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作为心理学学者,如何看待《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一文? 第1页

  

user avatar   xiang-bo-54-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1.4更新:最后附上了一些深刻影响了我对心理学理解的文献,供参考~

——————分割线——————

既然是心理学人,在读到这篇文章时,首先应该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表达情绪,表达ta对本科四年没有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不满。并且作者表达的都是个人真正的思考。因此,我会让自己避免因为不认同这篇文章的观点,就让自己站在高处,对其展开批评。

我也是北师心理出身,其实我能感觉到,在本科毕业时,同学里持有和这位作者相同或相似观点的大概并非个例。我自己也会反思,几年来到底学到了什么?心理学带给我怎样的影响?乃至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这位作者认为,心理学这个学科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它不断和哲学等“文科”脱钩,以至于自我消解,研究者似乎陷入“市场幻觉”,学术和应用之间产生巨大鸿沟。其实这些都不是新的批评了,在心理学中,研究可信度vs可推广性、问题中心vs方法中心的拉锯始终不断。但在目前,全球心理学总的趋势是越发心理科学化,越发将psychology与psychological science等同,将科学实证作为心理学的核心。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对于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我都可以基于哲学、人生经验甚至常识给出解释或预测,但这些观点并不具有普适性,如果我相信这些观点,它们可能对我就是好的、有用的,但我也可以不相信;而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采用科学实证方法,试图让结果对我适用,对你也适用,试图让我们在理解世界、社会、生活时,能多一点确定,少一点个人化的“信则灵”。

但要保证这样的科学性,就必然会牺牲一部分研究对象的范围,因为只有可以证明的问题才能研究;也必然会牺牲结果的可推广性:第一,对概念的操作定义会将概念精细化,并不能囊括一个概念在生活中所有的内涵和外延;第二,心理学研究其实是在积累效应量,一个0.3的相关,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率还不足10%,需要多个比较独立的自变量累加才能达到对一个因变量较高的解释率,所以很难说某一个研究的结果就能对生活有多大意义

这也是很多心理学研究者不愿意做科普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在搭“空中楼阁”,也不是所谓的“皇帝的新衣”,而是他们深刻地知道自己的研究结果不足以给出确定的对生活现象的解释。很多写心理学书的作者,都是在某一领域深耕数十年,相信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经有了足够的解释率,才让自己的研究为大众所知。所以,心理学研究结果或者说“知识”确实和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但不能据此就说心理学不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取向问题,你当然可以选择离生活更近、但更个人化的人生哲学,只是目前整个心理学的取向是科学实证的。

不仅如此,心理学还将更加科学实证。过去的十年,心理学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由可重复性危机发轫。过去的心理学研究,样本量不够,缺乏对研究实践的监管,因而很多显著的结果不能重复,效应量也被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学不仅没有“崩溃”,研究者们反而团结一致,积极推行更严格的研究实践方式,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更严谨的科学。从某个角度说,这一转变或许会让心理学“更远离现实”。40年前心理学普遍的研究方式是想出一个效应很强的研究问题(也就是解释率很高的预测变量),然后只用招募10名被试就能得到显著结果。这些结果或许有趣,也更容易被理解、被应用于现实;但这些结果往往是被夸大的,甚至是假的。心理学的选择是,在“假的但容易理解”和“真的但难以理解”中选择后者。

那是否心理学就会离公众越来越远,甚至学心理学也离理解自己越来越远呢?或许对心理学“知识”来说是这样,但对心理学这一学科来说,和“知识”同样重要的是观念。至少对我来说,学习心理学不断影响着我的观念,如何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如何自省,如何理解情绪、态度,这些都是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的;而心理学赋予了观念以科学实证的内核,让我能更批判地看问题。了解共情的研究结果,带给人的影响或许更多是提醒自己共情;学习基本归因偏差,更多也是用来认知重评、调节情绪。我现在在做心理学图书编辑,深感心理学对公众的影响,更多的也是观念而非客观研究结果的传递,是心理学人有科学实证为基础的观念对公众产生影响。当然,心理学人也会有一些看待问题的共同点,虽然心理学努力想要科学、中立,但始终会受到观念的影响,就像这位作者指出的“看待问题外部化”,著名心理学家鲍迈斯特也指出“心理学家好像总在为别人找借口”。看吧,心理学家也在不断反思,让这个学科更加多元化。

心理科学认为精神分析是错的,瞧不起精神分析吗?其实并没有这一说,心理学确实很喜欢指认“伪心理学”,因为这些伪心理学总是试图用“科学”来解释它们仅凭经验、猜想得出的观点。心理学并不反对“非心理学”,比如精神分析中的很大一部分,只是不把它纳入心理学的范畴。比如占星学,仅仅占星的话,有人信,那心理学家也不会跳出来反对;反对的是有些占星学竟然试图用“引力”等可证伪的理论加以解释,这样才叫“伪科学”。其实,精神分析如今仍活跃于心理咨询治疗的临床和研究之中,要不然为什么普心、人格、变心都要讲精神分析理论呢?

最后回到北师心理的问题上。北师大的心理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或许就是不能通过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对心理学基本的认识,即背后的科学哲学原理(至少对我来说如此,上文中说的这些都是到荷兰读研以后才学到、领会到的)。从课程上来说,北师心理的本科生课程涵盖了心理学各个基础分支;从科研训练上来说,学院鼓励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进组,从大二就开始做自己的研究,但缺乏更上位的指导,导致学生在学习和做科研的过程中都多少有点稀里糊涂。我对心理学的理解基本形成于在阿自由Joshua Tybur老师的高级研究方法课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零假设显著性检验到底是什么”“可重复性危机”和“心理学研究受到的意识形态影响”的讨论,这些是在北师(我相信是几乎所有国内高校)的本科心理学课程中都不会涉及的,但在我看来,这些才是理解心理学到底是什么的核心。北师心理的本科生培养更多的是“自由发展”,相信会有一些学生在本科期间就靠自己读书、看文献领会到这些,也会有一些学生跟着导师做研究、发paper而获得了对心理学科研深刻的认同感,但我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培养计划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更深入地理解心理学。


能够对生活有更客观的理解,难道不吸引人吗?要理解世界、理解生活,本没有简单的答案,没有一劳永逸的途径,是否学心理学是一个选择,而正是选择让你成为了你。

新的十年,北师心理和整个心理学领域元气满满,发展令人期待。

对于劝退,去年有两个字特别火来着——不退。


最后附上了一些深刻影响了我对心理学理解的文献,供参考——

零假设显著性检验、效应量、统计检验力:

  • Cohen, J. (1994). The earth is round (p < .05). American Psychologist, 49, 997-1003.
  • Cohen, J. (1992). A power primer.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2, 155-159.
  • Ferguson, C. J. (2009). An effect size primer: A guide for clinicians and researcher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40, 532-538.
  • Button, K. S., Ioannidis, J. P., Mokrysz, C., Nosek, B. A., Flint, J., Robinson, E. S., & Munafò, M. R. (2013). Power failure: why small sample size undermines the reliability of neuroscience.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4, 365-376.
  • Schimmack (2012). The ironic effect of significant results on the credibility of multiple study articles. Psychological Methods, 17, 551-566.

Flexible data analysis、可重复性危机和心理学研究实践变革:

  • Simmons, J. P., Nelson, L. D., & Simonsohn, U. (2011). False-positive psychology: Undisclosed flexibility in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allows presenting anything as significa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 1359-1366.
  • Open Science Collaboration. (2015). 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Science, 349, aac4716.
  • Gilbert, D. T., King, G., Pettigrew, S., & Wilson, T. D. (2016). Comment on “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Science, 351, 1037e.
  • Response to Comment on “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Anderson, C. J., et al. Science, 351, 1037e.
  • Nelson, L. D., Simmons, J., & Simonsohn, U. (2018). Psychology's renaissa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9, 511-534.
  • Baumeister, R. F. (2016). Charting the future of social psychology on stormy seas: Winners, losers, and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66, 153-158.
  • Sakaluk, J. K. (2016). Exploring small, confirming big: An alternative system to the new statistics for advancing cumulative and replicabl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66, 47-54.

观念立场对研究的影响:

  • Duarte, J. L., Crawford, J. T., Stern, C., Haidt, J., Jussim, L., & Tetlock, P. E. (2015). Political diversity will improve soci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8, 1-13.

最后还有两本书:

  • 这才是心理学 by 基思·斯坦诺维奇(必读必读必读)
  • 心理学哲学导论 by 丹尼尔·韦斯科鲁夫&弗雷德·亚当斯(北师大出版社出的,我买了还没细读,一起学习)

user avatar   fanshi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代心理学的确还停留在“像”科学这一阶段,好听点,叫前范式科学

文中“自我阉割”的比喻十分形象,心理学说是中间学科,但现代主流心理学界近乎偏执地割弃社会、人文部分。精神分析学派在学科内部处在鄙视链的最底层也是事实。

不论对错,单就逻辑自恰和完整性而言,还就只有精神分析学派能站住脚。

为什么作者会有学习内容重复的感觉,原因在于,心理学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基本框架,各个理论、学派,对同一现象都有各自不同的解释。

心理学常常以学科发展史太短做遮羞布,但实际上,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并没那么短,许多现代学科都比心理学年轻,都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范式。例如,后起之秀,认知神经科学,怎么看都像是要取代所谓的科学心理学。这不是学科间的交叉问题,因为脑科学、生理学、神经科学看起来没有心理学也可以继续发展,但心理学没这几样,就会直接退回到社会人文那一类学科。

所有学科的飞跃式发展,往往都是理论研究先行,而后实验验证,二者相辅相成。但科学心理学如同自废武功,完全以实证研究为主导,说难听点,都是边角料,没有一个真正的能人来归纳、总结,进行理论拓展。

科学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本质上都是反自由意志的,或至少是温和决定论。虽然海恩斯曾做过实验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但那个实验本身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

实验、统计、测量,只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不意味着研究的内容一定科学。尤其是统计,本质就不是科学,只是描述,我也同样可以统计的方式去研究星座、生辰八字,一样可以大致给出一个模型。

有人说,只要你学好了这三门课,就不会有疑虑。

但我恰恰相反,我一开始坚信心理学,让我产生怀疑的正是实验心理学。每当涉及变量的时候,我就感慨,对人的心理这种复杂的研究,想要做到绝对的控制变量,几乎不可能,你只能人为的默认一些是无关变量。而且,实验设计本身就容易导致被试的一些行为,当被试意识到自己在参与实验时,他的心理状态就已经是非正常状态了。

说到测量,需要知道,现今绝大部分的量表、问卷都是在以西方文化、白人群体为主导的地区进行设计、编写的,虽然人具有普遍性,但其效度、信度在应用到我们这一群体时,本身就应该做进一步检验(这个工作也正在进行)。

2010年,一组研究人员公布了心理研究中的系统性实验对象偏差WEIRD (“西方地区、受过良好教育、工业化的、富有、民主的”;"Western,Educated,Industrialized,Rich and Democratic")。虽然全球范围内之后1/8的人属于WEIRD范畴,但实验人员称心理学60–90%的实验在WEIRD对象上进行。

所以说,心理学在我国,连发展阶段都谈不上,只能说是起步阶段

微博上,武志红说,对心理学感兴趣别去本科,考研究生吧。可据我观察我读研的朋友来说,我国心理学研究生阶段教育,恐怕也就那么回事,反而更应该大力加强、完善本科阶段的心理学基础教育,这样学科在我国才能发展下去。

我也问过我的导师:老师,你有没有某个时期,突然怀疑自己所学的东西,觉得这些都是假的,进而产生怀疑,甚至有一种危机感。

导师想了想,说:还是有的,但在这个年纪,只能抓住自己已有的,继续完善。

这是心理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有这种没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的感觉也很正常,不过,大学其实是培养思维方式,你学的学科,知识具体的内容,所以,谈不上什么后不后悔的。

实证派科学心理学家的研究,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证伪性、可重复性、高度可控的实验环境的问题,虽然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但根本上,这些问题仍然存在。

很多心理学理论和概念,都停留在描述阶段,并未涉及本质(比如“苹果落地”这不是科学,只是描述现象,没有“苹果落地理论”这种说法)。原因很简单,人的思维的本质乃至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都悬而未决。物质决定意识,可到现在,意识的物质基础到底是什么,也没搞明白,真搞明白了,AI时代早就到来了。

很多心理学概念、名词连基本 基本 统一的界定都没有。比如,反社会型人格,这其实只是对一类行为的归类描述,对它的解释也并未触及本质,到底什么是社会型人格都有许多解释,每个人研究都要选择一种界定。好比“苹果落地理论”——苹果长大了,重了,所以落地了——这仍然是描述,没涉及到重力,更没涉及到引力。

我并不否定实证研究,只是觉得,现代心理学发展,纯理论研究被贬得太低了,几乎没人做了,对比硬科学物理学的理论物理研究,地位没法相比。

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又多多少少带有强烈的哲学、人文色彩,被实证派嗤之以鼻,按作者的话“自我阉割”了,变成跛脚。

我觉得心理学就是一门软科学,只要承认它是软科学,它就成立。软科学不是伪科学,它一样是科学,只是别硬把心理学搬到自然科学那一类去了。其实,学界很多人已经认为,认知神经科学可以在未来取代心理学了,这也是作者所谈的——心理学在自我消解中渐渐被其他学科代替。

我个人觉得,心理学如果没有人文这一面,恐怕就不再是心理学了,一味地朝自然科学靠拢,最后的结局恐怕就成了“寄生学科”了。


个人愚见——喷吧




  

相关话题

  为什么我觉得什么都爱表达的人就显得很肤浅淡薄,不爱表达的人显得很有深度稳重? 
  当代艺术越来越多的偏向于思想性内容的研究和展现,可以认为当代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哲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吗? 
  为什么王者荣耀低分段里自信爆棚的玩家比高分段多? 
  ADD注意力缺陷障碍在分类上是属於情绪障碍吗? 
  士兵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DHD)与艾斯伯格综合症(AS)会同时患有吗? 
  为什么女生吃东西的欲望常常会大于男生? 
  人们是否偏向于讨厌告密者,即便他们做了道德正确的事? 
  高智商的人一般有哪些特点和表现? 
  中国的性教育有多匮乏?这可能造成哪些影响? 

前一个讨论
在当代使用古董电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微软正在开发的人工智能编程软件 DeepCoder?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