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军迷喜欢刷“火力不足恐惧症”这个梗,但很少有人问到底什么是“火力”,为什么我们需要“火力”,这样才能知道到底多少火力够用,火力恐惧症好得了好不了。
“火力”,指的是可以灵活投送的杀伤力。固定投送的杀伤力不能算作火力,而只能称为障碍,如地雷、水雷等定点埋设的杀伤性设施设备。可以灵活投送的才能叫“火力”,即使发射装置本身是固定的,但是它有射界、射角,这就是火力了,如固定炮位的炮台,通过改变装药量、改变俯仰角和射角,可以灵活的将弹药投送到不同的地方,这就是火力。
顺便说一下,障碍的意义在于迟滞进攻、撤退等等敌方的行动。比如说敌人本来只要5分钟就能冲上来,你埋一片步坦混合雷场,他就得花两个小时开辟通道,行动就迟缓了很多,这就是障碍物。常见的障碍物有铁丝网、堑壕、反坦克壕以及“龙牙”,也就是反坦克锥。
地雷、水雷(不含智能水雷)是固定埋设并触发爆炸的障碍物,电网也有杀伤力,但是这些都不认为是“火力”。
根据杀伤效果来区分,火力分为点杀伤火力、面杀伤火力、攻坚杀伤火力三种。
点杀伤火力指的是对点状目标形成杀伤效果的火力,如步枪子弹、空空导弹、反辐射导弹,这种火力只针对一个火力平台形成杀伤,要求是精度高、充分考虑杀伤对象防护能力。
面杀伤火力指的是对一定面积的区域内目标形成普遍杀伤,如榴弹、火箭炮弹、核武器,这类火力通常精度不如点杀伤火力,但是威力巨大,有一定覆盖范围,要求是凶猛快速、灵活高效。
攻坚杀伤火力指的是对于有坚固防护的目标形成杀伤,如穿甲弹、钻地弹等,这类火力要求精度较高,对目标的防护有突破作用,要求是反应迅速、破防能力高。
网上刷梗最喜欢刷的是面杀伤火力,总是将面杀伤火力夸大为火力的全部,实际上面杀伤火力是有天然的缺陷性的,对点状目标、坚固目标的杀伤力不足,附带杀伤太大,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坦白的说这是属于对战场环境不熟悉引起的误解,现代战争让你敞开输出面杀伤火力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付出的代价却不小,即使是美军,当年“范佛里特弹药量”的发明者,现在也没有太热衷于地毯式轰炸了。
举个例子,使用面杀伤火力摧毁一个核反应堆,效果就不会很好。
1、附带杀伤大,核泄漏风险以及随后的国际舆论压力巨大;
2、出动架次多,轰炸机和护航战斗机架次必然更多,给了敌军更多机会击落击伤,造成我方损失;
3、攻坚能力不足,核反应堆有各种坚固壳体保护,常用航弹不一定能够穿透造成有效杀伤;
4、耗资巨大,轰炸机、战斗机一次出动以及消耗的弹药是个天价数字,那么多保时捷在天上飞,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对于这种目标就要动用点状、攻坚火力,一发巡航导弹带穿甲钻地战斗部的事情,为了保证杀伤效果,顶多再来一发。钻进去在里面爆炸,里面一团糟,外面看就一个小孔,有核泄漏也好处理得多。几百万美元的事情,就不要搞成几个亿的大买卖。
所以火力不是看你有多猛,是看你最终的杀伤效果,多不一定好用,到位才是最好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第一个得了“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其实是美国,美军。美军在越南战争中意识到一味提高面杀伤火力并没有太大效果,一通乱炸打出比二战还多的火力投送,又怎么样呢?连个巴掌大的越南都拿不下来,很多时候大炮打蚊子不一定就能打死蚊子,反而炸飞不知道什么东西。
然后在海湾战争中给全世界,尤其是解放军上了一课。
在越战到海湾战争期间,解放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主要还是体现在面杀伤火力不足的担忧中,比较著名的体现就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七一二”炮战。
七一二炮战一天时间内倾泻数十万发各种口径炮弹,对越方造成3700人以上伤亡,可以说是面杀伤火力投射(地面)登峰造极之作,此后很难再出现这么高烈度的单纯面杀伤火力投送了。
海湾战争以后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火力投送开始转向全面、均衡、精准、适当,单纯的大炮兵主义不再流行。当然,炮兵依旧是战争之神,只不过这个“神”进化了。
现代火力投送更为重视杀伤效能,各种点目标杀伤、攻坚杀伤弹药大量服役,早已改变了“火力”这个概念本身。例如传统的榴弹、航弹现在都增加了更灵活的引信甚至是滑翔制导组件,变成点、面结合的火力。
坦率的说我一点都不希望面杀伤火力再进一步增强,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同时期的两伊战争、后面一点的海湾战争,已经证明了面杀伤火力是有极限的、有短板的、有弊端的,继续往上面加码并没有太大意义。
举个例子,榴弹炮、加农炮都是有“射击死角”的,对于反斜面杀伤效果十分有限。
观察点右侧的几个阵地就在反斜面上,除非采用高抛弹道否则不可能击中。但是高抛弹道射程有限,炮阵地只能抵近布置,又很容易遭到反炮兵火力的压制。这时候你无论如何增加榴弹炮、加农炮的数量,都没有太大意义。
如果采用“灵巧弹药”效果就不一样了。
制导炮弹的弹道轨迹可以做得非常诡异,弹道后半段可以一定程度脱离抛物线,配合末端敏感引信,就可以对反斜面形成覆盖。我方炮阵地大可以放心大胆的放远一点,让炮弹自己制导去。
不得不承认,世界范围内是美军首先掀起的这一场火力改革,并且目前而言,从普及程度和使用经验上看,还是比我们先进的,鹰酱的屁股还得摸一摸。
现在中国还有没有火力不足恐惧症?有,不但有,还很严重,但是不是军迷们想象的那样,“口径越大越正义”、“亿万炮塔亿万荣光”,是对精确制导火力不足的恐惧。
这个恐惧症比口径恐惧症严重得多。
2000年左右中国就把破甲战斗部的破甲深度(均质钢装甲,90°)提高到了1.8米,米级!
老“三打三防”,可以说是刮箱子底一样拿出看家本领对付精确制导火力。
现在解放军一天到晚琢磨的是往各种你想得到想不到的东西上面加精确制导,搞得跟有瘾一样,随便什么东西都想着能不能加个导引头,这才是现在解放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不到炊事班的炒勺都有精确制导,这个病完不了。
当然有
有人说我们班一级火力比不上美国
甚至海军陆战队还有15人班,M27 IAR按理来说可以看作机枪,那这岂不是全员机枪(夭寿啦!四等人火力比三等人还强啦!)
于是乎
那我们多带点筒子,火力方面应该就会好很多吧?
有人说咱们的高精狙看起来有点秀气
于是乎
话说QLU意思是“轻武器-榴弹-狙击”(没想到这居然是轻武器,看来我对轻武器的概念还是不太明确,需要继续学习)
有人说美国要把精确制导头安在迫击炮、火箭弹上
那不行啊,咱们也得有
该型“火箭弹”不但继承了以往型号战斗部品种丰富、可有效打击不同性质目标的特点,还首次采用惯性/卫星定位+宽带被动雷达寻的复合制导。而安装有主被动雷达的应用则使WS-64这种制导火箭首次获得了打击移动舰艇目标的能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首款岸对舰精确制导火箭武器系统。
“卫士”系列还是外贸型号。。
有人说我们驱逐舰垂发太少
于是
其实说是“火力不足恐惧症”,其实是国家对于世界一流军队的不懈追求,对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所以最近好像又有人说咱们缺远程隐身轰炸机,缺大平顶船,缺实战化的激光武器电磁炮什么的?
我是军工从业者 10几岁的时候就喜欢军事 爷爷解放前参加革命 60年代做到团长那级 去世时候给老家立了块开国将士的碑 从小接受各种爱国教育 眼睛不好 所以大学学了军工专业 没参军 2000年军工一片黑暗的时候入了行 差点被折磨死 到现在中年 身体被造的稀碎 年轻时候多难的时候都死扛 刚离开军工行业 不为别的 只为铁原阻击战 爷爷当年给我讲的故事 那些士兵抱着怎么一种视死如归的想法踏上战场 所以我必须坚持 去年阅兵 我看着我参与做的装备浩浩荡荡开过天安门 我看着儿子专心致志地看着 泣不成声 火力不足恐惧症 是多少先辈用鲜血深深地刻到骨子里的
谢邀!
我军四大PTSD:火力不足恐惧症,投送不足恐惧症,精度不足恐惧症,速度不足恐惧症。
药方:
火力:狙击榴,卫士2,055
投送:运20,075,DF41
精度:北斗
速度:东风17,无侦8,利剑
PTSD治不好的,这辈子都治不好,只能通过不停开药维持基本生存这样子。
火力够了,怕射程不够,射程够了,怕精度不够,精度够了,怕速度不够,这些都够了,新症状就来了。
总之,PTSD治不好的。
回到正题,当前火力不足的最大痛点:空空和空地导弹因为材料学落后于鹰酱,导致J20弹仓比F22弹仓少塞两枚弹!其次痛点:反导系统火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