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的数据,放眼全世界,最爱跑步的欧美和日本,也都是类似的——基本35-40年龄段跑的最快,马拉松的平均完赛成绩4个半小时。
(身为前从业者)一直憋着一句话,基本上目前所有非精英选手的马拉松数据统计,装备啊训练啊赛事啊……不管哪一类,这些各种*皮书、**大数据、**年度报告,有一个说一个,都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全是脱裤子放屁,说不出多少真正有分析价值的表象数据。
马拉松最考验有氧能力,而人类这个物种,(如果坚持锻炼的习惯)有氧能力一直到60岁都能维持在极高的水准,而后才开始明显衰退。相比之下力量、敏捷、反应、肌耐力……都是青春饭。所以相比较而言,马拉松、铁人三项的职业精英选手,比其它职业选手年纪都偏大。其它运动的选手30+就进入生涯尾声,而马拉松30+可能正好是巅峰状态。
——中年人跑得更快,生理角度能解释得通;
业余跑圈有句话叫,如果你想跑马拉松,最好能保证每个月的跑量能达到200公里至少。平均下来每天得跑7公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周7天,能做到跑3休4甚至跑4休3已经是比较高频的训练了,更专业些的还能做到跑5休2、跑6休1甚至一天多练。
这就意味着马拉松需要投入极多的时间,且这种投入必须是持续的。停止训练后两周时间,有氧能力就掉的没法看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马拉松这行不通。这样一算,平均下来至少一周得有3-4天、每天拿出超过1小时(还不算前后换衣服、热身冷身、淋浴之类的时间)在跑步上面。
——时间对青年社畜真的太奢侈了。相对来说工作稳定,家庭稳定的中年人,抽出时间跑步要更容易些。很多临近退休年纪的跑者就是最让人羡慕的一群人,经济稳定,家庭稳定,时间充裕。
投入和成绩成正比,很多业余跑者跑的最快的年纪,40+也很常见。
而青年人,如果能稳定的持续的花时间在一件事上——那赶紧去精进自己其它业务吧,不管是学习技能或者做些别的事,对未来人生或当下生活的改变,要比跑步来的重要的多;
有个运动项目叫门球,发明初衷是为儿童设计的。结果没想到儿童对这没兴趣,老年人却玩的不亦乐乎。导致很多时候门球直接被叫作老年门球,变成了老年人的专属项目。
马拉松也差不多如此。虽然花在跑步上不需要太多钱,但前面提到的时间,实在对不少人都是很金贵。何况这个项目,需要的耐心、专注、忍受乏味的能力,都不是年轻人擅长的,又是中年人比较具备的。
——年轻人不妨趁着自己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时,多去尝试一些其它运动。比如球类、户外。
等你人到中年,真切感觉到自己身体状态下降,需要稳定且持续的运动来维持较好状态时,跑步就是很不错的运动了。
铁人三项就更极端,三项运动不光都要兼顾训练,也都得投入大量金钱。被曲解成中年成功人士的运动也不奇怪;
国内马拉松处于“群雄割据”的时期。虽然上面有个中国田协,但马拉松的举行更多是当地政府和办赛方的事,这导致国内马拉松有不少结盟式的比赛,总体来讲是各弄各的(比如北马和汉马是“一伙”的,厦马和兰马走的近,浙江的马拉松又是内部抱团的,这些不展开说了)。
这就导致很多数据,包括这个蓝皮书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在很多数据打通上是做得蛮差的。
拿我自己来说,早些年跑过的马拉松压根查不到,个人的pb之类数据也完全错误。
——这类所谓大数据,这类统计,本身数据偏差就不小,数据的意义也不大。看个热闹就行了。
当下国内马拉松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长跑和马拉松热,很多媒体的宣扬方式都是值得商榷的。包括一些一窝蜂办赛、一窝蜂参赛的现状,对跑步正面效果的过度夸大,未必就是好的。
24岁以下的年轻人,没事跑什么马拉松?18岁左右进大学,多数人要读研,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恋爱吗?而且,球类运动等身体对抗运动,更有乐趣、社交魅力。年轻人参与马拉松的整体几率大大下降了。马拉松是中年人对抗孤独的运动,而且前提是有钱有时间才行。所以,这样的数据不说明什么问题,相关的比对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