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地告诉你,看三体,真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尤其是物理的享受。不仅是三体,电工其它很多小说也是这样。
当然,跳过这些物理概念,小说还是能看,但一来跳过章节段落太多,剧情多少有点不连贯。另外,三体小说的爽点也就get不到了。
比如第一部,冯诺依曼训练三个秦国士兵时,如果对计算机的原理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冯诺依曼是谁,那你只能看秦始皇的吐槽了。第二部,高中物理动量守恒不懂得话,雷迪亚兹的水星撞太阳计划,读者当然也能理解,但也谈不上多宏大或疯狂。
所谓的大刘文笔差,多半还是因为有人get不到这些爽点。不是说看不懂,纯粹是get不到
不要把三体当成言情小说看,甚至连武侠和历史故事的习惯都要抛弃,因为科幻小说重点不是写人物,而是通过人物展现作者的“思维实验"。有点像看一幅像素点组成画,站的太近看不清要表达什么,因为看不全;站的太远,能看全,但是常常会丢失作者刻意埋下的冲突点。
科幻作品的欣赏要做到“忘”。好的科幻作品不能在阅读中细品,要按照作者给你的背景脉络和高潮点去看,看一部分忘记前面的一部分,因为优秀的科幻,其性质就决定了它要更加注重把大的框架写出来,而框架必然就要求存在支撑柱和承重墙,于是在关键的环节,作者会通过各种技巧,将下面要讲的故事做好铺垫,让读者迅速在大脑中形成场景画,这幅场景画有细节有轮廓,但是与前面的文字没有必然的依存关系。作为读者这个时候要尽量把这个背景画画好,并按照作者的逻辑往下推演。这就是忘的意思。
串,科幻作品欣赏的第二特点。其实中国人应该很习惯这种方法,就是看完一篇文章,总结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科幻小说重点是展现思维实验,读者必然要尝试去体会这个实验的精华以及过程。接合前面的忘,这里的串有点像吃烤串,每一串可能风味不同,甚至于每一串都是混合口味,食客要在品尝完串之后,回味之间的联系,寻求味觉享受的高潮,如同金圣叹的“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科幻小说由于常使用独立的场景画隔断,以及科幻作者的逻辑链带来的跳跃思维,读者要注意这种跳跃式联系带来的共鸣。
代,第三个特点。将自己放在科幻小说中的某个人物身上,然后尝试自己去做选择,再来对比自己的选择和小说的选择差异。当读者与小说达不成共鸣的时候,那就制造差异吧,用差异的诱惑来促使自己读完小说。
觉得累的话,可以先去看看那部软科幻神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里面的人物身份、人物气质、屋内环境的变化,以及最后主人公的后代死亡和黑人教授做的总结式旁白,都是可以让读者发挥的点。小循环层面,戏剧冲突非常的集中,且关联不是那么大,但是又在一个大循环中将故事封闭结尾,无法证伪的时候突然给你来个证实。而且有兴趣还可以看看第二部,你会发现第一部神剧的含金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