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用没有。
很多人没搞懂。
足协是一个位卑权低的岗位。
对于中国足球,没有改变的能力。
足球的模式,有且只有两种。
1南美的放养式。
足球苗子被欧洲的球探挖掘,然后在欧洲市场吃饭。
2.欧洲的工业规模化培养。
社区自带足球场地,只要有基层的足球教练,兼职球探们,只要花很小一笔钱,就可以带着孩子们练球。
其中有天赋的,才会进入专业球探的范围。
然后才是足球学校介入,掏钱给孩子的父母,带孩子训练。
然后,在足球学校,每年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不适合就退出,适合就继续保留。
最后,足球学校的成品,以百倍的价格卖到市场。
抹平了其他被淘汰孩子的成本。
这里面,很关键的,最基础的青训,场地是社区的,教练都是兼职,花费很少。
孩子们只是课余训练。
足球学校基本0成本。
但是这一点,在中国,就千难万难。
社区自带场地?
没有。
兼职的教练,稀少。
儿童周末训练?
父母都都在996,孩子也在上课外班。
不健康的社会和生活,是足球发展的第一步桎梏。
然后,是足球学校。
别人的足球学校是给父母钱。
咱们的足球学校是收父母钱。
级别联赛,更是糟糕。
别人从7岁开始有比赛,一直可以提到17岁。
10个的比赛阶梯,适合不适合,踢球,就明明白白。
不适合,就老老实实上学。
咱们这边,级别联赛有多少?
教练裁判是否专业?
安全措施到位么?
浙江的恶意犯规,到底怎么处理的?
这些,都是足协之外的任务。
说难听的。
是热爱足球的人,把整个足球市场铺好了。
然后足协,作为一个平台,收割果实。
中国足协烂,其他国家的足协也没好到哪里去。
阿根廷足协,英国足总,哪一个比中国足协好?
不过是基层的足球自发运转。
他们那一帮人显示存在感而已。
像蔡振华那样做。
时间会还他清白。
注意一下他在任时做的几件事:
重建青训体系。
强制使用青年球员。
启动国家队ab队计划,可惜流产。
仔细想想是谁阻碍了中国足球改革。
每一个因为国家队烂而跟风骂蔡振华的人都有责任。
任期和政绩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向上走,一定要有政绩的。但对于中国足球,三个主席的任期都不够慢慢搞青训。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择手段搞一线队和奥运队。
但是,中国足球在国际的话语权太弱了,太弱了。足协的办事能力更是极差的,为了过审就不细说了,我们也经常能从媒体看到一些相关报道,那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只能借助那些高质量民营企业的力量,以前借万达(FIFA赞助商),现在借恒大(亚冠冠军,世俱杯前四),但又总拼命保持和民营企业的距离。确实,政商关系在高压下非常别扭。因此,今年陈主席是一个最舒服的人选了,来自国家经济核心,上层关系硬朗,国企董事长,高级干部,毋庸置疑,去年上港还勇夺联赛冠军提前颁奖。各种光环下,陈主席顺理成章入住足协。按理说他应该是历年来能量最大的一个主席了。但他毕竟是空降兵,大半年过去,一些问题逐渐显现。
首先,中国足球到底由谁领导?!到底是体育总局领导?还是足协主导?本来年初总局接管国家队之后,这个问题一度明朗。国家队也表现逐渐正常。但随着足协主席履新,那个问题又是问题了。国家队成绩转瞬即下,直至主教练下课,也可以说是被逼走,被气走的。这怎么玩啊?
其次,到底还要不要社会企业协助了。万达的钱算是白投了,老王这个真球迷也绝望了。协助老许再归化和国足后勤上已经投了这么多了,现在要把他的力量给切割走吗?其实这些企业哪怕顶着骂名,血亏,也要帮中国足球的,但是是帮助中国足球,而不是帮助足协或总局哦?回归第一个问题,那你企业听谁的?老许是年初总局请进来的,得了,然后大家可以自己脑补当中的纠结和斗争。
第三,中国有一大帮吃中国足球人血馒头的寄生虫,有媒体的,有球员的,有经纪人的。他们都有已经划分好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了,根基深厚,难以撼动。足协主席能量再大,这些阴暗角落他够不到的。
所以我要当足协主席?我必须要想国家要权力,要得到可以短时间横扫足协内部毒瘤的能量,短时间内确定我的领导地位。大方拥抱企业,利用善意社会资源清除足球界的毒素。哈哈,这个过程在我觉得非常必要,是大前提,在一个烂根上怎么都发不出芽来,但我也觉得,即使权力在手,我根本熬不过到最终确定我的领导。我也许就在斗争倒下了,我必须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和崇高的个人品德,伟大的理想才能去干这个事。但这些精神,人类本来就很难拥有。所以说了这么多,还是难啊。
方案我已经列出来了,哪个英雄自告奋勇?
等死……
3~5年后的中国足球水平是在我上任前的5~10年就已经决定了的。
别提啥规划球员了,无血统规划球员能为中国上阵都得至少5年……
第一。建足球场,疯狂的建,尤其建水泥地球场,也就是把篮球场的篮球架子改造成足球可以用
第二。足球教练d证e证疯狂扩招。一年办一万个班,培训几十万教练,考试通过上十万人。
我栽树,你们乘凉呗亲亲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