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六个月内中美在南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中美关系的实质,是在没有实质反华同盟的境况下,在相对而言对中国最有利经济战场上,进行的中美直接PK,耗掉的都是美国赖以维系帝国的老本。这决定了无论现在中国多么痛苦,目前也是中美博弈中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时期。

反过来讲,战争的要领,是不能做对方喜欢的事。因此对美国来说,升级战争的欲望必然是会越来越强的。

中国不想升级VS美国想升级,这就是目前中美关系当中的一对巨大矛盾。至于会不会升级?在什么地方升级?以什么形式升级?

不好说。。。。。


user avatar   CommanderYCJiangS1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槽点了,我给你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你们就知道槽点在哪了。

假如你用朱温代唐来作为五代起点的话,那么后梁开国是907年,北宋开国是960年,北宋灭北汉是979年。

然后曹魏篡汉是220年,司马篡魏是266年,西晋灭国是316年,然后北方五胡十六国一百多年,再然后才是南北朝。

发现问题在哪了么?

问题就在于“魏晋南北朝”与“五代十国”在时间长度上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好吗?你认为五代十国碎片化,那么请问难道早期三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就不碎片化了?你不能从一个几百年的时间长度里拎出来相对比较完整的时期,然后跟只有几十年长度的五代做比较,问为什么五代更碎片,这是没道理的。假如你非要比较一下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异同,你首先应该问的是:“为什么魏晋南北朝会分裂这么久”(实际上,这确实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好了,槽我吐完了,下面讲点干的。

实际上,五代十国看上去更碎片化的主要原因,是南方的分裂。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基本上一直都是一个统一的政权,所以等到了五代这,南方裂成好几块看着就比较诡异。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开发度不同啊亲!

汉代南方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你以为孙策据有江东是整个江南都在他的控制之中么?不是的,孙吴政权的精华就在长江沿线,当时南方大片地区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岭南地区直到宋代都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方根本没法分裂成那么些个小国……你看看南汉的地盘,在魏晋时期那有几个人?

在南北朝末期,北周灭北齐时大概有户三百五十九万、口近千万;北齐有户三百零三万,口近两千万。那么南陈呢?

户五十万。

所以传统概念中的“江南富庶”不是整个长江以南都很富庶,而是江南地区的苏州扬州等几个地区非常富庶,其他地方属于被代表、被平均的那个。刘宋大明8年时扬州有24万户,人口总数接近当时刘宋总人口数量的1/3[1],唐代耕耘了几百年,才慢慢把南方经济发展起来的。

在开天时期,天下还是这个样子的:

你再感受一下这个人口密度

然后到了北宋时期,这个人口密度终于算是上来了

所以说五代给人一种“更加分裂”的感觉,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南方的开发度高了,住的人更多了,经济也更发达了,所以就能够同时出现好几个小国了。三国时期孙吴还在卖力地开荒拓地,甚至从南方深山老林里抓野人去屯田,而到了唐代末期这些野人的后代终于成为了农民(当然,也可能是死光了,换了一波人),能够愉快地建个小国了!

相比之下北方的兄弟们就比较悲惨一些,一千多年了该怎么内卷还怎么内卷,该怎么互殴还怎么互殴。

啊,果然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出现,不仅取决于当时人们的努力,也要看历史的进程……

参考

  1. ^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相关话题

  假如美军登陆中国作战,在双方均保持克制不动用核武的情况下,美军能推进中国大陆纵深多少公里? 
  1 月 15 日,纽约发生地铁推人案,亚裔女子身亡,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此案件?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美国?美国究竟什么地方招人厌? 
  都说“川普对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不感兴趣。”那么如何看待“美媒:特朗普拟重建美军”呢? 
  英国首相约翰逊称:「不希望这个国家或政府陷入盲目反华状态」。如何看待其表态? 
  炮膛进水后怎么处理的? 
  如何看待美国《时代周刊》的文章「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 
  美国穷人日子不好过表现在哪里? 
  日本、印度现下根本成不了常任理事国,那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日印还是采取了行动? 
  欧洲和美国真的变得更加危险了吗? 

前一个讨论
苏东剧变与“没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有多大?
下一个讨论
“公知”在近几年是如何失去话语权的?





© 2025-02-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