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确实有明长城。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在大通回族与土族自治县,当地长城主要采用土筑,中间混杂细碎的石子,下宽上窄,加以夯实,形成坚固的土墙。其内营城、卫所、烽火台、敌台、墙台、关隘、城堡、烟墩等一应俱全。被青海省当地媒体自夸为青海八达岭.......
这一段长城在谭其骧陕西行都司地图中也有反映:
不过事实上,大通段明长城只是整个青海省明长城庞大体系的冰山一角,经过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和测绘局进行的调查,完整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
经过3年艰苦细致的工作,查明青海明长城资源分布在乐都、互助、大通、湟中、湟源、民和、化隆、门源、贵德、平安和西宁等11个县区,全长363.44km,其中主线全长331.83km,其他墙体及壕堑长31.61km;除此而外还有10座敌台、116 座烽火台、4座关、46座堡及5处其他相关遗存。
地图也有:
关于青海省明长城,现有的文字资料记载少的可怜,尤其是第一手的记载基本没有,关于其建造过程的描述主要就来自清朝顺治年的《西宁志》和乾隆年的《西宁府新志》,从其中我们可以知道,西宁近境的明长城,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开始,由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筑,后来经过了隆庆元年、隆庆六年、万历元年、万历二年、万历二十四年多次大规模的修筑才初步完成青海西宁近境长城的工程。而修建长城的目的,当然就是防备当时频繁在西海(青海湖)和松山出没,劫掠河西诸州郡卫所的西海蒙古和松山蒙古。
此外,清朝时期对于青海长城又在雍正和乾隆年间分别进行了两次翻修。其目的是为了防范当时刚刚被击垮的青海蒙古二十九旗部众。
国朝雍正十年,署西宁总兵官印务范散秩大臣时捷奏请动功重修。乾隆十年应琚率同知县张渡于残缺处复捐俸葺理,虽垣堑时有损益,而规模仍旧。
关于青海明长城的具体军事防御功能,有一篇博论《青海明长城防御体系及典型遗址易损性评价》很有意思,摘出其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