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陕北是无意中去的。
红军在撤出苏区时,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名义上说是撤出,实际上是逃跑,漫无目的,急慌忙促。
一个优秀的领导,在打仗之前就应该全盘考虑。要考虑到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如果撤退往哪里撤,怎么撤,这样才能保证在撤退时候有目的有秩序,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可是当时的领导完全没考虑过这些问题。五反失败后,就赶紧撤退,整体上看很忙很乱 考虑不周。
撤退的目的地定为湘西,要到那里和贺龙、萧克的二、六军团会合。所以要过湘江向西。
走的时候,就是大搬家,老太太搬家,什么都拿,比方说连笨重的X光机、印刷机都带上了,辎重太多,到湘江的时候耽误了三四天,敌人已经把湘江彻底封锁了。所以过湘江损失惨重,八九万人只剩三万。
过了湘江之后,要往湘西,但是敌人已经在路上布好了15个师的大口袋。李德博古仍然坚持去,被教员坚决反对,他得到多数的人支持。
在临时的通道会议上,教员建议放弃去湘西的计划,到敌人薄弱的遵义去,在这一带开辟根据地,伺机入川和四方面军会合。会议同意了教员的建议。
于是北渡乌江占领遵义,在这里召开了遵义会议。
但是敌人众兵很快又跟上来了,长江也被封锁,想过江也不能。在这里开辟根据地也不可能。此时摆脱围追堵截是第一任务。于是就有了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后,红军从云南的金沙江入川,摆脱了围追堵截,将敌人的重兵甩在了江南。
过了江,红军从容休整半个月。然后继续北上。因为刘伯承在川军干过,与川军有老交情,所以让他当先锋开路。
一路上川军比较给刘伯承面子,还算顺利。进入彝族区后,刘伯承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揭露国!党的民族挑拨和欺压罪行,与彝族一个头领小叶丹拜了把兄弟,彝族区也顺利通过,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因为安顺场船少,渡河慢,怕敌人追上,又飞夺泸定桥,一部从泸定桥渡过大渡河。
遵义会议后的5天,即35年1月22日,中秧就给四方面军下达指令,西渡嘉陵江,策应一方面军渡江北上。因此3月四方面军主力离开川陕根据地,西进嘉陵江。一路过关斩将,直攻到川西北懋功,即今天的小金县,6月与一方面军会师。
张国焘仗着人多,想要军权。教员劝周把总政委的职位让给了他。但是张国焘还不满意,后来又要另立中秧。
张国焘建议在川西北开辟根据地,教员认为川西北太荒凉,且少数民族多,红军无法生存,建议到川陕甘交界地区开辟根据地。多数人都同意了教员的建议。连李德、博古都支持教员。
许多人可能认为他们俩是见风使舵。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他们俩是真心承认了错误,改正了错误。他们在遵义会议上受到了严厉批评,但是因为真心认识到了错误,改正了错误,所以不记恨批评他们的人,该支持就支持。而许多人犯了错误,因为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和面子,无理也要狡辩,记恨批评他们的人,故意捣乱破坏。
多数都同意了教员的建议后,张国焘主张分左右两路军走。于是把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打乱编排,分左右两路。教员和周在右路军,四方面军的陈昌浩、叶剑英、徐向前也在右路军。张国焘和朱德、刘伯承在左路军。
右路军过了草地,到达川甘交界地区,而左路军还在后面没跟上来,张国焘要回去。
为此两路军发了许多电报,争论北上还是南下的问题。
最后越来越激烈。张国焘给陈昌浩发了一份秘电,要他率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
这份秘电的火药味很浓。但是被叶剑英收到了。叶看到事态严重,就瞒着陈昌浩偷偷把电报给教员看了。
教员就想了个脱身之计,把一方面军带走了,四方面军的人南下,各走各的。教员对四方面军的人说,相信你们一年后还会回来的。
教员非常感激叶,多年之后还赞他吕端大事不糊涂。
陈昌浩看到一方面军的人走了,就问徐向前打不打。徐向前回答,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阻止了一场火并。
教员率领一方面军一部向甘南继续前进,攻下天险腊子口。在甘南的一个邮局里发现很多旧报纸,里面有陕北共匪的消息——就是刘志丹领导的红军。所以教员才决定去陕北。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
张国焘率领队伍南下,在四川开辟根据地。开始比较顺利,节节胜利,眼看要打到成都。四川军阀刘湘急红了眼,把所有家底都压上,百丈一战,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一部)虽然消灭了很多敌人,但是自己损失也非常大,从此一蹶不振,处境艰难。再加上薛岳的大军已经从南面赶上来,在四川开辟根据地已经不可能了,张国焘只好同意北上。朱德下令二、六军团过金沙江会合,一起向北走,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正好一年。
1、川军、湘军、桂系是各军阀中作战意志比较强的。
2、我军多次希望从贵州北部渡过长江进入四川,都被重兵防堵;一渡赤水损失较大。
经过湘江战役后,我军从8万锐减至3万,作战部队从5.5万减至1.5万,重型武器已经没有了。
所以只能打贵州、云南这些较弱的部队。和以逸待劳的川军硬碰硬是我军难以承受的。
后来只能四渡赤水,迷惑敌人,甩掉包袱再说。
从贵州进入云南再北上进入川西。而川西都是山区,人口稀少,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不利于征兵、征粮、建立根据地。
3、前面说了四川没法待,但为什么去陕北?
因为陕西是冯玉祥的老家,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后跑华北、北平去了(把溥仪赶出了故宫),后来被老蒋解决了。
后来呢,六子不是丢了东北吗?老蒋就把六子的东北军安排到陕西了。
好笑不好笑,东北军跑到西北了!
结果就是东北军水土不服呗,消极呗,战斗意志薄弱呗,而且粮饷就不是东北军自己说了算了,中间得经过老蒋。今天把他们安排在东北,明天搞不好又调哪去了。所以东北军也是能搞点就搞点呗。群众基础几近于无。
所以,陕西在当时属于军阀力量不稳定的地区。
4、我军当时已经提出北上抗日的指导思想。
抗日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战线,团结各方力量,能够尽可能地孤立老蒋反动派。
这样一是有利于我们扩大群众基础,扩大自身的力量,增加老蒋围剿我们的难度。
所以,当在哈达铺看到报纸陕北有一小片根据地时,我军毫不犹豫坚定了北上去陕北的决心。
遵义会议之前,红军是没有确切的方向的。
先是想和与红二、红六军团汇合,去湘西。
湖南省主席何健坚决阻击,打不进去。只好继续向西去贵州。
到达遵义的时候,红军差不多是穷途末路,看不到什么希望。
因此,在贵州行军途中,脱党、脱离红军的人是最多的。
毛主席被推上去,是因为没办法了。
当时的党中央并不信任毛主席,认为他有山大王思想,农民习气。如果军事上继续失败,革命有生力量被消灭了,那么中国革命就会被断送。
支持毛主席的是军事干部,持反对意见的是一部分政工干部。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军事斗争第一,生存第一,政治理想必须要服从客观现实。
毛主席掌舵以后,一方面要带领红军走出绝境,一方面要争取政工干部,团结一致。
如何走出绝境?
就是要打胜仗,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
要团结全党同志,就是坚决反对山大王主义。
什么是山大王主义?
用一句三国名言:王业不偏安。
红军不能偏安一隅搞成割据势力,必须坚定革命主义理想,不忘初心。
怎么表现出来?
那就是北伐。向北走,找到政治目标--北上抗日。
为什么是向北走?
红军进入贵州。如果继续向西,那就是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的资源贫瘠,根本没有打天下的本钱。这个地方从来没有一个政权是成功的。吐蕃打下了长安,最后也只能退出去。
向南。历史上南明就是一路向南,最后在缅甸被叛军消灭。
往东,蒋介石的大军就在这个方向。
因此,只能向北。
这是唯一的选择。
红军是在贵州知道陕北有支红军队伍,同时也可以和红四方面军汇合。
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到了四川和张国焘商量。
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6月26日在四川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议。会议一致通过周恩来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责成张闻天起草一个中央政治局决定。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两河口会议确定了新的战略方针,为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进一步扩大苏维埃运动指明了方向。
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是周恩来提出的,这个意见得到中央红军一致认同。是军事政治上一个不容否认的决议。
这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红军是革命队伍,红军不是军阀,必须继续革命,留在四川就如同当年在井冈山一样,是想当山大王。这是当年毛主席挨整的主要内容。
中央红军的布尔什维克思想并没有随着毛主席上台而消失,相反这仍然是党内的一个主流政治理想。
毛主席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就是一方面找到根据地,一方面继续革命。
二、张国焘要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留在四川,就要服从张国焘指挥,中央红军将党和军队的指挥权交出来。
而留在四川干什么?
红四方面军的说法是打到成都吃肉。
这算什么革命理想?
这不就是军阀割据势力吗?
红军浴血奋战就是为了自己吃肉?
那解放全中国,建立革命政权的理想呢?
因此张国焘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坚决批判,要摆脱张国焘的割据吃肉的军阀思想,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北上。哪怕这条路艰难无比。
过去对于“左倾冒险主义”批的狠,认为当时的左派一无是处。
其实也不尽然,这些理想主义者执拗的革命主义理想,在决定红军的大方向上其实是正确的,就是犯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不尊重客观现实。
毛主席一边坚持军事斗争原则,一边修正目标,走革命结合中国实际的道路。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这种问题其实你不应该来这里问,因为知乎不是一个单纯的查询回复软件,其中各式各样派别的人都有,单纯回复你问题的人不会太多。你要想知道查查百度或者翻翻历史书就就可以了,要是你实在信不过这些东西,去博物馆看一下也行。要是你做了上述调查还是得不出结论,那你就看看别的民族的服饰,特别是他们的服饰发展史,看看他们以前穿的和今天穿的差距多大,看看他们今天穿的到底有几年历史,然后再对比一下汉族的,我相信你会得出正常正确的答案的。
————————————
另外我也说一句,任何民族在他没达到工业化阶段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底层人穿不起能把全身盖满的衣服的,汉族有,和族有,韩族有,藏人有,蒙古人有,白人也有,但是如果有人拿这群人穿不起衣服来论证汉族或者其他民族所认同的民族服饰不存在,那么要么这个人没脑子,要么他蓄意为之。
中途岛战役……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
东京奥运会连日本人都不让看。
相比之下,天朝起码能让中国人看(怎么个看法尚未可知)。
短短半年时间,这是巨大的进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