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拒绝看病是一回事,愿不愿意给你看病是另一回事,你接受不接受医生的建议是第三回事。
现在有了首诊负责制,按理说首次接诊的医生是不能拒绝看病的,一定要给出你的医疗建议。而非首次接诊的医生,可以建议你退号,因为「建议你继续找原来的医生看病」这本身就是一种医疗建议。
而医生也是人,谁都不愿意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医疗行业里最费力不讨好的事,就是接待那些屁事特多疑神疑鬼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和家属,浪费巨多时间却没有医疗效率,不愿意看,给出医疗建议又怎样,要么你不听,要么你听了闹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而医生同意看诊,给出了医疗建议以后,你可以选择听从或者不听从,这很正常,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绝对是正确的,但是听从你就听从继续看诊,不听从你就换个医生看诊,你不能不听从医生并且要求一个医生按照你的思路看诊。
你就属于这种情况,你听从了医生,但是却不断地质疑医生的方案,并且是明显不合理的质疑。换我,我肯定是不愿意接诊这种患者的。
自己的父亲肺癌术后,你心里想的居然不是如何让父亲康复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是「如何治一治我看不顺眼的医生」,你们说,这种思维正常吗?拥有这种思维的人会好打交道吗?
那么在我主观上不想接这个诊的前提下,我思考的就是能不能合理合法的找个理由让他把号退了,能退就退,不能退就想办法尽量避免瓜葛。
所以你们看,对医生对医疗体系的评价都是两极分化的,因为思维正常的配合治疗的患者走到哪人家都愿意接待你帮你解决问题,你的就医体验会很好,久而久之你会觉得我们的医疗体系很好,思维不正常的抬杠的患者走到哪人家都不愿意接待你,你的就医体验会很差,久而久之你会觉得我们的医疗体系很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行医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应该权责相等。付出大于回报的任务,或是出于个人喜好不想做的工作,可以选择不做。正是因为这个工作需要做一些不能靠报酬衡量的事情,才需要通过歌颂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约束。
如果行医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那么这份工作应该权责相等。付出大于回报的任务,或是出于个人喜好不想做的工作,可以选择不做。正是因为这个工作需要做一些不能靠报酬衡量的事情,才需要通过歌颂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