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将周厉王赶出国都,共伯和代行政事,史称共和行政。问题是共伯和又是何人?
共地在今河南省辉县,而卫国在被灭国迁移之前都于朝歌,据推测朝歌在今河南省鹤壁市以南,共、卫两地十分接近。共地在卫国灭国迁移以前,已成为卫国附庸,郑伯克段于鄢,共叔段得到卫国支持,居于共地。
我认为,共伯和就是卫武公和。共伯和,共是封地名,伯是爵位,和是名,而卫武公也名为和。卫武公长寿且贤能,于公元前758年去世,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年,相距八十三年,据《国语》,卫武公活了九十五岁以上,所以以年龄否定二者可能为一人并不可行,或有人认为,虽然共和行政时卫武公已经出生,但年龄尚幼,似乎不能理政,在此,我对当时的事情本末进行推测:
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众人需要一个人在名义上代行王权,但如选王畿内诸侯,如周公、召公、毛公等人,诸位谁也不服谁,如选畿外诸侯,一则诸侯自己还有封地要管,二则怕哪位诸侯入主,会假公济私,增加自己的势力,于是决定以某位诸侯的公子作为名义上的代理人,卫公子和成为最后的理想人选,他是卫公嫡子,血统高贵,卫国是姬姓同宗,在西周时是大国,公子和又没有卫国继承权,降低偏心卫国的可能,为了提升公子和的地位,众人还决定了将公子和封为共伯,共地就在卫都旁,选择封在共地,共地可能本就是卫的附庸,由卫国划出来封共伯,没有诸侯会受损。这样做也有几个目的,其一,以诸侯地位干政比公子更合适;其二,作为公子和代行周政的奖励,封为诸侯;其三,等下任周王继位,公子和的地位就很尴尬,他退位后不能回卫国,因为作为代理过周政的人,公子和与卫国国君地位孰高孰低成了难以解释的政治问题,封公子和为共伯,退位后共伯和回共地即可。还要理解,共和行政时期共伯和一开始比较年幼,可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行政事务由大臣代理,如《史记》所言【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待共伯和日渐长大,他成为一个协调诸侯关系的角色,赢得了大量人脉资源。等周厉王去世后,众人迎接周厉王的儿子继位周王,也就是周宣王,共伯和完成使命,去往治理共国。而共伯和通过十余年代行王权,积累了大量支持,有了取代卫太子,也就是共伯和的亲哥哥以继承卫国的野心。待卫僖侯去世的契机,共伯和发动政变杀死卫太子,继承了卫国国君的地位,也就是卫武公。由于卫武公积累的大量支持,他的政变获得了诸侯承认,卫武公本人也是个贤能的君主,在史书中留下了好评。
【(卫)釐侯十三年,周厉王出饹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釐侯卒,太子共(恭)伯馀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於釐侯,多予之赂;和以其赂赂士,以袭攻共伯於墓上,共伯入釐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釐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武公即位,修康叔之政,百姓和集。】
卫武公政变上位,仍然得到好评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赞美卫武公之诗
【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饹子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於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