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网络上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所谓「历史真相」反而是谣言? 第3页

              

user avatar   hypnov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预警:本答案可能会对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女孩纸们的公主梦。

虽然并非题目中的历史,但还是想扒一扒《灰姑娘》的故事。。

我猜每个女生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辛蒂蕾拉的公主梦吧。。

出身卑微的灰姑娘,午夜舞会,邂逅王子,南瓜马车,水晶鞋。。



然而一个很不幸的事实是,灰姑娘根本就没有水晶鞋。。

为啥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就像《三国演义》取材自《三国志》、《三国志平话》,

《水浒传》取材自《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一样,

《仙履奇缘》的故事,也源自于一个广为流传于整个欧陆的古老传说。

有关灰姑娘的传说,最早的可以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

在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Strabo)的著作《地理学》(《Geographica》)中,

曾经写下过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位名叫洛多庇斯(Rhodopis)的希腊少女,

相传,有次她在洗澡的时候(天呐为什么你们都那么爱洗澡。。

这时恰好有一只鹰飞过,

从洛多庇斯的手上抓走了她的鞋子,

后来那只鹰将鞋子带到孟菲斯(不是灰熊队主场那个。。

这只鞋子刚好落在正在审讯案件的法老的大腿上(为什么没有砸断?为什么?

法老对鞋子完美的形状大为震惊(告诉我你丫不是个恋足癖。。

他觉得这时上天给他的一个神谕(忽悠,接着忽悠。。

于是便派人搜寻出鞋子的主人,然而未果。

法老大怒,便要求国内所有的女子试穿这只鞋子,检查是否合脚。最后终于在诺克拉提斯找到了洛多庇斯,把她带到法老面前,法老便娶她为妻。。

多么完美的一个有关恋足癖的美腻故事。

然而故事里,好像并没有说到鞋子是什么材质。

这个美腻的故事接着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亚欧大陆。

罗马非著名作家克劳狄俄斯·埃利安(Claudius Aelianus),

在他的《历史杂记》(Various Historia)中,也复述了类似的故事。

只不过他的版本中,洛多庇斯变成了一个投身欢场的艺妓。

这个故事随后散播到了欧洲各个地区,

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瑞典语、斯拉夫语、凯尔特语中,

都有不同版本的类似故事(总之记得故事里都有一个猥琐的恋足癖就好了。。

甚至在唐代段成式所著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

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女主角名叫叶限。

随后到了十七世纪时,

一个叫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的法国作家,
从法国版本的恋足故事中,汲取了精华,
并创作了最广为人知的《灰姑娘》的故事,
并收录在一套《鹅妈妈的故事》丛书中。

嗯,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那么以下这些故事也是其中的:

《睡美人》、《小拇指》、《小红帽》、《穿靴子的猫》。


那么问题来了,在夏尔·佩罗所选用的法语版故事中,

那双鞋子根本不是水晶做的,而是叫做 “pantoufles en vair”

这是一个法语词组,懂法语的同学肯定知道,“pantoufles“的意思是拖鞋,

可是尼玛“vair”是个什么鬼?我打赌懂法语的同学也不知道。

因为这个词已经消失了。。

它的原意是。。松鼠的毛皮。

也就是说,灰姑娘当初穿的不是啥水晶鞋,而是一双松鼠毛皮鞋。

那这双松鼠皮鞋,又怎么变成水晶鞋的呢?

这是因为,法语里的“verre”“vair”发音相仿,

“verre”的意思,就是玻璃。

所以,在夏尔·佩罗的版本中,就以讹传讹地将松鼠皮鞋,变成了玻璃鞋。

在他那个年代里(1697年),玻璃还是一种很稀罕的玩意。

然而到了十九世纪的格林童话中,

玻璃变得烂大街了,就摇身一变成了黄金鞋。

可能觉得黄金有点烂俗吧,后来的版本逐渐又变成了水晶鞋。

然后就一直延续到现在了。。

可是这还不够,

就连诗意满满的“辛蒂蕾拉”这个名字,也并不是个什么好词。。

它的英文“Cinderella”,是翻译自法语的“Cendrillon”

Cendrillon”是由法语的“cendre”“souillon”这两个单词组合而来的。

其中“cendre”表示象征着羞辱与苦修的灰,

在《圣经》、《奥德赛》与教会父老都曾使用过。

“souillon”则表示贱人的意思。。

所以连在一起,就是脏贱人。。


在原文里,灰姑娘还有另外一个外号,叫作“Cucendron”

其中“Cu”就是法语里的“cul”,也就是“屁股”的意思,“cendron”还是“灰”,

连在一起就是脏屁股。。


赶紧听首《拥抱》压压惊。。

喜欢就点个赞吧。。


user avatar   yu-chen-ti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经常在知乎上看到跟朱元璋有关的一个说法,讲大明灭亡了元末占据四川的明夏政权之后,将明夏皇帝明昇和他的母亲彭太后迁去了高丽居住。后来高丽被朝鲜取代,朝鲜太祖李成桂和朝鲜太宗李芳远时候的冕服以及后宫服饰,都是这位彭太后亲手设计制作的。

我平常关注点其实并不在服饰史方面,不过看到这种说法,也颇感兴趣,所以就做了一点微小的溯源工作,主要想看看这事到底有没有。

结果吧,这背后的故事,可是精彩的远超我的想象。

首先呢,鉴于广大中国的历史爱好者其实并不熟悉韩国史料,所以我确信他们常用的东西应该仅限于如《朝鲜王朝实录》和《高丽史》这种最基本的文献。在友人的协助之下,很快我们就在1610年的《朝鲜王朝实录》中找到了关于此传言的初期版本。

俗传国初钦赐冕服...我国初不知先后表里之序,当时有明氏家人,详知其事者,得以详传云,此事虚的,无文可考。【《笔苑杂记》有曰: ‘我国得钦赐冕服, 不知披挂之术, 明玉珍伪后彭氏,时随子昇到我国,入宫教之。’ 云,而此议无文可考, 未详。】

原来类似的传言的确在17世纪的朝鲜王朝存在过。

但是,原始的说法里,朝鲜王只是不知道大明赐的冕服该按什么先后顺序穿戴,所以找人教了一下。什么亲自做衣服献给朝鲜王的事,完全没有丝毫痕迹。

而这个教人家穿衣服的师傅,另一说法也不过是“明氏家人”,并不集体都指向彭皇后。

更别提人家朝鲜的史官在记录这件事的时候,都特地写了两次该传言“无文可考”了。

这里必须要提到另一本书,就是《朝鲜王朝实录》这段记载中,说记述了彭皇后入宫教穿衣事件的《笔苑杂记》。

《笔苑杂记》的作者是15世纪的朝鲜王朝大提学徐居正,“明皇若问三韩事,文物衣冠上国同”这诗就是他写的。

幸运的是呢,《笔苑杂记》不仅完整流传了下来,而且已经被韩国电子化整理发布在网络上。

没错,我详细的把《笔苑杂记》这书来回看了四五遍,跟东亚各国之间交往的有趣史料倒是不少,可提到彭皇后的,是一句都没有。

所以这事就和《朝鲜王朝实录》里说的一样“无文可考”。可能是最初造这个传说的人,随便找了本书的名头安上,号称彭皇后此事的记载是出自这里云云。

反正那个年代能较真去书里一句句找的人估计也没有。

那讲到这里,我想各位看官也应该清楚了。所谓彭皇后亲裁龙袍献给朝鲜太祖的说法,根本就并不存在于任何可靠的史料中。应该只是17世纪那个彭皇后教穿衣顺序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被不断夸大的结果。

而问题就来了,彭皇后教穿衣的故事,是怎么反流到中国,并被夸大为皇后亲自当女设计师的呢?

经过关键词检索,我发现了一本前两年某位本国的历史爱好者,因为自己出于对明夏政权的热爱,而写来聊以自娱的一部作品——《明夏国志》。

然后在这部现代私修史书中,有这样一段:

一切都说得通了。这部《明夏国志》既然只是人家写来玩的,那自然不会完全按历史来写。但写者无心,看者有意,发表在网络上之后,不少读者把它当成了信史,于是《明夏国志》中的彭皇后的女设计师形象,从此不断出现在各种网络历史平台上,包括百度百科。

朝鲜民间的一个传言,被嫁接给《笔苑杂谈》,接着借史官的笔进入《朝鲜王朝实录》,然后回流进入中国,最后被《明夏国志》夸大,流布出去...

我感觉如果再研究研究,都能写篇简单论文了,名字我都起好了——《21世纪私撰史书与彭皇后形象之再塑造》。


user avatar   landa-han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悲壮的两小时

1967年4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科马洛夫一个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天一宿的太空飞行之后,圆满完成了任务,胜利返航。

就在此时此刻,全俄罗斯的电视观众,包括科马洛夫的家人、同事都在电视机前激动、紧张地收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需要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科马洛夫在操作时突然发现怎么也打不开降落伞。

面对这一突发的恶性事故,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焦灼异常,他们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救助措施,想帮助他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

地面指挥中心马上向中央请示,中央领导研究后,同意向全国公民公布实况。当时最著名的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由于无法排除故障,不能减速,两个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近坠毁,我们将目睹民族英雄科马洛夫殉难。

举国上下都被这个消息震撼了,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的亿万颗心,无不焦虑地关注着科马洛夫,关注着他的亲人。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更是珍视这剩下的两个小时, 他们把科马洛夫的亲人请到指挥台,让他们在最后的两小时里和屏幕中的科马洛夫在一起。

科马洛夫的女儿接过话筒:“爸爸!我的好爸爸!”孩子已泣不成声。看到12岁的女儿,科马洛夫的眼睛里骤然飘过一层阴云:“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只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是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科马洛夫又一次落泪了:“可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 。。。。。。

这篇课文似乎已经影响了一代人对这次联盟号事故原因的认识,设计师小数点算错造成伞仓无法打开也似乎成了真相。

而实际上,航天技术本身就是非常严谨的,每个数字都会进行数次反复的计算,在那个美苏争霸的年代,苏联更是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更何况联盟1号飞行前对回收系统已经进行了4次空投试验,并未发现这一隐患。

联盟一号事故是因为试图弹出的伞体引起的摩擦阻力使伞挤在了伞舱内无法拉出。在发射前,联盟号飞船曾被放入高温试验室内,以涂覆防热复合材料。而涂覆时,飞船没有盖上伞舱盖,这使得伞舱也被涂上了防热树脂,最终造成了降落伞无法展开。

科马洛夫的遗体


user avatar   lucidslee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6.06.17更新——————————————————

既然超过了五百多个赞,那我就再来扒几个谣言吧

  1.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唐朝吧?常常被称为盛唐,汉唐盛世,盛世嘛,唐朝很开放的。所以你印象中的唐朝女人都应该穿的这样对不对?

很波涛胸涌四不四?

那让我们来看看唐代女士的画像怎么样

没有乳沟啊!没有挤胸啊!没有爆乳啊!顶多就是露个锁骨

有没有一种我脱了裤子你就给我看这个的感觉?

大多数的唐朝女性穿的还没19世纪朝鲜农村里的农妇暴露。

这就是普通唐朝女人的穿装。唐朝的确有露乳沟的女性,那就是“舞女”,至于舞女是什么职业。。。我就呵呵了

2. 徐达是被朱元璋杀死的

这故事来源于明朝书籍《翦胜野闻》,作者徐祯卿,是个才子,貌似和皇帝一家有点仇,所以写了一本书尽黑明太祖。徐达被朱元璋杀死,朱元璋乱杀文人等野史都源于此处。

顺便说一下,徐达一直被朱元璋厚待,徐达后人也一直忠于大明,被政府厚待,后人之一徐允祯在崇祯十七年(1644)以身殉国。




以后再补充资料。

——————————————————以下是原文————————————————————

朱元璋是鞋拔子脸,麻子脸


这是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明太祖真像,来源于明皇陵。被鉴定为明朝早期的作品。光从笔工看可以判断这是宫廷画师的水准。

这是网上流传的"朱元璋真相“。被鉴定为清朝年间制作的(朱元璋都死了那么久)。服装完全不符合明朝风格,中线不在中线,翼善冠上没有折巾,冠上还有帽正(这是清朝才有的东西)。而且笔工也完全不符合宫廷画师水准。


user avatar   bi-li-bi-li-7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蟹邀。

维京人头盔上的「角」?

在不少影视、动画、游戏作品中,维京人的头盔上,都有一对显眼的、巨大的、酷炫的牛角。

这种角盔,也是现代人对维京人骁勇好战的普遍印象。

但是,想象一下,如果戴着这样的角盔去打仗,会是怎样的场景。

emmmmm…头顶两根大牛角,简直就像是在盛情邀请敌人来打落你的头盔嘛。

为了让角盔不在打斗中掉落,就得绑个绳把头盔系在头上。
这样,敌人就能更方便地揪住头盔上的角,
一招就把你拉到在地!
再顺手来个割喉!!!

可怕,不敢想(/゚Д゚)/

对于打仗来说,有角的头盔是个不能再馊的馊主意。考古学家们,也从没在维京古战场上发现过角盔。

真正从古战场出土的维京人头盔,并没有牛角,它是这样的↓

维京人头戴角盔在战场上英勇厮杀的场景,其实是诗人画家,在19世纪末叶替维京人绘制的臆想画面。

只是这时,维京人也没办法出来辟谣了,所以维京人头戴角盔在战场上骁勇作战的画面,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另外,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这样戴有牛角的头盔,只会在庆典、或者丧礼等重要场合上才会出现,而并非用于战斗。


拿破仑的身高?

这位不少人印象中的「小个子」将军,控制了法国,扩张了影响力。

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拿破仑还加冕成为法国皇帝,4000多万臣民曾向他俯首称臣。

还有传说认为,他做的这一切,或许是为了弥补他在身高上的自卑…-_-||

其实,拿破仑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矮

拿破仑的官方身高的确是5尺2寸(如果按英制换算约为1米57),但是,那时的法寸要比英寸长。所以,按照当时5尺2寸的法寸来换算,拿破仑的真实身高应该是英制的5尺7寸,也就是差不多1米7左右。

有历史学家估计,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人的平均身高顶多为1.66-1.67米。拿破仑的个子可是平均身高,或高于平均身高,和「矮」完全沾不上边。如果按照如今的标准,也不能算矮。

那时,和法国相爱相杀的英格兰,并不说明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而是大肆在报纸和漫画中传播「拿破仑是矮子」的故事。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些舆论称呼拿破仑(Napoléon Bonaparte)为Nabot、Boney,其实是与拿破仑名字的读音结合了起来。这很可能是1803年亚眠和约破裂之后,英国媒体舆论的一种恶意的宣传。

与此同时,拿破仑则正忙着在法国和全世界推行公制单位,通过统一度量衡来杜绝类似乌龙的出现。

嗯,统一度量衡真的很重要(严肃脸


在哥伦布航行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

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传奇故事里,有不少流行的谣言,其中最大的一个谣言,莫过于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世界是平的。

大家小时候,可能都听过哥伦布的故事:

哥伦布是个聪明人,相信地球是圆的,
觉得可以从地球的另一端抵达印度。
但大家都不相信他,
以为地球是平的,航行太远会掉出世界尽头。
就连航海大国葡萄牙也对他Say NO。
最后在西班牙的帮助下,
哥伦布成功发现新大陆,
颠覆了大家的地理观点。

虽然这样的故事很励志,但是关于球体世界的认知,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有了,掐指一算,这可比哥伦布出航早了6500年呐。

而且关于球体世界的知识,在西方文明中从未失传,希腊数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早在公元前200年就计算出了地球的圆周长,并且他的估算在哥伦布的年代仍然是学术主流

所以,地球是圆的,在那时是众所周知的事儿。

哥伦布知道!
女王知道!
水手们也知道!

也许你会问,那为什么1492年以前,就没有人向着未知的海域进发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没有人知道美洲的存在。所以,航海家们觉得,如果从欧洲一直航行到亚洲,距离太远,食物会耗尽,所以这不太可能实现。

事实上,哥伦布和伊莎贝拉女王的争论内容,并不是地球的形状而是地球的大小

哥伦布不相信专家的话,只相信自己的计算。他坚决认为地球的实际尺寸,比女王和她的科学顾问计算出的结果要小很多,他也因此认为,自己可以横穿大西洋抵达印度。

但是,哥伦布的估算是错的,阿拉伯里(Arabic miles)和罗马里(Roman miles)是不一样长的,和拿破仑的身高一样,这次也有混乱的度量单位的锅。

错误的计算结果,再加上好运气,无心插柳柳成荫,让哥伦布航行到了他以为是印度的美洲,发现了所谓的「新大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在初中,几乎都学过「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先来回顾一下这个经典的故事:

在距今近3000年的周朝,
周幽王的爱妃褒姒,美如天仙,就是不爱笑。
最高统治者周幽王为了让褒姒开心,
点燃了烽火台,戏弄诸侯,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幽王很高兴,又多次点燃烽火,
诸侯们都不相信了,渐渐不来了。
最后犬戎真的打来了,周幽王叫不来救兵,
镐京被攻陷,周幽王被杀。

其实,清华大学整理的战国竹简,根本就没记这件事,另一部战国史书《竹书纪年》也没记这个事情,反而周幽王死后600多年的《史记》,写了这个事情。

不少学者认为,烽火戏诸侯这件事,很可能是个障眼法。

在真实的历史里,爱上褒姒的周幽王表忠心的方式,并非点烽火,而是废旧后,立褒姒为新后,而且把太子也换了。

周幽王的旧后,来自申国。旧后的儿子、前太子宜臼出逃,请舅舅申侯主持公道。曾是周王室重要护翼的申国,随即伙同鄫国,又找到西方游牧民族犬戎,造周幽王份反。周幽王大意轻敌,兵败如山倒,西周灭亡。宜臼在申侯的支持下登基,是为周平王,定都洛邑,东周开始。

有种说法认为,为让自己更光明正大继承大统,需要更名正言顺的解释:
灭亡西周的并非申国,而是犬戎,把外因往犬戎身上一推
周幽王失道而亡,就是因为褒姒这个红颜祸水,把内因的锅往褒姒身上一甩
按照这个逻辑,申国拱卫新君,立马就变成匡君辅国的大忠臣了。

此外,这个典故主要被记载在《史记》中,这其中也有些疑点。

1、烽火台:烽火台作为天子的「报警电话」,是秦汉之后才出现的。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在此之前包括周朝,并没有烽火台。天子求救用的,可能是大鼓。

2、等太久:就算当时真的有烽火台,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点了所谓的烽火台之后,「诸侯悉至」,也就是说诸侯都到了。

按照当时的交通环境,诸侯国根本不可能一夜都赶到,救驾需要时间筹备军粮与兵力。在一切顺利的理想情况下,离得最近的郑国至少需要2天才能赶到,等离得远的诸侯国都赶到,至少需要一个月

隔几天才会来一拨人,而且总共要等一个多月的时间,emmmm…这有什么可笑的,这到底是在戏弄褒姒还是在戏弄诸侯嘛?


没错,我就是什么都知道的小电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美国人知道,路易十六动用10万法国海军,发动了西印度群岛会战。在会战中,法国海军击沉英国海军第三舰队旗舰,法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子爵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

2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美国人知道,最让英国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华盛顿的大陆军,而是罗尚博的法国远征军。在法军攻占美利坚重镇纽波特的时候,下属向罗尚博询问,如何处理英军战俘,罗将军的回答是:你去问问那些狗,都谁到过来克星敦,到过来克星敦的就地枪毙,以后都这样。

2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美国人知道,大陆军在约克敦大捷中,只不过是消灭了一支英军运输队。而约克敦大捷,只是约克敦战役的一部分

2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美国人知道,爱国者里的本杰明马丁和刺客信条3里的康纳是虚构的,真正让英军闻风丧胆的军队,是法国的国王卫队。这支军队使用印第安人的装备,甚至有印第安人教官亲手指导。在纽约,国王卫队的两个连,独自阻击英军一个苏格兰高地团(英军一共只有3个苏格兰高地团),平均每个士兵要坚守25米长的阵地,面对100名英军精锐部队的士兵,但胜利者依然是法国人

2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美国人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恶贯满盈的拉法叶是独立战争英雄。在萨拉托加会战中,他率领敢死队包抄小道,夜夺日尔曼镇,为美军成功阻击英军,立下汗马功劳。拉法叶还为独立战争丢了一只手

2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美国人知道,在切萨皮克湾爆发过持续时间仅次于日德兰海战的大海战。那场海战中,法国海军击沉英军舰艇23艘。 在那个时候,每当炮声响起,很多马里兰市民不是钻进地下室,而是爬上房顶,为的是能看到英军舰船击沉的场景。

200多年过去了,有几个美国人知道英军的投降书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我们只知道7月4日独立,而不知道英军投降的情况?难道仅仅是因为英军投降书文中多次出现:英国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向美法联军投降,受降落款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特派代表陆军上将罗尚博伯爵。 要知道,伟大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四大反英国殖民者战争之一!它并不是光靠面包加步枪,只用游击战、民兵和狙击手就能打赢的。它是用了重兵集团与敌人浴血奋战,才打赢的!在反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华盛顿一分抗战,二分应付,七分发展,法国为了美利坚人民的自由与大不列颠拼的你死我活,而华盛顿却躲在敌后游而不击,可耻啊!游而不击的华盛顿必将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不转不是美国人

转自贴吧


user avatar   silentcc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关于马拉松起源的假说

不光是网络广为流传为「历史真相」,在多数官方和非官方的解释里也都愿意把这个假说当成真相,因为它充满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很符合体育的煽情——

公元前490年,波斯对希腊发动第二次远征。雅典全城动员,组了一只军队开赴名为马拉松的地方迎战,并派人向斯巴达等城邦请求支援,但斯巴达援军因宗教惯例迟迟未到,面对强大的波斯军队,雅典处在很危险的境地。
9月21日,马拉松会战爆发。雅典人针对来自平原的波斯军,设计了正面佯攻、两翼夹击的战术,经过激战,雅典军果然重创波斯军。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市民,他们选中了长跑能手费迪皮迪斯(Pheidippides),让他跑回雅典告知胜利。
费迪皮迪斯当时有些负伤,但仍接受了任务,马不停蹄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中央广场,对盼望在那的人群激动的喊了一声,“欢呼吧,我们胜利了!”便力竭而死。


(费迪皮迪斯Pheidippides传递胜利喜讯的艺术作品。Luc-Olivier Merson, 1869)

(费迪皮迪斯Pheidippides的雕像)


19世纪末期,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里尔(Michelle brill)、也是现代奥运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的朋友在希腊考察后萌生了建议,他长信顾拜旦在首届奥运会上增设名为“马拉松”的长跑赛,来纪念费迪皮迪斯的行为。布里尔也愿意捐献一个银质奖杯作为对冠军的奖赏。顾拜旦采纳了他的提议。

于是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就有了马拉松,全程40公里。后来这个距离几经修改,最终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为了照顾皇室成员观赛,确定为42.195公里,也就是现在马拉松的正式距离。

关于马拉松42.195距离的最终确认,可以看下这个回答:

运动分子:为了让孩子们能在教室就看到奥运会比赛发枪,这个女人直接决定了马拉松的距离


但实际上,这个有关马拉松起源疑点重重:


  • 为何不使用马匹?
    希腊当时对马匹的使用很常见,完全可以使用骑马的方式传递如此重要的信息。即便马匹体力不济,也可采用骑马+跑的方式,无须全程奔跑;
  • 斐迪庇第斯是跑了42公里还是更多?

虽然“马拉松跑死”的新闻如今不少,但实际上除非有先天心脏疾病,或者太过极端的情况,马拉松还是很安全的。斐迪庇第斯的力竭实际上可能是,他在两天里跑了240公里——希波战争时候斐迪庇第斯先跑到了斯巴达求援,被拒绝后又跑回去参加战斗,赢了又跑回希腊报信,这才力竭而亡。


  • 历史上这个事件是否发生在马拉松战役后(有考证可能是在战役之前)

历史上确实有斐迪庇第斯这个人的存在,但从没有证据表明他做过传递胜利喜讯跑死这件事。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只是民间传说,来源公元前440年左右“历史学家”希斯罗德Herodotus的艺术创作。


1982年英国皇家空军中校John Foden和他的四个空军军官曾经尝试过一件事,沿着传说中第二版本,也就是斐迪庇第斯2天跑了240公里的这个,来试验下是否可以做到。结果3个人完成了,分别用时37小时37分,34小时30分和39小时。1983年,这个距离的长跑也演化成一项超马赛事,比马拉松要难度大的多的斯巴达克松。



跑步有故事 - 知乎专栏

运动科普+体育事件分析+运动装备评测:运动分子 机构号



user avatar   lie-shi-xin-li-wang-zhao-m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包产到户不仅仅是没有增加粮食产量的问题,包产到户严重降低粮食产量。

据有关部门数据,我国目前共有种粮大户68.2万户,经营1.34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486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353公斤高出38%;全国共有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经营0.72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545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量高出54%;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的粮食面积共计2亿多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大约1/8,但平均亩产量高38%~54%,

因此,包产到户的实际作用是降低粮食生产能力的百分之三十八到百分之五十四。

不要比比别的屁话,什么生产积极性,以及种种屁话,我记得还有s13说了,种自家田累了也能锻炼身体啥的。这些屁话没有意义。现代时间一样,客观条件一样,化肥良种水利的条件完全相同,小农经济的倒车就是比大规模农场烂,而且不是一般二般的烂。

总产量摆在这里,化肥,种子,农药等等客观条件完全一个吊样的。小农经济就是比集体化垃圾这么多。这个比较明确说明你们这群小农经济倒车支持鼓吹者贪天之功为己有,拿着化肥当自己的功劳客观的多。

拿着所有客观条件,化肥农药都很少的时代比化肥农药良种都上来的时代,然后说这是联产承包的功劳,就是像傅翌才这样的无耻之尤的人干的事情。干了几十年了。

阿三就是包产到户,阿三国的所有行为都是包产到户


user avatar   xi-nan-da-hu-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user avatar   laoyan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单纯的迷茫,倒是不错的,只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让我想到。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就是说古代有个人叫叶公,他到处跟大家说他特别喜欢龙,满屋子的龙的周边,还拉着附近的人去他家里看。

结果有一天真的龙飞来了,别人还在好奇,看看真的龙长啥样,他叶公跑的最快,躲到桌子底下,根本双手抱头,害怕得根本不敢睁开眼。

题主对文学的热爱应该如何体现呢?真的热爱是不用人说的,无法阻拦的,你自己就会有不断地看,甚至写的冲动,进而就去做了,也就是说热爱文学你就多看,通俗的,纯文学的,看的进去就多看,如果想写就试着写,不想写就继续看,就这么简单。

怎么热爱还需要别人教的吗?是不是不理解什么是热爱?

比如说我热爱音乐,我听到好的音乐我会感动,我会努力学唱歌,为了表达音乐,虽然还唱的不够好,但是我会学习怎么样才是唱的好。




              

相关话题

  WTO、世界银行、美联储,都是被哪些财团干预以及实际控制的? 
  假如诸位名将必定会在30岁的时候经历一场大败,他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改变? 
  如何评价电影《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Ralph Breaks the Internet)? 
  陶谦为何不让刘备居下邳而居小沛? 
  怎样评价光绪帝? 
  夏朝记录的缺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现在的网红脸放到500年前的明朝算美女吗? 
  为什么二战后国民政府没有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 
  今天是巴黎公社成立150周年,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如何理解“先为力胜,其后智胜,其后道胜”? 

前一个讨论
女性怎样越变越美?
下一个讨论
中国现在到底有多落后?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