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清华大学患有一种“人格分裂”: 左半脑是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理念,充满博采众长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的动力,右半脑却又是一套习以为常的陈旧管理方式,仿佛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就好像一列动车,硬生生在中间挂上了几个绿皮火车车厢,互相掣肘不相兼容,
在这样思想不统一的情况下迈开步子搞创新,就容易扯到蛋。
举个例子,
在我大二的时候,学院与德州大学(UT Austin,不是山东的)合作进行暑期交换项目,我那时不知大油炸共和国的厉害,不知天高地厚欣然申请,
拿到offer准备签证了,突然接到通知:有个必修的暑期实践项目,时间是固定的,算学分,要跟着老师去做一个国家发改委的项目,调研农村城镇化问题。
我就懵逼了,这时间是冲突的啊,
打电话问学院国际办的老师,那这个暑期交换怎么办?
国际处老师说:啊你可不能不去啊,我们今年第一次搞这个项目,对我们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很重要,
又去问教务的老师,那这个暑期实践怎么办?
教务老师说:啊你可不能不去啊,这是必修课组里的正规课程,要满足毕业条件必须的,你那些自己找的项目要为这个调剂调剂。
“喂,那个交换也是学院的项目好不好==”
两边一讨论,提出一个有建设性的方法:小王同学啊,你可以先去交换,第二年暑假再补上那个时间项目嘛。
“(弱弱地)明年暑假不是还有占三个必修学分的‘产业实习’吗?”
“。。。”
最后,我硬是靠在领事馆胡言乱语主动让对方拒签我的方法给了德州那边一个交代,说怪我咯,不是学院不放人,给了学院国际处一个台阶下,然后去了暑期实践。
可我始终没明白,为什么这种左右互搏的教学安排,后果要学生承担。
再举个例子:
一方面,学校非常鼓励大家搞点学生社团活动、搞搞创业创新、提倡自主学习,
一方面,却推行着一套对大家自由时间的精细化管理。
比如,每周要有三个下午去跑步,也就是著名的“阳光长跑”,还有固定时间的“强制锻炼”,要到规定地点打卡进行体育活动,
没错,这个项目的名字就叫"强制”锻炼,真不是我们黑它。说是强制,但却不算作任何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甚至有的学院有强制的“集体自习”,要求大家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学习,比双规还严格,要打卡签到。
这又是一例左右互搏:又要学生安排自己的个性化发展项目,又要在时间表上为各种集体活动腾出空间,属下实在做不到啊==
还有个微小的事例,也可以为这种理念的脱节提供佐证:
一方面,学校非常重视无纸化、网络化的教学,绝大多数课程都用“网络学堂”来发布教学材料、提交作业,而且最近开通了“慕课”(MOOC)平台,一部分必修课程采取了网络和实体课堂齐飞的教学方式,有的必修课程可以全部在网上用远程学习来修读。
另一方面,大一新生不允许带个人电脑上学,宿舍十一点断电。
你说,是不是有种“动车组挂着绿皮车厢”的感觉?
还有一个与之前所说不太相关的小问题:清华对学生的就业引导和职业化训练,的确做的不够。
诚然,清华大学不是象牙塔,不是养书呆子的地方,有很多联系社会的机会,
比如暑假的各类暑期实践,支教项目,关注欠发达地区的“思源计划”,和各地高中交流的“情系母校”项目,各类鼓励大家参与科研的SRT项目与“挑战杯",
但鲜有接触到业界的机会,说的直接一点,学生对潜在的“雇主”缺乏交流,缺乏接触“市场”的渠道,
个别学院走在前面一点,有着自己的职业发展中心,有职业顾问老师向大家分享一些业界的资源,在招生宣传中不避讳谈就业前景和钱景。
这样做的学院,经常被其他学院的老师在公开场合批评为“功利” “不踏实” 。
记得有一次在马克思原理课上发言,老师点评道:“也难怪你们学院的同学会这么想”,
无意以偏概全,但在这种大方向下,的确有些学生也染上了人格分裂:
说起国家大政方针,满腔经世济民奉献社会的豪情,都是诗和远方,侃侃而谈仿佛身处硬座车厢中部的吸烟处,
想起毕业以后的出路,却又充满疑惑,对就业方向和市场环境茫然无措,最后想了想,不如保个研再来两年思考一下人生。
最后,说了这些不合时宜的话,并不是我不爱自己的母校,
我爱她,就好像爱我年近古稀,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经历了三十年巨变,正在笨拙地学习使用微信和网上购物的奶奶,
她不是不愿改变,只是有些东西扎根得太深,有些东西改变起来需要时间,
我脾气是很急的,看到一些怪状,就开始直跳脚,
您别介意,慢慢走,不要急。
--
当然,再有什么不好,在我心中也是全海淀区第一的大学(或着在某些语言中算是第零),这还用说吗?!
必修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