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学老师上课时没人听是什么感觉? 第1页

  

user avatar   yestre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得清静片刻,借这个话题说几句正经话。

其实大学老师上课不需要表演技巧,更无需模仿三流段子手,搬弄过气的老梗秀逗。无人听讲的情景,比较接近声音略大的自言自语,也可兼做规范语言操练,和身心放松运动。毕竟平时科研费时烧脑,生活应酬费力烧心,如今上课俩钟点,有人围观,无人骚扰,话题老套,面孔新鲜,岂可有不快哉!

往深一点追究,把两节课的知识结构与前后关联,按学生可以接受的逻辑和视角展示出来,其实是很有魅力的一件事。至少有起承转合高潮,起码有伴奏间奏谐谑,用心用力亦用情。借助现代教学手法,讲授内容力求简明有趣,辅以板书随时开列复习要点;术语概念厘定清晰,过程规律逻辑流畅,公式图表影像亦可随时调用。

专业之外,吐字发音也应尽量准确,别以为方言土语洋泾浜外文不难为情;情绪态度最好平和从容,别轻易叨扰埋头做事或闭目养神的学生。再怎么漫不经心,也应该比单位开会或列席需要各部门分摊人数的学术报告认真一些!

大学老师都应该知道,课堂教学是大学教师的本分,对得起自己站站走走说说看看、写写画画问问评评那九十分钟,是最低行为操守,而上限要求基本空洞口号;

大学老师完全没有必要展览照本宣科兼信口胡说之类丑态,哪怕只是片刻走神儿。讲课出彩,爽的是自己,从来和学生反应关系不大。既非学术交流,更不是官场报告,何须眼前众生的笔记鼓掌点头注目;做大叔已经好多年了,不必奢望二十岁的灵魂在自己的时空如意飞翔。

好在大学生基本教养不错,一般不会制造噪音异味,并能很好克制好奇心。

大学老师不需要留意听课人数,也没有必要花一秒钟时间点名。牢记前辈先生忠告:所有考勤过程都是在浪费出勤学生的生命,同时宣告老师及教务部门再次创新或沿袭课堂管理蠢行。

没有学生会因为听或不听谁的课而有什么损失,不要相信自己比学生懂或理解更多更深的道理。对所有理论课程来说,自学效率永远高于老师讲授,只要学生愿意学习。

当然,报告讲座可能例外,专业掌故经常例外。

可是未来,学生多半另就他途。大学课堂上老师的精彩与平庸,都只是大学生活的点缀,甚至丝毫不会残留在大部分学生的漫长人生中。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老师可以心安理得地,按自己的方式度过每个九十分钟,而无需介意学生的正负反馈。

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足矣。


user avatar   lillian-68-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给一个僵尸班上过课……


什么叫僵尸班?


就是人在教室坐着,

但灵魂不知飘到哪里去了,

问问题没有人主动回答,

讲笑话没有任何反应,

不跟我互动,

上课时他们不讲话,

当然也没有玩手机,

只是冷冷的看着我一个人在讲台上表演。


一开始我很不习惯,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感觉自己在跟教室里的墙讲课。

询问过他们,

鼓励过他们,

也训过他们,

但不管我询问、鼓励还是训斥,

他们都只是冷静的看着,

内心毫无波澜的样子。


我:……


一开始我很无助,

不停反思不断改进,

在其他班效果很好但到他们班总是老样子,

后来我就(被迫)习惯了,

自我安慰他们是高冷,

我讲好我的课就行了,

问题没人回答我就自问自答,

讲了笑话他们没反应我就自己呵呵呵,

对着墙讲就对着墙讲吧,

至少班级纪律很好啊!


直到有一天,

我走进教室,

看到督导坐在教室,

还是我最尊敬的一位已退休老领导,

我内心顿时咯噔一下:

完蛋了,怎么督导来听僵尸班的课!

我完了!

赶紧跑过去跟督导打招呼,

并提前打预防针:

“M老师,

这个班的同学可能不太适应我的讲课风格,

待会儿课堂氛围可能会有点不太好哦,

呃……

他们是我课堂氛围最不好的班级。”

还自嘲地哈哈哈哈大笑几声……

铃声响起时我仿佛回答面试时第一次站在讲台上,

内心忐忑,

还有些惶恐,

深呼吸三次,

还鼓励自己:

我是豌豆射手!

我不怕僵尸!

点名之后就冷静下来了,

开始正常讲课,

刚要松口气,

我又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我居然随口问了一问题:

“是这样的吗?”

正准备自问自答好掩过无人理睬的尴尬,

结果——

“是——”

打雷了吗?

哦,

不是!

是我的僵尸们,不,将士们在回答我的问题!

我居然愣了几秒,

然后眼睛有点湿润的感觉,

但,

作为老戏骨我立刻压制住了内心的波动,

假装风淡云轻的样子继续讲课。

既然大家配合我演出,

那我就狗胆包天蹬鼻子上脸了……

后来的课堂我放肆地加了互动环节,

一开始只是点名提问,

后来居然胆敢直接问:

“这个问题有谁能回答?”

课堂里顿时举起一片手的森林……

整个课堂氛围热烈的……一片形势大好!

我忍不住笑了,

“哈哈哈哈……

同学们,

你们今天好热情啊!

表演的有点过了哈……”

但老娘……老师很开心!

下课后,

督导表扬了我:

“W老师,

你的课讲的太好了!

虽然我听不懂,

但从学生课堂表现可以看出,

你讲的很好啊!”

我:……

当然假装谦虚了一下,

Where!Where!

督导听了一节课就意犹未尽地走了。

第二节课,

我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

如同走上人生巅峰,

但,

面对的是——

将士们又恢复原型成僵尸们了

他们回归高冷,

仿佛,

刚才那热烈的课堂氛围如一场泡沫,

那举起的右手森林只是我臆想出来的场景…

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

人家只是陪你演了一场戏,你却当了真!

唉……


但,

接着就是一个转折——

期末考试结束后,

他们班考的很好,

是几个班里最好的!


学期末总结大会后,

又来了一个转折——

他们班的辅导员——

一位我很喜欢的教授跑过来拦住了我,

对我表示感谢,并说:

学期末他们班总结本学期收获、感悟,

他们班九成学生提到了我,

说我课讲得很好,

也教会他们很多重要的人生道理,

让他们收获很多,

特别感激我!

我:……

不敢相信,

以为只是客套话。

似乎为了印证,

学期末这个班的班长给我发了一条很长的信息,

代表全班同学对我进行了真诚的感激和真挚的祝福……


毕业时,

这个班热情的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毕业合影,

照片上我笑的像个傻子,嘿嘿。


以上。

还没完,

大学课堂上没人听你讲课什么感受?

波澜不惊!

但要↓

反思一下课堂情况,

提升一下讲课能力,

改进一下讲课方式,

更新一下讲课内容,

……

做好自己该做的。

剩下的,

就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最后,

提供一个讲课反馈小妙招——

课堂小纸条。

在保证上课进度的情况下,

偶尔留最后十分钟,

给学生每人发一个小纸条,

让他们写写本堂课的最大收获、不足之处、建议意见等。

下课时收上来,

你会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over


user avatar   gu-wang-7-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看大学

中国的大学,
一不教怎么赚钱,
二不教怎么做人,
三不教怎么做事,
这个民族早早晚晚要为失败的教育付出代价。 -《俗人回档》

教育资源的过度倾斜使得学生水平也呈金字塔式分布,考名校去名企是无数学子追求的目标。但可以预见的未来早已把所有的身份都悄悄打上了标记。

素质教育下造出的是一样的螺丝钉,被管制太久的大学生一被放养,积极性就会大幅度下降。这种两极分化的变化让很多大学生转变不过来,温水煮青蛙式的状态又令他们沉迷其中,堕落,迷茫,无知,成了描述他们最为贴切的状态。

纵然他们想要做事,去收获些什么,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蔚然成风。他们不过是所谓规矩之下的执行者。而一些基础学科和语言学科的设置,更是让游离在金字塔中下部的学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上课老师念读ppt的样子更是让大学生们习以为常,而在这种体制下的学校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抓卫生抓日常抓学风,就是不抓自己的教育本身。

开学致辞上,有哪个大学不是细数自个所谓优良传统和辉煌成绩?

高考一场战役已经某种程度上将人模糊分了等级,四年以后,有人上岸,有人碰壁,有人意气风发,有人无所适从。而以一种上帝的视角来看,不管哪种结果,我们不过是指挥棒下的区区白丁。

而从大的方面看,大学和实际的商业社会实在脱轨严重,仿佛是两个世界,一方面是美好的童话,一方面是残酷的现实。

2、看老师

首先,我对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报着无限的敬仰,我也对每一个教过我的老师给予最真诚的祝愿!

以下所言,皆为客观分析,绝无半点冒犯之意!

其实,大学很多老师还是比较负责的。

说一下我自己,

我大学最喜欢听两个老师的课,

一个是毛中特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毛概),是个青年男老师,他总是能根据教材结合实际,讲的深入浅出,长相帅气,还会唱歌,人也温和绅士,还喜欢和我们开玩笑。

这样的老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位好老师吧。甚至由于他的身名远扬,他在上课时,还有别的专业的学生来蹭课。

另一个是物化老师的课,

是个老头教的,讲起课来一板一眼,特守规矩,每次上课控制的很好,讲完一个章节,差不多也就下课了,而且还特别关注我们,谁不认真听课就会被提醒一下,是用那种开玩笑的口吻提醒:哎,那谁,再不好好听课,就找不到女朋友了!

大学有幸遇到这两个我比较喜欢的好老师,让我想要去学习他们身上带有的某种特质,同时也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不少有趣的回忆。

剩下的,也不是不喜欢,就是很平淡的感觉,这是对于大部分老师的真实感受,至于特别喜欢和不喜欢,只是占一小部分而已。

可能,由于大环境的趋使,导致有很多老师有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去教学。

老师和学生在如今的时代少了那种规矩感,大家更像是一种熟悉的陌生人,你上你的课,我做我的事,大家心照不宣,你让我过科,我评教也会给你全部选优(虽然也没啥影响)。我们似乎养成了一种默契。

3、看学生

这届的学生变得异常的聪明。

他们习惯于计算自己的投产比,希望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高的产出。他们不喜欢被无脑规划,他们不喜欢被利用。如果前途没有光景,那么他们甘愿做一条咸鱼。

就我本身而言,我始终觉得,期末靠突击过科的人,要比在前三排正襟危坐上一学期课的人,效率要高上太多。

试问,用着30多年前的教材,20多年前的案例,10多年前的ppt,来向学生们讲着今日快速变化的社会,搁你,你愿意听嘛?

从效率上来看:

作为每一个被高考这座大山训练过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那么通过这套方式去应用到大学的专业时,除了一些特别难的科目,其他也能应付的绰绰有余。

从结果上来看:

当你知道,你就算认真上课四年,也不过去工厂里当一个实验员;是,你不甘心,你继续深造,你去读研,可方向一旦选择错了,再多的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你又该如何抉择?

最后,没人听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上,如何改观教学环境而不是每天查卫生;在下,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让自己大学虚度时光。


user avatar   xian-zh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门课,老师声音特别小,性格也内向,没什么互动…更惨的是他30好几了没谈过恋爱…

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到的,但是他的课太没意思了,连学霸都坐第一排睡觉——学霸都睡了好吗~而且是第一排(说明她过去是为了听课不是为了睡觉啊喂)。

正因如此吧,加上他的课有点难度,是《材料与构造》,第一次考试的时候,真的除了学霸本人,其他人都挂了科…

然后学生就去教务处闹,要罢他的课,直接把他气的当场掉眼泪(这真是我见过最惨的大学老师)…

但这老师本身成就很高,是同济大学材料学院的副院长,可能人家就是个研究型人才,不适合授课。但是那门课又只能由他教,别人都不太合适。

所以,立刻,几乎全专业的学生都他的课不来上:120个人,到场只有5-7人。

他也有脾气,直接把大教室换成实验室,就在实验室里上课了,反正也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一到他的课去实验室找他就行。期末之前他就给了上课的那些学生一些题库,让他们发下去,说“已经仁至义尽了”。

最后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大概有20个60分的(想也知道是他放水了)。

现在10年过去了,他去年结婚了,而结婚对象就是其中一个当时听他课的女生,硕士是他亲手带的,想必一直以来很受他照顾。

别的老师和学生搞到一块,很容易疯言疯语。但是他不一样,因为我们都知道,他是那种讲义声音都很小,内向不懂表达甚至能被学生气哭的人…真的很欣慰有个人从一开始就站在他身边支持了他那么久。


user avatar   gu-yue-ya-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tang-dou-dou-de-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 糖丸!

太好吃了!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吃药,我一边乖乖站队一边奇怪为啥没人哭,后来到我了,吃了一颗,哇(๑ŐдŐ)b!好好吃!

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以为从此一天吃一颗……然后希望破灭……>_<


user avatar   yi-ke-shu-82-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user avatar   chen-lan-xiang-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没有“进化”(更准确的表达是:演化)出爱情,只是“发明”了爱情。

它不具备演化的以下特征。

1,演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物种存在的基础。爱情不是。

例如直立行走、大脑的应用,都是人类这个种群延续至今必要条件。而爱情在人类的延续的百万年历史中,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国历史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没有影响人类发展的数量,也没有影响人类发展的质量。

2,爱情并非必现的结果,它充满了随机性。

爱情不仅不是人类的特征,它更像是一个神迹。人的爱情在不同时刻可以投射到不同人的身上,甚至同时投射到多个人身上,而很多人终生都不出现爱情。

3,爱情无法被明确定义,没有特征。

爱情的定义至今为止只有一个框架,而没有明确的定义。比如其生物学基础“荷尔蒙”,在很多爱情定义中解读为“性欲不是爱情”;比如其生殖导向,被解读为“繁殖恋不是爱情”。……实际上对爱情所有定义,都可以被特例挑战。他不具备任何显著特征。


为什么说爱情是被人类发明的?

我之前就回答过类似的题目,爱情这个概念的出现得非常晚。西方世界里类似于爱情的定义(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最早大约出现在1500年前,而且是柏拉图用来描述男性之间的情感。现代意义的爱情实际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产物,不到500年。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爱情的东西,但大部分是现代意义的“喜欢”,如心“悦”君兮君不知。直到80年代末,文艺作品的百花齐放,加上商业话语的逐渐丰富。爱情这个框架,以各种形式和定义“教育”大众,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所说的这个没有明确定义和内核的爱情云团。

脱离了这个教育的过程,爱情并不会自发的产生。比如经济和文化不发达的地区,人们会普遍的表现出“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的特征。

爱情不是演化的结果,而且和哲学、价值观这类东西一样,是人工发明的产物。




  

相关话题

  在美国,faculty 的一天是这样的吗? 
  你见过父母有哪些强盗逻辑? 
  作为一个沪漂,哪一瞬间被上海人震惊到了? 
  你听过最离奇的死法是什么? 
  为什么长辈们会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在日本大学没读完该不该回国? 
  如何看待电子科大邵振海被学生曝光事件? 
  自认为长得好看却没人表白是种怎样的体验? 
  面基(网友见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兄妹或姐弟在同一学校被误认为情侣是种什么体验?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乔碧萝殿下首次露脸采访,称自己十年抑郁,大众是否能原谅接受她呢?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有人气住院、有人考取教师资格证、有人出家」这一现象?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