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种可能的解读,一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二是刻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别名斯德哥尔摩效应、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人质情结、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有些教官对学生非常严苛,甚至动辄体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军训结束的时候学生对教官感到不舍,就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情况我相信一定是存在的,但是从整个军训的群体而言,还是比较少的。
刻奇,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译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出现的一个词,是指当一样事物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后,就由不得别人不对此事物产生这种特殊的含义。对于军训而言,军训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对教官的离开和集体的解散感到不舍和悲伤,这就是军训被赋予的特殊含义,虽然也有不少学生并不这么想,但是如果不参与这种情感,就会有一种被集体抛弃的感觉,一旦参与了,就获得了一种融入集体的安全感。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相比,刻奇在军训中更为普遍,在现实中的很多场合也都有刻奇存在。
我从来没有对教官感到不舍。学生和教官只是萍水相逢,军训结束以后,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可能再无交集。既然是面对相处时间极短,且有极大概率再也不会有交集的人,为什么要感到不舍?人生很长,会遇到很多人,只有真正志同道合的人才是值得多交往的,而教官显然不是和学生志同道合的人。
面对这种刻奇的场面,我的观点是,完全不必要刻意融合其中,也不要担心不参与这种情感会被集体抛弃。绝大多数的“集体”都是假的集体,只是一群人因为某些原因被分在了一起,根本没有共同的目标,这种“集体”最多几年就会解散,是否融入集体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真正的集体一定是志同道合的人自发组成的,可能规模小,但是有共同的目标,真正的集体不是靠刻奇而维护的,而是靠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成长而维护的。
我的更多回答:
吃完汤圆会完餐,该干啥干啥。
不说了,2-4的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