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总是依靠观察周围来事物确定彼此关系和价值的。
觉得自己无知无力无能,所谓自卑,就是找错了坐标。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类见不得同类受苦,同类的痛苦我们会感同身受,似乎痛在我们自己身上似的。关系越亲近,这种痛苦就会越真实。
脱离这种痛苦的方式很多,远离“负能量”是一种;帮助他们是另外一种。
我们希望帮助别人,但请一定先自问四个问题:
① 他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帮?
② 我想帮到什么程度?
③ 我愿意为此付出多少?
④ 如果最终结果和我的预期不同,我能不能接受?
这四个问题的价值判断标准,由您自己来制定评判标准。只要问心无愧,也尽量于心无悔即可。
接下来简单谈谈走出自卑的方式吧。
我们的阶段性目标,不是要让他变成一个“自知”且“自信”的人,而是要让变成一个“不自卑”的人,或者说一个“正常人”。
正常人,有正常的自我评价,也就是对自己和自己工作成果的评价,比实际偏高。
我记得有一个实验,是去大学里调查女生们,问她们自认为自己的长相在本大学排什么水平。
绝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 “中等偏上”。
再比如同样是包饺子,我们会认为自己包的饺子至少要卖2元钱一个,而如果馆子里卖这么贵,我们就要飞起来咬人了。这就是正常的自我评价。
不要鼓励他去做那些他明显做不到的事情,那样他很有可能在碰壁中陷入“习得性无助”,更觉得自己无知、无力、无能。自卑反而越来越严重
让他去做他肯定能做成的事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帮他重新确定坐标。
人都渴望被信任,被依赖;讨厌自己是无能的,不可依赖的人。把力所能及的小事交给他,措辞的时候利用他的被认可欲,让他感受到自己正在进行有价值的付出,建立起被依赖和信任的感觉。
措辞上一定要利用他被认可的欲望,来升高小事本身的“价值”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明白了,
“哎呀这个瓶盖我拧不动,你劲儿大,国防身体,帮我拧一下好不好呀!”
“这里好黑啊/人好多啊/... ,我好害怕,你能不能牵着我的手啊!”
“你能够到更高的地方,把窗户/门 擦得更干净,拜托帮忙擦一下啦!”
“抢票能手,可以帮我抢一下去......的车票吗?”
......
“绝对”坐标:智商、情商、证书、成绩等等有社会统一标准和平均值的,看得到的坐标。如果他本身是个很聪明的人,测测智商(哪怕是假智商测试,只要做的像真的)这些都是看的见的坐标。
“相对”的坐标:他身边的坐标,到底在和哪位自比?
一个男的,对自己工资是不是满意。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他的工资到底是高还是低,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工资和他老婆的哥哥、弟弟,姐夫、妹夫、闺蜜夫、甚至前男友相比,高还是低。
他自己的亲密社会关系里,你的亲密社会关系里,是不是大部分人,都比他强?
这得慢慢来,聊嘛,到底是哪位“尊神”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破除尊神的“神性”:原来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啊;原来他们不是超人,是普通人啊;原来某某某在这方面还不如我啊。
然后再建立一个真正值得学习的,想成为的人,作为目标(其实这一点对不自卑的人也适用)。来分解任务,化不可能为可能,把“超越别人”这个任务,转化为“超越自己”。
破除了“神性”之后,就没有人是“不可学习”、“不可超越”的。
下一步就是去想“他是怎么做到的?”观察偶像,不要试着以来就全盘模仿,循序渐进。
这一步,你没法帮他做,帮他超越;但可以以自己为镜子,带他一起进步和超越。
比如,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是自律的。
我们可以从早睡、早起这样简单的自律做起。设置一个自己稍微努努力就能摸到的目标,然后为大脑设置奖励。
举个例子哈:今天早睡半个小时,明天早起半个小时,起来之后就奖励自己在被窝里刷10分钟的短视频/网购,等等。 这样,我们的大脑就会把“早睡早起”和“早间娱乐”建立起联系,而不会感觉到痛苦。之后循序渐进,用其他奖励,为自己加入“晨练”、“早读”等等其他自律项目。
每一次自己的小目标达到了,就会积累起“我行”的自我认知,自信就有了。
每一次进步都能达成,并带来欣快感,人就会爱上进步,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走向自由。
我既希望能有所帮助,又害怕盲人指路,耽误了别人。
一时信口胡言,贻笑大方,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