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写财务分析喜欢强调要用数字说话,这话听起来一点错都没有,实际上大错特错!
财务分析用数字说话其实是走进了另一个误区,导致大部分同财务分析报告喜欢堆砌各种图表,写的人累,看的人也累。
我记得当年看过一个笑话(其实是新闻),说是某地统计局承认多年来统计数字一直在造假,但国家统计局却声称自己的数字是真的,地方的数字报上来自己还会调整,那怕它是假的,GDP数字经修正还是可信的。
这就好比我们编合并报表,下面公司的报表都是假的,合并报表确是真的,因为我自己把报表数字修改了。你说可能吗?
部分财务分析报告就有这样的问题,下面的数字不管它真假,反正我都当它是真的,什么杜邦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各种手段能用的都给它用上。
但基础是错的,你又能分析出什么好来?
我们要正经写财务分析(写给上面看的表面文章除外),第一要关注的是业务,第二第三还是业务!
就本质而言,真正的财务分析都是在做业务分析,财务数据只是分析材料组成部分。
虽然我不是专职财务分析员,但分析报告每年都会写,可以聊聊个人看法。
一、分析前先把报表和明细账通读一遍,找到深层次的原因
财务分析报告,看报表看账不是基本操作么?但很多面子工程的分析报告还真不一定都看报表,把公式设定好,数据录进去,结果就自动出来的,什么净资产收益率增加3个百分点,收入增长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明显提高等等,把数字列出来,再说书本上的话套上去,什么盈利水平好转,说明市场看好主打产品;应收账款余额下降,说明管理层加强了款项回收力度;销售费用增加了50万,原因是销售收入增加了,同比增幅可控。
全是套话,没有可看性。
净资产收益率增加有很多种可能,可以是收入增长,毛利额增加所致,也可能有原材料市场价格下跌,成本下降原因,但只分析到这里都太浅了。
收入增长是市场营销力度加大还是其他原因?有的公司为了提高业绩会把应收款的占款期拉长,以前是现货现款,现在是三个月回款甚至半年后回款,收入增加了,现金流却减少了,客户无偿占用你的资金,当然愿意多购进,但这种政策带来了毛利额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财务费用。再往深层资分析,我们还要做个比较,是毛利额的增加是否足以弥补资金成本的增长?应收款占款期延长会不会带来回收方面的风险?
最后再针对上面的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的建议,这份报告才算基本完成。
二、分析的重点是业务,不是财务
财务分析这个名字很容易引起误解,骗人骗己。财务有什么好分析的,除了资金调度有问题,资金来源结构有问题导致资金成本增加、资金链断裂等严重的情况算财务问题,其他所有的分析都应该是针对业务、围绕业务进行的。
真正的价值的分析都应该是业务分析,财务数据、财务指标都是支撑业务分析结果的弹药。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弹药(财务数据)准备的很充分,但业务的真实情况涉及的却很少,这是本末倒置。
分析业务是财务人能力的体现,临时抱佛脚是不成的,平时工作中要与业务部门多接触,多调研,有了积累最后才不至于在写报告时说傻话。
当然,懂业务不等于脱离财务,财务分析报告是用财务专业技术去分析业务,举个例子。
去年有家公司业绩不错,收入利润双增长,同比翻番,大会小会吹,我简单看了下他们的报表——收入是涨了,但全挂在应收账款上,问财务原因,解释是下半年签的合同,货发了,票也开了,就是账期没到,听起来也很合理。
我又找了合同细读,这是一份标的额5000万的大工程,按该公司提供的项目计划书,成本4200万,一年就能完成,净赚800万毛利没有问题。再看付款条件问题就来了,4200万的成本有设备有人力成本都要一次性投入,但客户付款却要分5年付清,每年付一千万!
资金成本不是成本?这赚得的800万利润到底是营业利润还是利息收入?把年金现值考虑进去,这笔生意到底是赚还是亏?
收入准则明确规定,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一定的按应收合同价款的现值确定公允价值,以后到的货款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可以分摊冲减财务费用。
一算下来,这笔生意实际毛利为负!
三、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把事情讲清楚
既然是报告,文字功底当然要有一点,要把复杂的事情用尽量简炼的语言表述清楚。我发现很多人写财务分析报告有个误区——特别喜欢罗列数字,粘贴表格。一个财务分析报告,各种图表、各种颜色,整的花花绿绿的,看的头晕。
这么做有几个原因,可以增加篇幅,可以显得自己专业,可以用数据唬人。这么做有时还真有用,非专业的人士看到这么几十页先被镇住了,又看不懂怕丢人,只能点头称好。
但这么干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就成了面子工程,没人看也就没人在意了,长此以往,财务分析这个听上去高大上的岗位引不起重视,还怎么谈发展?
四、尽量说领导不知道或平时不重视的东西,少写大家都知道的
这个要求其实有点高,财务分析之所以不受很多领导重视,主要原因就是你写的东西领导早就知道了,情况掌握的比你还透彻,你幸苦写的报告在他们看来一钱不值。
要想做出高质量报告,就要写别人不知道、感兴趣的内容。但这个很难,领导位子不同,视野宽,掌握情况当然全面。想超过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财务方面你比他专业,还要学会换位思考,了解他关心什么,重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东西。
我写财务分析篇幅不长,一个大集团几十家公司,五六个业务版块,不会超过十页纸,有数据,但不多,数据后面一定有文字,有意见或建议,这些建设一定是关于业务的,且有一定可操作性的。
我不太喜欢用财务指标,很多人应收账款周转率都不知道怎么算,你把它们写上去相当于古典文学里加上了量子物理的内容,怎么看都不搭。
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把自己平时发现的问题写到报告里,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这样的财务报告才是高质量、有深度的。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我会尽量回复来自公众号的问题。
全是干货!本人目前在职财务分析,最近看到有个分析很好的文章,整理如下:
周雷
乔诺咨询
https://mp.weixin.qq.com/s/iENsnkmppoYtyWBE02ry7A
一、目的
要写好财务/经营分析报告,首先要明确经营分析报告的目的,经营分析报告不是罗列数据,经营报告的目的是:聚焦目标+聚焦问题+聚焦机会
聚焦目标:必须牢牢地围绕年度经营目标谈结果、差距、机会、行动和资源配置。
聚焦问题:到底哪些经营单元有问题、哪些经营指标有风险。
聚焦机会:外部市场有什么变化,哪些机会消失了,哪些新机会出现了,哪些经营单元有机会。
二、报告框架
报告框架需要包含:全年预测+差距分析+如何实现目标
1、全年预测:老板和各经营单元主管听业务单位报告时,其实只想问“你负责的业务单位,今年能不能达成目标?”,全年预测就是回答这个问题:能或不能,如不能、差多少。
2、差距分析
实际业绩与预算目标之间是否有差距?如果有需要按照产品、渠道、区域、终端或客户类型一一打开并找到差距根因,然后谈改善行动。
3、如何实现目标
这部分需要有:机会-目标-策略-行动-资源
机会清单在哪里?机会有多大?我们想抓多少?机会决定目标、目标背后是机会。对准机会和目标,我们的策略是什么?我们要什么?不要什么?策略一定要对准机会。
为使策略落地,我们什么时间要做什么行动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投入什么资源?
机会分3类:
A 确定性机会
签了合同、交付完就回款,所以这是确定性的机会,确定性的战争交给士兵去打。
B 风险类机会
还在方案、投标或商务阶段,还有风险和变数,这一类的机会叫不确定性的战争,需要干部亲自出马干掉风险、干掉对手,把风险类机会变成确定类机会,所以这是干部的价值。
C 线索类机会
就是刚露出个嫩芽、或刚露出个尾巴,还只是个线索,先跟进一段时间看看。
以上就是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