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普通话不是【一眼假】么。
比如有个民工返乡的小众电影,全程河南话,感觉上就比较真实。要是全程普通话,观众心里肯定是:呵呵,这帮戏剧学院的小屁孩,懂什么民工生活。
有个摄制组,宣称要拍一个民国上海的题材,口号是:我们剧组一个上海人也不要。听上去很解气啊,结果票房几乎为零。这才出了一个除了葛优都讲上海话的上海题材。
还有些切换语言的,其实更好。一个扶弟魔,跟北京同学讲普通话,一接她妈的电话,就是家乡话。更突出这种跨文化的两难生活。
现在,我基本上不看普通话的影视剧。普通话,除了讲北京当地的事情,其它都是假文化。
诸位信不信,这些方言电影在100年后,会成为非常重要的语言资料。
按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发展速度,要不了100年,方言就会所剩无几。
就算是有的地方还在坚持说,但是很多字音的处理,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
这个读音在现在已经逐渐消失,很多重庆的小朋友甚至于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语音的记录方式最好是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以便于后世子孙知道方言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现在很多导演不遗余力挖掘各地方言,甚至于一些稀有语种,可谓是流芳千古。
这东西在现代看不出来有什么意义。
但是100年后的后代们自会明白。
重庆电视台在90年代拍摄了大量的方言电视剧,非常了不起,这里面全都是正宗的重庆话,里面的一些发音在仅仅20多年后,已经面临绝种。
只知道“帅”知不知道“磴笃”
“磴笃”一词确实是强壮的意思,而且这个只用于男性。
这就涉及到现在和以前的审美价值观不一样。
农耕时代的中国,就是以壮为美。
强壮的男人就是美男子。
对于一个以农耕为生的民族,强壮的男人就是最好的劳动力,这样的男人可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壮劳力走到哪里都受到喜爱。
脸上有几粒白麻子,那是不打紧的,关键是身体好,能干活。
壮劳力不但可以伺弄庄稼,还可以当兵打仗,不但女人喜欢,朝廷也喜欢。
诸位可以看看年画,看看古代男性塑像,哪个不是身强体壮。
现代社会受到工业文明的影响,日韩美妆潮流挑动,从80年代开始,就流行起“奶油小生”我国某个著名影星在当年就饱受批评。男性阴柔之风曾经被批判了千年,只不过是现在又回来了。
壮为美,壮男人才是真男人,才是大帅哥,这是我们的祖辈曾经对一个男人的评价。
再说到抻(chen)抖(tou)
首先这个词是说的衣服。
抻抖里面的抻字,就是指的衣服平整、整洁。
将一件浆洗好的衣服变得平整,这在古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现代人要将衣服弄得平整很容易。
送到干洗店里,拿出来就是平整的。或者是家里插上电熨斗,一会功夫就搞好了。
甚至于还有免熨烫面料,里面含有化纤织物,洗好晾干就是平整的。
但是古代不行,没有干洗店也没有电熨斗,遑论化纤面料。
要熨烫衣服,就要到专门的铁匠铺或者铜器店去专门定做一只熨斗。
这个熨斗底下是平的,中间是空的,上面有个盖子。价格也不便宜,任何用手工打造的东西,在任何时代都不能说便宜二字。
将烧红的木炭或者煤炭放进去,盖好盖子,然后方可以熨烫。
中国古代的燃料一直处于不足,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是第一位的。
伐薪然后挑往街市售卖,就可以养活家小,说明了柴薪的价值。
用宝贵的燃料来熨烫衣服,这就说明了这个家庭是个什么收入状况。
“抖”这个字就是专属于丝绸,穿抖抖就是穿绸缎衣服。
重庆话:你娃抖起来了所。
原意就是穿了一件绸缎衣服。
绸缎的价格,那不用说,从古到今,就没有便宜一说。
所以穷人的衣服大多数时候就没有“抻抖”可言,这个词指向的就是有钱人家的老爷公子小姐。
不过城市里不一样。城市里面的人爱面子,喜欢置一套门面衣服,也有专门做熨烫衣服生意的人。
穿得抻抻抖抖出来走人户,相亲的,感觉就比较有钱,看在钱的面子上,自然也是帅哥一枚。
这是典型的小市民心态,所谓人敬衣衫马靠鞍,便是此理。
提醒大家一点,这里面的所有发音都是针对方言,而不是在谈论汉语言。
比如说最后提出的“磴笃” 我也只知道发音,而不知道这两个字究竟是怎么写的。
外地人,怕是闻所未闻,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听说。
这很正常的,因为这是方言,不是普通话。
要研究文言文或者现代汉语的,请不要在这个与方言相关的话题下评论。
前面举例提出的“茅厕”只是证明这两个字就是这样写的,而不是评论里面出现的“茅肆”至于读音问题,这不需要获得重庆以外的人支持,这是方言,再说一遍,这是方言。重庆地方话。至于说这个发音是不是古老,那要看你如何定义古老这个词。
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语言种类。
中国民间语言集大成者---相声,也就只有100多年历史,郭德纲的祖师爷就是晚清人物。
读音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影像资料,你很难有确切的证据说这个字应该是这个读音。很多学者穷经皓首,不过就是搞清了几个字的读音而已。
方言电影对于记录方言的重要性,有人说这不重要,因为已经有专家搞好了一切,做好了资料馆。
这个思路就是大清朝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搞好了,民间藏本尽墨。
然而,二鸦,太平天国祸连,《四库全书》所余不过四分之一。而《四库全书》的恶行,至今还被挞伐。
很多方言电影我看过,其中的方言完全没有修饰。因为导演志不在此,他只是需要方言这种表现方式。
像《南方车站的聚会》里面的很多对话,我就听不太懂。但是由方言表现出原始粗犷,完全颠覆了我此前对于湖北人的印象。假设这部电影全程普通话,那么感觉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官修语言史,民间留影像,这两者不矛盾,亦可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以后对于方言的研究。我们现在使用的方言,终一天会成为历史,在某个时刻被抛弃。
幸好,还有方言电影记录了这一切。不管是不是完美,都是极有意义的事情。
这张图片里记述的词条来自《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第768页。
有些人居然把问题回溯到秦始皇。
是不是初中历史没学好?
《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大一统里面讲的就是“书同文”,而不是“字同音”
方言何去何从,自有它的历史规律,社会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