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兵荒马乱,世家、大族、将门、重要官员对小孩的培养应当是很注重速成实用的,因为家族领袖三天两头在外面打仗,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挂了,所以教育方针可以理解为继承人一成年时其军事素养就要在游戏中有一定能力值(个别人甚至可能“刷”出神四维)。
孙策175年生,成年时(194年,古人二十成年,但虚岁相当于实岁19)都已经带兵打仗了,孙权十五岁被任命为县长,二十就坐领江东了。客观因素就是孙坚孙策天天在外征战,说不好什么时候人就没了(也的确如此),小孩也是随时都有可能要顶上去的。曹丕在《典论》中则称自己六岁学射箭,八岁学骑马,十岁就随军出征了,然后宛城之战骑马侥幸逃脱。
诸葛亮自己叔父其实就是重要武将,曾任袁术手下的豫章太守,当时袁术一共才几个郡,家族可并不是啥世外农夫,后来投奔刘表,而有一种说法(《献帝春秋》)就说诸葛玄后来为叛军所杀。所以以当时的局势来看,诸葛亮成年时(200年)就有“能力值”是非常有可能的。
当时以200年的局势,可以选的下家其实并不多,曹操有屠徐州之仇,袁绍官渡若胜则必不被重用(贾诩就是这么想的),若败则等于是46年加入国民党了,想想看似乎也就剩下孙权和刘表(庞统就的确投奔过周瑜担任功曹)。刘表无进取之志,对于志在管、乐的诸葛亮来说,我认为他非常有可能就是故意不仕于刘表(他叔父既然是名士,刘表不大可能不知道他,游戏中诸葛亮倒是经常在这个时间点被刘表录用,然后一起遭殃),宁可继续等待和准备,7年之后终于等来了刘备,所以可谓非惟人谋,抑亦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