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消费的很多物品(比如食物、衣服等几乎所有日常消费品)都具有竞争性,也就是我消费了,别人就不能消费了。但现在网络上的很多内容,消费都不具有竞争性,比如知乎上的内容、微博上的新闻和八卦、百度百科上的内容、还有Github 、Stack Overflow等社区上的分享——一人供给,全民共享。经济学家把这些物品(内容)称为公共品。
为什么人们会自愿提供公共品呢?——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一
按照五十年前(Gary Becker之前)经济学的说法,人们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最大化自己的物质利益。如斯密所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每一个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何种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自己的利益。”
但若人人如此,那我们怎么能解释知乎、维基百科等公共社区的繁荣呢?比如知乎上,最多只有极少数的大v能通过售卖知识/编故事赚点小钱,大部分用户答题写文章的动机都不是金钱收益。追求金钱的动机不足以解释现实中公共品的自愿供给。
二
自Becker[1]起,经济学家意识到要拓宽经济学的领域,提高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就要在模型里引入人的社会属性。
关于公共品的自愿供给,在八十年代发表、之后有持续影响力的文章一篇是Bergstrom、Blume和Varian的《关于公共品的私人自愿供给》[2]。这篇文章的假设和Becker在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分享行为时的假设一样,假设人们不仅关心该公共品对自己带来的效益,并且关心它对社会上其他人带来的效益,即人们有利他之心。出于利他之心——这是很多(如果不是大部分)经济学家在那个时代对公共品自愿供给的认识。我们称这个基于利他的公共品供给理论为传统理论。
一些前卫的经济学家很早就意识到了传统理论的不合理之处。[3][4]其中Andreoni(1988)证明,基于利他的传统理论会导致一个结论:公共品的人均供给数量会随着人群的变大而减少;在一个大的群体里,公共品的人均供给数会变得非常少。这是因为在传统理论里,人们对公共品的供给存在搭便车效应:虽然每个人都关心公共品的总供给水平,但总供给越多,公共品的边际效益越小,这会反过来降低每个人提供公共品的动力。换言之,人与人之间的公共品供给是替代品:别人供给得越多,我就供给得越少。这听起来有道理,但无法解释现实中公共品自愿供给的繁荣和大规模:比如在美国,超过85%的家庭会给慈善机构做捐赠,每年的慈善捐赠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人均捐赠超过200美刀一年。
于是Andreoni在1990年发表了一个"手有余香"理论,假设人们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理,即独立于公共品给别人带来的效益,给予行为本身会对给予者产生心理上的效用。[5]比Andreoni更早的是Sugden在1986年发表的互惠理论[6]。Sugden的模型甚至跳出了经济学自萨缪尔森[7]以来一直坚持的用效用函数完整刻画个人偏好(无论是关于自己的收益,还是别人、集体的收益)的框架,在今天看来依然前卫。Sugden的理论假设,人们在选择公共品供给以最大化个人效用的时候,要额外受到一个道德原则的约束。这个道德原则就是,给定群体里的所有其他成员都提供给了一定量的公共品,那么我就有义务去提供对等数量的公共品。这个道德约束产生了与传统理论截然相反的结论,一个公共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公共品供给应该是互补品:别人供给得越多,我就供给得越多。
尽管一再受到(行为)经济学家的挑战,基于简单利他的传统理论及搭便车效应的观念依然延续至今,比如最新的网络经济学的大佬在讨论公共品在社交网络上的供给时,依然假设公共品供给在朋友、邻里之间是替代品,存在搭便车效应。[8][9]
三
之前两个阶段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经济学家对公共品供给的自我理解、对之前理论的琢磨反思和对现实中公共品供给行为的模糊观测(casual empirics),而第三个阶段的认识依赖于实验经济学和自然实验等实证方法的发展。
围绕公共品供给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共品供给存不存在搭便车效应,是否别人供给得越多,我就会供给得越少?实验经济学家们希望在一个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的环境里回答这个问题。于是他们随机邀请了一堆参与者,让参与者集中起来进行一个模拟公共品供给的实验。
在一个典型的公共品实验里,每个参与者有一定的初始资金,他们可以选择留多少资金在自己的个人账户,然后把剩下的投入到“公共账户”。投入公共账户的每一块钱,都会产生超越一块钱的收益(比如变成两块钱),然后再平均分配给同组的每个人。自己也会分到收益,但自己分到的少于原本投入的一块钱。最大化所有人总收益的做法是所有人都把所有初始资金投入到公共账户,这样可以把蛋糕做到最大。但如果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金钱收益,那就没有人会往公共账户里投一分钱,结果每个人都只能拿到原来的本金,放弃了把蛋糕做大的机会。与典型的心理学实验不同,在经济学实验里,研究者会给参与者真金白银来玩这些游戏。
关于公共品供给的经济学实验到现在已经数不胜数了。上面这个基本设置已经被不同团队、在中外多个地方重复实验过n次。研究者们也做过基于这个设置的各种变型实验。其中一个最稳健的发现就是,当别人增加对公共账户的投入时,大部分参与者不但没有减少自己对公共账户的投入,恰恰相反,他们增加了自己对公共账户的投入。[10][11]就像在知乎回答问题,基于利他的传统理论会说,别人回答得越多、回答的质量越好,我就会回答得越少。而我的个人感觉却是,看到越多的优秀答主越积极地分享硬核知识(而不是编的故事),我会越有动力分享我的知识。
大部分公共品供给实验都是在大学实验室里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的,结果能反应广泛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品供给行为吗?——好问题。
广播电台对公共广播频道进行众筹的过程是研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品供给行为的好机会。由于公共广播频道所有人都可以收听,所以是公共品。人们对公共广播频道的资助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研究者与电台合作进行了一个实验[12]:当听众打电话给电台了解资助信息时,接线员会跟听众说,“我们有另一位听众,他捐赠了75刀。”接线员会随机地把这个“75”(以往捐赠的中位数)换成“180”(以往捐赠前85%的水平)或者“300”(以往捐赠前90%)。结果显示,当且仅当说“另一位听众捐赠了180刀”或“另一位听众捐赠了300刀”能显著提高听众的平均资助数目。——结果更支持公共品供给是互补品的假说。
最后,介绍一个利用对维基百科的屏蔽所做的研究[13]。维基百科是公共品:一人供给,所有不被墙的人都可以浏览获取信息。我们自2005年10月19日始突然对维基百科开启了长期屏蔽,一夜之间降低了中文维基百科社区的参与和使用人数。基于利他假设的传统理论预言:由于搭便车效应减弱,一个公共品社区的人数越少,人均公共品供给就会越多。与此相反,对屏蔽前后的对比发现,屏蔽降低了没被屏蔽用户贡献水平的百分之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