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严重的遇到注意力专注问题的话,不妨考虑下是不是成人多动症(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种疾病的特征之一就是注意力缺陷,导致你无法专注的做事情,进一步会引发个人情绪问题,比如焦虑和学习困难等。
个人认为能够进入清华大学,专注力本身应该不是一个大的问题,但是题主提到“学习的时候专注力极差,很多时间都在无用的事上消磨。”让我在想是不是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有一定的药物和方案去治疗的(比如cong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
关于这个疾病发病的因素,目前至少有三种原因,而且并不互斥。
1,神经及化学性因素
2,遗传因素
3,环境因素
至于为啥我关注到这个病,因为我最近在怀疑我自己就有这个病,所以查了不少医学资料。不过我认为自己还没病入膏肓,所以准备自救中。
谢邀。我是2002年读的计算机本科,算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不过现在看来计算机核心课程体系并没有显著变化,作为当时的普通同学(年级大概30%左右),有些体验应该对你有些帮助。
刚入学时,同寝室就有位同学是信息学奥赛金牌(就不透露大神名字了),而我从山东考来,除了会一些电脑基本操作外,编程零基础。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刚开始学程序设计基础课,练习课上讲的某个程序,就是重新输入到IDE而已,结果调了几个小时还是编译不通过。为难了很久,去请教金牌同学,结果他只扫了一眼,告诉我说,这个分号应该用半角。那时候,我的心态也是爆炸的。
到了大三,开始学计算机组成原理,那时候也要求同学组队造计算机,版本应该是新的TEC2000。虽然当时还没有奋战20天造台计算机的高强度要求,但是因为实验机性能不太稳定,也需要经常熬夜来搞。我同组是同班好朋友,学习非常认真用功。于是很自然形成抱大腿之势,大部分时间都是围观着同学完成各个模块调试,而自己只有端茶倒水的份儿。那时候,我的心态也是纠结的。
其他的诸如数学作业,做编译器,实现网络协议,专业实践搞足球机器人等硬核作业,都充满了自愧不如的焦虑,大牛同学都按部就班做好了,自己去参考还要熬夜才能完成。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时宿舍11点停电,和一群同学挤在楼道做作业。上自习不专心浪费了一天,会纠结;做社工耽误了学习时间,也纠结。其实,到了博士生、博士后以至于现在,我仍然还会纠结很多事情。
现在早已告别本科青葱生涯,回头望去,绝大部分事情都风淡云轻。所以我总结,世间的事大抵如此,当局者迷,年轻才会纠结,纠结才会成长。坚持走下去才会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尽本分坚持到底:本科的时候,即使有作业搞不懂要参考别人的,也都会坚持弄懂而不是拷贝了事;到博士生了,即使论文总是被拒,也会屡败屡战积累经验。只要在坚持中不断积累,总有突破和胜利的那天。所以,现在遇到很多棘手的、让我纠结的事情,我总会安慰自己,咬咬牙坚持住,真的也就挺过去啦。
正如我在另外一个回答 知乎用户:PhD 第三年还没有发 paper 是怎样一种体验? 分享的,不仅要跟别人比,更要跟自己比。别人基础再好、天赋再高,那是别人的,不是你的。跟别人比,还是为了过好自己。把自己人生过好,才是最重要的。尝试认清自己现状,从现在做起,每天都比过去进步一些,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大学四年其实真的会让你脱胎换骨。
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希望对你有用。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