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肯定没算到。
不仅武则天没算到,参与政变的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人也没算到。
被政变砍了脑袋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更是没算到。
至于李显,则是赶鸭子上架。哪还有心思算这些。
神龙政变之前,武则天就已经把李显召回洛阳,定位太子。
权力交接已是顺理成章,大家都在等时间。等自然过渡,犯不着冒险搞什么波澜。
武皇自然不会算到,也不会想到自己英明一世,最后是被人“请”下台的。她本来应该在晚年尽情活够岁数,享受为数不多的时光。
以张柬之为首朝臣们看着武皇什么时候挂,太子稳稳当当继位,光复大唐就OK了。
原本,也不该有风浪。
但事情总有意外:武则天扎进张氏兄弟的小鲜肉里就出不来了。偏偏张氏兄弟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对内隔绝天子,对外发号施令。
张柬之等人一看:皇帝面都见不到,是生是死也不清楚。就看见张氏兄弟在那作威作福。武皇本就年事已高,在权力交接的当口,多事之秋,敏感非常。这就不能不让他们琢磨,皇帝是已经挂了?还是被张氏兄弟控制起来了?会不会中间变了气候?这可很难讲。就算气候正常,皇帝连音信都断了,做臣子的心能安吗?
从张柬之等人的利益来看。就静静等着武皇驾崩,太子继位,顺理成章。无风无波也挺好,当然他们也就什么功劳也没有。
如果有人挟持皇帝,阴谋作乱呢?那就太好了!!!
首先,可以有非常合适的名义或借口发动政变,拥立太子登基。获得非常之功勋与殊荣,荣耀阴及子孙。
第二,可以借机铲除异己,把控朝政。实现所在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万一政变不成,武皇活蹦乱跳地出来了呢?
那也有退路!
皇帝与外界音信隔绝,做臣子的有义务担心并维护皇帝的安全。到时候拉出张氏兄弟,砍了脑袋,所有问题都可以丢给他俩。乱臣贼子伏诛,我等是勤王护驾。武皇也只能哑巴吃黄莲。
更何况,真到了动兵的这一步,就算武皇出来,也要恭恭敬敬请她老人家退位。
政变这种事本来后患就很大,开弓没有回头箭。就像政变时,桓彦范对武皇说的:“太子哪里还能再回到东宫去呢!”武皇为国家操劳的太多,那就让太子更进一步,分担您老人家的忧愁。就请武皇移居上阳宫吧!
失去权利,同时也失去男宠的武则天迅速衰老。
这恐怕比神龙政变还让她算不到。其实,武则天算不算到神龙政变,并不要紧。
当她以一个女儿之身,在一个王朝的盛世把他取代掉。这本身就是在和强大的传统文化作斗争。
哪怕她对这个国家承前启后,哪怕她的儿子极力奉承她称帝。
在武则天迈向女皇的道路上时,她革命所面临的问题,是无暇顾及的。
在她晚年,越来越意识到继承人问题的棘手时,很多事情已经无可挽回。
儿子们都怕了她。
群臣们都审视她。
告密制度挖掘出了人心最险恶的一面,被伤害的信任与情感何以修复?
人心向唐已久,非个人心愿能够扭转。
也许女皇早就意识到了这些,甚至比这些还多得多。
召回李显,确立太子地位。看似是权衡后的无奈。
又何尝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只要在她之后,李武两家人能和平共处,大局稳定就好。这已经是最不坏的结果。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寂寞与孤独中离开人世。
在此之前,她淡定的下了诏,退了位。
赦免了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等曾经敌对过的一干人。
去帝号,改回皇后,葬于乾陵。
留下了一块:高7.35米,宽2.1米,厚1.49米,重98.9吨的无字碑。
她的历史使命和人生生命都已完结,一切就留给后来人说道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