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乐毅伐齐为何攻不下最后两座城池? 第1页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乐毅或者说燕国,绝无任何可能吞并齐国。燕昭王和乐毅不论怎么苦心筹谋,又拥有如何超卓能力,甚至是上帝视角,都全无用处。这是战国时代数百年来的通行法则,对任何一个强国大国,你可以重创它,努力削弱它,不停侵吞其国土,但不用妄想吞并它,否则铁定会招致诸国联军干预,成为天下公敌,进而遭受惨烈损失,令国家由盛转衰。

所以后来秦国称霸天下上百年后,一直到秦始皇亲政后,才终于出兵侵吞掉早已经奄奄一息的韩国。

此前,齐国在桂陵、马陵之战大败魏国,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又借楚怀王被囚于秦之事发难,统率关东各国联军杀入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请和,一时成为天下至强之霸主。

而当接下来,齐国吞并次等强国宋国后,其他诸国人人自危,立刻组成反齐联盟。纵横家乐毅作为燕国使节,积极策动燕赵联盟,身佩两国相印。而齐相孟尝君田文,更因为和齐湣王的矛盾窝里反,逃亡魏国,成为联军内应。

同时,秦昭襄王赢稷和秦相魏冉为一举击垮和秦国争霸的最大敌手,也积极配合出兵。另一著名纵横家苏秦,深得齐湣王信任,真实身份却是燕国的死间。

【後齐湣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於秦、赵,与燕共伐破齐。】

也就是说,公元前285年开始的这场秦、赵、燕、韩、魏等五国联军攻齐战争,是以包括强秦在内的大半个天下之力,包含了燕昭王、秦昭襄王、赵惠文王、孟尝君、苏秦、魏冉等无数精英人才的贡献和心力,去围攻齐国一国,并非单只是联军主帅乐毅一人之力。唯一没参加联军的楚国,则以援齐为名趁火打劫,趁机掠取齐国南部边境的淮北地区。

公元前284年,双方在决定性的的济西之战,齐军主帅触子本身就对齐湣王心怀怨恨,齐军将士更因之前连年征战,不得修生养息而士气低落。齐湣王为迫使将士死战,以挖祖坟、行杀戮相威胁,更使将士离心,斗志消沉。所以齐军才会一战即溃。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闵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资治通鉴》

此战后,诸国各自安排了利益分割,联军便在实质上解散了,赵国攻略河间地区,魏国攻略原宋国疆域,秦军则攻略天下膏腴之最的陶邑,作为秦相魏冉的私领。乐毅则率燕军长驱直入,一路顺风而下,连取齐地七十余城,欲将齐国本土,尽数鲸吞入燕国版图。

然而,最后所剩的莒、即墨并非简单两座城池,而是齐国的“五都”之二。齐国军事体制除了国都临淄之外,还分别在平陆、阿、即墨和莒四个战略要地,高筑城墙,选练常备军,作为国都失守时的备份。也就是说,齐国看似只剩下两座城池,其实尚有相当一部分军力还在坚决抵抗。而进攻方只剩下燕国一国军队了。

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并非是后世如袁绍刘表、王世充窦建德、张士诚陈友谅那种军阀政权,而是各自有几百年历史、有自己的统治精英集团,几乎形成了自己独立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真正“国家”,吞并与消化这样国家,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后来的秦灭六国,更历时数百年的攻伐反复。

绝大多数齐国人或许不在乎国君是吕尚(姜太公)的子孙,还是田完的后裔,甚至如果乐毅真正想要自立为齐王,和“田氏代齐”那样取代田氏,他们或许还不会抵触得如此激烈,但是燕国想要把齐国本土尽数纳入疆土,甚至因此在夺取齐都临淄后,焚毁齐国之宫室宗庙,他们就要保卫国家,抗击到底了。

【齐兵败,闵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莒、即墨。其馀皆属燕,六岁。】——《史记·燕世家》

如果燕国当真显露出了自己一家“吃独食”的企图和野心,那么前有两座坚城难克,后有其他各国虎视眈眈,可以说是危如悬卵。此前以齐国“东帝”之强,之前企图吞并燕国不成,引来燕人数十年仇怨,之后吞并宋国,招致五国联军围攻,濒临亡国,教训还不够惨重?

所以,作为一名有杰出战略洞察力的当世奇才,乐毅才没有选择急于求成,而是放下这两城围而不攻,一直不断采取措施,安抚和收拢齐地民心,同时积极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24年),秦相魏冉亲率大军攻魏,围困魏都大梁,孟尝君田文北上燕赵请求援军。燕军8万和赵军10万组成联军,迫使秦国退兵,战后魏冉一度被罢相,承担失利责任。

【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战国策·魏策·秦将伐魏》
【二十四年,与楚王会鄢,又会穰。秦取魏安城,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去。魏冉免相。】——《秦本纪》

公元前282年,乐毅率领赵国军队攻占魏国的伯阳,迫使魏国也默认了由他来主导对齐国的战后分配权,当然秦国亦趁机报复,夺取赵国两座城池。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秦怨赵不与己击齐,伐赵,拔我两城。】——《史记·赵世家》

根据杨宽先生《战国史》的观点,公元前281年,白起再次率秦军围困大梁,又被燕赵联军阻击,困于林中,于是秦国只能承认赵国吞并原齐国济西之地、燕国吞并原齐国胶东之地。

显而易见,身佩燕赵两国相印的乐毅,也极可能参与了这两场燕赵联军对秦国的战争。

【(秦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战国策·燕策二》

在那以后,乐毅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去继续完成他的灭齐大业。然而从出身而论,他就是一个接受了燕国礼聘的赵国人,一直同时兼职赵相和燕相两份工作,燕国对他的信任,完全建立在燕昭王姬职个人对他的信任之上。除此之外的燕国其他朝臣,对他无不心存顾虑。甚至除了乐毅自己,世人只怕根本不知道乐毅究竟是为燕?为赵?还是欲在齐地自立为王。

燕国臣民此前举国一心,卧薪尝胆数十年,只为向齐国报仇。在打垮齐国后,民心士气也得到相当程度满足,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因此,当久攻坚城而不克时,燕国众多大臣便争相对乐毅进谗言。以燕昭王之睿智,亦只能在生前将其强压。

所以当乐毅遭遇到田单这个顽强劲敌,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时,公元前279年,对他信任有加的燕昭王去世,继任的燕惠王对乐毅满是猜忌,才会轻易中了田单的反间计,将他罢免,改以骑劫代之。乐毅闻讯后单骑出逃回赵,被赵国封藩于观津,用以震慑燕齐。而骑劫被田单大败,造就了“火牛阵破敌复国”的传奇。

【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於观津,号曰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燕、齐。】

燕国这场意图以蛇吞象、以弱灭强的战争,终以损失惨重、徒劳无功告终。而齐国虽然复国,同样元气大伤。这对世仇算得上两败俱伤。

也就在这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楚襄王仓皇东逃至陈县。楚国发源兴起的湖北地区,就此落入秦国版图。秦国从此成为天下唯一至强,是这一系列战争的最大赢家。

从乐毅统帅五国联军出征的算起,短短五年就改变了整个战国史局势,前台的燕国和乐毅,看似何等风光,终究白忙一场,给背后闷声发大财的秦国白白做了嫁衣。

公元前273年,魏冉与秦将胡阳起兵攻三晋,华阳之战大获全胜,三晋联军被斩首十万,夺取了魏国的卷、蔡阳、长社,赵国的观津。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乐毅是否参与此战,但他的封地“观津”也被秦国夺取了,从此只能长居赵都邯郸,做一闲散客卿,一代无双国士,自此遗憾退出历史舞台。

【明年,穰侯(魏冉)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於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

因此,历朝历代评价乐毅,更多是将他与苏秦张仪等纵横家同列,更多强调的是他以弱小燕国连横纵合,借力打力,差一点就实现以小国弱国吞并大国强国的奇迹;而不是他带兵才能如何神奇,完成了“东下齐地七十城”的伟绩,竟堪比白起韩信这等军神。

否则的话,刘邦乘着秦军主力四十万大军被项羽消灭于巨鹿、坑杀于新安,只带两万偏师,几个月时间就扫荡了关中,迫使秦王投降,岂不更如同和神话一般?

ps:感谢 @水云吟 提醒,根据出土的燕国器物铭文的考据,失去乐毅和灭齐良机后,燕国还有一个再次复兴的阶段,在燕惠王之子燕武成王(前271年-前258年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向东拓土,约在前263年设辽西等四郡,约在前260年设辽东郡,(相关论文:李树林,李妍《秦开东拓与修筑燕北长城时间新考》),并吞并了当地的东胡等游牧部落,也因此极大拓展了自己的军事动员力。

所以在长平之战后,公元前251年,燕国动用10万甚至几十万的大军,对赵国趁火打劫,却在鄗代之战被老将廉颇大败,其后赵将乐乘、李牧、庞煖等相继击败燕国,两国之争甚至一直持续到秦始皇统一战争前夕。

《史记》:【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
《战国策》:【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乐间入赵。】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远征,治安与不普通的两城。

即墨和莒乃齐国的五都之二。当然这不是指即墨与莒这两个城占了齐国军事经济的五分之二。但依旧有非常于普通城的实力。

莒原本是春秋莒国都城。而即墨则是齐国征服胶东莱夷后的中心。所以有非同于其他城池的军事实力与粮草存储。

远征

春秋之后,东汉之前,中国主流是军国主义式义务兵制。即平时种田,到一定年龄要去常备军当一段时间兵。退役后一直服预备役。遇到战事就丢下锄头,当民夫当士兵。

所以当时可能短期内爆起大量的士兵,但,时间一长就会土地荒废。

这时燕国就要大肆压榨齐地保证齐地燕军,与燕国本土的粮食供应。

治安

燕国在齐地占领了七十二座城。而大肆压榨则导致齐地治安问题恶化。七十二城处处留守。处处可能造反。

由于燕国一口吃不完齐国。大军驻齐,压榨齐地,治安恶化,大军驻齐。恶性循环。

直到最后可能燕军都厌恶了无止境的治安战。出征那么多年说不定娃都喊隔壁老王爸爸了。

另外燕国一次吃这么大块地,可能导致外交环境不好。齐国就是因为一口吃了宋国恶名爆炸导致联军伐齐。


user avatar   tian-j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你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先说结论吧。

“乐毅六月之内就攻下齐地七十余城,而攻打即墨、莒两城却数年不下”的记载,绝非史实。

对于这个问题,杨宽先生的《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考辩的很详细。


更要特别指出的,司马光《资治通鉴》称:乐毅于济西大捷之后欲长驱追击,剧辛劝阻,以为宜于攻取边城以自益,乐毅不听,以为“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其后齐人果然大乱,湣王出走,乐毅因而攻入临淄。此说不见于《史记》、《战国策》以及先秦著作,当出于后世策士进一步的夸大和伪托。《资治通鉴》接着又有乐毅具体分兵五路,“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的记载,这和《乐毅列传》所说“留徇五岁下齐七十余城”不同,也该出于后人夸大伪托。后来司马光又着《稽古录》,先于周赧王三十一年记“燕独追齐师遂入临淄”,再在三十五年记“燕乐毅徇齐地数岁下齐七十余城”,正好首尾五年,当是依据《乐毅列传》的。看来司马光己发现《资洽通鉴》误据伪托之说而不及追改了。《资治通鉴》又载有燕昭王斩杀攻击乐毅的人而要“立乐毅为齐王”的故事,很不合情理。看来《资治通鉴》所载有关“乐毅破齐”的长篇记载,不见于先秦著作和《史记》、《战国策》的,都采自伪托的作品,不可信据。


《资治通鉴》又称: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宽其赋敛,除其暴令,后人因此谓:“此孟子所以教齐者,齐王不能用之于燕,而乐毅能用之于齐。”(吕祖谦《大事记》引延平陈氏语)其实皆出于杜撰。《吕氏春秋·权勋》云:“燕人逐北入国(国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高注:“美唐,藏金所在。”可知燕兵攻入临淄,争相掠夺财富,并非如儒家所谓“王者之师”。《资治通鉴》又谓乐毅入临淄后,除“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以外,分兵四路出击,“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以抚千乘”,因而“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此与《乐毅列传》称:“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不合。黄式三《周季编略》云:“《稽古录》于周赧王三十五年书乐毅徇齐地,数岁下齐七十余城,是司马氏后知其误而不能追改《通鉴》也。”


其实《资治通鉴》所载燕军分四路出击,全出虚构。据前引《说苑·奉使》楚使谓齐王之语,燕兵克临淄后,“定获乎琅邪”,盖乘胜向东南攻至琅邪,以巩固其胜利所得,固未尝分兵四路出击也。《资治通鉴》于周赧主三十六年言“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以为原来分向四方出击之四路军队,又分别从远处调来会合,以围攻莒与即墨,更不可信。至于《资治通鉴》称:乐毅“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余人”。亦不可信。《田单列传》谓燕之初入齐,闻王蠋贤而欲封之,蠋自经其颈而死,未言封其墓。整个战国时代燕之封君可考者不过数人,安得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君?盖皆后人推尊乐毅为“王者之师”而为之夸饰者。相传周武王克商,“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间,封纣子武庚禄父”(《史记·殷本纪》),盖后人有以乐毅破齐比之周武王充商而仿制者。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前言》


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乃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余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余人。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案:黄式三《周季编略》云:“《通鉴》于此年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二城,惟莒、即墨未下,讹也。承讹者,求莒、即墨所以五年不下之故,尤讹也。据《史记·乐毅列传》五岁乃下齐七十二城。《后汉书·朱隽传》: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李《注》引《史记》五年乃下齐七十余城,是也。苏氏《古史》:东发先生《日钞》所言,皆同。《稽古录》于三十五年书乐毅徇齐地,数岁下齐七十余城,是司马氏后知其误而不能追改《通鉴》也。”此乐毅攻克临淄后,分兵五路向四方进击,六月下齐七十余城之说,不见《史记》、《战国策》,先秦诸子,疑皆出后人增饰,未可轻信。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卷十六》


[赵惠文王]十九年秦败我二城,赵与魏伯阳。赵奢将,攻齐麦丘,取之。(《赵世家》,《六国表》作“秦败我军,斩首三万”)

赵惠王谓公孙龙曰:“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对曰:“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今蔺、离石入秦,而王缟素布总;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秦得地而王布总,齐亡地而王加膳,非所兼爱之心也。此偃兵之所以不成也。”今有人于此,无礼慢易而求敬,阿党不公而求令,烦号数变而求静,暴戻贪得而求定,虽黄帝犹若困。(《吕氏春秋·审应》)


又案:梁玉绳《史记志疑》于《赵世家》云:“是时齐亦尚止二城,麦丘属燕,《年表》《田完世家》及《赵奢列传》皆不书,未知此何以言之?”钱穆辨之曰:“不知《史》《策》言齐独存二城者,指其五年中最后而言,非齐一败而诸城皆下,即无地可攻也。谓余城皆属燕,特举大数言之,以燕独入齐临淄,又始终主其事也。非谓其他三晋诸国,均不得尺土一城,不博观会通,而一切以绳,失者多矣。令以《吕览》公孙龙之言参之,知《赵世家》所记固不误。”

又曰:“《赵世家》‘惠文王十七年秦拔我两城,十八年秦拔我石城,十九年秦败我二城,赵奢将攻麦邱,取之,二十年廉颇将攻齐’,公孙龙言盖指是时事。”(《先秦诸子系年》第四三五至四三七页)钱辨是也。

《乐毅列传》云:“乐毅留徇齐五年,下齐七十余城。”知七十余城非一年皆下,且齐城本不止七十余城,所谓惟独莒、即墨未下者,由其别都言之,说已见前。

《楚世家》上年楚人以弋说楚王曰:“朝射东莒,夕发浿丘,夜加即墨,顾据午道,则长城之东收而太山之北举矣,西结境于赵,而北达于燕。”是其时齐地固不止莒、即墨二城。

此年赵取齐麦丘,即苏代所谓“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据苏代约燕王语,苏代此言,指天下破齐及秦得赵蔺、离石以后事,若齐一破而诸城皆下,即无地可攻,则苏代所谓济西、胶东又将何指?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以上就是《辑证》一书中,杨宽、钱穆、黄式三等人对“乐毅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一说的批驳和考辩。


至于有几位答主提出的即墨、莒两城实力强大,燕军不能攻克的观点,我以下列出一些史料,以证其不合理。


1.田单曰:“单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今攻狄而不能下,何也?”(《齐策六》第六章,《说苑·指武》第八章同)

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齐策六》第五章)

2.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3.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譟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

4.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为栈道本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子临百姓

5.△又东南过莒县东。《地理志》曰:莒子之国,盈姓也,少昊后。……其城三重,并悉崇峻,惟南开一门。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许里。《尸子》曰:莒君好鬼巫而国亡。无知之难,小白奔焉。乐毅攻齐,守崄全国。秦始皇县之,汉兴以为城阳国封朱虚侯章,治莒。



根据以上一些资料,我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即墨、莒的确是当时规模庞大的大城邑,不易攻取。

2.即墨、莒虽是大城,但力量未必有多么强大。先说即墨,燕军包围即墨时,即墨大夫出城交战,结果战败身亡,之后才是田单上位。可能即墨一开始的有不少军事力量,但战败之后的即墨,只有七千人而已。再看看莒,莒的力量如何我们不知道,但有一事实值得我没注意,那就是田单反攻燕军,恢复齐国之时,齐襄王不在莒城之内,而在城阳山中,等到田单复齐,就修了个栈道,把齐襄王从山中接出来了。当时莒的条件怎么样,相信各位也心中有数了。

所谓“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资治通鉴》胡注谓指“襄王从湣王走莒”,甚是。并非谓襄王弃社稷而走,误湣为襄。胡注云:“班《志》莒县属城阳国,故云城阳之山中。”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据此云:“按莒属城阳,当在汉置城阳国后,可见此策之拟托当在汉时。”此说亦不确。《说苑·奉使》篇第十八章记楚使亦曰:“王与太后奔于莒,逃于城阳之山。”城阳为当时地区名,因在齐长城之南而得名,包括莒在内。此地有崇山峻岭,是时襄王从湣王与太后走莒,即深藏于崇山峻岭中,并非居住莒之城内,故云:“逃于城阳之山”,或“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及田单复国,因山路险阻,“为栈道木阁,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汉文帝封朱虚侯章为城阳王而都莒,乃沿用原有地区名。《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战国齐、鲁、宋图中,定城阳为地区名而包括莒在内,确实无误。此章所记,当为当时实情,非后人所能伪托。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总之,这里强调三点。

1.乐毅下齐七十余城,是攻城掠地五年的结果。而非六月间就下七十余城,即墨、莒两城数年不克。

2.即墨、莒的确都是齐国五都之一,但即墨、莒在齐国手中,未必隶属于即墨、莒的其他城邑也在。

3.即墨、莒两城,在乐毅伐齐战争后期,力量是很弱小的,绝非“齐国的五分之二”那么厉害。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借用一下德国的观点,我觉得非常合理。

我记得一个德国UP主关于纳粹暴行的言论,让我觉得德国部分民众是对历史有敬畏之心的。

1.不支持纳粹的德国民众不应当承受纳粹的战争暴行罪责,因为他们不支持纳粹。如果将来纳粹复辟,他们也拒绝成为纳粹的帮凶,他们出生在战后也没有事实性的帮助纳粹。

那么谁来承受纳粹的战争暴行的罪责呢?新纳粹应该承受,那些叫嚣这纳粹无罪的人应该承受,那些试图将法西斯在德国复辟的人应该承受,他们是纳粹的后继者。

二战的德国民众有罪责么,有的,他们有的真心诚意帮助纳粹,有的事实性的帮助纳粹。

2.德国人民即使不支持纳粹,也应当承担传递历史真相的使命。

不支持纳粹的德国民众不会去给也不需要给奥斯维辛,屠杀等行径洗地或者否认,因为他们本身不是罪人,但是他们理应告诉后代,在1939-1945年发生了什么,德国做了什么,万恶的法西斯分子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龌龊事情。

正是因为这样,德国人才有如此资格挺起腰来对历史的受害者正视,我不支持纳粹,我也没支持过纳粹,纳粹干的坏事赖不到我头上,但是我仍然告诉你们当年纳粹丧尽天良的事。

正视历史,反思历史,肩负历史,这是德国人的优良品质。


回到日本法西斯这边。

相信很多人已经看过了小约翰可汗最新一期的日本变态“鸟”,其实这就是日本战后的写照。

战犯一个劲地说不是我,我没有,文化差异,试图逃避自己的罪行,似乎忘记了就在几个月前还在满脸狰狞的虐待战俘营里的战俘。

民众们有的不能接受自杀殉道,有的遮遮掩掩地说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与我无关。

是的,这群人要么畏畏缩缩地求原谅,要么装的楚楚可怜,要么假惺惺的说自己是被上级逼迫的。

施加暴行的时候笑得比谁的猖狂,接受惩罚的时候哭的比谁都可怜。

在1970—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似乎那个战败国日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他们开始让军国主义和右翼抬头,因为自己是世界第二经济体,自己有权说不。

那些躲起来的军国主义者们又威风地穿着军服走上了街头,带着军刀的老不死们走过街头,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忘了十几年前自己如何装成一个可怜的良民丑态。

他们堂而皇之的把战犯放在神社里面供奉。他们小人得志地嘲笑那些被侵略的国家。

他们求饶只是因为弱小。

他们凌虐只是因为强大。

他们支持右翼,却说自己并无罪责。

他们声称自己并无罪责,却不敢承认犯下的战争暴行。

相比之下我甚至还觉得德国的新纳粹也算好东西,至少他们从不遮掩,他们极端排外,他们也不洗地,直接说杀的好。

坏,坏到了极致也至少敢作敢当。

而某些民族,明明是自己犯下了战争暴行,明明是自己侵略其他国家,却支支吾吾不敢承认,却明里暗里洗地,却一个劲的支持右翼,还对中国的dislike率直飙90%以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日本被中国侵略了。

也不是说这是劣根性,人民从来没有什么劣根性支撑,只是麦跑跑当初的清算似乎并不彻底,让大正时期的龌龊国风传递到了现在还能生根发芽。




  

相关话题

  在秦朝被叛军毁灭时,九原三十万秦军与南越驻军为何不到中原勤王? 
  不限任何形式,21世纪最厉害的武器到底是什么? 
  古代高档家具当时的价格是多少? 
  认为古代没有民族主义有道理吗? 
  对于斯大林这个人应该来评价? 
  你们都知道哪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微妙联系? 
  假如刘禅和朱祁镇争夺帝位,你愿意支持谁? 
  如何评价唐玄宗? 
  如何评价维也纳会议中梅特涅的选择? 
  现代的参谋制和古代的幕僚制有什么根本区别? 

前一个讨论
秦朝灭亡时,老秦人的正规军在干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三国时期有如此多的不世出的名将,名帅,谋士。难道只是因为人们对三国时期兴趣多,了解的多的缘故么?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