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关于『要养成记录的好习惯』,还有这么活生生的好例子。
每次在『在行』上跟产品新人说完主要的几条建议之后,我都会强行加一条『千万千万记得,不管什么都要养成记录的好习惯,以防扯皮』。
乔布斯说过,关于因为无法溯源导致的撕逼和扯皮,被称为产品经理的七大噩梦之一。
产品经理学会写东西、记录事情,不仅仅指的是需求文档,而是更多在沟通过程中、在各种想法中抽离出的供未来使用的东西。
记录这些东西有很多注意事项,我们一条一条说。
1. 记录的事情不分大小
沟通的形式很多样,开会算是沟通,吃午饭时随口跟工程师提了一句也是沟通。但不管怎样的沟通,一定一定要记录。
原来的故事可能是:
在电梯里碰到工程师小明,说老板提到有个文案要改掉,小明说好嘞简单得很,然后你就没再放心上。
过了几个月,老板又跟你发火,说看到文案没改,你找到小明,小明说:啊?你说过这事儿?
老板说你办事不力扣了你半个月奖金。
改正后的故事是:
在电梯里碰到工程师小明,说老板提到有个文案要改掉,小明说好嘞简单得很,然后你就没再放心上。
你下午回到工位,发了一封邮件给小明,抄送他的上司,以及老板。邮件就几句话,说明了改文案的情况。
过了几个月,老板又跟你发火,说看到文案没改,你找到小明,小明说:啊?你说过这事儿?
你翻出邮件来,白屏黑字,小明没得狡辩。老板扣了他半个月奖金。
2. 记录的内容要翔实可信
如果本来讨论清楚的事情,因为记录时随手敷衍,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记成『下午会议大家达成一致,按照老张的说法做』,等半个月后,大家都忘了老张的意见时,那老张就真的是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指当时的鹿为现在的马也没关系。
一件事情,不要因为追求速度就说不清楚,也没必要写成格式化文档,只需要确定,当你不了解当时的任何信息时,还能通过你的记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行了。
3. 根据记录的种类做记录的格式,防止缺漏
有时候,想到的未必就是够全面的,所以我习惯把记录的信息进行分类,格式化记录。
记录有这么几种:
最近我让我们团队的实习生小伙子做会议记录,他处理得很好,供大家参考:
Dear all,
这是今天的会议记录,如果发现内容有遗漏,请及时联系我。
地点:旧金山
时间:16:30
Q1,地图导航问题。
A1,地图展示模式
分两种模式:热力图引导和订单位置(包括导航)。修改接单区域放入【地图】中,【+】、【-】号按钮默认隐藏,新增【设置】按钮,点击显现出原有隐藏的【+】【-】按钮。
地图导航,在小旗上显示数字(按照接单顺序),点击小旗显示【开始导航】。导航直接引用高德地图。
负责人:ZL
截止时间:下个版本前
Q2,需求问题。
A2,去掉 PBS 的限制
区域半径的限制 QC>0.5-1.5 QS>1.5
负责人:ZJ
截止时间:下个版本前。
Q3,协作方式更改问题(通知)
A3,重需求、功能概念
版本两周上一次(汇合几个需求)
开发模式同时需要更改
负责人:通知型,不需要
Q4,例会问题(通知)
A4,周一、三、五例会 涉及没讨论完的方案、个人工作汇报、工作分配
负责人:通知型,不需要
祝好!
前两个是记任务,后两个是记事。简要清楚,如果几个月后回溯来,是知道这次会议做了什么的。
4. 记录的形式不限
记录的格式或者形式都没有好和不好之分,只有便利和不便利之分。
对于我来说,需要周知的大都是通过邮件,需要自己备忘的就 Evernote,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只要养成事无巨细地把需要记录的事务记录下来的习惯,虽然花费的时间精力不会太多,但收效是显著的。
我们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
如果在一个月前,能够发一封简短的邮件,说:『今天与技术总监已经讨论过方案 A 和 B,技术总监认为人手不足所以暂时不考虑。具体方案在附件中,供大家参考。希望之后有精力的情况下再考虑。』
那么结局就会是:
总监于会,怒叱产品尸位素餐,并附案。产品轻点邮箱,信既现,事已清。总监惭而退,不敢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