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民币印了这么多,为什么银行还会发生「钱荒」?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xiao-n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天,钱紧的事成了热点。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均创历史新高,前所未见。坊间惊呼,媒体热报。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高企,是钱紧了。海内外媒体上有众多分析和说法。我也接到好几次邀答探讨,觉得具体情况媒体上都说了,还能说什么呢?再受邀答,就说点认识吧。

提问中说,人民币印了这么多,关于人民币发行问题,我在之前有过一答题,见

市场上的货币是如何多起来的?

不再多说。

一、这个钱紧,不是调控上没有钱,而是控制下发生的钱紧现象。我国现在银行存款余额上百万亿,按现有存款准备金率,被央行冻结的资金接近20万亿,随便拿点出来,就化解了。现在有些专家呼吁,央行应降存款准备金率,而各地和各商行,也预期央行会放松,结果央行纹丝不动。19日国务院开会,在调控上没松口,过惯了宽松日子的各方,这一下就慌了,于是次日,即在20日这一天,本来就在上涨的利率更是暴涨。

二、也不是没有放松过,但效果不佳。今年一季度,由于货款增量大等原因,我国货币供应量突破百万亿,达到103万亿。今年国家预期货币供应量增长13%,上了政府工作报告,我算了一下,全年需要增加12.66万亿,结果一季度绝对值就增长了6.21万亿,一个季度的增量,就达到了全年预期的一半,而一季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同比也增 了2.27万亿,总量已占到去年全年的42%。结果是GDP增幅下降,财政收入增幅大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PPI)出现了十年来罕见的持续6个月的低迷现象。资金使用效益很差,增加资金投放,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惹出更多的麻烦。这些意思,我在之前有关的答题中均说过。

三、历史经验证明,多年形成的问题,往往要在新一届决策者产生后,才能痛下决心解决。记得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要控制,结果是控而不制。各地依然比拚着大上项目,再加上后来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说要调控,实际上往往虚晃一枪就算了,从来没有真正调控过,导致了多方面的产能过剩和结构的不合理。在我的印象中,真正的调控有过,那还是在朱老总时期,那个时候,物价飞涨,最高一年,已经高达24%以上了。于是紧缩,下来了。那个时候留下的烂尾楼,我去年到海南时,还能见到。流动性过剩的日子,舒舒服服过了这么多年,该收手了。

这些年来,投放了大量资金,包括外资进入,出口退税下的外需旺盛,固然让经济突飞猛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存量,既有好的一面,又有虚胖子的一面。这个庞大的存量,需要巨额的资金去维持。而虚的一面,却会成为吞噬资金的黑洞,还有大量的资金还会拐弯去了房地产。于是过剩的产能加剧过剩,房地产不差钱,再怎么调,也是越调价越高。此外,在流动性宽裕的情况下,金融系统和市场上各种资金空转套利盛行,只顾自己挣钱,不顾资金杠杆率越来越高,加大了风险等等。

所以,现在国家钱是有,而这次所谓的钱紧,事实上是一个强烈信号,就是要真的控制一下了,并不是没有钱的表现。如果不控制,不纠偏,今后的问题会更大。只是这样一来,经济中潜藏的那些问题,就要突显出来 了,有这些问题的方面,日子会很难过。那些把资金拐了弯去了房地产的,恐怕自己也得清理一下了。这叫刮骨疗伤。只是看能不能坚持了。决策者说了,要“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还得看究竟怎么把资金用好,用到最该用的地方。故事才刚刚开头,是不是个好故事,就看怎么展开了。


user avatar   westland-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几句题外话:

我上知乎主要是为了从众多答主的回答中,汲取精华,启发自己。理想状态是:即便有争论,也是为了寻求真理,而不是制造对立。在这个问题上,我看到了专业人士和民科的对立。民科对专业问题的回答很难像专业人士那么严谨和专业,但是民科常常会有一些更新颖的视角。专业人士的优势在于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但是对于学术界本身而言最有价值的不是重复,而是创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不正是创新的重要源泉吗?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有价值的思想碰撞而不是为了撕而撕。

这个问题目前撕的很厉害,不入流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斗胆讲讲我的理解。

某种程度上,我理解 @王海@jinseng@周明@RONINmind 等专业人士的心态。

在专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研究实践,这才使得专业人士具备了超出普通人的认识。而现在 @马前卒 作为一个外行在 “大放厥词”,有许多错误和漏洞的答案,竟然受到大量点赞和支持!

对有些人而言这就像是心中的女神被蹂躏,而且还有许多围观群众在叫好!那种心痛与愤怒是难以言表的。结果就是众多专业人士对马前卒进行了反驳。

回到问题本身,题主所问其实是一个短期“钱荒”现象的原因。作为非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网络,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王海等专业人士已经给出答案,13年和今年的“钱荒”,都是央行采用MLF等工具收紧了流动性,于是产生了所谓的“钱荒”。这应该是比较符合现实的解答。

马前卒的回答其实是在讲解“钱荒”作为一个长期现象的本质。答案中确实存在一些漏洞和错误,从而引起了部分专业人士的强烈反击。不过,在我看来,有些分歧的产生,其实是双方看问题的角度和时间维度不同造成的。

比如:

1、马前卒说,“市面上的钱都是从央行借出来的,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再到个人”。

针对这一点,王海的反驳是:

“央行的钱本质是央行的负债,央行拿到货币后可以买任何资产。外汇,国债,贷款,甚至股票。不存在钱都是商业银行借出来的。”

其实,这一点分歧主要是在于因为双方理解角度的不同,从会计记账制度来说,货币是央行的负债;而马前卒看来,从长期来说,央行发行货币主要是通过增加放贷,那么从企业和个人的角度而言,这部分贷款是从银行贷出来的,也就是说欠着银行钱呢,当然就是负债了!

2.马前卒说,“既然是借款,就得还钱。每放一笔钱,就要收回更多钱(买国债也一样)

针对这一点,王海的反驳是“根本不一样,欧洲央行从二级市场买的国债就是负收益率的。另外,央行也是市场参与者,凭什么央行买的资产一定是正收益?难道央行买的黄金永远不会跌?还是央行买的股票永远都在涨啊?”

王海举出了欧洲、日本等反例。我看了看关于日本央行亏损的新闻,

四年来首次!日本央行上半财年出现净亏损_网易财经

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央行此前将2418亿日元转为储备金,目的是为增持日本国债潜在的损失做准备。

如果只是为了反驳刚才引用马前卒的话,这个例子非常有力。

但是我觉得马前卒可能想强调的是,央行贷款利率是大于零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央行是不会因为发行货币而亏损的。

例子中的日本央行亏损可能是由于央行作为二级市场的参与者,在国债市场上购买价格较高,而未来预期会走低而导致亏损,这个亏损并不是因为再贷款(发行货币)而产生的亏损。

那么这个看似攻击力很强的例子其实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马前卒的回答存在的问题可能还不只这两处,但是我想说的是,对大部分人而言马前卒的回答更有价值。短期的“钱荒”除了部分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对大部分人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利益影响。而长期的“钱荒”才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才是值得专业人士和民科集中注意力去研究的问题。

马前卒其实是建立了一个关于货币发行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模型。他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银行放贷利息为正;

2、货币发行机制中,通过“美元换人民币”而发行货币,只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主要方式,将逐步过渡到以再贷款为主;

3、而通过再贷款投放基础货币,必须以某项资产为抵押;

4、在放贷-回收-再放贷-在回收循环的过程中,借贷的企业或个人必须创造出比贷款额更大的价值,才能保持放贷-回收的可持续性。

5、结论:实体经济必须不断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保持信贷的可持续,现在实体经济不景气,无法创造大于贷款+利息的总额。减去信贷成本后,企业其实是赔钱的,所以在银行收回贷款后,更多的钱回到银行系统,而企业和居民手中的钱变少了,所以就发生“钱荒”。

在以上都成立的前提下,马前卒建立的模型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真要想反驳的话,一些细枝末节的错误和表述不专业的问题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可能这些漏洞让专业人士反驳的很爽,然而这是无法让马前卒信服口服的,甚至连很多围观群众都说服不了,还是会觉得马前卒的回答有深度。

不是为了反驳谁,但我的确发现了马前卒回答存在的“大问题”。

知乎名言“先谈是不是,再谈为什么”。

问题来了,在长期中“钱荒”是否存在呢?

我没能查到有力证据证明在长期中“钱荒”是否存在,欢迎众多知乎er能提供证据来证明或证伪。


user avatar   shen-zhi-bai-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吃瓜群众勉强没挂过经济学( ˙灬˙ )

督工和几个专业高票讨论的重心是不一样的,

督工的回答没有很专业,理论方面有很多偏差,但重心放在实体经济上,又身经百战见得多,讲事实,说历史,摆道理,细分析,说服力方面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专业高票看着就两个字,傲慢,以理论概念反驳督工,居高临下的挑出督工的错误,却不分析问题,让人无法反驳,看完之后吓得我以为世界立于虚拟经济之上。

那几个回答可以作为督工答案的注解,却无法独立成文。

说实话,督工更能说服人。


user avatar   zheng-hai-yang-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前卒说的是对的。而且马前卒说的深入浅出,惟妙惟肖,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讲出了货币银行学的主要逻辑以及货币的主要演变流程。

要说其他答主抨击马前卒,不过是马前卒说的是"偷",其他人说的是"窃",就这点区别。

说"窃"总会穿上长袍马褂,来让大家看看自己多与众不同嘛。


user avatar   lin-wei-l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海

大神,你们的答案有一个好,就是向大众普及了大量基础名词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装逼乏词了。

正当我以后您必有高论,答案竟然就结束了,结论就是因为央行没发钱,所以钱荒了,这就好比妈妈问你为什么才考60分了,你回答,因为老师扣了我40分。

@马前卒

讲了两件事情,央行的钱如何进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钱和实体经济如何互相影响

马前卒的结论是,根本在于实体经济出问题,金融机构也吃不了兜着走

汇率暴跌是怎么来的?银行高杠杆怎么来的?

实体经济如果没有问题,本届搞什么供给侧改革?

看了

@王海

大神的回答,哇好厉害,看完以后,我们学到了,嗯最近流动性太多,减减流动性,哦流动性少了,发发货币。经济的问题要是靠央行就解决了,咱们政府裁撤所有部门,留下央行就好了,发发货币,收收货币,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什么?你说这里只提货币问题,不引申其他问题

住口!

你没说因为你根本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要不怎么说马前卒是国士无双,你看到的只是你的一亩三分地,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你的脑海大概是这样的


user avatar   lll-hhh-41-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面答了这么多,都是一堆专业术语,其实做一个通俗的比喻就很好理解了。好比现在有一杯盐水,你往里面注水,盐水变多了,盐并没有变化。

如果通过无限印钱能解决钱荒,这就相当于说印钱本身能产生价值,钱就是水,你把钱等同于价值是因为在某一个时间段水盐比例是固定的。然而实际上如果你把货币发行量超出了经济增长所需要流通货币量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相对于注水。(当然适度通货膨胀会利于经济体运行,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为了简化模型,暂且不谈。)但是实际盐没变,增加盐只能靠加盐,换做这个例子就是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发展的利润才能产生更多的闲散资金,才能解决钱荒。

所以认为银行印钱和解决钱荒有直接关系,就相当于认为往盐水里面注水,盐会变多,这是错误的逻辑关系。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印钱的本质是借钱(投资)给社会,而借钱是要连本带利拿回来的啊!要是实体经济不振,你发的越多,从长期来看钱荒越严重。

(强调一下,上面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什么?带利!带利!带利!带利!连本带利!重要的事情说N+1遍!)

这个问题是2013年提的,这几天翻上来,是因为

“钱荒”

过了三年又回来了(其实根本没走),

有人开始议论2013年

钱荒与本轮钱荒的异同

。我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这个“钱荒”是怎么赖在中国市场上的。

所谓钱荒,根源不在于银行,而在于实体经济缺乏创新,发展停滞,没有办法形成银行和消费者都认同的高价值资产(即更强大的生产能力),保证不了信贷的连续性。所以,无论央行怎么撒钱,都只能缓解短期的资金紧张,从长期来看必然是货币缓慢但不可逆地流回银行(最终是央行),形成钱荒的局面。

为什么钱会流回央行呢?因为钱归根结底是央行造的,而央行是银行——世界上不会有负利率贷款的银行。

所谓负利率,就是拿出去一块钱,还回来只要九毛九,如果你是储户,那这就是负利率存款,那一分钱算是保管费。这种事倒不稀奇,实际上银行收保管费的历史比付利息的历史还要长呢。但贷款就不一样了,账面上的贷款负利率是不可能的,在央行尤其不可能,因为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向央行借钱来套利——无论要多重的抵押都可以,反正你只要不做经营就一定还得起,到期直接还钱赚利差就行。大家都可以通过“不经营”来赚钱,社会就死了,所以央行永远不会在账面意义上放负利率贷款。

下一个问题,市面上的钱是怎么来的?

当然都是从央行借出来的。央行以较低的利率把钱借付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加一点利息再往外贷款,一直贷到企业和个人。

既然是借款,就得还钱。那么回到上一个结论——央行没有负利率。这意味着,央行每放一波钱,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收回更多的钱。(就算直接买国债也一样)

放出去的钱少,收回来的钱多,这市面上可不就慢慢地会“钱荒”么?央行搞了这么多年,为啥市面上还有钱?为啥每个人手里的钱反而会变多。

因为央行放钱是一个动态过程,不是简单的放一波钱等着吃利息。上一波放了一亿,回收1.1亿,下一波可能就要放1.2亿,回收1.3亿。总之,每一波放款之后,全社会欠了央行一笔债,就等着用央行下一波更大的放款来还债。一波波放下去,社会上每个人就都有钱了。

(胡乱贴张图)

再追究一下细节,为什么央行能不断地放出更多的贷款呢?为什么每一波贷款可以比上一波更多?或者说,商业银行在什么时候会放出更多的贷款?会需要央行提供更多的基础货币?

银行借钱,都是要抵押品的,不可能凭空给你一笔钱。(个人信誉最终也是足够抵押物的体现)你借钱买房子,在还完款之前,这个房子就是银行的抵押,全社会抵押物的总量和贷款总量成正比。之所以整个社会能从银行(最终是央行)手里贷到更多的款(超过上一波的还款金额),原因就是用之前的抵押物造出了更多的抵押物

这个抵押物是什么呢?短期内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房子,可以是品牌,可以是版权,甚至可以是政府的特许权(如专利)。但是,从长期来看,要保证社会上的钱越来越多(至少保证不会被央行抽的越来越少),就得连续实现抵押物造出更多抵押物这个物理过程。

什么样的抵押物能做到这一点呢?房子不会生房子,品牌不会生品牌,但机器可以造更多的机器,工业可以造出更大的工业。整个社会都以工业体系为核心结合起来,就能不断地用抵押物(财富)制造更多的抵押物(财富)。如果消费者也承认新的抵押物比老的强(多),银行就可以确认新抵押物的价值,放出更多的贷款。

如果我们把央行也视为普通银行体系的一部分(过去中国就是这么干的,人民银行和其他银行不分),上面说的可以简化为下面的公式:

当前抵押物价值银行本轮贷款<(银行收回的贷款+利息)<银行下一轮放款未来的抵押物价值

无论金融手段上如何腾挪变化,只要你希望整个公式能成立,总前提必定是:

当前抵押物价值<<未来的抵押物价值

(“<<”意为“明显小于”)

换句话说,经济资产,尤其是以工业体系为中心的实体经济连续增长,才是现代银行体系能运行的前提。一旦实体经济增长受阻,当前的抵押物造不出更“值钱”的新抵押物,银行就放不出更多的新一轮贷款来扩大货币总供应。比如说,所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扩大生产都停了,在银行眼里,这些资产的价值不变,如果作为新的贷款抵押物,放的款最多也就是和上一波相等。(借新还旧)

这里我们要再次使用最开始的结论——银行贷款利率必须大于0,银行收回的钱一定比放出来的多。上一次放了十万元贷款,这次收回十一万,再根据你的抵押物借给你十万元,市面上岂不是少了一万元现金!钱荒当然就爆发了。

(和内容没有一毛钱关系)

所以,我在一开始就说,钱荒的本质是实体经济停滞,做不到用现有的工业体系生产出更有价值的工业体系,至少是增长率不足以支付各级银行体系的运行成本。这时候央行无论怎么玩金融,怎么撒钱,过几天还得从市场里抽回更多的钱,而依然放不出新一轮的贷款。即在这种情况下,钱荒是“正常态”,不荒才是不正常。

那么,人类为何要建立这么一个自寻烦恼的金融体系呢?为什么不给这个社会留下原地踏步的选项呢?

仅仅几代人之前,还没有现代这种央行的存在。就算有央行,主要工作也不是制造钞票。那时候市面上货币的增长主要靠贵金属的增长,而不是央行一轮轮贷出更多的信用货币。但很显然,这意味着实体经济增长如果超过金矿的开采速度,市面上一定会缺少货币,最终出现经济崩溃。换句话说,这种造币方式只适合永久性停滞的农业社会,一旦沿用到工业社会……那就是全球经济危机。实际上,两次世界大战就和农业时代的造币方式脱不开关系。

为了避免世界大战和全球危机的悲剧,人类最终发明了中央银行和信用货币贷款,一轮轮发钱,给工业社会注入足够的货币,保证工业经济的增长。但……如果工业经济不增长呢?那就得承受现代央行体系的另一个特征——不进则退,没有停下来喘口气的选择。钱荒导致购买力危机,危机制造更大的钱荒,这是毅种要命的循环,也是2008年之后全世界的麻烦所在。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是几年前一篇文章的缩写版。只是那篇文章太长了没人看,我这次试试写个短的(其实也不怎么短)。从上一篇文章的“钱荒”到现在的“钱荒”2.0,实体经济减速乃至停滞的总格局没有变,央行扔了几轮钱也只是扬汤止沸(当然“扬”的力度还不小)。左看右看,之前那个回答放到这里还是能用,还能完美的解释现实。对于题主的问题:


2016年的今天可以明确地回答:印的越多,收回越多。实体经济无法制造更大规模的实体经济,在央行信用造币体系下,当然要承受“钱荒”的反噬!央行当然有随意“制造”货币的权力,但只有和实体经济抵押物对应的部分才能留在社会上。其他的“过剩”货币,造的越多,返回央行的时候带走的利息越高,发的越多,下一波“钱荒”越严重。

如果大家想看完全版,可以到之前那个回答去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否存在必然性规律? -马前卒的回答-知乎

至于为什么实体经济停滞,我今年有另一个解释:

超越冷战思维,延续中国经济奇迹

国际印钱请参照:

一个国家为什么不直接造别的国家的货币来创造外汇?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补充:

至于

@王海

那个回答,只能说明一点——大多数谈经济的,都是在扩招之后上的大学,从他们能稍微理解资产负债这些理论开始,只经历了中国的外贸急速扩张和美国金融帝国主义的最疯狂阶段,以至于在他们的脑子中,离开美国是造不了钱的。但实际上,只要中国不分裂,外汇储备到一定程度是无论如何不会再增上去的。到那时候中国难道不“造”钱了?外汇储备减少的确会影响人民币数量,但这首先是不正常的,其次这个回流恰恰是因为美国的加息预期,即回流到美国央行所在的国家。如果实体经济足够强,美国投资还会提高对中国资产的估价,还会进来,正好验证了我的说法。

人民币印了这么多,为什么银行还会发生「钱荒」? - 王海的回答 - 知乎
实际上恰恰相反,央行发行的货币是对全国人民的负债!发行货币,相当于央行用一个自己发行的信用凭证,去购买老百姓手中真实的资产。也就是说货币相当于央行向出售资产的老百姓打的借条!而在我国,央行用人民币这种特殊借条换来的资产,主要是老百姓手中的美元。

实际上,在这个外汇暴增时代之外,央行怎么造钱呢?

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功能演变与前景探讨

国信证券-宏观日报:再贷款的前世今生
1、1985 年-1994 年,再贷款成为我国最重要、也是运用最多的货币政策工具,期间再贷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在供应总量中平均保持在70%以上。

等到外汇储备基本稳定之后,央行怎么造钱呢?

流动性结构变化之二:再贷款与基础货币创造_财经_腾讯网
再贷款货币创造作用日益重要。01至09年央行外汇资产年均增速高达34%,09年后年均增速降至10%。央行对金融部门债权在01至09年年均下降1%,而在09年以后年均增长4%。这意味着对金融部门债权在基础货币创造中的地位正在逐渐提升。2014年以来已安排支农、支小再贷款1000亿元。而目前市场传言央行在4月安排国开行再贷款3000亿元,用于定向支持保障房建设。这也意味着在外汇占款逐渐淡出的背景下,再贷款将在货币创造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王海

等人的不幸,就在于生在了靠外汇造钱的年代,以至于对“正常”造钱方式没概念。好在这个时代迅速过去了,现实会教育人的——如果愿意学习的话。

最后转两篇:

孙国峰:贷款创造货币

贷款创造货币的最新例子,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各国央行各种各样的救市行动。央行救市,本质就是“贷款”给银行,即回购注资或直接买入不良资产,从而注入流动性,之所以能够救市,是央行主动通过“贷款”创造了基础货币,暂时或永久修复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是存款创造货币,央行能把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吗?如何存入?其实当我们救助企业时,是给予它贷款还是存款呢?只有给予贷款,企业才有了存款,才能够支付工资、货款,才能起死回生。所以,中央银行贷款的同时就创造了基础货币,商业银行贷款的同时便创造了货币,贷款创造货币显而易见。远一点的例子,二战后伟大马歇尔计划不也是贷款创造货币吗?通过约130亿美元基本无需偿还的援助贷款(2006年价值约1300亿美元)对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从而使美元主宰全球。人民币国际化也必然是以贷款方式,货币互换只是初级阶段。


存款创造货币理论之所以能够谬传已久,暗含信用创造货币的基本认知,银行只有获取存款,才代表银行有了信用,有了信用的银行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货币创造。贷款创造货币的实质也是信用创造货币,企业有了信用,贷款才会发放,存款才会产生,货币才会出现。而企业愿意通过贷款取得货币的信心来自于中央银行的承诺,也就是企业可以将存款随时兑换为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现金。美国国会曾咨询大银行家摩根:“商业借贷的决定因素是贷款者的现金还是财产?”他的回答是:“是品德……一个我不信任的人,即使他以整个基督教世界做抵押,也不可能从我这借走一分钱。”所以信用货币体系建立在政府的信用、中央银行的信用、商业银行的信用、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等一系列信用的基础上。当全社会信用都在收缩时,当中央银行的信用也不被社会接受时,中央银行最多只能提供流动性支持,而不能主动新增货币。如果政府强行通过财政赤字透支滥发,最终人民会抛弃货币,回归其他货币或金银。滥发的货币最终要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


再贷款开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新时代
10月10日傍晚,央行宣布,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等9省(市)推广试点。现代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信用的源头来自于央行资产负债表伸缩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从这个意义上讲,再贷款制度宣告外汇占款产生基础货币模式的终结,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机构持续攀高的负债率,却要求充裕并稳定资金供应。这一货币供需矛盾倒逼央行货币政策谋变。


再来看再贷款制度。再贷款制度,要求商业银行以发放的存量贷款为抵押,向央行贷款。如果抵押品足额有效,商业银行和央行可以灵活协商再贷款的规模,以适应宏观经济发展和微观市场融资的需求。此次在11个省份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无疑将帮助商业银行和市场融资主体缓解融资难。




首先,再贷款制度下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被释放。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体系有超过90万亿的信贷余额,而目前盘活存量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推行缓慢,每年只有3000亿左右,造成存量信贷资产的闲置。在吸收负债压力较大背景下,且整体银行有价证券和股权在总资产中占比不足25%,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商业银行信贷能力受到极大制约。信贷质押再贷款制约能有效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


其次,再贷款制度下央行便于控制信贷的流向。传统政策下,央行只负责控制货币供应量,无法引导实际信贷的投向,导致信贷投放容易流向投资效率低下的经济主体。通过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央行可以引导信贷投向,缓解三农、小微企业贷款困难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拉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希望

@王海

等人不会被这个新时代吓到。

更完整的货币科普,请看更新的文章:

只会一句“纸币是欠条”,也好意思笑宋鸿兵?

user avatar   zhou-ming-5-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真服了

@马前卒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写这么个答案,没办法了,我没知乎儿们有文化,但好歹吃银行这碗饭吃了10年,大半夜的我牺牲陪五姑娘玩耍的时间说两句。

马前卒的理论简单来说是什么呢,看清楚啊,央妈凭空造了钱然后借给社会玩,社会玩脱了没赚到钱,因为央妈要把借出去的钱连本带利收回去,所以社会的钱反而变少了。你老人家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吧?

@马前卒

这个理论看起来,哗,好有道理,900多人点赞我靠,下面所有内容都是写给这900多人看的,金融大触就不要笑话我了。

马前卒这个理论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呢?我建议你老人家再想一想。

社会流通资金不是一个无限大的盘子,一般来说我们管他叫M,接下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定义,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

央妈向社会投放贷款,实际上增加的就是M1中的可交易用存款部分,好,我们假设央妈投放贷款前M1是100,央妈以贷款的形式投放了10的资金,那么M1就变成了110,注意了,因为没有增加现金,所以增加的是可交易用存款部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央妈要收贷款了,央妈连本带息收取11的资金,M1变成多少了?

99!

好,马前卒的理论看起来成立辣。

才怪!央妈收走贷款M1减少,跟实体企业赚没赚到钱有没有1分钱关系?没有!

盘子M1就那么大,实体企业也好,企业的下游买家也好,都不会印钞票,大家赚多少钱亏多少钱,也就是在M1里打转转,谁能告诉我实体企业赚钱了M1盘子就变大了是什么鬼理论?!

不管企业赚不赚钱,M1就那么多,所以只要央妈收走流动性,M1必然减少啊亲!

M1本身不能凭空变出来啊!所以只要社会财富增加央妈必须投入流动性啊!

而按照马前卒的理论,企业都在大发展,央妈就可以不提供流动性了,这是错的挖!

你这套无中生有的理论是新时代的永动机啊马前卒先生!我给你跪下了!

--------------------------------------------------------------------------------------------------------------------------------------------

再来说说这钱荒到底是怎么回事,马前卒先生得出如此错误理论的根源就在这里,他压根理解错了。

这钱荒,根本不是他所理解的整个市场缺乏流动性,而是银行业玩脱了,仅此而已。

根源在于银行业现在都在拼命玩同业业务,玩着玩着有人资金链就断了,到处借钱借不到,造成货币市场风声鹤唳,是结构性问题,不是什么实体经济不行导致的,实体经济不行只是银行热衷于玩同业业务的原因之一,甚至不能算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同业资产业务风险加权低!25%!同样的资金投入二手房贷款,风险加权就变成了50%。

说到风险加权就要说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当局给银行画了根线,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多少多少,来看看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

(一)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二)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

(三)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都知道银行赚钱靠贷款,贷款就是资产业务,而资本充足率限制了银行可以投入资产业务的规模,还是以二手房贷款为例,假设在满足资本充足率的前提下,某银行可投入100万资金办理二手房贷款业务,那么投入同业资产业务就可以是200万,你是银行你办什么业务?(涉及计提等我不多讲了,只讲大概意思。)

这就是为什么各银行都疯了似的投入同业业务,你借给我我借给你。借同业钱爽啊,风险加权低,利率又按着SHIBOR来,也没什么风险,尤其是到期如果周转不过来,还可以找央妈再贷款。哪知道2013年某行玩脱了,央妈又不救命,就造成了2013年的“钱荒”。

2013年钱荒怎么发生的,可以看这一篇我们业内人士写的chuansong.me/n/534819,我就不多说了。


user avatar   neo-anderso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金融危机是全社会结算的过程,钱荒往往是金融危机的第一阶段。这时,有太多的个人、企业或金融机构无力在结算时偿还自己背负的债务。


钱荒与货币总量无关,与货币的所有权和债务背负者有关。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当少数人汇聚大量存款,多数人拥有大量债务,多数人永远无法用自己的劳务或商品偿清债务的时候,一旦在某一个时刻经济出现巨震,全面结算,必然出现钱荒!

出现钱荒,大致需要几个条件:1、现代信用货币制度。2、财富向少数人单向汇聚,债务由多数人承担。3、经济运行实际规模高于有效需求支持的规模。

至于各种偶发事件,只是诱因。当债务和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任何一点经济震荡,都必然诱发钱荒。这就如同雪崩,当积雪达到一定厚度的时候,一声枪响,就能诱发雪崩。雪崩的原因,是不断堆积的积雪,而绝不是枪声。

这时,如果央行不及时放水,后面就是金融危机。如果央行及时放水,日后必然酝酿更大规模的钱荒。

以下内容摘自拙作《纸牌大厦》:

第六章 欠债还钱(钱荒)

“货币主义本质上是天主教的;信用主义本质上是基督教的。‘苏格兰人讨厌金子’。作为纸币,商品的货币存在只是一种社会存在。信仰使人得救。这是对作为商品内在精神的货币价值的信仰,对生产方式及其预定秩序的信仰,对只是作为自行增殖的资本的人格化的生产当事人个人的信仰。但是,正如基督教没有从天主教的基础上解放出来一样,信用主义也没有从货币主义的基础上解放出来。”——马克思[1]


天主教有一个教皇在梵蒂冈,基督教(新教)则没有权力中心。货币只能有一个来源,即金银矿或者印钞机,不能人人造货币。信用则有无数来源,人人都可以发放信用,只要对方承认即可。欠债必须还钱,还借据是不行的。于是,信用永远不可能从货币的基础上解放出来。


利润的大厦,必然对应债台。债台高筑,支撑不下去,倒塌时,利润的大厦也必然轰然倒下。这时,全社会开始欠债还钱。


言归正传。


由于信用的发展,基础货币[2]的流通被降低到最低。货币的流通作用,一方面为“甲、乙、丙、丁小圈子”的信用经营所代替,另一方面为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所代替。人们接受信用支付的原因在于信用能转化为货币,绝不是为了获得新的借条。甲接受乙的借条,是因为他确信在秋后能凭这张借条从乙那里获得100元,或者凭这张借条能抵消100元的债务。接受这张借条用其抵销债务的人,无论是谁,最终都是为了能获得100元。“所有的汇票、有价证券和商品应该能立即同时兑换成银行货币,而所有的银行货币又应该能立即同时再兑换成金。”如果信用不能转化为货币,即乙不能按时还钱,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进一步说,人们接受银票的原因在于银票可以随时无条件地兑换成白银,如果银票不能随时兑换成白银,那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在信用收缩或完全停止的紧迫时期,货币将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因此,商品会全面跌价,并且难于甚至不可能转化为货币,就是说,难于甚至不可能转化为它们自己的纯粹幻想的形式。信用货币本身只有在它的名义价值额上绝对代表现实货币时,才是货币。”——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信用替代货币的前提是必要时货币可以亲自出场,如果货币不能亲自出场,那么信用就不能替代货币。如果借据到期不能顺利冲销或者偿付,借据就是废纸。如果银票不能提取现银,那么银票也是废纸,废纸既不能支付也不能冲销债务。


支撑一个人的是信念,支撑一个社会的是信仰。一切信用的流通来自信仰,信仰的动摇导致信用流通的动摇。一切以信用为支撑的财富的观念也来自信仰,信仰的动摇导致财富的动摇。信仰崩溃的时侯,就是社会崩溃的时候。经济方面的信仰崩溃,必然导致经济大崩盘。


信用转化为货币的过程就是“信用货币”(“债权货币”)和债务一起湮灭的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首先要回顾这个过程。我们首先分析没有银行介入的债权湮灭,然后分析有银行介入的债权湮灭。

回到甲、乙和丙小圈子信用循环的例子中,甲用乙的100元欠条支付了丙的货款。支付之前,甲在欠条背后签名,表示如果乙不能按时还钱,那么乙的借条就由甲自己承担。这100元的借据就替代了100元现金,起到了流通的作用。


到了秋后,如果这张欠条没有辗转回到乙手中,那么乙就要面临还债的问题。如果乙手中能拿出100元现金,那么一切万事大吉。如果乙拿出不出100元现金,就要用别的方式偿还债务。比如,用乙的汽车抵债。这样流通中的信用就减少100元,乙的债务也消失了。如果乙的汽车拍卖,卖得100元,那么购买者(比如丁)减少100元现金,丙增加100元现金,乙收回欠条。如果乙这时已经一贫如洗,汽车房子早就不存在了,或者乙直接宣告破产,那么就要由甲承担这个过程,甲要拿出100元的现金清偿债务或者用甲的家产抵债。如果乙和甲都宣布破产,那么最终的损失就要由丙自己承担。


正常情况下,已经过期的欠条,谁也不要。不过,丙也可以廉价(比如20元)把欠条卖给丁。丁是黑道人物,专做收债营生。丁把乙绑架来一顿折磨,让乙饱尝皮肉之苦,确信如果不还钱还有更大的苦头,最后乙想方设法搞到100元偿还丁。至于这100元究竟是怎么来的——乙是坑蒙拐骗还是卖肾贩毒,丁是不关心的。如果没有丁那样的手段,谁也不会要那100元的欠条。因为,那100元的欠条已经不能流通了。


不论如何,乙的欠条到期时,流通中的现金总量不变,而乙的100元的欠条都要退出流通,不能再成为支付手段,不能承担新的流通的任务。


有银行介入的情况,大同小异。一个经济行为,比如说投资建厂或者流动资金不足,乙申请贷款。银行给乙贷款时,乙在银行的账户上就增加了一笔对应的存款。从总量上来看,乙增加了对应的债务,广义货币M2增加对应的数字。在贷款期间,乙陆续使用这笔存款,这笔存款从乙的企业账户转移到其它企业账户,然后其他人购买乙的产品,他们存款转移回乙的账户。贷款到期,乙要偿还这笔贷款,也就是债务和对应的信用货币一起消失,于是M2要减少相应数字。销售顺畅时,对应贷款的存款不会出现累积现象。


那么,为什么乙会无法偿还债务或贷款呢?


甲种麦子,乙磨面粉,丙烤面包,麦子、面粉、面包价格分别1元,2元,3元。如果甲和丙消费的面包中包含200元面粉(也就是300元面包)的话,乙就可以用面粉的利润(200-100=100)抵消掉他对甲或丙的债务。那么在债务到期时(甚至之前),他的欠条就已经回到他手中了。如果甲或丙只消费150元的面包,第三方丁消费了150元的面包,那么乙也能抵消他的债务。这时,如果甲和丙消费了150元丁的产品(比如香肠),那么总信用循环也是可以平衡的。只要甲和丙直接或间接消费的面粉达到200元,乙就能用收入抵销债务,换句话说,拥有债权一方的消费总量应该等于他们所拥有的债权。如果拥有债权一方仅仅想积累财富,而不打算消费,那么就需要有第三方消费多余的产品,提供对应的货币或债权,否则必然出现对应债权的那部分商品滞销外加债权难以按时偿付的情况。于是,债务人的债权就会回流不畅。如果甲、丙和丁消费了乙的面粉,而甲和丙并不打算消费丁的香肠,那么必然出现丁的150元转移到甲或丙名下的情况。其中,50元抵消了乙的一部分债务,另一部分则成为甲、丙的纯利润。当丁名下的货币耗尽时,乙的面粉就会滞销亦无力偿还债务,这个循环将无以为继。


乙偿还银行贷款的过程大同小异。乙申请100元贷款,银行扣除5元贴现,成为银行利润。然后在乙账户中存入95元,乙用这些贷款支付甲的货款。甲用这95元购买丙的商品。如果乙的产品销售顺利,这100元最终将辗转回到乙的手中,乙就能顺利偿还贷款。如果丙和银行并不继续购买其它产品而是把这些钱存入账户,那么很显然乙无法顺利偿还贷款。


如果这笔贷款还不回来。那么会怎么样呢?可能性之一,是银行从第二还款来源获得补偿,比如拍卖乙的抵押物。其他人购买这些抵押物,他们的存款减少对应的数值。可能性之二,是第二还款来源无法覆盖损失,于是银行承担损失。


这时,银行要从利润账户中扣除相应的部分。必要的话,还要从自有现金中扣除相应部分。如果损失过大,还要变现部分自有资产。于是,银行的自有资本损失这个数目,流通广义货币减少对应数目。如果数目很大,银行自有资本损失殆尽则会破产倒闭。如果银行的自有资本也不够弥补这笔收不回来的贷款,那么银行破产清算以后还有一部分损失要由储户承担,原有储户的存款便不存在了——储户是银行的债权人,银行是储户的债务人,银行代储户放贷,储户是债权的最终所有人,如果债权最终无法转化为货币,银行的自有资产也无法弥补损失,那么损失必然要由最终所有人承担。


这100元并没有消失,而是停留在丙和银行利润的账户中,或者即使进入流通也没直接或间接购买乙的产品。如果停留在丙的账户中,那么最终乙的贷款到期时,乙就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这时丙可以购买乙的抵押物,比如乙的房子。平时售价200元的房子,这时丙可能用100元就买下来。如果没有人买这些抵押品,或者这些抵押品不能弥补乙的贷款,比如只卖了50元,那么最终银行就要损失45(50-5)损失。如果银行倒闭破产,那么丙的95元存款也收不回来,于是丙承担95元损失,银行损失5元。表面上看,丙获得了95元利润,银行获得5元利润,实际上这100元利润能否落袋为安,还是两说的事情。


无论出现上面的哪种情况,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都会随着贷款到期而消失,广义货币M2都要减少相应的数字,而基础货币不变。如果乙的产品顺利销售的话,这个过程可能很顺畅。反之,如果乙的产品滞销,则将极其痛苦。债务与债权一起湮灭的过程,可能是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也可能涉及倒闭破产,暴力清欠,银行挤兑,经济崩溃。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积累财富而不是满足消费需求,所以本身就具有回流不畅的隐患。“甲、乙、丙”循环之中,如果有人愿意聚敛债权,那么乙的借据就很难顺利流转回来。如果这时流通的不是乙的个人信用是银行的贷款,那么更会有人聚敛、截留了。没有任何聚敛、节流,循环才能顺利周而复始地运转下去,一旦出现聚敛、节流,整个经济循环必然崩溃。


因为绝大多数资本家都只打算积累财富,而不打算购买消费品,同时压低工人的消费能力,所以最终必然有一个时刻,面临产品滞销,大量债务违约,大量损失要分摊的局面:“崩溃已经开始的信号……表示市场商品充斥,外国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停止,回流迟滞,而这一切的必然结果是,商业丧失信用,工厂关门,工人挨饿,工业和企业事业普遍停滞”。事实上,这种局面往往是投资高潮的必然结果。起初,由于设备更新,产业革新,开辟新大陆等等原因,资本家们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于是一拥而上,纷纷申请贷款,扩大投资,购买设备,新建厂房,增加工人;产能释放出来后,资本家们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有效需求,大量产品生产出来却没有卖主,于是一哄而散。


“I stay here on my bond!”“我照契约行事!拿钱来,或者吃官司!”这是债主常说的。“如果你拿不出钱来,我就要你的命” 被夏洛克说得冠冕堂皇:“我说过一定要拿走我应得的那一磅肉。要是您不准许我得到它,那将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人们将不再信你们的法律了。”债权人一定要让拿不出钱的债务人蜕层皮。


这时如果乙不能还钱,损失就要由甲、丙或者银行承担。毫无疑问,这几方一定会竭尽全力榨干乙身上最后一分钱。查封财产,拍卖抵债是可以预期的事情,至于会不会有牢狱之灾则要看各国法律和具体情况。如果当地法制不发达,还会有黑社会介入清欠。


这时,乙如果不想破产,就必须想方设法偿还债务。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借钱,或者设法延期偿还,或者拆东墙补西墙,这是很正常的。乙手中有大量积压的商品,自认只要能坚持一段,廉价把这些商品卖出去,就能还上钱了。哪怕是借点高利贷,先把贷款的窟窿堵住,将来用货款还高利贷。偏偏这时候银行也不愿意借钱——乙现在已经回款困难了,谁能保证乙能还上新的贷款?再说,现在银行自己也有大量的贷款随时可能收不回来,本身就资金紧张,跨行资金流动异常不稳定,经常需要同业拆借。于是,常见的现象就是利率飙升。


这时,民间高利贷利率上升得更快——相比之下,民间高利贷更容易获得,所以放贷风险更大,必然利率更高。短期看,这种放高利贷的收益很高,年息40%都不稀罕。更有甚者,乙签了借款100元的拮据,只拿到60元。债主膀不动身不摇,60元变成100元,债主获得40元利润。这样的事情,想想都会笑。于是,贫困地区一夜暴富,奔驰、宝马成为一般人家的标配,不开奔驰、宝马都不好意思和街坊邻居打招呼。但是,这种暴富是建立在债权能顺利转化为货币的假设上,而借款人却恰恰是资金紧张的乙,所以风险非常大。如果乙能顺利回款也就罢了。如果不能回款,债主手中的100元的借据就可能成为废纸,于是直接损失60元。不过,甲、丙和银行的压力就小很多了。毕竟,有人愿意主动承担损失60元的风险,对他们来说60元已经回来了。


如果乙手中可能用他人的债权,比如没有收回的货款,乙就会加紧催收货款,同时拒绝给其它下家赊购的机会。但是,这个时候能收回多少债权也是未知数。一方面,许多债权可能还没到期,乙要在年底偿还100元,他手中有丁的100元的债权,但是他和丁约定收回100元的时间是来年春天。这时丁完全有理由拒绝提前偿还。如果乙要丁提前偿还,则可能要提出优厚的条件,比如现在偿还只要80元就两讫了。另一方面,这些债权还能收回多少本身就成问题,丁现在可能本身已经陷入困境。再说乙陷入困境,本身就可能是因为其他人欠债不还所引起的:比如丁无法偿还乙的债务,导致乙无法偿还甲、丙的债务。


乙如果不能拆东墙补西墙,也不能收回债权,就只能挖肉补疮了。乙可以廉价抛售自己的产品,挥泪跳楼大甩卖。货到地头死,这时就不要讲价钱了,能卖几个钱是几个钱。如果只有乙在抛售也就罢了,如果大家都在抛售,那就看谁跑得快了。所有人都挤向应急出口时,谁也跑不掉。所有人都想抛售商品时,谁也不买,谁也抛不掉。跑得慢的人,只能把卖不出去的商品抵债,能抵几个钱,只能随债主说了算。


抛售完商品抛资产,有价证券、房产、汽车、土地,平时收集的奇珍异宝,名人字画,有什么是什么。这时,各种资产价格迅速下跌。次贷危机之中,所有金融机构都想抛售债券,却没有人买,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各大投行一夜之间资不抵债。折腾完乙,折腾甲;折腾完甲,折腾银行,最后还有丙兜底儿。一连串折腾下去,直到所有债权和债务一起湮灭为止。


对债务人来说这是一个用资产偿债的过程;对债权人来说这是一个拍卖资产追缴欠账的保卫自己债权的过程;对拥有现金人来说这是一个廉价收购资产的过程;对全社会来说这是一个债权变资产(俗称“债转股”)的过程。


这时几乎所有的交易都需要用现款支付,不能使用信用替代。一方面卖家不知道对方能不能按时偿还货款,另一方面卖家也着急获得现款去偿还债务。于是有多少信用,就要损失多少商品。“信用货币的这个基础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基础一起形成的。信用货币的贬值(当然不是说它的只是幻想的货币资格的丧失)会动摇一切现有的关系。因此,为了保证商品价值在货币上的幻想的、独立的存在,就要牺牲商品的价值。一般说来,只要货币有保证,商品价值作为货币价值就有保证。因此,为了几百万货币,必须牺牲许多百万商品。这种现象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它的妙处之一。在以前的生产方式中没有这种现象,因为在它们借以运动的那种狭隘的基础上,信用和信用货币都还没有得到发展。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银行之间的利率迅速飙升。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停止贷款,催收欠款。如果我们把银行理解为有很多债权并负有很多债务的企业的话,就不难理解银行的处境。只要有贷款,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要为贷款者是否能履行信用分担责任。银行现在手中有大量的债权(也就是贷款)不知道能收回来多少,那些贷款衍生出来的存款全是银行的债务。如果这些贷款在一家银行内部流转也就罢了,最怕有人提现。由于开展贷款业务,银行的准备金必定少于银行存款总数,之间的差额就是贷款衍生出来的“债权货币”(也就是贷款衍生出来的存款)。由于大量贷款回不来,不能按时和对应的存款一起湮没,银行被挤兑的几率骤升。储户从甲银行提现,转存到乙银行,甲银行就要向乙银行转移对应的准备金。如果甲银行准备金告罄,甲银行就不能支付储户的支票,乙银行就会拒收甲银行的支票。一旦如此,甲银行马上就会被挤兑。银行不能禁止储户跨行资金流动,这样同样会被挤兑。平时可以同业拆借,应对这种事情。这种非常时期,各家银行都差不多——都是有一大堆不良贷款回不来,都是存款总数高于准备金,都有被挤兑的风险。与正常生产经营对应的资金往来不同,此时企业正常经营被打乱,企业间跨行资金流动迅猛、无规律,银行间准备金流动必然迅猛无规律,难以平稳冲销。一旦出现大规模跨行资金流动,银行准备金就可能不足,且难于同业拆借。这时,只要有大额支票跨行流动,银行就要捏一把汗。为了避免被挤兑,银行往往不惜血本抛售手中的高流动性的资产(最常见的就是还没到期贴现汇票)换取现金,高息借钱、揽储,增加准备金,同时收紧准备金,所有准备金全力预备应对储户跨行资金流动——除了储户跨行资金流动。无论哪家银行,谁也不敢轻易放准备金走,各行准备金只许进不许出。许多银行手里都有超额准备金,但是既不买同行抛售的汇票,也不同业拆借。死死地攥在手里,以防万一。结果,有些反应慢的银行,买了同行抛售的汇票,或者拆借给其他同行,就出现准备金不足了。这些反应慢得银行还要把准备金在高价借回来。银行之间的借贷利率自然暴涨。


如果这时发生大规模资本外流,那就是雪上加霜。银行的准备金(压库银子、黄金、现金)本来就紧张,突然发生大规模准备金外流。原先跨行资金流动,准备金在各行之间流动,好歹还在各行之间。现在,大量银子、黄金、外汇流向海外,一去不回头。原先是血脉不畅,现在是血脉不畅加大规模抽血。整个银行系统准备金大幅度下降,各个银行必然抓住一切可以抓到的现金,充实准备金。


事实上,仅仅是大规模资本外流就足以引发一场金融危机。金本位时代,各国突然遭遇的大规模外贸赤字,往往是金融危机的诱因。比如,对英国来说,一旦小麦歉收,往往需要大规模从美国进口小麦。这就要向美国大规模输出黄金,直接导致各个银行准备金(压库黄金)相对不足。于是,各个银行必然收紧信贷,同时催收贷款,全社会钱紧,处处进入结账状态。于是,新增投资下降,产能与消费能力之间的缺口暴露出来,一场危机就此开始。从另一方面看,一国发生经济危机本来就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具体原因后面会谈。经济危机和资本外流,完全可以互为诱因,互相加剧。


出现资本外流或危机,追本溯源,都是经济循环中存在滞留货币或债权的环节。控制生产环节的人为了挣钱而不是为了消费进入经济循环,一部分信用(债权货币)注定回流不畅,经济体无法经受结账的考验。如果不存在滞留的环节,所有人的货币都是经手以后很快还要付出(因为要购买各种消费品),哪有大批滞销商品,怎么会有长期无法还上的债权?就是黄金流出去,库存准备金下降,银行也敢放心增加贷款。


一部分人还款困难,直接影响另一部分人贷款。那些靠贷款维持流动资金运转的企业,即使经营良好,产品并不滞销,也会因为拿不到贷款而停产。他们的上游企业则可能面临产品滞销的困难。平时获得贷款就很难的中小企业,这时往往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这些企业为了维持基本的运转,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或者挖肉补疮,或者求助于民间高利贷。于是,我们经常看到银行收紧银根,民间高利贷旺盛,中小企业微利运转、苦苦挣扎。


这时,和银行一样,个人也开始聚敛现金,于是全社会开始闹钱荒。由于全社会的资金通过银行这个中介,具有高度流动性,所以全社会所有人的现金流几乎在一夜之间变紧:“这时危机突然爆发了,昨天还是如此充足的银行券,一夜之间就从市场上消失了;随着银行券的消失,汇票贴现者,要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人,商品购买者,也消失了。英格兰银行应该出来援助……但是它很快也就无能为力了;对每个人来说,都要依赖于另一个人,谁也不知道另一个人能不能如期付款;所以,将会发生对市场上现有的支付手段即银行券的全面追逐。每一个人都想尽量多地把自己能够获得的货币贮藏起来,因此,银行券将会在人们最需要它的那一天从流通中消失。保存起来的银行券,1847年10月一个月就有400万镑到500万榜。”保存现金的目的除了为了应对支付,还为了让自己的利润落袋为安。前面的例子中,丙如果提前提现那95元就不必担心万一银行破产,自己的利润灰飞烟灭了。平时把钱存在银行可以获得利息,而且转账方便,不必担心家里被盗,现在就顾不上这些了。


这时,任何财富都不如货币重要:“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销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当这一机构整个被打乱的时候,不问其原因如何,货币就会突然直接地从计算货币的纯粹观念形态变成坚硬的货币。这时,它是不能由平凡的商品来代替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得毫无价值,而商品的价值在它自己的价值形式面前消失了。昨天,资产者还被繁荣所陶醉,怀着启蒙的骄傲,宣称货币是空虚的幻想。只有商品才是货币。今天,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到处叫嚷,只有货币才是商品!象鹿渴求清水一样,他们的灵魂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在危机时期,商品和它的价值形态(货币)之间的对立发展成绝对矛盾。因此,货币的表现形式在这里也是无关紧要的。不管是用金支付,还是用银行券这样的信用货币支付,货币荒都是一样的。”


在投资高潮期,生产规模高涨,全社会总利润和贷款余额可能很高,但是一旦发生危机,总债权和总债务在很短的时间内湮灭,互相抵消之后,究竟有多少利润落袋,那是很难说的事情。名义上挣了很多钱,存款账户中有很多钱,还有很多投资,但是这些财富能否落袋为安,投资能否带回收益,并不确定。这时只有现金(马克思的时代是黄金)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用是靠不住的,银票是靠不住的,存折是靠不住的,有价证券、债权、股权和土地所有权也都是靠不住的。

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积累的财富是金银和土地,有些大财主喜欢窖藏货币,因为货币是社会必要劳动的化身,可以购买一切商品。他们把多余的货币埋在院子里,或者收在密室的金库里,这些货币沉睡起来退出流通。存进钱庄吃利息是一个选择,但是法制不发达,社会信用体系不存在,谁知道钱庄老板会不会半夜带着金银潜逃?在资本主义时代,人们积累的财富是头脑中对未来利润的预期。平时人们不需要金银,信用把金银的流通作用压缩到最小。这些利润中的大多数注定是债权,对债权的信仰支持整个社会经济运动。


换一个角度看,投资与债权都属于资产,债权是资产的一种,资产是广义的债权。很少有人会让自己手中的货币会处于停滞状态,资本家获得金银马上又进行投资。金银的交割仅仅是账面的运动,匆匆地在账面上一带而过,随即便再次投入流通,以求获得更多的同类。这时社会顶层拥有财富的人,会更多地在意自己未来能拥有多少财富,而不是现在保险柜里有多少金币,或者银行账户上有多少存款。这时,他们手中拥有少量的现金也是为了应对生活的需要或者支付到期的账款。相比之下,这些现金与他们名下的所有的财产相比,往往不值一提。他们拥有的绝大多数财产,都是在不断进行投资,处于滚动之中。他们拥有的绝大多数的财富都是在想象之中,需要通过估算才能知道总量。当然,这种估算的前提就是一切经营活动顺利平稳。


企业家会用自己手中的货币进行投资,有些人会把手中的钱借给企业家,不够投资的部分会被存入银行,由投资银行收集社会资金“卖给”需要资金的人,或者商业银行吸收准备金之后直接创造贷款,这些放出去的贷款也会转化为投资,债权最后变为商品。这时,货币已经退出流通,绝大多数的货币静静地沉睡在银行的金库里,处于休眠之中。与实体沉睡相对应的是所有权的高速转移——货币的流通变成银行账目中货币所有权的不断冲销,利润的积累会随着贷款和投资的增加也变成银行账目上纸面的增长,最后货币的财富会变成债权,这些债权能否顺利兑现则在于商品销售情况。


还有一部分货币会投入与实际生产无关的领域,去购买股票、债券、土地(地产作为资产,和股票债券一样,也对应一种索取权,是对未来在该地生活的人的贡税的索取权),去追求这些资产的价格的升值。如果不考虑价值符号泛滥情况下人们购买资产以求保值的话,那么资产的收益和价格同样间接得益于实体产业的利润,与实体产业密切相关。首先,实体经济萎缩的,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和地租必然下降,实体经济破产时,股票和债券必然变得一文不值,土地也无法收到地租。其次,这些资产的价格与利息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利息上升时,即使股息、利息和地租不变,这些资产的价格也会下降。再次,当实体企业家遇到资金困难时,必然抛售一切可以抛售的东西以避免破产。这时,即使这些资产收益不变,利息也不变,他们的价格仍然会因为大批抛售而迅速下跌。


正常情况下,财富是滚动积累的资本,而不是窖藏的货币。非常时期,资本不再投入滚动,而是被窖藏。这时的损失不知道由谁承担,即使存在银行,也难免被银行倒闭所牵连。对资本家来说最靠不住的就是资产(债权),能获得多少利润,能有多少利润落袋为安,要看财富脱离经济循环的速度,甚至完全看运气。乙欠了甲和丁的债。如果甲先到,那么乙的资产可能就先被甲拿走,丁可能抢不到没有任何可以抵债的东西。什么也没抢到的丁只能砸东西泄愤。甲拿走了乙的资产(比如存货)去拍卖,丙可能也要拍卖类似的商品。如果甲赶在丙之前卖出去,那么甲就可能落袋为安。相比之下,丙的商品就可能被迫打折,甚至完全卖不出去,可能只能看着这些商品变质、发霉、生锈。


这时,大家都变成货币贮藏者,想象中的财产,未来的收益、债权或者虚幻的价值,必须变成实在的货币。谁跑得最快,谁损失最小。大家纷纷退出循环,握有现金,准备应对支付危机,准备将来东山再起,或者仅仅是为了避免损失。——火灾之中,站立不动的人会被众人踩死,仅仅为了避免被踩死也要随大流狂奔。


随着钱荒的蔓延,必然导致危机的扩大;危机的扩大,加剧钱荒的蔓延。这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主动把自己的资产变现,成为货币贮藏者。“在恐慌时期,国家所需的通货等于平时的两倍,因为流通手段被银行家和其他人收藏起来了。”


银行一手托两家,一面是贷款,一面是储户,也是环环相扣的信用链条中的一环,所以也是不可靠的。银行绝大多数的资产是放出去的贷款,主要的负债是存款。前一小节的例子中,苏格兰银行拥有的现金大约为300万英镑,而各种存款大约2700万镑,换句话说,银行拥有的债权(各种贷款)至少2400万镑。如果乙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就有可能要承担损失。对银行来说,虽然有很多债权(贷款),但是也有很多债务(存款)。钱荒时,银行拥有的债权最不好说,谁也不知道那些贷款人会不会宣布破产;但是银行负有的债务却很难逃脱,除非银行自己宣布破产,否则银行难逃债务。如果银行的债权(贷款)损失到一定程度,超过银行自有资本,就可能出现银行不能保证存款人随时提现的局面,也就是由储户最终承担损失,或者说储户的存款打水漂。乙不能承担损失,将由甲承担损失,甲不能承担损失,丙要继续承担。这个损失传递的规律在这里也适用。不过乙具体化为贷款人,甲为银行,丙为储户。对储户来说,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比赛逃跑,或者说在银行倒闭之前把自己的存款全部提现。于是,动作快的储户落袋为安,动作慢的储户面对倒闭的银行和一大堆收不回来的贷款欲哭无泪。


如果对银行失去信心,就不会窖藏银票,而是窖藏金银。甲、乙、丙、丁拥有银行的存款是对银行债权,他们手中的银票也是,如果他们对银行拥有的债权(放出贷款)也产生怀疑,担心银行可能被拖累的话,他们同样会采取迅速提现的做法——这时的提现绝不是提取银票,而是提取现银——如果钱庄倒闭了,银票还有什么用?平时看似沉睡的压库的银子,这时就派上用场了。这些银子好像沉睡中的木乃伊一下子全活过来了,争先恐后地从墓穴(银行金库)向外跑。如果这些银子不存在,银行难免面临倒闭。同理,在价值符号的时代,理论上央行是唯一的发钞行。这时,如果对国家的信用产生怀疑的话,所有央行的债权人(持有法币的人),就会争相放弃央行的债权(法币),去追捧外汇和黄金——如果能兑换就兑换,否则就去黑市购买。这就是资本外流。资本外流除了导致危机恶化,还能直接导致本币贬值。


保存现金的第三个目的是为了获得额外的收益。


这时,有人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逆潮流而动,试图出手捡便宜。这是一种冒险求富贵的行为。成功的话,可以廉价买到平时昂贵的资产,弄不好却可能成为损失的分担者。抛开前面高利贷者的例子,还有很多其它的例子:“一个法国人把一批价值3000镑的商品交给明辛街一个经纪人,要他按一定的价格出售。经纪人卖不到要求的价格,这个法国人又不肯削价出售。商品就留在那里卖不出去,但这个法国人急需钱用,因此经纪人就用下述方式贷给他1000镑,即由这个法国人以商品作为担保,向这个经纪人开出二张以三个月为期的1000镑汇票。三个月后,汇票到期,而这宗商品却仍然卖不出去。经纪人这时必须兑付汇票,尽管他手里有价值3000镑的担保品,但不能变卖,因而陷入了困境。一个人就是这样把另一个人拖垮的。”这位经纪人接的不是馅饼,而是“飞刀”。


当然,如果进入循环的大资本有操纵市场的能力,则是另一回事情了。当产业资本陷入困境时,恰恰是货币资本获得最高利息并且廉价收购资产的大好时机。这时,由于信用失效、债务被强行清盘、货币被贮藏等原因,必然导致货币资本在短期内极度紧缺,全社会的货币总量迅速从广义货币M2迅速向基础货币MB[3]靠拢。在还债的压力下,货币资本迅速升值,产业资本等其他资产则迅速贬值。恰恰是后者太多,才显得前者太少。这时,如果给予某一群体贷款,那么这个群体就可以迅速廉价收购各种资产。问题是谁能获得贷款?或者说,给谁贷款,银行最放心呢?毫无疑问和金融机构有密切关系的大资本相对小资本有更多的机会。在价值符号时代,理论上央行是唯一发钞行,也是各个商业银行最终贷款人,能操纵国家政权的各大垄断资本自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贷款。只要政权不倒台,央行就不会破产;只要央行不破产,这些垄断资本在金融市场上就处于不败之地。


19世纪,这样的危机定期袭击资本主义经济,来去匆匆,社会经济定期一片狼藉。出大事了,就要分析原因,寻找罪魁祸首和责任人。经济危机也不例外。


当时企业家的观点是银行家不肯继续给他们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导致他们陷入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廉价甩卖的困境。银行家的观点是企业家投资力度不够,不继续扩大生产购买已经制造出来的产品,导致产品滞销,为了还债纷纷借贷,推动利率上涨,进而诱发危机。


企业家认为货币不足,不能贴现。如果有商品就能贴现,那银行成什么了?存货不管能不能卖得出去,都能以存货为抵押向银行贴现、申请贷款,那银行不成了最大的批发商了吗?工人的消费能力被压低,资本家自己的消费能力随着收入增加下降,必然有大量产品卖不出去。这些卖不出去的产品注定没有销路,也就不会有货币的回流。没有货币回流的商品对应的借据(汇票)怎么能贴现呢?如果贴现了,将来又卖不掉,最终贷款回不来,这些商品必然归银行,那就是由银行购买企业家的产品了吗?再说,还有很多贷款纯粹就是用于投机甚至欺诈。


“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不过,除此以外,这种汇票中也有惊人巨大的数额,代表那种现在已经败露和垮台的纯粹欺诈营业;其次,代表利用别人的资本进行的已告失败的投机;最后,还代表已经跌价或根本卖不出去的商品资本,或者永远不会实现的资本回流。”


如果银行不伸出援手,不肯向乙提供资金援助的话,乙的损失必然一环扣一环的传递下去。银行怎么能有义务把这些损失兜底呢?何况,银行兜底的幅度,以自有资本为限。如果超过银行自有资本的,就是储户用存款兜底。


表面上看,银行只要印刷一张银行券(银票)就可以使陷入困境的乙获得解放,也可以避免自己破产的风险——既然大家把银行券收藏起来,那就加印银行券。实际上,银行爱莫能助。因为如果银行这样做,就意味着用自己的债权替换乙的资产,成了前面提到的那位“接飞刀”的经纪人。与那位承担2000镑负债并拥有3000镑担保品的经纪人一样,银行的负债增加了一张银票,资产增加一堆卖不出去的商品,或者一些已经失败的投机或欺诈。


当负债多到一定程度,资产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银行就可能面临被挤兑白银的风险。大家收藏银行券,是确信用银行券随时能提取金银。如果怀疑这点,大家必然不再收藏银行券而是收藏金银:乙获得银行的银票,把银票支付给甲,甲把银票支付给丙,丙会在第一时间用这张银票去提取白银,然后锁进自己的保险柜。银行库存金银一旦告罄,银行便会破产。银行冒着被挤兑的风险,用自己的债务换取乙的滞销产品和垃圾债务,这样的傻事谁会干呢?


欠债必须还钱,还借据是不行的。所以,这时需要有一家银行站出来,用自己的钞票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流通手段,避免所有的货币都被窖藏起来。这家银行必须有足够的实力确保自己的钞票能够顺利流通,而且不怕挤兑。



[1] 《资本论》第三卷 第35章 贵金属和汇兑率


[2] 金银或价值符号。


[3] 因为此时银行存款被大规模提现,大部分基础货币变成现金保存在个人手中,所以流通中的现金M0与基础货币MB迅速接近。




  

相关话题

  为什么计划经济下政府组织大量机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和调查却处理不好某些供求关系? 
  阿里巴巴会盛极必衰吗? 
  数字形式的在流通的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是法定货币吗? 
  如何看待3月5日甘肃新增33例境外输入病例? 
  为什么衣服的实际成本和顾客买到的价格差这么多? 
  国内哪些人可以称得上经济学家? 
  如果发生政权更替,如何处理上一个政府发行的货币? 
  为啥封建时期非得死护着小农经济,不能出个跟商鞅似的人跨越时代来个历史升级? 
  中国是如何走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为什么古人会认为“天下财富有定额”? 

前一个讨论
2013 年 6 月 20 日隔夜拆借利率高达 13.444% 意味着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悬索桥的跨越能力如此强?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