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三两枯玫、二盏白芷、一钱黄精,再加上肉蔻、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大料、孜然、茴香、陈皮,配点老抽、生抽、冰糖,就可以开始卤肉了。
至于说这玩意儿温润清凉……
初中生写出这种文笔算可以吗?当然不可以。写作的本质是一种表达,而表达的最基本要求是精准。你的问题不单单是滥用修辞手法,而是因为生活阅历太浅、阅读量小,连最基本的用词准确都做不到。
对于初中生来说,写作只需要做到两点就非常好了:准确和通顺。你喜欢一个人但不敢说,那就直接写“我喜欢XX,但是我不敢跟他说话。我怕他的拒绝会让我在同学面前变得很难堪”。如果你喜欢加一些修辞手法,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去加,而不是觉得这样表达太直白就放弃它。需要知道的是,以后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从事职业写作,但在生活中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写PPT、做汇报,都对写作能力有要求,而这些工作对文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精准。
有些人说这至少证明了你有写作的意识和想法,是应当鼓励的。还有人建议你去投稿,看看别人怎么说。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瞎扯。如果你去投稿,只要运气不差,总会遇到愿意发你这篇稿子的人——现在有很多杂志、报纸也喜欢这种风格的东西,而且白落梅的书不也是出了一本又一本吗?但是,就像很多山寨产品也有市场一样,你的东西能存在并不表明它的价值高。大多数真正对文学有信仰的人,不会接受自己的水平一直在那个水平线上徘徊的。
无病呻吟可以,量词破碎不行,求你了。
三两枯玫,二盏白芷,一钱黄精,苦涩的茶香在心头蔓延开来。
一两=50克,三两=150克
三两枯枚,150克干玫瑰花,知道啥概念不?
这个罐子和iPhone7P差不多大,里面能装60克干玫瑰,150克就是两罐还要多。
中等饭量的女生一顿差不多能吃下二两米饭,三两干玫瑰花就甭泡茶了,这是抱着罐子当薯片嗑呢。
不对,一袋乐事薯片也就40克,题主刚刚嗑掉了近四包乐事薯片,现在应该已经渴得到处找水喝了。
我一向认为中学生写矫情文章没啥毛病。
一方面是因为中二时期谁都逃不过,另一方面,作文阅卷老师也偏好那种堆砌辞藻的文风。
你说你泡茶加了玫瑰花、白芷、黄精,不懂的人还以为是什么特别的药方;
你说你泡了三两玫瑰花,得,一看就知道是瞎编的,后面都不想看了。
写这个回答的过程中,搜出来一个和题主一样量词破碎的存在:
如果是一天可以吃四斤干饭的强者,喝三两玫瑰花倒是没有大碍。
不过,和风雅可沾不上什么边了。
这不能叫文笔,孩子,看见你写的东西我一下想到了自己初中写的作文,非搞些高深的名词,起源不说起源叫滥觞,写晴天草地的时候一定要写蓝的纯粹,绿的张狂。但是,运用华丽的辞藻一定要保证在文体通顺逻辑合理的前提下。否则一堆名词堆在一起叫什么东西?看这个文章一没叙事二没深度就是个漂亮的糖纸,再好看也是垃圾。而且啊现在写东西一点都不赚钱不出名,你才初中哪怕是新概念作文比赛拿奖了也没用,还是好好写记叙文应付高考吧。
喝个水而已,黄精是补阴益肾的小孩子不要乱喝。
很多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我知道,他们想看我怎样运用平仄和谐,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一气呵成的顺口溜来喷你。
我偏不!
初中生,写什么不重要,写,才重要!
当大部分初中生作文还局限在成长快乐妈妈母爱、老师辛苦同学友爱、爸爸拾金不昧奶奶和善慈祥、老家暑假难以忘记小学生涯令人挂怀的时候,题主你能脱离舒适圈向外迈出一步,这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唯一要注意的是你迈出的方向出了一点微小的偏差,你的品如词汇积攒的不少,它们本来都是些淡雅高端好像拥有自由女神一样的气质,却被你叠床架屋般的重复排列,变成了另外一种效果。
还有些词汇使用的令人不知所云,比如开头一张图片里的头一段:"温润清凉的茶水如你一般在心中南辕北辙……"
琢磨了半天,我感觉我只有晕车呕吐的时候,这茶水才能称得上是"南辕北辙"——目的地应该是膀胱,却从嘴里喷出来了。
我不禁佩服题主的情感描绘能力——想起你就想吐。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南辕北辙这个释义为:"行动和目的相反"的略带贬义词汇究竟在这篇行文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例子,其实下面还有很多。
我理解题主你是想模仿散文大家勤于利用"意象"表达一种若有若无的思绪。但是你要明白,意象之所以可以构建情感是因为它的普遍性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
但当你为了"意象"而"意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让你的意象庸俗化、晦涩化、令人审美疲劳读之生厌,比如第二篇里,短短的篇幅就一会鲤鱼一会飞鸟一会乌鸦的,我脑海里没有情感共鸣,只有动物世界。
这跟你本来的写作目的是南辕北辙的。
当然,你这个年纪不能苛求太多,希望你能保持随时练笔经常写作的良好习惯,慢慢品味学习如何从生活阅历中去提取文章元素。
至于具体的语句方面,除了多阅读经典、名著补充积累外,你最要牢记的其实是三个字————说人话。
不说我自己了吧。就说我教过的学生。
类似这样风格的我见过四个。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两个初一的,一个高中的。
好吧高中那个是我老公的学生。也算是亲眼见过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四年级的。我新接的班,第一次写作文就发现她特别出众,慢慢到了五年级更是了不得。看她的作文就跟看萌芽似的。
高中那个更厉害,到处挣稿费,写个文网上一大堆人追着看……
这还都是我们一个十八线小地方的普通学校遇到的孩子。
所以说,你初中写这些东西,挺正常的。
千万别把自己当天才。
再长大一些,见的多了,就知道自己什么水平了。
不过也不用太失望啦……基本前百分之十的水平吧……已经不错了。
总之就是千万别飘。
小朋友,不要听其他人给你的嘲笑。他们跟你不一样,他们都是一天之内长大的。你应该听我的,因为我和你一样,是慢慢长大的。
你写的东西缺少两件事,1,常识;2,中心思想。
不要慌,我不是在讽刺你,因为这是写作初学者一定会遇到的问题。
关于常识。
比如你的第一句话枯玫,3两是特大的一包。多大呢,大概有过年时用走亲戚的旺旺雪饼家庭装那么大。
比如“盏”是中药粉末、液体的量词,即使偶尔用来描述固体也是描述碗状物,比如一盏燕窝。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常识错误呢?因为你犯了初学者的最常见的一个错误。“用一些少见的词,让文章显得很拉风”。
少见的词=在常识中很少出现=容易常识错误。
所以你需要做两件事来克服这个小错误。
一、加大阅读量,让常识的空白区域被填充。
二、减少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酷词。
关于中心思想。
你这些文章都缺少中心思想。看完你写完,不知道你要干嘛。其实这种情况也很常见。
因为初中生最长接触到的文字是歌词中的小清新,教材里的朱自清,以及朋友圈的“郭敬明”。这个状况也和你的阅历有关。那些大部头的“大人文学”中,连贯的因果、人物背后复杂的人性、甚至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区文化,是你的阅历所不可能理解的。
我在你们这种年级时,也会有个小本子,抄一些“思念是天边的雨,怎么剪也剪不断;思念是天边的雨,怎么连也连不上”,当时觉得这种句子特别美好。好像每一句都能唱出来,唱到我的心里。
于是我写作文时,脑子里都是一个个曼妙的“句子”,而不见张杰...oh no...我是说章节。
这个问题直到高二时,我的语文老师才帮我解决掉。
处理的方法是,“做三个加法”。
第一个加法:用一句话表达你写这片文章要表达的内容
第二个加法:扩充第一句,用3~5句话,跟别人解释清楚,你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个加法:对这3~5句话来填充你的故事和辞藻。
我们可以用你那个《佛》来试试这种方法:
1,我要表达:佛面前路过了一个女人
2,我想告诉别人:路过佛前的这个女人,在佛前呆了一会儿,回想起一个故人,她突然感到了寂寞。
3,有了文本框架,最后填充一些细节:
她从大佛前路过,正是黄昏落幕,庙祝将油灯点起。
借着光,她在庙前休憩。
透过香烛氤氲的烟,她在佛像的眉目里,恍惚看到了他的脸。
她看啊看啊,入了迷,直到晚课的木鱼将她惊醒。
霎时,魂魄从回忆中抽离。
那朝思暮想的笑,似乎去追随了远方的他,越来越远。
抛下她,在无尽的夜晚。
离开前,
“菩萨保佑,有生之年,他还能回到我的身边”
她默念着,磕完3个长头,迟迟不肯起身。
就好像要把额头磕进土里,
好把思念传入大地,
也许某天,能被他捡起,
菩萨保佑,希望能被他捡起。
和尚睁眼看她,
这施主如此虔诚。
佛只是庄严的微笑,
这是又一个情关难过的凡人。
人间情苦,只有佛知道。
你瞧,是不是稍微好一点?
只要搭出了框架,你可以在每一句上逐字打磨。它还可以更好。
所以,小朋友,
你还年轻,时间还很多。你可以先试着练习讲完一个故事,而不要为了急于获得别人的认可,而去堆砌奇技淫巧的词语。
你也不要灰心。这个帖子里骂你的人,他们的水平也只够在一个初中生面前张牙舞爪。每个人都是慢慢长大的。你今天在小本子里记下的那些妙语,一定能成为你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之后的点睛之笔。
最后,多写,多练,不怕摔跤,加油 。
东拼西凑一锅粥,翻来覆去煮到馊。
拾人牙慧加醋油,废话从尾说到头。
强拼生字掩其嗅,故作风雅我见羞。
既然水平不太够,不如来写顺口溜。
题主写的,可以叫做“明媚忧伤体”。
它的特征就是一会儿明媚一会儿忧伤,一会儿忧伤一会儿明媚。
为了深刻地理解它为什么烂、烂在哪里,不仅要读,还需要思考一下它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
我来模仿一下“明媚忧伤体”,帮助大家扒皮见骨。
首先,我觉得应该写个大纲,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写。
我就用“明媚忧伤风”写个大纲吧:
无依少告几朝夕,月月年年一须臾。(好忧伤呀55
孤独相厚多时矣,寂寞徘徊不肯去。(继续忧伤中
只身独暖北风里,清心难起相思意。(加入明媚
且将闲愁付闲笔,幽人自有幽人趣。(最终明媚了
好了,现在要开始扩写这四句话了。
重中之重是写出各种奇奇怪怪的意象调动目标读者的情绪。
其次是要加入生活小细节,让目标读者有代入感,然后我就可以牵着目标读者的鼻子,让他们一会儿明媚一会儿忧伤,一会儿忧伤一会儿明媚了。
最后要用一些废话连接以上两种内容,注意要写成中二文艺风。
第一句:无依少告几朝夕,月月年年一须臾。
你明媚在和煦的春风里,我孤独在森冷的冬风下。
寒来暑往又一季,冬去春来再一年。
你解了冻,我却成了冰。
时间那么长,却又那么短。
一秒钟,我能当作一辈子。
一辈子,其实也只是一秒钟吧。
第二句:孤独相厚多时矣,寂寞徘徊不肯去。
我总是怀疑,苍茫天地之间,其实只有我一个人。
他人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他们。
只是我们生活的两个时空碰撞了而已。
我笑着摸了摸空气。
空气冲我笑了。
我的影子,趴在地上看着我。
有时候,我的影子很小很小,比我本人还要渺小。
有时候,我的影子很长很长,把落寞拉得很远很远。
它大概是个能伸能曲的大丈夫吧。
它又出现了。
它叫寂寞,刚开始只出现在黑夜里。
后来,白天它也会过来。
然后,我就再也甩不掉也离不开它了。
它是一种感觉。
我甚至不能像抚摸空气一样摸摸它,拍拍它的头。
我看不见它,可我知道它的样子。
它的样子,就是我的样子。
它就是我的影子,我就是它的影子。
相依为命,不离不弃。
第三句:只身独暖北风里,清心难起相思意。
我一个人迎着北风而立,风呼呼,心却是温热的,砰砰跳动着。
我知道我还活着。
心未死,人便活着。
是我自己,在温暖自己!
一个人,面对天和地,迎接风和雨。
哦,暖暖的血,涌动在血管里。
一切的离情与愁绪,都被我生生地挖去了。
不留痕迹!
不剩点滴!
心清了也轻了,心净了也静了。
怕什么?
什么也不怕!
我,至少还有自己!
我把手捂在嘴上,悠悠地吐出一口热气。
好暖好暖,从手里暖到心里。
第四句:且将闲愁付闲笔,幽人自有幽人趣。
我用笔写下的,正是自己。
笔下是一段愁,愁到了骨子里。
我闲着,笔忙着。
相映成趣。
看题主拿白芷黄精泡水喝,我就有点疑惑——这孩子不会是跑厨房抓了一把调料泡上了吧?
其实写作和烹饪也差不多,辞藻啊,意象啊,典故啊,都是调料,你要是完全不会用,那你一定不是个好厨师——可你要是端出一盆调料来愣说这是你做的菜,那别人也下不去筷子不是……
更何况这盆调料有小半盆都是锯末子硬充的……
当然了,初中阶段写出这种文字,的确会让人不明觉厉,如果语文老师水平有限的话,或许还能凭借「快看啊我会用调料了」的炫耀忽悠来几个高分,但说到底,还是难逃一个「言之无物」的评价。
现在的题主,应该是处于那种在文字方面有了想入门的意识但还没找到门的状态,比那些还在整天王者农药的同龄人要先进不少,这点值得肯定,但还远远不够。
所以对题主的建议就是——在试图优美之前,请先做到准确;在试图风雅之前,请先做到真实。
对武者而言,乱用没掌握好的招式只会伤到自己。
对文人而言,乱用没掌握好的文字只会以词害意。
把那半盆锯末子挑出去,小半盆没必要的调料倒一倒,再添上些真实的食材吧。
祝题主学业有成。
题主若真是初一,那这文字写的其实是可以的,最起码看得出来书是读了不少的,已经开始进行模仿了。
模仿“看起来很高级”的写作风格是所有人找到自己文风的必经之路,所以大可不必如此山倒般的批判题主。
我在写类似这种堆词风的玩意儿的时候都高一了。
建议题主继续多看书,看不同风格的,然后模仿不同风格的写作方式,最终你就能熟练的在好几种风格的语言中根据题材自由选择切换不同的文风,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希望题主在将来能体会到变换不同文字风格描述同一件事情的趣味性。
很可以了。
略改一改,加点戏曲腔儿,找个好的编曲弄一弄,就可以作为中国很多嘻哈歌手的中国风唱词了。
方文山的词从根本上,与这也是一脉。他只是技法熟练到本来刻意的痕迹已深藏不显。
别听他们奚落。
如果这是他们亲生的正读初中的孩子写的,他们肯定先夸一通,再谈改进。
啥意思?就是说啊。你写的这东西,还有点意思。
继续打磨,吞点苦难。
你现在的文笔,矫情味儿,中二味儿有了,(这真不是贬义,世人为文的性冲动,大概最初都出自这两点,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我说,人一但觉得自己独特就变得矫情想表达,以为世人皆醉我独醒,落花之处我独立,这种自以为的“独醒独立”感,就是很多人写文的最初衷),但苦味儿,不足。
那哪里有苦味啊?
与学校里的衙内,高年级的师哥甚至变态的班主任们竞争,追下你们班花试试。
追不上班花就找个自以为满能罩住的让你很有安全感的颜值普通女让她给你个绿帽戴戴。
遇到过几次朋友借钱不还,让父母生个二胎并把爱和注意力以及朋友圈每日晒娃内容都转移到弟弟妹妹身上。试试被校霸当众凌辱,被原来的小圈子内部群不加警告直接一脚踢出去。进了大学选个一错毁终生的专业,一入社会踏入大坑,十年爬不出来,高位接盘背个几百万房贷,同学会不敢去,怕钻营成功者的秀晒炫会更加刺痛自己的无能。
上网被限流,上班被无视,缝缝补补,勉力维持,再被一场终能康复的大病坠倒淘洗精神。失去无可挽回的至亲并让他离去时带着难以弥补的遗憾。
前路漫漫何其修远,可你苦海无涯看不到岸。开车路怒,睡觉失眠,一上网查看公共话题就被那些脑残的气堵心慌互博式谬论撅一跟头,不吃两片速效救心丸,你都喘不过气。
把这些事都经历了,你还觉得自己独特,独立,独醒,并时常能做到月下对影独酌,那你这苦味就尝得差不多了。
不蘸苦味的才华,就像没有下水经过海试的巨轮,你架在陆上,再巍峨辉煌,终究也是个假把式,不好看,逻辑不通,很别扭。
船应该下水,哪怕首航之旅就触山沉没的泰坦尼克,哪怕首次出战就轰沉了胡德号继而被围剿击沉的的超级战列舰俾斯麦,也都有一种无可言说永垂史册的悲壮美。
但它们如果作为船被建造,却终身不肯下水,就没有任何美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