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界三大迷思
军训的意义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女大学生爱上教官?
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为什么不军训?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军训是没有意义的。
我接下来说这话你们肯定不爱听,因为你们就是想来看军训无意义的回答,然后给自己这两周的苦逼生活点个赞,抒发一下情绪,我懂。我大一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现在我毕业好多年了,感受不到军训的苦了,再回过头去看,懂了一点军训的意义,不得不说军训是大大的有必要,只是在形式上军训把握错了方向、导致现在怨声载道,南辕北辙。
首先我们国家青年确实有服兵役的义务,只是由于人口基数问题,转而变成了军训。很多人抱怨军训是一种形式主义,踢正步站军姿,叠豆腐块,还要半夜不让人睡觉突然集合,学打军体拳,尴尬拉歌,有啥子用?靠这些能不能保家卫国?
我在学生时期也常犯这个错误:以为自己生平所学都应是屠龙之术,因为我是社会栋梁啊,我要学以致用,这些没实用性的形式主义,除了折磨我这个未来的精英之外,还有什么用?
但事实上,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主动技能,也可能是被动技能。
因为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
没有说军人的天职是保家卫国、没有说军人的天职是守护百姓,那些是军人的职责、是军人的义务。但是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
服从命令。你知道这四个字多重要吗?
军队从来都不是一个讲个人主义、讲个人需求、讲个性解放的地方。军队从来都是机器、尽量压缩人性。我们看亮剑,亮剑是一部好片子,爽剧,但不是真实的历史。历史上的我党纪律性之强,有李云龙这样不服从指挥的早毙了。我们的纪律性,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纪律性,说掩护老百姓转移,就是牺牲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执行命令的转移。这次《我和我的父辈》骑兵团原型的故事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2000人的团不到400人归建,这就是纪律性,这就是我们能结合群众的根基,就是我们战胜了小日本和常凯申的根基。
所以现在的人就很病态,看到这样的牺牲场景热血沸腾,但是从来不去想想,这一批人他们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他们是如何成为这样让人敬佩的战士的?仿佛在家国大义面前,每一个现在军训的人都觉得我可以、我也可以,但实际上,你不行。不要搞成唯心主义,主观能动性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现在到了和平年代,战争的方式和手段有所提升,所谓的残酷性可能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有所下降,不再是血肉横飞的那种残酷,所以对于纪律性的强调未必一定要到个人生活层面,毕竟现在说实话不是小米加步枪,而是决胜千里之外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纪律性不重要。
我们这些年来的影视作品,很多时候展现了军队里人性的一面,甚至还可以诙谐幽默,比如炊事班的故事等等,但是那是影视作品,是为了宣传和招兵的。军队的基本盘就是铁一样的纪律,只要军队还是军队,这条定律一万年他也不会变。再怎么强调人性,强调人文关怀,这些东西在别的地方可能是排第一,但是在军队,只能排第二。
接下来说说形式主义。我们常说的形式主义,什么意思,往往就是流于形式、忘了目的,刻板、无意义。
但是对于军人来说,至少我现在理解的天职,形式主义就是军人的目的。因为形式主义的本质就是一种不加思考的服从,服从于一个制式,服从于一项规定,服从于一条命令。所以你说形式主义没有意义,可能在有些方面确实;但在军队里,形式主义的意义就是不断潜移默化的加强军人的天职。换句话说,被动技能的培养,第一反应去服从,而不是第一反应去质疑。
这回答下面还有一位军人出身的答主,说军训毫无意义,几千个赞,我不是非要diss他。我佩服你服兵役,参军,你可能是一个好兵,但你不是一个好的教官,你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军训,为什么要折腾这些年轻人。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你有极高强度的纪律性训练,在军旅生活中,可能一些内容比如叠豆腐块、拉歌等等,让你觉得形式主义的痕迹过重、因为未必要靠这些来培养一个军人的天职,来提升一个军人的素质,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因为有更科学、更现代的训练方式和培养方式;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对于他们所处的校园环境来说,在他们仅有一个月的军训时间,要了解军是什么,要了解什么是牺牲和奉献,条件是基本不具备的,因此这些形式主义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只能以这样的形式开展。很笨拙,讨人厌,但是没有办法。
因为军这个字或者说一个兵,从来都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正因为没有自我,所以更好的执行了保护人民的任务。这才是军人的伟大之处啊。想把这个教给年轻人,太难了。这正是一生中自我最强的时候,针尖对麦芒。
所以我第一句就说,我们现在军训的意义完全没有体现,从结果上看,完全失败了。一万赞都在抱怨,都在抱怨领导,都在抱怨学校管你,作为一个爱国的作者,我内心挺难过的。难过我们这么多年浪费了许多精力,却又没有得到年轻人的认可。
目前来看,大多数人都搞错了军训的目的,军训的目的可以狭隘的理解为,就是为了“形式主义”。就是为了服从训练,为了在潜意识里加入一些集体主义,减少一些个人倾向。就是为了明白,那些牺牲了自己的战士,他们是如何一天天成为那样值得敬佩的人的,他们的一生可能在这样的重复中,在某一个任务中戛然而止。而你们,也包括曾经的我,在远低于这种强度的训练中,训练了两周,就觉得没有意义。觉得军训就是告诉你谁是老大,就是为了让你吃苦。
我只能说,确实是让你吃苦了,但是吃苦不是目的,吃苦是手段。目的是明白,军这个字,背后有多少牺牲、有多少担当。目的是让你明白,从1949年走来的那个新中国,前面牺牲的无数先烈,没有看到的那个新中国,他没有忘记曾经的牺牲,不在电影里,不是让你十一去电影院哭一场,你就爱国了,就感慨先烈了,一年爱国三小时,今年任务完成,不是为了这个。而是让你明白,新中国从来没有忘记这些牺牲,没有忘记军这个字,兵这个字的分量。所以让她的孩子,一辈一辈的重复和练习,怕的是有朝一日要上战场,更怕的是有朝一日,历史被人遗忘。而现在的孩子,他们觉得军训没有意义,是一种病态的自我感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他们愿意在电影院里哭三个小时,不愿意在太阳下站一个星期。可能是因为他们真的有一头牛吧。
老爸中肯。
现在你可能看不到意义。
等你到了大二,在台阶上吃着雪糕玩着手机看到大一新生在操场上暴晒的时候,就会觉得可能有点意义。
等你当上校领导,西装革履坐在空调屋子里看着学生们暴晒一礼拜,不论多大的事都要点头哈腰向你请假,你板着脸说军训不容请假,一星期后出来晒雀黑的学生齐刷刷向你问“首长好”,接受你检阅,当你仰起头抬起右手向人群挥舞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有意义。
我觉得一个大四的学生就不要在知乎这种场合动不动上来说什么老腊肉了,你还嫩。
学校军训的意义在于让你集中精力学习,而不用去真正的军营呆上两年。按照我们国家的兵役制度,每个公民都有服役的义务,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用不了这么多兵员,所以出了正式加入解放军的现役部队以外,其他的都是预备役。而作为预备役的一员,接受军事锻炼是法律规定你必须履行的义务。
如果你不履行这个业务,那么很好,大学毕业请入伍参军去军营干上两年。在你的概念中那就不是挺一挺的事儿了,那会很有意义的。你愿意去吗?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就珍惜在校园军训的意义。
如果你是坐在主席台上的人,你会很爽。
如果你是学生,军训的意义就是让你快速了解一下你的同学是啥样的。
第一种,真心实意感谢教官的。认为自己在太阳下面晒几天就灵魂升华了。病情比较凶险的可能还会有“呜呜呜教官坐在树荫里监督我们真的好辛苦我们对不起教官”等迷惑发言。如果是女生可能会爱上教官,在之后若干年念念不忘。
第二种,完全无所谓的。既然没有能力反抗,那就想办法尽量舒服地水过去。什么教官,什么集体荣誉个人荣誉,关大爷屁事,累死了累死了赶紧休息会。
第三种,知道这个事儿傻逼但嘴上伟光正的。义正言辞指责其他人甚至互相举报,一般会争个标兵名头的那批人。
第四种,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的。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显出自由意志的可贵。这种人会在肉体的痛苦中开始青年人稚嫩的思考,他们的想法可能千奇百怪漏洞百出,思考结果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是吃苦催化了他们的思考,并且大概率导向了领导想要的反方向。
在日常相处中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鉴定一个人,但在军训的特殊条件下很容易区分他们,同一种人之间能很快产生共鸣建立友谊。军训对新生的唯一意义可能就是能帮助你高效地找到大致相合的朋友。
将一群不认识的新生组织在一起,然后通过不断的动作重复训练,折腾他们,让他们彼此熟悉了解,拥有一个共同讨厌的人---教官。
也是个性张扬的人表现自我的时候,也是男生观察谁是真正天生丽质美女的时候,也是迅速了解谁是傻逼,以后离他远点的好机会。
军训对于教官来说就是放松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新生了解彼此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