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金融数学偏金融还是偏数学? 第1页

  

user avatar   steven-li-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门学科,金融数学属于应用数学,其核心是数学,金融只是其特定的应用场景。金融数学的理论核心是建立在无套利原则上的期权定价和动态对冲原理。许多人认为概率论和随机过程是金融数学的理论基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金融数学完全可以脱离概率而建立在完全不同的数学基础之上,比如我在业界认识的一位前辈 Keith Lewis就从几何而不是概率出发来推导出资产定价基本原理(FTAP),从而推出一系列我们所熟知的期权定价公式。有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其原文。这种脱离概率的分析方法与通过概率方法殊途同归的原因在于期权定价中的风险中性测度,虽然可以用概率论的语言来描述,但其本质并不是概率,或者说,Q测度下的概率并不是我们与我们通常在概率论中研究的,可以用古典概型和统计方法研究的P测度下的概率。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因此前者可以用完全不同于后者的非概率语言表达出来。

学校金融数学的项目,侧重点在于学习三大类方法:

  • 衍生品定价理论。主要是以随机微积分为核心的解析方法,以Feymann-Kac, 前向/倒向Komogorov方程出发,通过伊藤引理等工具推导出期权满足的偏微分方程,进一步解出定价公式。由此发展出来的一系列资产模型,包括汇率模型,利率模型,信用风险模型等。
  • 数值方法。包括PDE的数值解法(显式,隐式,Crank-Nicolson, ADI等),蒙特卡罗方法以及各种方差降低方法(Antithetic Variables , Control Variates, Stratified Sampling, Importance Sampling), Least Square Monte Carlo, 基于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特征函数变换法等。掌握好这一部分也是大部分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毕业生在求职时的核心竞争力,许多在学习数值方法时培养的能力和技巧,包括编程能力,程序调试能力,性能优化,参数拟合等,在未来的工作中都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 统计分析和数据分析方法。从简单的回归模型,到复杂的机器学习乃至深度学习模型。这部分内容本来并不被纳入传统的金融数学,或者说更多地被看作是技巧而不是理论。这种情况,随着近年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许多金融机构也开始将机器学习方法纳入其在招聘中寻求的核心技能。

金融数学的核心是衍生品定价,而这只是金融中很小的一部分。金融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作为金融数学出身的从业者,如果想在金融这个行业有更长远的发展,需要掌握下面这些金融数学以外的内容:

  • ·基本的投资理论,包括有效市场假说, CAPM, APT等。这些内容对于学过金融数学的人来说并不难掌握,但是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梳理过这些内容,对金融中牵扯到的许多概念只能够从机械的角度去理解,而无法将其与实际的金融市场相联系。
  • ·财务报表分析。理解财务报表,特别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理解一个企业财务状况, 进一步对其证券( 股票,债券)进行估值的基础。虽然是与数字打交道,财务报表分析与金融数学的量化分析属于完全不同的技能,二者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相互可以作为补充。 比如对于信用风险,如果没有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很难对违约风险有很深入的把握。
  • ·公司金融。从宏观上来把握一个项目未来现金流(成本,收入)对于公司盈利的影响,从而决定是否应该实施该项目。类似的分析思路与固定收益的价值分析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牵涉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概念,如自由现金流等。
  • ·经济学。包括宏观和微观经济学。事实上,如果要深入的了解金融数学的定价理论,需要对效用理论有一定的了解,而这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 ·行为金融学。金融市场毕竟是由人组成的,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而人的情绪波动会不可避免地左右市场。只从数学角度来看待金融,会把金融系统当作物理系统来对待,认为随机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是左右金融市场运作的铁律,就如同牛顿力学对于经典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对于电动力学,薛定谔方程对于量子力学一样。事实上,金融与物理有本质的不同,金融中的数学无论多么复杂精巧,归根结底都只是一种构建模型的工具,其对金融市场和金融证券的描述永远都是一种近似,而不是对其本性的揭示(其目的也并非如此 )。行为金融学能够让你充分认识到量化方法的局限性。

尽管有一些院校的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项目提供这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数学校的课程仅包括期权定价,数值方法和编程语言这些偏理的内容。上面这些重要知识和技能,如果需要弥补,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考一个CFA证书。如果对于投资本身不是特别有兴趣,可以只考一二级(个人感觉,这部分对于量化金融从业者也是最有用的) 。一个好的CFA培训项目,能够让你事半功倍:

金融数学,是进入金融行业的一种,而不是唯一途径。如果以就业而不是从事学术研究为目的,金融作为核心载体是不可忽略的。当然,数学作为重要的建模工具也是不可忽略的,但是需要意识到数学方法的局限性,认识到金融市场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的,数学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要误导读者,对方生气的不是你买三万多,而是你买了又回去换三万多,而且还是这么个理由。你上来就买三万的,保证没事。

我不同意你说的双方都有错,就买东西这个过程,你告诉我男方错在哪里?不是你喜欢才买的吗?


user avatar   Baylor-Yeh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马桶牌子,用来装奥利给的,,,


user avatar   li-mu-ge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邀请。

北京冬奥会开幕好几天了,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大家心里都清楚,奥运会这种国际盛会,意义远远超出体育比赛本身。举办一次奥运会,本质上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全方位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科技实力。本次北京冬奥会确实出现了不少有趣的新技术,我感兴趣的则是云上全息通信技术让光学相关的“黑科技”得以更好发挥,比如昨天一个叫做Cloud ME(云聚)的“全息显示仓”,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现在了2022北京新闻中心给全国观众拜年。

这个“全息显示仓”要实现的目标非常简单:让远隔千山万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上海)的两个(或多个)人仿佛处于同一空间中进行交流。而且从实际的观看、拍摄与交流方面来看,对记者们来说,虽然两人都不在眼前,但效果上与他们俩站在面前几乎别无二致。

当然了,虽然新闻中名称叫“全息显示仓”,但实际上这是生活中广义上的全息,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理意义上狭义的“全息”是衍射成像的技术,但目前的技术还远远做不到理想的动态全息显示,这是整个光学领域圣杯级别的高难度挑战。

此次堪称黑科技的“全息显示仓”虽然不是严格的物理全息,但在立体感与真实感方面远远超出了目前普通显示屏所能呈现的显示效果。可能还有小伙伴没看现场的视频,可以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958962386739200

明明这是一个显示技术,官方的名称为什么叫“阿里云聚”呢?其实这是因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艳的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的面前的这款显示屏本身,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尤其是云端的大量黑科技。

要能够实现我们看到的这么棒的发布会效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黑科技”:

(1)拍摄与显示的硬件设备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发布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是一块一人多高的高清大屏幕,用于显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嘉宾的实时影像,仿佛两个人都同时站在大家面前。

从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拍摄端的硬件布置大概是这样的:

拍摄端在摄影棚内,有常规的灯光、交互提示用的电视屏。除此之外,还有一块不太常规的屏幕,那就是用于显示另外一个人的“显示仓”。而且这个显示仓的位置和角度是特意设计过的,使得望向屏幕中的人时,拍摄出来的视线恰好符合两人站在一起时的视线。如此一来,物品的交接才会显得如此自然。

(2)符合广播级稳定要求的实时通信网络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本质上这不就是个复杂一些的视频会议嘛,只不过级别更高、屏幕更大、清晰度更高、稳定性要求更高。非要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随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数量和难度可都是非线性陡增的。要想实现类似高规格发布会的万无一失,网络传输环节要实现的保障度是远远超出大多数时候的。

比如为了能够实现发丝级的“全息复刻”,拍摄的原始画面清晰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传输,将挤占大量带宽,极有可能遇到网络拥堵问题。阿里云聚这次采用了一种叫作“窄带高清”的技术,能够在节省50%带宽的情况下,仍然保障画面的清晰度。

另外,即便我们使用的是运营商最高带宽的宽带套餐,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造成视频会议时的画面卡顿。平时会议稍微等一等倒也问题不大,但是对新闻发布会这种高级别会议,卡顿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为了能够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画面流程,阿里云聚开发了“弱网抗丢包”技术,能够在80% 丢包下可提供流畅通话,同等丢包环境弱网传输效率提升65%,实现良好的实施传输效果。

(3)强大的云端算法与算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记者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中,张勇与巴赫所处的似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人的身后似乎有一定的纵深,墙上也有很自然的阴影效果,使得图像出现了较强的空间感。其实这种光影效果是计算机实时渲染出来的,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是需要强大的算法与计算力的。

其实需要算法与算力的远不止视频的实时渲染。比如音频的处理,我们都有过在嘈杂环境下开会的经历,要想听清对方讲话是非常困难的。阿里云聚通过亿次通话数据验证和海量历史数据回归,实现了持续进步的多场景智能降噪能力。而这同样需要算法与算力的加持。

根据研究,要想实现流畅舒适的交互效果,延时必须控制在200ms以内。

也就是说,端到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比如音视频转码、光影渲染、音频智能降噪等等功能,都需要在200ms以内实现,这需要高效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靠拍摄或发布会现场的端侧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阿里云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云处理+端渲染”技术,即通过实时通信与云上处理的技术结合,解决因端侧算力受限的难题。

其实可以看得出,这次的高级别新闻发布会算是阿里云聚的一次“亮剑”:连如此高要求的场景都能hold住,其他的应用场景更不在话下。很明显,这种“宛若就在面前”的显示与交互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很多其他的应用场合,比如远程教育、虚拟社交、远程VR操控等等。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甚至只用它来开个远程视频会,都让会议显得更温暖了呢……




  

相关话题

  女性过了 25 岁应该如何保养自己? 
  有没有简单的方法确定椭圆曲线是否存在无穷多解? 
  你在约会时出过最大的丑是什么?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 
  有哪些知识应该是常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 
  在香港中环上班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你在淘宝上遇到过哪些奇葩的买家或卖家? 
  有哪些事情使你意识到「思维的局限性」? 
  麻省理工学院金融数毕业去做保险代理人算屈才吗? 
  女生是都不喜欢“查户口”式相亲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东北人会觉得他们被歧视呢?
下一个讨论
被前曼联球员当面嘲讽地叫了Corona属于种族歧视吗?球队称这是玩笑和误解该如何维权(有视频证据)?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