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第1页

        

user avatar   han-dong-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被骂得多,容易更皮实;

被夸得多,更容易被各种绑架(包括道德绑架)。


user avatar   zhu-shu-shu-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盲目服从性强的,缺乏和别人沟通的,从不良渠道学得恶习的,不知道怎么去宣泄情绪的,更容易遭受到暴力,冷落,和恐惧等负面对待的孩子,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容易有心理问题。


而且同一件事情,在有的家长眼里看来是叛逆的表现,但在有的家长眼里并不是叛逆,任何类型的都是如此,这些是共性。 @知乎亲子


user avatar   xiezuo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我是大家庭里最小的孩子,很小就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周围的人对你评价很高,那多半是你妥协让步的结果”

外在名声好和真实感受好,只能选择一个


我自然是绝对的实用主义者


所以我有记忆以来,我就坚定信念要做一个混蛋小孩


什么他妈的孔融让梨,老子谁都不让,老子要吃俩。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梨好吃么?


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我经常被我爸打的躲在床底下不出来,以至于要经常把床抬起来才能打到我

他打我我也不改,持续了一段时间以后,我爸应该是被我这种“追求内在,不图虚名”的处世哲学感动了,也可能是每次打我都要抬床,工作量很大,给他也累够呛……反正不管什么原因,我们达成了一种平衡:

只要我不那么捣蛋,他可以打的轻一点


这就开了一个好头,大家对我的心理期待非常低。说起来有点对不起我的哥哥姐姐们,他们都很懂事,处处让着我。我哥是个很斯文的人,到现在都三十多了,依然很斯文。七岁的时候我给他气的不行,他也就是教我一个成语,他说你知道为什么有些狗讨人厌么,因为狗得寸进尺……我说你的狗在哪,我要把它头拧下来……

为了合理管理对方对我的期待,我以坚定的信念,和抗打的身体,向周围的人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真实的我,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无所谓,我不会为了你的爱去扮演另一个人,也不要你们爱我扮演的角色,我要你们爱我”

所以我不需要像其他小孩一样,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我做我自己,大家就很开心,很满意,他们认为我就应该是这样的,我以我本面目示人,亦以我本身被爱,而不是我做的事情,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家庭给我的包容,所以不需要我主动做什么,扮演什么才能获得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这种东西,有过和没有过,人生的区别非常大。


如果一辈子没有被无条件的爱过,会一生匮乏,继而一生追寻

没有感受过无条件的爱,你会一生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你察觉到别人只是因为你做的事情而爱你,会觉得任何人都可以,没必要是你,进而对自己的存在都产生怀疑。

就像每个小孩在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和爱的时候,都会发出一个朴素的疑问:“你们当初为什么把我生下来?”

童年时期如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个疑问就会带到成年,在一生中反复询问,询问自己,询问身边的人


但无条件的爱,越往后越不可能得到。长大之后,所有的爱都需要经营,都要回应,绝少会有人会像爱孩子一样无条件的爱一个成年人

有些人想在恋爱中找到安慰,他们会把另一半当作自己存在的意义,只会像碰见救命稻草一样,把人家死死抓住,疯狂回应,这样的方式太沉重了,只会把人吓跑


而越是得不到,就越是吸引人,甚至花一生去追求,然后花一生去感受得不到的痛苦


而如果你有过,就会觉得,也就这么回事。

也能心态更平和,更潇洒,可以对自己,对周围的所有人说:

“你爱不爱我无所谓,我曾经被无条件的爱过,老子吃过见过感受过,人生这方面的体验,不需要你来补全”


所以,从小被教育懂事的那些孩子,他们脑海中被放置了错误的反馈机制。他们以为只有做了别人喜欢的时,才可以得到爱。

但不是这样的,也不能这样


爱不应该作为奖励,也不应该作为惩罚,爱是包容理解尊重珍惜,爱是一种幸福感。本质是一种感情,而不是一种货币


如果从小,孩子就是在以要做什么事情为条件,才能换取一点这样的父母的爱,那他的理智和感情系统就会混成一团。

理智就会分析,想得到爱,就要做别人喜欢的事。那么做别人喜欢的事,大多数都是在牺牲自己,是痛苦的,而做这件事的初衷,却是为了换取别人的喜欢和肯定,然后得到的一点开心,一点点被爱的感觉。

做很多痛苦的事情,才能得到一点开心,这是不合理的,理智系统肯定喊停。而情感系统又非常依赖,仅有的一点点被爱的感觉。


想被爱,又想做自己,做自己就不会被爱。这个逻辑一旦形成,就完蛋了

从小被植入的逻辑就是讨好别人才能获得爱,这个玩意儿在小时候还没啥太大伤害,但是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他妈的好像不管怎么做都很痛苦,好像哪条路都走不通,然后就整体失调,继而感情系统奔溃


爱的本质是拥有过,感受过,才能知道是什么,以及怎么爱别人。就像沙漠里的一口枯井,从来没有人给他它入过水,它也就忘了水是什么,你不能期待一个没有被真正爱过的小孩,能无师自通

“童年的爱就是存款,父母不给多存一点,人生有这么多挫败沮丧,都不知道怎么熬。”

没有足够的爱,孩子就不敢放肆的生长,只能学会察言观色,要自己一个人抵抗对遗弃,对拒绝,对失去,对羞辱,对忽视的恐惧,通过不停的否定自己的需求,构建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以满足别人期待为标准,害怕流露任何内心情感


他从小扮演懂事听话的孩子角色,有一天他长大了,可以做自己了,但是他崩溃的发现,自己一直在回应别人的期待,好像一直为别人而活,已经忘了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甚至有的成年人几十岁了,还不会表达拒绝,还是像小孩一样,旁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懂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需求,有爱就接着,没爱就晾着,不会表达也不会回应,整个人的心理年龄好像被冻结到了小时候

人如果无法找到真实的自己,就不可能得到脚踏实地的幸福。

一辈子的选择,都是为了回应别人,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们的本质,或者说我们的天性,都是优先满足自己再回应别人的,一旦弄反了,就会产生原发性的痛苦,除非遇见有人愿意拿大量的爱来挽救,这样的幸运儿很少。更多的人只能靠自己挣扎着走出这个泥潭。为什么会担心做自己就会伤害到别人?别人没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学会爱自己,永远不要期待被拯救。


都是第一次做人嘛,潇洒一点


user avatar   AliceChenM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孩子长大后的心理问题是不是多,和他们小时候表现得「乖不乖」「懂事不懂事」不一定是正相关的。反而更有关系的,是这个孩子有没有充分的被爱过,有没有充分的发展理解力、同理心,能不能真诚的面对自己,并解决自身的内心冲突。

然而有人会问: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发现那些小时候很乖巧安静的孩子,长大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怎么回事?

我的理解是,「乖巧」只是一种表象,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种表象之下的动机是什么。

比如,A和B两个孩子都很乖很听话,但是A的乖巧是因为她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基本需求都得到了响应和满足,她的乖巧是一种「心满意足的自然表现」。

而B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充满压力和暴力的家庭,他的乖体现在特别会看人颜色行事,会讨好大人而压抑自己的需求,那么这种乖巧和懂事,只是一种「迫于无奈的生存之道」。

当A和B都长大了,可以想见他们的内心构建是完全不同的。B会更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反应过激、对外界缺乏信任等等的心理问题,而A的风险则要小很多。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乖巧」并不是导致心理问题的根源,只是不安全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孩子的一种「表象」。它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此外,人的先天气质也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天生更加容易体察他人的情绪,更有宜人性、亲和力和协调性,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容易理解家人的意图,也会表现得更加「乖巧」。在适宜的育儿环境中形成的乖巧,对于孩子的人格发展来说,一定是优势。

那么,要如何分辨孩子是真的「乖巧」,还是被迫「懂事」呢?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式:观察这个孩子是否像个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探索天性,如果他们对于环境足够有安全感,基本是再乖巧的孩子,偶尔也会表现出「调皮」「活泼」和「恶作剧」。

也就是说,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不会时时刻刻永远乖巧,他们有时候会做出令你大吃一惊的事情——而这正是他们有安全感,明白自己充分被爱的表现。所以我们不必太计较孩子偶然展现的调皮,只要好好欣赏鼓励他们乖巧懂事的那一面就好啦~

最重要的是,无论孩子乖巧与否,我们都能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 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在童年时期,有那么一个疯狂热爱着他们的人。

每个被爱着的孩子都很幸福。

@知乎亲子

无论乖巧与否,每个孩子都会有爱玩的天性。陪孩子玩耍(而不是对孩子训话),是我们增进亲子关系的最好的方式。

目前幼教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认为,天然的材料(沙子,泥土,水,原木制品),比人工材料(声光电玩具)更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适合家长和孩子一同进行亲子游戏的益智性材料: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男孩高中以前的乖,是一种强迫症


user avatar   shen-yi-sheng-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乖”、“懂事”都意味着“自我”的压抑。

我们的话语体系中不太允许“自我”的表达,在家庭中我们要遵从父母之意,不许忤逆;学校里我们要尊师重道,哪敢乖张;工作中我们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上级指东你不敢往西;新闻媒体里,更是要弘扬社会正能量,阴暗的事物无处遁形。

可所有的压力和情绪不会因为你不提就消失不见,这些所谓的“负能量”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对你造成攻击,让你的思维充满各种禁忌,令你从敢想敢做变得唯唯诺诺。小时候那些形形色色的梦想被逐个打压下来,你开始变得单调、乏味,甚至变成“行尸走肉”。

这些都是“严厉超我”的来源,它倾向于站在“本我”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对理性的“自我”也带有侵略性。而“本我”、“自我”的压抑正是造成抑郁、焦虑、强迫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

2、“老好人”意味着不敢轻易拒绝他人。

一位中年男性在半月前的一个夜晚突然感到心慌不适,伴随着胸前区憋闷感,多次就诊后排除了心脏疾病,之后转诊到我这里,明确诊断为惊恐发作(Panic attack)。

他是个众人眼中的老好人,大家都认为他脾气好,干活勤快,可他自己非常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每次有人提出过分的要求,他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嘴上从来不会说半个“不”字,这就导致他心中的怒气不断上涨,可他自己的理智却在控制、压抑着情绪,但这些情绪不会凭空消失,而会推动身体产生“心慌心悸”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伴随“极度恐惧”甚至“濒死感”。

后来给他两个建议,一是去参加一些对抗性的体育活动,打篮球、拳击;二是允许自己表达愤怒,甚至可以吐槽一下那些让他不爽的人。他慢慢能够从自我压抑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惊恐发作的频率越来越低。

3、听话懂事的孩子一般都有严厉的家教。

一个来访者向我倾诉,每当她听到别人的称赞会非常不自在,认为自己受之有愧,而且往往将成功归咎于客观因素甚至是运气。而当她听到别人的评价时,尤其是负面评价,她会一股脑地认为对方是在否认自己的能力,因此变得更加消沉、不自信。

谈到原生家庭,来访者表示妈妈性格强势,不论是学习、生活,甚至感情,都要干预,妈妈的关(kong)爱(zhi)持续了她整个学生时代,大学毕业后,她结婚生子,顺利工作,母亲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干涉自己,但在她心中却形成了一套评价标准(超我),时时刻刻在监视着她的一言一行。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是指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要表现得足够好(good),为孩子遮风挡雨,帮助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亲要逐渐学会放手,让孩子能够独自面对和解决一些事情,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同样重要的是,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适时退开(enough)。如果妈妈一直处于good模式,就可能出现强势的母亲和懦弱的孩子。

4、不要让亲子关系超越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如果这个关系被任何一种其他关系僭越,都会造成家庭问题。

一位女性来访者吐槽她丈夫,“他什么都听他妈妈的,只要是他妈说的,我们就必须遵照执行”,丈夫甚至不惜用“不听话就是不孝顺”的逻辑来指责自己,这让她感到痛苦不已。“妈宝男”就是母子关系超越了夫妻关系。

另一位女性来访者哭诉丈夫要跟她离婚,询问后才得知这么多年来背着丈夫一直在帮衬着娘家弟弟,利用自己关系帮忙找工作,弟弟结婚时帮忙出彩礼钱,但丈夫提出离婚让她难以接受。伏弟魔”就是妻子与弟弟的关系超越了夫妻关系。

这两种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毕竟网上还流传着“嫁人不嫁妈宝男,娶妻不娶扶弟魔”的说法来提醒人们。还有下面一种在中国的家庭中更为普遍,但更加隐匿。

一个要中考的孩子感到压力很大,每次考试失利都会感觉对不起妈妈,在了解他的家庭后发现,他父母在谈恋爱和没孩子的时候感情和睦、如胶似漆,自从有了孩子,生活重心就转变为母子关系,妈妈会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培养孩子身上,对丈夫关心减少甚至不闻不问。这就是“亲子关系”对“夫妻关系”的僭越。

曾奇峰曾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5、“乖”、“懂事”常常导致严厉的超我。

神经症患者往往内在都有一个严厉的超我,它时刻提醒患者要谨言慎行、遵守规范,但同时也会造成思维和行为的刻板僵化。

严厉超我的形成往往与童年的经历有关,他们通常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未能得到不计回报的爱,比如父母过度要求学习成绩、严格限制玩耍时间,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诸多禁忌。

他们可能有着不错的学习成绩、令人羡慕的工作和收入,但生活中他们内向、腼腆、羞于表达自己,甚至时刻受困于焦虑、强迫或抑郁。反倒是在那些自由生长的孩子身上,我们能观察到他们富有激情、勇于探索的一面。因为他们的超我是灵活的、富有弹性的。

6、我必须懂事,才能让父母开心。

一个患有焦虑症的来访者谈到家庭,父母在她7岁时离异,在那之后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她深知母亲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才把她抚养成人,所以从小就很争气,从重点小学到重点高中,从优秀的大学再到留学国外,她成了周围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母亲对她的要求也一直没有放松过,在她回国工作后,母亲却要求女儿放弃恋情另谋佳婿,这让她彻底崩溃。

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会变得很“懂事”,会体察“父亲”或“母亲”的情绪,做事说话谨小慎微,他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不仅在家庭中,在外也会优先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往往忽略自己。但Ta会变得不快乐,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会被别人指责。但又无法从这个怪圈里跳脱出来。

另一方面,单亲妈妈或爸爸也会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来维系已经破碎的家庭,在孩子小时候,他们会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不能做除学习以外的事情。到了孩子成年后会通过干预其婚姻来施展控制。等到孩子人到中年,有些家长还会通过“生病”来把孩子拴在身边。

相比于普通人群,来访者中父母离异的比例会更高。从家庭关系的视角来看,Ta不仅要承担起作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而且也要承担起作为“配偶”的义务,但这原本不属于Ta。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父母角色的缺失,往往会让孩子变成父母来弥补这个缺失。这在本质上是为了拯救家庭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你的早年是否被父母过度控制,也要反思一下,为人父母的你,是否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控制孩子。

7、听话懂事常常导致“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可能出现的一个场景——当别人提出意见或要求时,常常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对Ta们来说这是理所当然之事,因为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往往比Ta们自己的更重要。但其实Ta们通常并不能自洽,在下意识的答应了对方之后,可能才会回过味儿来——原来这可能是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事情,或是自己根本不愿意做的。但为时已晚,由于“面子”的原因,又无法重新回绝对方。

受一位来访者的启发,Ta在处理跟他人关系的时候有个小诀窍,就是“不要立即答应对方”,这样做可以避免直接拒绝所带来的“尴尬”,也能防止自己反复陷入自责的情绪泥潭中。即使答应对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思考后决定拒绝,还能帮自己争取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想理由。

8、听话的孩子有时无法准确表达情绪。

一些心身疾病或神经症患者无法恰当地表达情绪和感受,Ta们常常无法理解自己或他人的情绪,这一定程度阻碍了了解自我,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构建。语言和自我意识关系甚密,只有当我们的话语体系中出现了必要的、准确的名词或形容词,才能让人们的情绪和思维得以定位。

因此心理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用症状学术语或心理学表述来对来访者的感受进行标记,增强Ta们的确定感和掌控感。当人们能够把一件事情置于某种逻辑关系之下时,它就好像处于我们的控制之下了。内在的思维或行为就不再排斥、恐惧或害怕失去控制;反而,人们的内在情绪就能以命名的事物为依据,让人获得掌控感。

9、听话的孩子不敢主动表达自己。

一个来访者被周围朋友评价为高冷,不会主动关心别人,Ta自己解释为不愿意跟别人聊闲天,“这是浪费时间”或者“这是无效的沟通”。我好奇“那什么才是有效的沟通?怎样才是不浪费时间?”在Ta的印象中,聊天一定需要带着目的性,比如为了解决矛盾、为了使得事情有所进展。有时候甚至需要功利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人和事,Ta才愿意去花时间了解和沟通。

可Ta说着说着意识到“不聊闲天儿”可能有些不对劲,因为这让生活变得无趣,而且充满了“政治正确”,那些有趣的人和事离Ta越来越远,而自己的情绪也逐渐表现出抑郁和过分担忧的状态。

成长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了我们不喜欢“聊闲天儿”,比如在原生家庭中缺乏轻松而温馨的环境、学校的某个老师曾因自己聊天而严厉的批评指责,或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聊天对象等等。这些都让我们以为“聊闲天”、“说废话”是不对的,逐渐使自己丧失掉了这种能力,但与此同时可能丧失掉的还有“情绪排解的通道”和“获取快乐的源泉”。

10、稳定的自尊需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而不是他人的评价,所谓的低自尊其实就是自我的根基不牢固,所以在成长中不得不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体系。再有一个因素,我们的文化是一种擅长评(nei)价(juan)的文化,一个孩子成长中不仅仅需要为自己负责,还会生活在周围的比较和评判之中,适度的评价到没什么问题,一定程度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但往往过度的评价会贬损个人的自尊感。


user avatar   mao-mao-56-16-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是胡说八道。

请问数据和根据呢?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这句话非常不严谨!

因为“乖”,“懂事”,“心理问题”都是特别难以量化比较的参量。找两个人,比较谁心理问题多,就算在学术上也只能大致的划分个层级,比如有没有危害社会,有没有自残。可是对于同一层级的人,如何对比心理问题多少,没法界定。

至于“乖”,这个也看父母的要求,和孩子的个性禀赋。父母和父母不一样,孩子跟孩子不一样,乖不乖也只能是一个大致的外人的感觉,模糊且不清晰。

以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心理问题多,或者心理不慎健康,只跟一件事有关,那就是孩子能否超越父母。但凡是孩子最终能超过父母的,小时候原生家庭伤害再多都会释然。比如朗朗,老爸曾威胁他不好好弹琴就抱着他跳楼,这种伤害够狠吧!不影响人家现在功成名就,幸福快乐!

许多人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是所谓“原生家庭”的错,而因为心理问题所有无法成功;其实是本末倒置。真相是你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失败,跟原生家庭有关系但关系没那么大。

我知道很多人,有小时候住牛棚跟牛住在一起的,有老娘脾气暴躁说话刻薄的,有自小被遗弃自生自灭的,有父母在外10岁之前跟奶奶爷爷长的,但是他们后来抓住了机会,都混得比父母好,于是云淡风轻,没有谁对父母耿耿于怀。

因此,治愈所谓心理问题真正有效的方式不是对改变不了的事情耿耿于怀,而是成功和金钱。问主问这种问题可能自己也有此类烦恼,我奉劝问主一句,如果你是学生,当你拿到年级第一的时候就会发现父母会突然对你宽容和慈爱;如果你已经工作,当你年薪是父母三倍的时候,父母说话都会温和许多;想让父母对你好些别指望跟他们讲道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至于心理问题

永远别跟别人说你有心理问题!你身边不会有人同情你,帮助你,理解你,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其实是你怎么这么麻烦!心理问题会让你得到更多恶意,当然你可以求助于医生,可是不到万不得已别轻易把它拿出来。没人知道在别人眼里你不过是有点奇怪的习惯,别人一旦知道,你就会是一个异类。此外,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是由你当下的压力决定,记好两个字“当下”,所以解决问题的钥匙也在当下。纠结无法改变的过去,潜台词就是我不愿意改变。人只要面对巨大压力都会有心理问题,只是当你觉得问题源自无法改变的过去你无能为力的时候,最终会如你自己所想。只要你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如何为解决当下问题赢得哪怕一点点的胜算,如何在失败后找到备选方案,如何重新开始。多大的心理问题都不会怎么困扰你。当然我说的是心理问题不是心理疾病。

最后,很不幸,就我个人的经验,儿童时期乖不乖不是心理问题的主因。


@壹千

有没有可能,小时候乖,听话,跟长大以后不成功以至无法超越父母,正相关度较大呢?

这么说吧,看时代!!!

如果处在一个稳定的时代,也就是阶层比较固化,上下流通比较少的时代,听话的孩子必然比不听话的孩子混得好。

如果处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比如改革开放,比如加入世贸,那么不听话的孩子比听话的孩子混得好的数量会比较多。

因此,真正的因素是时代,跟听话不听话又没有太大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任何事情都要联系大时代来看。离开了大时代,什么道理都可能截然相反。

父母对个人的作用远远比不上大时代对个人的作用,比如,你让400年前的清朝人学英语,他会骂你傻X。你让60年前的中国人喝可乐,吃薯条,他们会批斗你甚至迫害你。

所以思考个人的“心理问题”,婚姻问题,事业问题,乃至婆媳关系,都不能离开了大时代。未来的时代是变革的,就不能愚忠愚孝。生育率逐年下降,就不能轻易做母婴用品, 两代人物质条件巨大就别指望婆媳能够和谐。

剥离个人那点恩恩怨怨,从大的时间和大的空间来看自己,才能开阔胸怀,走出幼稚和天真。从宏大视角来看,父母那点儿影响其实根本不算什么。


user avatar   wanda-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点原因:


1.【乖】【懂事】作为一种成年前的生存原则,在成年以后忽然失效了。


2.【乖】【懂事】的代价是丧失自我内驱力和意义感。


01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我们小时候,家长们对我们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听话”。


只有听话的乖孩子,才能得到家长认同和夸奖。


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越是想要获得家长的认可,就越会把自己往“乖”“懂事”上去靠。


作为一个孩子,你只需要好好学习,保持较好成绩,不惹事不闯祸,就是一个很懂事的乖孩子。家长很满意,你也觉得要做到这些还不算太难,还ok。


然而魔幻的是,一旦你成年,家长认可你的标准就立马就变了。


成年以后,面对“就业”“恋爱”“婚姻”“生子”“买房”等等这些接二连三被抛到你眼前的竞争残酷的人生课题,你忽然发现,仅仅凭自己的努力,并不能很圆满地完成这些课题。你要处理的难题如此之多,以至于让你应接不暇。


于是,家长、乃至社会重新开始对你不满意。因为他们对你的要求一下子变高了,他们希望你工作稳定又挣大钱,立马能带回来一个对象,30岁之前最好结婚生子,对象家最好还有房子。


你忽然发现,和小时候相比,如果你想仍然做一个“乖”“懂事”的人,以此获得父母、他人乃至社会的认可,是如此的不易。即使你把自己变成一架机器,一个工具,为了竞争而竞争,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生活而生活,有些东西依然还是做不到。你再也不能被他们完全认可了。


于是,你赖以寻求安全感的生存原则一下子被打碎,你崩溃了。


02


可是,从小到大,你为了做到这份“乖”和“懂事”,到底牺牲了什么呢?


当你努力去做一个乖孩子时,你就把认可自己的权利无偿交给了别人,你允许别人肆意评价你、支配你。而你付出的代价是,你不再有自己清晰的喜恶,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即使知道,也没有为自己争取的勇气、信心和能力。


久而久之,你逐渐丧失了自我内驱力,你只是为了做一件事而做一件事,为了迎合大众期许、他人期待而去拼命追求,却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这种生活过久了,你就会开始怀疑:这样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活着是这样麻木、沉重、毫无快乐的一件事,那么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个时候,心理问题基本上达到顶峰了。但这其实是好事。


因为你终于开始怀疑这一切,你总算开始从这枷锁里试着挣脱出来了。


尽管你已经被这多年的枷锁勒得遍体鳞伤,你虚弱胆怯得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道路在哪里,以至于你最初还会产生一种倒错的迷茫:你觉得没有枷锁拉着你走,你好像就不会走路了。


但是你终究会试着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越走越强壮,越走越有勇气。


直到这个时候,你才算是从心理问题里走出来了。这个过程可能要花上许多年,但一旦走出来,你就彻底自由了。


03


一直很喜欢《无声告白》和《被讨厌的勇气》这两本书,作为一个小时候乖巧懂事、长大后曾饱受负面情绪困扰的人,这两本书打开了我的心扉,陪伴我经历了痛苦而光明的蜕变。


《无声告白》里的莉迪亚,从小背负着父母沉重的期待,因为她如此聪明懂事,能看透父母一切未曾出口的遗憾和期许。于是她主动将这些并不属于她的梦想扛了起来,直到有一天彻底被它们压垮。作者在书中说: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里,睿智的哲学家这样告诉青年: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关于自由和幸福,你所缺的只是一种勇气,被人讨厌的勇气。



尤其是《被讨厌的勇气》一书,曾彻底颠覆我对于人际关系、对世界、对自己的认知,让我学会课题分离,勇敢去走自己的路。


两本都推荐给大家。其实,乖巧懂事并不是错误,不过,如果我们为此感到痛苦,是时候把评价自己的权利收回来了。


我是阿雅,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人生中的种种艰难也有趣的课题~


user avatar   yyt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一直想回顾一下这前半段的人生经历,就借此机会记录一下,也算是给自己一个终结。


我小时候一直是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听话、懂事、成绩好、

“乖”到什么程度呢?在17岁之前:

  • 从未自己挑过衣服,甚至包括内衣裤,给什么穿什么。
  • 几乎不挑食,即便我很恶心西红柿、茄子、肥肉、水泡过的馒头的口感,也能努力地吃完。
  • 成绩年级前二十,后来因为物理实在学不明白,掉出了年级前百。
  • 不抽烟、不熬夜、不早恋、不主动打架。
  • 没有零花钱。

再听话也就不过如此了吧。


但是到了高三,我突然开始无理由地厌学,开始上课玩手机、睡觉,晚上通宵看小说。

高考考了个普通二本,大学混了四年,毕业三年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干什么:

  • 我做过中介,做过电销;
  • 给腾讯删过帖,给垃圾手游刷过流水;
  • 做过后期,做过运营,做过文案,做过品牌策划。

换句话说,成年后的整整八年,我都生活在茫然和恍惚之中。

(虽然上面这些我竟然干的还都不错。)

今年七月份,从上家公司离职,写简历时我就在想:

我这些年到底都在干什么?

接下来我要去干什么?

找一份兴趣相关的工作是不是更好?

哦,我好像一直就没什么个人兴趣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的思维就进了牛角尖——

不是不想工作,是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工作。

硬着头皮面试了几家公司,发现如果不是为了钱,我完全不想和他们的负责人进行正常交流。


越想越想不通,越想越难过,越想越暴躁。

甚至出现了生理上的反应:不定时的心慌、头晕,无理由的突然痛哭和暴力倾向。

在路上骑车,都想一头撞树上去,做一个削弱前的自然之力冲锋树。

于是花500大洋去预约了个心理咨询

大夫:“随便聊聊,你心里想什么就说,有问题我会问你。”

我:“我小时候很爱哭,莫名其妙就开始哭,我觉得丢人,但没办法控制,只好四处找笑话看,让自己一直处在大笑的阶段,这样就不会轻易哭出来。

“后来看得多了,我就变得幽默了很多,开始去有意无意地逗别人开心,在别人眼里当一个开心果。大家对我的印象也大多是‘小柯啊,挺逗的。’

“我曾经想去德云社拜师,把逗人开心当一门儿手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现在再回头看,我真的不清楚我到底是喜欢逗人开心,还是习惯于逗人开心。

“除了这个,我从小也没什么别的爱好,不运动、没网瘾、不抽烟、不打牌。这么多年来,最大的遗憾就是高考没考好,本来我成绩不错,不知道为啥到高三开始厌学,当时就是脑子里突然有个想法认为学习没用,结果……”

大夫突然打断了我:“这里停一下,你说你高三突然厌学,在你高三前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嗯……”我想了半天,“有一次。”

“什么事?”

“我不是一直说我不知道我想干什么吗,其实我小时候是有个目标的。我想做环保相关的事业。”

“接着说。”

“要干环保首先就要从自我做起吧,高二有一次跟我爸去买衣服,买了两件T恤衫,我跟店员说装一个袋子就行,这样不是省一个吗?然后就被我爸一把拉开还瞪了一眼。最后还是装了两个袋子。

“从商场出来,我爸说你不知道多要个袋子回家能用上?咋的你打算当环保卫士呢?

“我说是啊,我是打算以后学环保专业来着。

“‘滚!’这是我爸的原话。”

“这是你第一次提出自己的意见吗?”

“是,我以前连裤衩都没自己挑过,从来都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么说的话,你高三其实不是厌学,你是想通过‘高考失利’这件事来反抗你的父亲。”大夫给我下了一个小结论,“你接着说。”

大夫这句话瞬间点醒了我无数回忆:“高考分数出来后,果然没考好。我爸妈一周没跟我说一句话,除了‘吃饭’这两个字,家里就只有电视的声音。

“被一个还不错的二本录取后,他俩的脸色才算是缓和了一些,出发去学校前,带着我去买新衣服。我看中了一件139的黑外套,那是我第一次自己挑衣服,那件衣服的样子我能记一辈子。

“结果我妈说:‘这件不好看,你穿这件好看。’强制买了一件蓝外套,只因为它更便宜、更厚。我早晚有一天要把这件衣服烧了。”

大夫一边在本子上记录一边说:“也就是说,在你第二次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又一次被强制打压了?”

“这不是第二次,这是第三次。

“我有个哥们,心事特别重,家里条件也一般,我想学心理学,这样没准能帮帮他。因为成绩出来也没人理我,我就自己填的志愿,报了个应用心理学。报完还上赶着找我爸过来看看,结果又招来了一顿臭骂:‘你报之前不问我现在问我?学心理学能找着工作?我不管你了!’然后我妈出来劝架,让我给我爸道歉。

“说到道歉,我他妈的……”(说到这里,抑制不住地开始嚎啕大哭)

“哭吧,不用憋着,在这里把你的压力都释放出来……”

“从小到大,每次我爸喝多了都要吵架,因为热水不热吵架,因为调小电视声音吵架,因为厕所没纸吵架。总之只要他喝多了,一定会找个毛病骂我妈。我小时候不敢,长大之后开始跟他对骂。结果每次都是骂完之后,我妈让我给他道歉,我凭什么道歉?是他的错,而且是我在给你出气,最后让我道歉???”

(特娘的,我现在打字的手都在抖……)

“也就是说,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的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做好自己的角色,而是在不断的打压你意识的表达,造成了你现在这种畏首畏尾的性格。在你的表达过程中,我能感觉到你的思维很有逻辑,但受到了太多你父亲的的影响。你现在是不是无论做什么,都会下意识地去反抗你的父亲?

“我……可能是。小时候我爸逼着我穿皮鞋,说等工作了肯定得穿皮鞋穿西装,我就专门找不用穿西服的工作。”

“没错,继续。”

“我爸说工作了就要陪客户喝酒,我干脆就不找需要见客户的工作。”

“你现在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是因为你的原生家庭给你造成的阴影太大,导致你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在心里做极大的反抗。你要学会找到真正的自己,而不是选择做一个斗争机器。”

“那……大夫,我这用吃药吗?”

“不用。”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2021 年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有哪些变化? 
  悬崖之上,张宪臣找孩子,为何就能被敌人知道,他就是要找的人? 
  女生被男生问性欲问题怎么解决该如何回答? 
  孩子听课费劲,我们又辅导不了孩子,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现在是否存在中国孩子普遍野外生存能力低的现象?为什么? 
  教育方法不当会不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如何评价大学扩招? 
  情报人员被捕之后真的能扛过严刑逼供吗? 
  在「实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动手打人? 
  女儿被「女孩应该喜欢粉色而不是蓝色」「女孩应该喜欢芭比娃娃而不是足球」困扰,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ofo 小黄车推出拉好友帮退押金功能,ofo 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下一个讨论
美情报官员透露:间谍越来越难以渗透中国,导致美国政府没想到香港等问题这么快解决,事实真是如此吗?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