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美联储一定要加息? 第1页

  

user avatar   tie-shu-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美联储为什么一定会加息?并且一定要加息?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性话题。我曾经在前一篇回答中:如何看待 2019 年 1 月 4 日央行的全面降准政策?将会带来哪些影响?把货币池子比做一盒牛奶,当降息时,就是往牛奶里面掺水,而加息,当然是要给掺水牛奶进行脱水,以保持奶味,使货币保持足够的含金量。美国之所以当了世界头领近百年依然还未见衰竭的迹象,而后来的挑战者,无论是苏联、德国、法国还是日本,都功败垂成,未能一战。

现在,中国人信心满满,一直嚷嚷着要与美国一较高下,一直在得意地吹嘘已成世界工厂,没有中国制造,美国人都得光屁股上街。但其实,谁没做过一段时间的世界工厂?现代工业从英国发端,美国、德国、日本都曾经做过世界工厂,中国所谓的世界工厂,还不是人家不想做了才转移过来的,下一步,估计就是印度要成为世界工厂了。世界工厂的迁徙图,就是英国西进横跨大西洋,登陆美国,然后美国再西进登陆日本,接着来到韩国台湾,再后来就是中国,接着再西进就是东南亚,估计最后的世界工厂,就是广大的黑非洲了。

实业始终要归降于金融。

当世界工厂,只能是脱贫的第一步。待到你积攒到一定的财富底子之后,就再也无法安于靠一针一线的积累来获取收益,你需要资本运作,才能超越之前的财富。于是,所谓的产业升级便自然而然的降临,你辛辛苦苦开工厂,养活几万个工人,一年做出几十亿的产值,人家随随便便注册一家公司,上市不久市值就突破了几百亿,然后跑来收购你的工厂,你几十年奋斗的成绩,就被人几年间的运作就打败了。于是,很受伤的你为了不再因为落后而被抛弃,只能被迫着有样学样,玩起了新产业。于是,有了资本跨界,有了品牌与产品的脱钩分离。我们买的是美国品牌,但它们却很可能生产在中国,美国人卖品牌也卖产品,但是却不生产产品。产品诞生了价格,品牌附加了价值,他们输出资本,也收获现金流量,但是通胀永恒,品牌价值与产品价格却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为了不让通胀绑架社会,美联储便需要利用金融手段来加息,抑制有可能无限膨胀的货币,给稀释的牛奶脱水,让货币保持含金量,以促成事业机构的自我更新换代,收缩的货币会让一部分缺乏现金流的产业和企业自然死亡,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在给牛奶脱水之后,那些缺水的企业被自然淘汰,形成了新的供给平衡,于是通胀受控,产业也在小有阵痛中完成了升级换代,由于他们不进行强行的人为干预,死的都是羸弱的,缺乏竞争力和自我造血的企业,而让那些强悍的企业历经竞争之后存活下来,变得更加强悍,既瓜分了老死企业原有的市场,又清理了那些遗留下来的老问题,降低社会的救助成本,优化社会资源结构配置。试想一下,美国政府要是害怕摩托罗拉破产死去,花巨资给它续命,它不但不能活,还可能因此而阻碍了谷歌的安卓和苹果的ios,然后就大家都不得好死,更不得好活。而让它接受自然淘汰出局,既孕育了谷歌的安卓,还发展了苹果的ios,然后就没欧洲什么事了,根本不用什么国家战略规划,拳打日本脚踢欧洲,一下子就把繁杂多系的移动世界收归一统,连失业救济金都不用发,就把摩托罗拉那批人给转到别的公司去消化掉了。

金融,按市场发展规律来走,不是强行给它开一条路,而是顺势而为,让它有向上动力时自然向上,让它面临衰竭时自然向下调整。它占有了实业的话语权,让实业的重心从制造偏向于品牌运营,理论上是一种空心趋势,但它却让人工素质整体上提,让那些本该在流水线拧螺丝的小伙子们变成坐在电脑前的码农,可不仅仅是工作环境的变化,更是薪资水平的大幅上涨。而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所回收的现金也足以匹配他们现有的收入水平,那便即使货币池子里资金量变多变大了,也是牛奶的增加,而非水放的太多。但资本始终是逐利的,若不受控,它始终要为非作歹,当现金流越来越充足时,更多的现金收入必然会逼迫他们想办法产生更多的利润,才能保持漂亮的上升曲线。但任何企业,都有它的最大边际线,当它到了这个边际线的末端之后,规模、营收、利润都将停止继续增长。这个时候,就应该是主动收缩的时候,控制他们继续扩张的欲望,加息,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我们强调顺其自然的市场行为,但美联储加息降息,显然都是人为干预市场自发行为的一种主动手段,却为何没人批评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呢?因为他们还是在顺势而为,并没有对逆市而行,当苹果触碰到最大的边际线之时,它其实还是隐藏着非常大的破坏性能量的,手握巨额现金,如果这个时候再实施宽松政策,给他们更多的资金,他们为了让这些资金盈利,就很有可能产生疯狂的砸钱行为,强行启动一些本来没有市场或者市场环境还不到爆发期的项目,比如国内的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市场,一个是本来不存在什么市场需求的项目,一个是市场成熟度还不够的项目,在钱多了的时候,就会产生强行启动催熟一个市场,收割暴利的冲动投资行为。虽然肯定会有资本从这些投资中获利,但最后收拾残局的填坑成本,却往往高于这些获利资金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既然如此,那么选择主动的收缩,是不是属于最好的优解项呢?收缩流动性,让钱变得更值钱,企业可以安心将钱变成存款,抑制自己的投资冲动。提高了现金获得成本,当然也会让一部分企业失去竞争力走向死亡,但经济的生死,就跟人的生死一样,都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人太老了不死,对社会有害无益,企业若是失去了竞争力,不死还拖着,也一样对社会有害无益。

有死才有生,有生必有死,加息,降息,就是一个生死轮回过程。有加有减方能循环不息,若是破坏了这个节奏,就会成为带病的经济体,那个时候,别说那么多国家想着抢它老大的位置,就算大家都还尊它为老大,它自己也会撑死自己。哪还用得着你处心积虑的计算多少年后才能把它踹下去,倒是在计算它还能当几年老大的空闲时,建议我们自己先把把自己的脉搏,看看是不是内循环顺畅,否则,很可能还没熬到人家下台,倒把我们自己给先憋死了。在美联储加息给自己做内分泌调整的时候,我们倒是像一只屁股里被塞了粒豆子的老鼠,因为排泄不畅而坐立不安。

“烹文燎暗夜,煮字充饥肠”既然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走吧!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了防止民变。

加息能抑制通胀,历史上曾经有十年级别的超高利率期。

但是

自从08年以后,为了救超级富人家族们,利率破天荒降到了0,从此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借钱可以几乎不还钱,灯塔照样是凡人,照样扛不住诱惑。

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坐上了火箭。疯狂借钱,透支未来。

国家债务的规模已经大到美联储不敢加息了。

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大资产阶级的求生欲和求生能力远远大于普通人,面临危机时的道德水平远远低于普通人。实物资产是有限的,股权资产是没有上限的。所以他们的财富地位资源都主要来自于股权资产。他们的求生欲必然会绑架利率决策。

只要不激起民变,零利率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user avatar   wuzhijiansingap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的不错,值得我花点时间写一下。

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有两条:1)稳定物价;2)控制失业率。这个政策目标比较特殊。因为很多其他国家的央行(比如欧洲央行),一般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的意思,就是控制通胀率。如果通胀率太高,那就加息,缩紧银根,把通胀率降下来。如果通胀率太低,那就降息,量化宽松,把通胀率推上去。

所以,美联储加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通胀率有点高,或者通胀率看上去正在不断攀升,因此需要加息降降火。

通胀率多高比较合适?美联储的目标,是每年2%左右

我知道,有些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每年2%?为什么不是1%,或者3%?2%有什么神奇?

这也是个好问题。答案则有点奇葩:2%的目标就是一个大概的约数,没什么硬道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里需要为大家科普一下金融历史。

世界上第一个设置通胀目标的国家,是新西兰。

让我们把时钟调回到1988年。当时的新西兰央行行长叫做Don Brash。在上世纪80年代,新西兰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据Don Brash自称,他的叔叔是个果农。到了退休年龄,把自己的苹果园卖了,然后把这些钱都去购买了新西兰政府国债。结果当这些国债到期时,由于飞快的通货膨胀,其购买力损失了90%。因此Brash行长对通货膨胀深恶痛绝。

1989年,Brash行长开始推动立法,来确保新西兰中央银行有足够的独立性,可以在货币政策上不受政府的干涉。这部法律叫做the Reserve Bank Act of 1989(1989年中央银行法)。

因此在这部法律中,被加进了一条“通胀目标”。就是说,央行有责任将本国经济的通胀目标维持在某一个区间内。有了这样一个目标,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就不必考虑政府的想法,一切以那个政策目标为准。这样的话,央行的政策就能够独立于政府干涉之外了。

这个“通胀目标”,在当时引起了引起了很大争议。反对方认为,通胀目标束缚了央行和政府的手脚,限制了灵活性。也有人担心,受低通胀目标的影响,央行无法在经济衰退时推出激进的货币政策,因此经济增长可能会遭受损失,失业率会增加。

对于中央银行法的国会投票在1989年12月进行。由于临近圣诞节,一些议员没有出席投票。一位反对派领袖恰好住院。这样中央银行法案被侥幸通过。

通过以后,新西兰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开始讨论:我们应该把目标定在什么区间?是0%,1%,还是一个其他水平?

这时候又一个偶然事件对历史造成影响。在早先时候,时任新西兰财政部长Roger Douglas在接受电视采访,被问到他会定什么样的通胀目标时,他随口说:0%-1%。这个数字没有经过任何科学论证,就是那位财政部长“约摸”的感觉。因为大家都已经受够了70-80年代高通胀带来的痛苦,因此部长觉得每年通胀0%-1%是一个不错的目标范围。大家都知道,如果通胀太快,群众的财产不断贬值,老百姓不乐意。但是也没有人愿意看到通缩和衰退。因此把物价增长稳定在每年0%-1%的水平左右,似乎是一个大家都乐见的状态。

以Douglas前部长的0%-1%为基础,新西兰央行行长Brash和财政部长Caygill将这个目标稍微扩大了一些,改为0%-2%。因为范围大一些,对他们来说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时候通胀率偶尔在目标范围外的话,也有更大的应对空间。

所以这就是新西兰央行通胀目标2%的由来(精确的讲,是0%-2%的区间)。

在1989年该行确立了0%-2%的目标区间后,新西兰的通胀率确实大幅下降,后来也再也没有起来。

当然,同期其他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等)的通胀率也都大幅下降。因此新西兰通胀率的下降,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在新西兰央行率先推出通胀目标这个做法后,不断有其他国家央行依葫芦画瓢进行效仿。这些国家包括:加拿大,瑞典,英国等。

下面讲一下美国央行,美联储的2%目标是怎么来的。

1996年7月,时任美联储主席阿伦·格林斯潘在联储政策会议上指出,设立通胀目标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物价,因此应该把通胀目标设在0%-1%。这个目标范围和上文提到的新西兰财长Roger Douglas提出的0%-1%不谋而合。

但是格林斯潘的说法遭到了另一位美联储董事会成员的反对。那位反对者,就是后来的美联储主席,珍妮·耶伦。

耶伦反对的理由是:通胀目标区间如果定在0%-1%,那么这个区间离0%太近了。从央行制定政策的角度来讲,她很难把利率变为负数。因此央行的利率,有一个零底限(zero-bound)。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经济衰退,央行就没有多少空间可以通过降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以刺激经济发展。

就是说,如果经济的通胀率在2%,那么当央行把名义利率降到0%时,实际利率为-2%。这个负的实际利率,对于经济来说是有刺激作用的。但是如果通胀为0,那么即使央行把名义利率降到0%,其实际利率也还是0%,达不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根据美联储公布的1996年7月会议纪要显示,耶伦女士说到:在我看来,把通胀目标定的稍微高一些的最有力的理由,就是在车子跑不动时,你需要在其轮子里加点油这个理由。言下之意,就是央行在自己的政策工具箱里,需要留一手以备不时之需。当经济衰退发生时,央行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给经济打强心针。

在这场央行内部辩论中,耶伦的意见占据了上风。最后央行行长格林斯潘宣布:我们一致同意,将通胀目标设为2%。

下面再讲讲另外一个大央行:欧洲中央银行(ECB)。

欧央行一开始建立的时候(1999年),其通胀目标为低于2%(below 2%)。这个目标,其实和格林斯潘在1996年提出的1%目标更为接近。到了2003年,通胀目标给改为低于并且接近2%(below but close to 2%)。

虽然欧央行和美联储都把2%作为通胀的目标,但其背后的原因不尽相同。欧央行面临的挑战要远远大于美联储。因为欧元区的成员国各自都有独立的财政政策,但他们又都使用同一个货币。这种弊端在2011/12年的欧债危机中被完全暴露了出来。

根据欧央行现任(2017年)行长德拉吉的说法,将通胀目标设定在2%,主要是为了便于成员国内部的价格调整。

Quote

To rebalance these disequilibria, since the countries do not have the exchange rate, they have to readjust their prices. This readjustment is much harder if you have zero inflation than if you have 2%.

Unquote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欧元区各国内部价格指数以及通胀率是各不相同的。举个例子来说,德国的通胀率,和意大利的通胀率,可能就很不一样。由于他们共用一个货币,因此成员国内部会有一个价格调整机制。这个价格调整机制,在通胀率为2%时,比通胀率为0%时运行起来更加顺畅。因此欧央行倾向把通胀目标设定在2%。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据来源:

nytimes.com/2014/12/21/

federalreserve.gov/mone


user avatar   bleut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自:美元加息对你意味着什么?



今日各大媒体都报道了关于美元加息的消息,这样一个美联储的普通的调整动作为何引发全球的高度关注呢?美国加息和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有关系吗?本文将用最简洁明了的逻辑来阐述这个问题,协助大家梳理这个逻辑关系。

一,美元和美联储

美元是全球货币,在全球的贸易和投资领域,绝大部分都是用美元来计价的,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有着基石般的作用,这是前提条件,这个条件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未来,都不会发生改变。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直到今天我们国家的外汇管制驱严,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同样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愿景完全背道而驰的。

美联储的角色相当于中国的人民银行,不同点在于,美联储是独立的,其权利来自于国会,有七名执行委员会成员,任期为14年,不能被总统所罢免,如果需要让耶伦下台,需要有国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投票赞同才可以实现。这就意味着,不同于中国央行是否加息需要和国务院打报告,由政府决定是否加息不同,美联储主席的决定完全不受美国总统的影响。

美联储的主要职责在于保证相对低得失业率,维持合理的通胀水平和稳定的金融市场。每次加息周期开始,美国国内都会有经济稳定发展,GDP增长持续,通货膨胀率达到2%的水平,就业数据良好,失业率低等基本条件。所以说目前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更非常直接的证明了,美国国内的经济目前非常稳定,对全球的经济起到了关键性的稳定作用。

二,加息的对市场的影响

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对于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会遭遇的挑战就是资本外流的压力。一般来说,在新兴经济体的投资回报高的时候,资本会以各种名义进入,参与投资。然而,一旦美国的经济走强,美元的利息增加,这些投资就会开始撤离新兴及经济体,流回美国。

通常在资本回流美国的前提下,会带来的结果就是美元升值,其他新兴货币贬值,进而资产价格下跌而陷入危机当中。这个逻辑在过去的几十年反复重演,对于一些相对脆弱的经济体而言,可能意味着灾难性的结果,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和经济危机。这个逻辑在拉美地区,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的经济危机都充分体现,不再累述。

目前国内的实体经济不振是非常明确的事实,不论如何大水漫灌,在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制造业能获得稳定增长越来越困难,而人员成本税收成本等各项成本则大幅上升,进一步压缩的发展的空间。在中美间对比投资收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过去在中国市场上能轻松拿到甚至超过10%的固定收益回报,到今天,这个水平已经下降到5%左右的水平,如果需要流动性好,则降为4%以内,而这个投资收益水平目前在美国也同样是能达到甚至超过的。投资回报率变相的反映了在这个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从事商业活动所能带来的回报水平,从这一点来看,今天要想在中国赚到钱,难度并不低于美国,我们已经完全走出了连续十年超过百分之十增长的奇迹,那些投资高回报已经成为过去式。试想一下,在可以自主选择的情况下,投资人更愿意拿到美元5%的投资回报还是人民币5%的投资回报?

此处不得不提到的一个基本常识是,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即经济体的货币自主权,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之间,最多只可能取得两个目标,而绝对不可能三者兼得。我们作为一个大国,一定会有货币自主权,包括独立自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维持经济的活力,同时所谓的资本自由流动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绝对管制的,一定可以操作,只有难易不同,否则国家信用体系崩溃,那么汇率稳定就成了最大的挑战点。

本次加息不但美元没有升值,反而指数下跌,人民币大幅上涨,这是一种短期的预期实现后的反向表现,从短期走势很难准确判断未来和具有可操作性,但从长周期而言,美元升值是大概率事件,也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三,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对于中国的整体经济而言,当然其风险还是可控的,虽然速度有所放慢,但仍然是一个相对高速增长的国家,目前并无系统性风险。

对于普通人而言,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直接影响,如果你不需要花销美元,对于美元的加息升值等问题,无需多虑,不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生活水平,但是对于一些有美元必要消费的人群比如海外留学人群等刚性需求,则需要做一些准备来对冲潜在的风险;对于旅游和购物而言,相比较影响则没有那么大,也无需多虑;第二是间接影响,即如果美元持续升值,带来资本外流压力增大,则意味着资产价格可能出现大幅下跌,这就是89年开始日本所发生的危机,对于国内的投资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

更多投资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号,向毅海外投资。

向毅,专注海外投资,美元类固定收益产品,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本着真实亲历透明的原则,打破海外投资的信息壁垒,与稳健投资者分享海外投资机会


user avatar   huangshang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就是罗辑的那个互相毁灭的按钮么??

人类会恨你的,谁掌握了这个东西谁就暴君。

任何人没有反抗的能力。

基于人类的不理性,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地球爆炸,顺便把太阳也炸了。




  

相关话题

  2019年7月~9月美联储降息的话,央行会进行降息降准吗? 
  假如城镇未来的规划将是修建铁路,或者通用机场,会出现的趋势丶经济的影响和商机是什么? 
  如何评论姜源,感觉他懂得好多? 
  安徽经济还有希望吗? 
  为什么今年水果价格特别贵?比往年上涨将近一倍了 
  为何中国要力推RCEP? 
  如果你是明朝中期皇帝,你会推行什么样的改革? 
  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 8 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50.1」,这透露了什么信号? 
  既然香港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如此恶劣,为什么不来内地工作和居住? 
  俄罗斯的gdp能反超韩国吗?多久可以? 

前一个讨论
炒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穷人富人能做朋友吗?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