1038/s41386-

[3] Yu, Ji & Yun, Chang-Ho & Ahn, Jae & Suh, Aly & Cho, Hyun & Lee, Seung & Yoo, Hye Jin & Seo, Ji A & Kim, Sin Gon & Choi, Kyung Mook & Baik, Sei Hyun & Choi, Dong & Shin, Chol & Kim, Na-Hyung. (2015). Evening Chro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Middle-Aged Adult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100. jc20143754. 10.1210/jc.2014-3754.

[4] Iwasaki, M., Hirose, T., Mita, T., Sato, F., Ito, C., Yamamoto, R., Someya, Y., Yoshihara, T., Tamura, Y., Kanazawa, A., Kawamori, R., Fujitani, Y., & Watada, H. (2013). 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 score correlates with glycated hemoglobin in middle-aged male worker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ournal of diabetes investigation, 4(4), 376–381. doi.org/10.1111/jdi.120

[5] Gariépy, G., Riehm, K. E., Whitehead, R. D., Doré, I., & Elgar, F. J. (2019). Teenage night owls or early birds? Chronotype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28(3), e12723. doi.org/10.1111/jsr.127

[6] Kivelä, L., Papadopoulos, M. R., & Antypa, N. (2018). Chronotyp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Current sleep medicine reports, 4(2), 94–103. doi.org/10.1007/s40675-

[7] Makarem, N., Paul, J., Giardina, E. V., Liao, M., & Aggarwal, B. (2020). Evening chro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adverse health behaviors in a diverse population of women.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37(5), 673–685. doi.org/10.1080/0742052

[8] Mazri, F. H., Manaf, Z. A., Shahar, S., & Mat Ludin, A. F. (2019).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otype and Dietary Pattern among Adults: A Scoping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1), 68. doi.org/10.3390/ijerph1

[9] Xiao, Q., Garaulet, M., & Scheer, F. (2019). Meal timing and obesity: interactions with macronutrient intake and chronoty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5), 43(9), 1701–1711. doi.org/10.1038/s41366-

[10] Shen, Xiaoli & Wu, Yili & Zhang, Dongfeng. (2016). Nighttime sleep duration, 24-hour sleep duration and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adult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Scientific Reports. 6. 21480. 10.1038/srep21480.




  

相关话题

  假设外星文明将他们的科技全部传授给人类,以人类的智力能够理解吗? 
  好的科普文章应该是什么样的? 
  人类的科技水平会无限发展吗?还是会有一个极限? 
  阿里巴巴的AI实力被低估了吗? 
  有哪些有趣的测量体重的方法? 
  2020 年为什么发展中小科技企业很重要? 
  为什么德国和苏联在电子方面一直不如英美? 
  哪件事让你开始相信「AI 就在身边」? 
  现在进入2021年,科技更新,环境,生活方式改变,作为80年代,90年代的我们,我们怀念以前的什么? 
  如果华佗的《青囊书》没有失传,中医外科真的达到或者超越西医外科的高度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管云鹏等演员出演的一系列爽文剧情短剧?
下一个讨论
作为专业程序员怎么看待华为的鸿蒙系统?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