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凡是俄罗斯参与的对外战争,都逃不过一个两年定律:首先要花一年的时间意识到自己在打仗,之后再花一年的时间弄明白上一场战争的模式和经验在这一次并不适用。等到两年时间过去以后,才能学会从当前这场战争里总结经验并开发出对应的作战方式。
当然,有些时候对手太弱,还没等进入这个状态就莽赢了也是有的,但是芬兰显然不属于这种可以莽赢的对手,相反段位还要高上许多。
首先,苏芬战争苏联拿到了想要的领土,所以不存在拿不下;其次,不存在反杀的情况。
至于说苏联为什么打的艰苦,首先是对冬季芬兰情况估计不足,苏芬边界地势崎岖森林密布,不适合苏联现代化装备集群展开;对芬兰地理情况不了解,指挥系统混乱,情报不利都制约了苏联战争能力;芬兰方面充分发挥滑雪优势,利用滑雪板和雪橇高速机动,苏联方面没有应对措施;芬兰人口极端集中在沿海地区,苏联缺少海洋登陆作战设备和经验,否则直接登陆赫尔辛基就拿下了。
不存在反杀情况,二战中芬兰军队自始至终没有拿下维堡,也没有对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的铁路形成致命威胁,原因芬兰军队缺少现代化战争能力,一旦越过边界也存在不熟悉地理的情况,而且进攻作战正中苏联军队下怀,苏军利用山林湖泊布置的炮兵阵地对进攻芬军造成巨大伤亡。对于人口百万的芬兰来说,5万伤亡就已经不可接受了,到了1943年进攻苏联的芬兰军队已经在崩溃边缘,伤亡惨重而且缺少补给。
苏芬战争被很多人误解了,实际上此战胜利的一方是苏联,而且极为重要,二战中正是凭借维堡防线,苏联在列宁格勒西北方向死死顶住芬兰和德国联军的进攻,保证了列宁格勒西北方向的安全。
苏联差点被反杀是完全不存在的事情。除非这个点有从列宁格勒到维堡那么大。
百万苏联大军拿不下芬兰,也是不存在的。那是一开始出动的50万大军拿不下芬兰。等到苏军真的累计投入百万人的时候,已经是1940年2-3月,芬兰很快就战败求和了,再打下去芬军几乎肯定是全军覆没。
尽管苏军损失确实十分惨重,但也要看到
苏联战前提出的要求是什么?1)卡累利阿地峡国界向西移动12公里。2)租借雷巴奇半岛给苏联(摩尔曼斯克附近)3)租借汉科半岛与苏联,苏联会付一些钱。4)割让芬兰湾当中一些小岛。5)拆除曼纳海姆防线。6)苏联割让卡累利阿部分领土予芬兰作为交换。
单纯从面积上来看,芬兰给予苏联2761平方公里,苏联给予芬兰5529平方公里。但苏联要的都是战略要地,尤其是地峡国界西移以后,距离芬兰第二大城市维普里(维堡)只有30公里距离。苏联给芬兰的土地真的是没啥太大价值。
那么战后苏联得到了什么?1)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包括维堡,全部割让予苏联。比苏联原本要求多的多。曼纳海姆防线地区直接变成了苏联领土。2)拉多加湖以北大量土地也割让予苏联,拉多加湖从两国界湖变成苏联内湖。(新要求)3)雷巴奇半岛割让(原本为租借)。4)芬兰湾中间小岛割让(不变)。5)萨拉附近割让部分土地(新要求)。6)租借汉科半岛(基本不变)。7)苏联原本用于交换的领土当然也不会给芬兰。
简而言之,苏联不仅达到了战前提出的所有条件,而且变本加厉。所以哪里能看出“拿不下”和“被反杀”呢?
然后直到今天,国界还是那么回事,维堡还是属于俄罗斯。顺便说一下,维堡其实本来是瑞典人修筑的,1710年大北方战争中,俄罗斯打败瑞典占领此地。1812年芬兰大公国的成立时候,亚历山大一世把维堡划进了芬兰大公国(反正芬兰大公也是他自己)。这造成了1917年维堡随芬兰独立,然后又被苏联通过冬季战争占领。这地方的经历有那么一点像现在的克里米亚。
从战争前后的条件就可以看出,芬兰终究还是战败了。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是,芬兰还不如当初直接答应得了,这样不仅损失小,还避免了卷入二战。至于被苏联欺压这件事情……其实二战以后芬兰也长期活在苏联的阴影下,有个专门的术语是“芬兰化”,具体含义可以自己查询。
当然马后炮没啥太大意义,但至少说明了冬季战争中,芬兰就是战败方,这一点毫无疑问。
至于苏联为什么付出这么多代价,详细回答起来太麻烦,简而言之:
1.战略上过于轻敌。一开始只动用了列宁格勒军区的约50万部队,而芬军的人数也超过30万,苏军初期阶段的人数不到芬军的两倍。而战争末期苏军投入的总兵力为70多万(约100万是累计投入),芬军的总兵力还是30多万,苏军总兵力超过芬军2倍,而这个时候芬兰确实撑不住了。
有一种看法认为,当时苏军的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提出过击败芬兰需要动用全国各军区的力量,但斯大林认为列宁格勒军区就够了——以下只是我个人猜测,沙波什尼科夫应该是出于军事角度考虑,芬兰全力抵抗的情况下需要的兵力。斯大林想必不是不相信总参谋长的军事水平,他更有可能从政治角度认为芬兰的抵抗意志不会那么强烈。
很可能苏军对于芬军的战斗力有一定的认识,但最高领导层对于芬兰的意志有着极大的轻视。
2. 当然,人数不代表一切,武器装备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这方面苏军占尽优势。可是苏军过于轻敌,他们选择了在冬季发动入侵。虽然说大家都冷,但是冬季更加不利于进攻,也更加不利于先进武器的发挥。我不认为苏军意识不到这一点,更有可能是他们认为可以吓倒芬兰,所以为了节约时间就立刻开打。
3. 苏军的进攻路线布置也奇怪。芬军30多万人中,主要布置在卡累利阿地峡,有12万人左右(不计战略预备队)。而苏军布置在这个方向的,也不过20万人。20万人在冒着严寒打12万人驻守的防御工事,这确实很有难度。
那么其他30万左右的苏军干嘛去了呢?布置在拉多加湖以北,中线和北线,企图截断芬兰,切断从瑞典和北冰洋进入芬兰的路径。
我认为,这就是苏军最初的战略轻敌导致的严重的战略误判,最终导致军事灾难。
其实,如果只是打芬兰,中线和北线打不打关系不大。打下维堡,沿着海岸进攻赫尔辛基即可。但是,可能是由于苏联认为芬兰不会坚决抵抗,所以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国家。苏联把大量兵力放在了难以进攻的路线上,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切断其他国家支援芬兰的可能。而这多半也是基于苏联认为芬兰就不会独自坚决抵抗的判断——但如果有人撑腰就另当别论了,所以他们花了大力气去消除这种可能性。
但事实证明这完全是误判,就没有哪个国家为了芬兰挺身而出。英法曾经动过向芬兰出远征军的念头,但这个想法的真实目的更可能是占领挪威和瑞典北部,切断德国铁矿石供应——挪威有可能是这么认为,所以他们死不同意,最终导致英国下决心入侵挪威——即使苏芬战争已经结束了。而德国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为了防止英国抢先手,就先入侵了挪威。
总而言之,外国对芬兰的援助十分有限,苏联完全是多虑了。
而苏军的灾难性失败,那种以数倍兵力进攻却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惨案,主要就发生在中线(包括拉多加湖以北)和北线的人烟稀少,缺乏道路的地区。当然苏军在地峡打得也没多好看,但也没有那么离谱——况且地峡战线上苏军也真的没有数倍兵力。
4.苏军本身作战能力差。这个是存在的,但并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铁木辛哥上台以后,对曼纳海姆防线进行炮轰和轰炸准备,在卡累利阿地峡集中了40万以上的强大兵力,以及大量火炮和轰炸机发动强攻,芬兰军队那15万人根本顶不住这样的猛攻。
———————————————————
不少评论都认为如果芬兰接受苏联要求,则苏联会吞并芬兰。
虽然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但据我所知,目前也并无证据支持。只能说是一种猜测。
但我倾向于认为苏联的目的应该还是为了列宁格勒以及摩尔曼斯克的安全考虑。
如果苏联真的目标是最终吞并芬兰,那么苏联提出的条件实在太……小了。除了拆除防线可以算一条比较严重的条件,领土要求实在太微小了。
比如,地峡国界西移12公里(实际是向西北移动一个扇形),很难理解这点土地对于吞并芬兰这样的目标而言有啥特殊意义——但对于拱卫列宁格勒确实有意义,因为相对火炮射程而言,这还是挺长一段距离。
芬兰湾几个小岛……就更不知道意义何在了。难道是怕芬兰修筑要塞阻碍苏联海军?但首先芬兰估计也没这预算,其次,打芬兰也不靠海军。不过,如果从保卫列宁格勒角度考虑,对苏联海军的防御还是有很大用处的。
雷巴奇半岛同理,对保卫摩尔曼斯克有意义,看不出此地对吞并芬兰有特殊意义。
汉科半岛有相当战略意义,但主要还是控制芬兰湾,真要从这里进攻芬兰,则很难把部队展开。
当然,领土无论大小都有主权。不是说苏联提出的领土要求不大就代表正当。但假设苏联最终目的是为了吞并芬兰,这第一步似乎小得有点奇怪。
实际上,双方谈判从10月头开始,谈到11月,11月30日苏联才开战。这个时间相当长,苏联真要吞并领土,应该早就最后通牒甩过去了,还花一个多月在那里讨价还价?似乎也比较奇怪。
况且,和波罗的海三国不同,无论怎么说芬兰都不可能在德国的主攻方向上,而芬兰军队本身的威胁并不算很大(以当时来看。况且实际上最终威胁也不大。芬军进攻苏军防守的场合,芬军表现也没有特别突出),并没有很大的迫切性要整个吞并。
至于芬兰的各类资源,原本就很少,而苏联原本要求的地区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资源可言。
当然,以上也只是推测,并不能否定苏联计划吞并芬兰的可能性。但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认为1939年苏联并没有这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