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带着兴奋,憧憬与不安飞来德国。出了机场上了大巴,看着高速上跑得全是奔驰,宝马,奥迪,小伙伴们完全感觉不到长时飞行和时差的疲惫,开心地讨论着这个发达国家所见到的一切。
几天新鲜感过后,大学教学楼,图书馆,商业街,学生宿舍,到处是灰色混凝土不加修饰的建筑,就如德国十月阴乌的天,厚重,单调又乏味。
拿着学生签证,每隔一两年都要去外国人管理局延签。按照规定,每人必须在银行账户上预备保证金,这是为了保证自己在德学习每月的生活支出有保障,每月可取一定的数额。那时一年银行存款至少要有6000欧元,每个月生活指出按500欧计算。延签时要出示给签证官银行开具的账户三个月内的流水证明,保证你有足够的钱,而且不是临时问别人借的。如果不到6000欧很可能不给你正式延签,代而开几个月的白条。
这6000欧元,成为了那时绝大多数留学生面临的一个头疼难题。
留学生们基本都是普通工薪家庭,不好意思每次延签都伸手向家里要钱。当时能拿奖学金的同学凤毛麟角,大学里的Hiwi(助教零工)也很难申请。所以解决方法只剩下一条路。
打工。
南德的斯图加特是工业重镇,自然成为全德留学生打工的汇聚点和天堂。每逢假期,周遭就会一下多了很多从全德各地赶来的中国学生,学生宿舍也顿时人满为患变得异常抢手。
大家近似疯狂地聚集在城市里各个大大小小的临时工职业介绍所,学生宿舍前公告板上贴的招临时工小条很难存活超过五分钟。斯图周边的各类工厂:汽车,机械,印刷,餐饮,食品,水果,包装等等,都是常年招临时工的,临时工位从一天到三周不等,最长甚至到八周。临工每小时6-8欧,有待遇比较好的厂,算上各类补贴可能会超过10欧每小时,大家会挤破头抢,比如戴姆勒和博世的工厂,还需提前投简历申请。
工厂里都是那种简单的重复的流水线体力工作,毫无技术含量。一天八小时,机械,机器人般单调乏味。不少工种异常的累,比如十几公斤的的物件需抱到机床上,一天重复几百次;或者在冷库里搬货一天,冻到怀疑人生。听说过有女生在流水线上工作到崩溃痛哭,一时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要不远万里来德国做这样的工作。有同学在Ritter Sport巧克力厂工作了一个多月,以至于后来在超市看到巧克力会有反胃的感觉。当时的留学生,谁没做过五个以上不同的工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打过工。
夜班的工作非常抢手,因为有额外的夜班补助。但是夜晚的时间往往过得特别慢,更加难熬。每天夜班下班后,昏昏沉沉地踏出工厂的大门,又被清晨迎面而来的凉风瞬间撩醒,透过薄雾,抬头看看星空,常常自然而然地内心三连问: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职业介绍所或劳动局里,学生们可能会在里面坐上一天,就为了等着里面工作人员出来喊一句:“xx厂需要多少人”。得到工作机会的同学,会立刻打电话通知朋友,继续来这里等新的机会。也有人直接去工业区,一家一家工厂挨个问碰运气。还有人打工期间和工头的关系融洽,每年放假直接和工头提前打个招呼,就直接有工位了,甚至还能介绍朋友进去,这些人都是当时工友们心中的神。
斯图当地的学生有本地优势,不是必须要等节假日才能打工,平时会有多一些的机会。但是这样的话,很多时候必须中断课程,比如逃课去打工,影响学业。所以很多学生也会去快餐店,比如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或中餐馆打工。这样周末或平时晚上可以打工,每月能有大概有300-500收入。虽然工作学习衔接紧比较累,但至少不用逃课了。也有学生去做导游,辛苦,但是回报也大,有些干脆毕业了就转行旅游业。
有时候会遇到比较有意思的零工,比如给博物馆打工。一般博物馆橱窗里展示的只是极小一部分,大部分文物其实都存放在仓库里,比如大量的油画,中世纪的盔甲、武器,宫廷用品等等。甚至还有许多中国的文物。小伙伴们私下讨论,看年头,很有可能是八国联军那会从中国抢回来的。
如果那时有微信,那么大家的朋友圈八成是这样的:
持学生签证每年可以工作90天全天或180个半天,如果运气好全部打满,通常情况下,一年可以赚到五六千欧不等,可以负担房租和其它生活费用,以及每年回国的机票。更有些人,靠打黑工(超出90天全天的限制),每年可以挣到两三万欧,于是干脆连学业也放弃了,放弃学生签证,彻底黑下来打黑工只为了赚钱。过几年申请一个难民签证留下来,或者黑四五年赚够几万欧元,再彻底回国。
为了争抢来之不易的临时工位置,以及便宜的临时住所,之间发生了多少让人笑不出来的事,可以说是一地鸡毛。
总之,各种拼了命省钱的野路子。那时,才真正读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背后的涵义:在经济压力面前,羞耻心、荣誉感通通变成了奢侈品。
打工的日子苦,但苦中作乐也是少不了的。累了一天后,工友们聚一起搭伙做饭,就是难得的欢乐时光。大家先聚在学生宿舍公共厨房,把当天的”战利品“分享了:在水果厂的拿出橘子苹果;在快餐店的拿出汉堡或鸡翅。这些都是食品类工厂里的不成文规定,只要不是太过分,下班时带一点走是默许的。所有人再各自分工,洗菜,切菜,炒菜,聚餐,洗碗,聊聊当天的趣事,吐槽遇到的糟心工头。饭后再联网打打CS,传奇,魔兽,上网,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周末,有时为了犒劳自己,朋友们相约去吃6欧元的中餐自助。为了吃到够本,基本都是扶墙而进,扶墙而出。
渐渐地,也不知从哪天起,学生宿舍前公告板上贴的招临时工的小条,存活的时间越来越久;职业介绍所里,中国学生的身影也越来越少。
感觉这个时间线大约是2008-2010年。接触了很多那个时间线之后过来的朋友,几乎已经没有人有去工厂流水线打工的经历了。现在留学生的主力,已从70后,80后变成90后,00后。和他们聊天,除了极少人有奖学金外,两年的Master学制,家里资助生活费已经足够。当然还有不少勤工俭学的同学,但基本也就在大学里做做Hiwi,代购点母婴用品或者化妆品,偶尔去做个临时工赚点外快。不再有令人焦虑的延签经济压力,正常地学习,娱乐,旅游。
学生们之中可能还会有中断学业的情况,但全都是因为考试没通过,课程太难或身体状况,再也没有为了几万欧去打黑工而辍学了。
而学生签证延签所需的每年保证金,每年会随着德国物价向上浮动。2019年9月前为8640欧,9月之后调整到10236欧元。
去年几个老同学周末聚会,我们坐在市中心商业步行街边喝着咖啡闲聊。初夏,凉爽舒适的微风拂过,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路上来往的行人身上,留下斑斑驳驳跳动的金色。耳边传来欢快的国语,我的目光落在几个结伴而行的年轻人身上,青春洋溢,步伐轻盈,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购物袋,有名牌也有潮牌。
我回头问老同学:”你们还记得,我们上学那会,这样的周末在做什么?
“老同学们显然也注意到了那几个年轻人,相视一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应该是在打工吧。“
那一瞬间,忽然觉得,我们的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写着写着,那些尘封已久的人和事,突然如泉水般涌现出来:
在流水线上夜班,把带来的鸡翅分给啃面包的我们,那位读博的老工友,
一起挤在一个WG里,有什么打工消息都第一时间互相通知,后来中断学业回国的工友,
在快餐店,每周末在后台趁工头不在,一起放哨偷吃的工友们,
飘雪的大冬天,憋足了劲,合力把十几台冰柜用人力抬上大货车的工友们,
明明累得不行,做饭时还不忘相互调侃打趣的同学兼工友们
......
那时青春的你们,现在还好吗?
完整版请看:
1 美国制裁
9月15日,美国普通的一天,却是中国出海企业的“9.18”,华为迎来美国所谓制裁的最后期限。
(来源:腾讯网)
华为代表着中国科技的硬实力,致力于全球科技硬件的提供,号称以高科技立国的美国岂能容中国后来居上,卧榻染指?!
对华为的追杀长达8年,穷尽政治、司法、外交等多种手段,试图通过“长臂管辖”制造美国陷阱,封杀一家中国企业实属罕见。
动辄拿“自由市场”说事的美国,实际才是天地间第一泼皮。一般干泼皮流氓这勾当,越到后来干得越欢,为什么呢?
按经济学术语解释就是越到后来边际成本越低。反正干一件坏事是干,多干几件也是干,也就是俗话说的破罐子破摔了。
所以制裁这件事,只要对某国某产业的一家企业动手之后,牵涉到相关联的其它企业就是顺手的事:
相关国家已经得罪了,本国与被制裁者有合作的相关产业,它们的利益也已经牺牲——也就是说这时候再制裁相关的其它企业,边际成本就很低了。
美国正是基于这一经济学原理干着坏事。不管是中兴、华为还是TikTok,实际上,海康威视、华大基因、欧菲光、联发科等一连串来自不同产业的名单,已经说明一切。
面对美帝气势汹汹的制裁很可怕吗?后果很严重吗?我们就应该退让,伏低做小吗?中国的高科技没前途了吗?中国的经济会一蹶不振吗?
历史实证告诉我们,制裁有影响有后果,但并不是灭顶之灾。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美国也不能。
中国就是在不断被封锁、围堵、制裁中成长壮大的,往往输的是时间,赢的是未来。即使是输掉的时间也是有价值的,对中国尤其如此。
在中国,有更多的行业实证告诉我们,面对威胁、敲诈、制裁等,最后得王冠者都是中国。
让我们先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中国各行各业都很弱小。可是,国外企业会因为弱小就放过你吗?
实证一,维生素C-从弱小到掌握世界话语权
(来源:搜狐)
1980年代之前,维C生产的工艺都是1933年德国人发明的的“莱氏化学法”,它需要经过五道工序,并由三家大药厂组成的维C联盟所垄断:瑞士的罗氏公司,德国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制药。
到了1980年,中国全新改进维C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维C垄断联盟以罗氏为代表,1986年把这个专利的非中国部分使用权买下来了。
但是他们买下专利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其他的欧美国家药厂同他们形成竞争,说到底,还是不相信中国人的技术,以及中国人的生产能力。
买下专利没多久,全球维C的需求量和价格节节攀升,到1994年,价格最高达到了18美元/公斤。
中国很多药厂纷纷上马维C生产线,但垄断集团这时候做了一个极为不明智的举动——想通过降价来逼死中国药厂,一年之内把维C价格砸到了4美元/公斤。
可是,4美元/公斤,对于采用新技术的中国药厂来说,还是能赚得微利,不仅撑得住,还能持续爆产能,而对仍然使用老技术的垄断集团就是割喉大放血了。
最终,这场垄断性价格战的结果是:瑞士罗氏卖掉了自己的维C生产厂(因为仍持有中国专利的境外使用权),日本武田把维C厂停产后卖给了同属垄断集团的德国巴斯夫,后来巴斯夫也扛不住中国药厂的压力,停产了。
目前,全球超过90%的维C由四家中国药厂生产,中国的风吹草动决定了全球维C的定价。
再回到上世纪“萌娃看世界”的90年代,中国的基建刚刚兴起,但关键机械设备中国不能生产,国外企业会因为你是“萌娃”就手下留情吗?
实证二,盾构机-从零到世界第一
(来源:人民网)
早在18世纪初,布鲁诺尔就从一种外号叫“凿船贝”的软体动物船蛆身上获得灵感,发明了利用人工进行盾构的方法。
可惜的是历经清政府、北洋政府、民国政府,这种理念先进的隧道构筑方法始终未能在中国得到推广应用,中国盾构机的基础相对于盾构机强国基本为零。
中国这些年大搞基建,盾构机需求尤其大,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盾构机厂家是一家德国企业,欺负中国没有盾构机,一台要卖7个亿。
即使高价买了之后,另一个“痛点”就是维修非常不方便。
当时外方对中国进行技术垄断和封锁,维修保养时不允许中方参与,维修所需工时也完全取决于外方,一旦出现盾构机故障将严重影响中方工程的施工进度。
更让人气愤的是国外厂商一方面联手“抬价”,导致每台单价极贵;另一方面并不重视中国市场,坏了之后的维修要等上很久。
维修人员来中国,还得由施工单位付2000-3000美元/天的差旅费,一个简单的故障常常要来回几次,十天半个月才能将盾构机修好。
这种进口设备对隧道施工是如此的重要,于是自己研制盾构机迅速上升为国家意志。
2002年在科研经费不富裕的情况下,还是将土压平衡盾构关键技术研制列入“863计划”,此时距离第一个使用盾构机施工的西康铁路完工还不到一年时间。
研制总装的重任落到了中铁隧道集团身上,2002年10月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
刚成立的项目组只有18位成员,其中多数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按照日后成长为盾构机设计专家、中铁装备总工程师王杜娟的话说“对于我们来说,别说研发盾构机了,很多人连盾构机都没有见过”。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杜娟与同事终于在2008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冲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掌握了技术话语权,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在研发人员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下,在国家“863”计划提供的资金、政策、智力支持下,中铁隧道集团出厂了国家首台863计划自主研发的复合式盾构设备。
客观地说,这台盾构机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在后续的国产盾构深入研究中,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也相继加入进来。
在多方合力下,中国盾构机实现了西方企业不能做到的重服务、高度定制化的生产目标,更能利用产业集聚的效应降低成本。
从此价格低、服务好的中国盾构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闯进日本、欧洲等市场,创造了从基本为零到短时间内盾构设备份额占全世界2/3的奇迹,成为世界第一。
再回到本世纪初,此时的中国犹如口袋里稍微有点钱就去闯世界的少年。中国急需改造老旧的铁路网络,俗话说莫欺少年穷,国外企业会因为你是少年就另眼相看吗?
实证三,高铁-从引进技术到领先技术,中国骄傲
(来源:搜狐网)
中国当时想要从德国和日本引进高速铁路(日本称新干线)的全套技术,被两国无情打脸。
我们自己无法设计和制造高铁,对国外厂商又求告无门,于是,中国铁路有了用市场换技术的大胆想法。
第一阶段:向全球购买(2004-2010)
2004年初,中国铁道部门举行了一次国际竞标。很多国际竞标者比如日本川崎、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和法国阿尔斯通都参加了。
中国铁路部门并没有选择某个竞标者,而是要求每个企业设计和生产各自类型的高铁列车,条件是他们必须在中国制造,而且必须接受中国的信号标准。
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这些企业开心地接受了这些条款。于是他们特许了自己的技术并开始在中国生产各自的列车。
从2004年到2014年这10年间,中国高铁网络中运行着不同企业的各种列车。
名单如下(“中国铁路高速”英文简称CRH,全称China Railways High-speed):
CRH1:购买自庞巴迪的女王系列,最高时速200公里左右。以中国标准看,称不上高铁列车。女王系列普遍应用于欧洲,形状是一模一样的。
CRH2:来自川崎重工。日本人太害怕中国人抄袭他们的新干线技术,所以他们选择一个旧版本的新干线E2-1000。
这个版本也称作山彦号列车,运行于东日本铁路公司的铁路网里。其时速大约300公里,但CRH2被限制在250公里。
CRH3:由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在中国生产。基于Velaro系列。这种列车普遍出现于德国、西班牙和土耳其。德国ICE、英国欧洲之星、土耳其TCDD,都是一模一样的列车!
CRH4:没有CRH4,因为4在中国是不好的数字。
CRH5:法国阿尔斯通设计。基于New Pendolino,最高时速可达280公里。
看到没,2014年前中国人享受着来自加拿大、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列车,我们并没有窃取技术,是我们用真金白银购买的。
第二阶段:通过合资企业模仿自己的(2008-2014)
在尝试了各种不同品牌和性能的列车后,中国铁道部选择了最好的列车系列及其相应的企业,并要求他们对列车进行定制以满足新的要求:时速380公里,而且这些列车必须和中国铁路信号标准相兼容,以及必须在中国生产。
于是日本人退出。日本人拒绝提供定制化的380公里时速列车,因为他们认为380技术是他们最新新干线的关键,必须首先应用在日本。
他们目前的标准E7或700,时速依然是350公里左右。于是他们决定撤销进一步的生产以及后续和中国的所有合作。
同时,中国铁道部也要求新的列车必须由中国的合资企业来生产。这也是日本选择退出的原因。但是西门子和庞巴迪同意了,因为他们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不想失去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
在和西门子以及庞巴迪成立合资企业后,中国国内的企业负责生产一些零部件。通过混合制造,国内企业静悄悄地学习并掌握了大部分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于是,CRH380-A,首个国产设计出炉了。
CRH380-A的研发始于2008年初,原先是交给日本人来完成的,以设计出新的时速380公里的列车,用于京沪线。
(来源:人民网)
它本该成为顶级品牌,但是日本人决定退出这个项目,并撤走了所有材料和关键技术。然而,中国还是决心继续进行这个项目。
日本的退出让我们面临了巨大障碍,因为日本只透露了时速250公里的技术,中国人甚至无法获取总体控制系统的源代码。
为了克服技术障碍,自2008年底开始,中国铁道部和科技部建立了一个特殊团队叫做“226计划”。这个团队的作用是确定关键技术问题。
通过利用国家的体制优势,这个团队组织了国内三家设计技术公司的人才:青岛四方,中国中车,中车唐山公司,以及中国的25所大学、56个关键实验室和500家原始设备制造商,其中包括了500多名研究员和10000名工程师,都对这个计划作出了贡献。
CRH380-A是首个自主设计的中国高铁列车。2010年推出时,日本人很愤怒,认为他们的技术被中国人窃取了,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发作。
第三阶段:完全的自主设计和制造(2014-2018)
在经过15年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后,中国人终于开始创新和制造自己的高铁列车,并迅速向世界亮出了三个第一,成为中国高铁技术走向全球市场的“国家名片”。
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随着中国高铁迅速发展,"南北车"整合成“中国中车”后规模效应凸显,中国在全球高铁市场的份额已经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车已经占据全球69%的市场,远远超过"前辈"川崎重工(9%)、阿尔斯通(8%)和西门子(3%)等,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中国中车的产品已经销往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83%有铁路的国家都购买了该公司的产品。
订单增速全球第一。
中国制造出海的特征之一就是"迅速占领市场",而高铁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之一,更是将这一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7年至2015年间,日本和法国的高铁交付量略有所下降,而中国的市场份额却已经从原本的不到6%,迅速扩大到逾60%,这得益于中国高铁的订单增速。
营业里程全球第一
2018年末,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为2008年的44.5倍;另外,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还达到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位居全球第一。
而经过近10年的努力之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个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高铁,当之无愧的中国骄傲。詹天佑在天之灵应倍感欣慰。
詹天佑
(来源:搜狐网)
进入2010年,中国富起来了,口袋鼓起来了,准备干一件世界超级工程,但在国外企业眼中,依旧是那只肥羊,不宰你宰谁?
实证四,海底沉管隧道-成就世界超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
(来源:搜狐网)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要修一条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由于没有经验,找到技术最好的一家荷兰公司,人家开口就是15亿咨询费。
谈判过程异常艰辛,最后一次谈判,中方说给你们三个亿,只要一个框架,能不能给我们最重要、风险最大的这部分支持。
但是,荷兰人说我们给你唱首歌吧,一首祈祷歌,双方不欢而散。
荷兰人的冷嘲热讽,再一次激发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昂扬斗志。
2017年5月2号,在港珠澳大桥的收尾工程中,最后一节沉管,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吊装,最终接头的沉管像“楔子”一样被精确安装在海底28米深的两节沉管之间,成功地把海底隧道连为一体。
从第一节沉管浮运安装到最后的沉管接头,大桥建设者们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把33节巨型沉管在深海中分别对接了34次,创造了“一年放置十节沉管”、“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等多项震撼人心的世界纪录,圆满完成了34节巨型沉管的施工任务。
而且,在这项沉管安装任务中,我国建设者还创造了海洋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设奇迹。
全球范围内无数案例的研究表明,隧道中出现一些漏水是很常见的情况。曾经有一位欧洲著名岛隧专家依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全世界的节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为10%左右。
也就是说,10个接头中很可能会有一个漏水。这位专家还认为世界上没有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纪录。
然而,就在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建设中,中国工程师凭借自身的严谨和创新第一次做到了巨型沉管的滴水不漏,从而成就了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界超级工程。
由此,在海底沉管技术方面,中国拥有了500多项专利,牢据世界领先水平。
最后从2015年至今,中国航天航空领域进入了技术和成果的爆发期,引发世界瞩目。
但是,要知道航天航空领域中国可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从建国之初就被技术大国封锁与打压开始的,其中的艰辛与曲折,耻辱与欺骗,又有多少世人知道呢?
实证五,导航心脏原子钟-知耻后勇,迈向世界导航技术领域的“无人区”
美国GPS之所以在全世界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美国在原子钟研发方面起步较早,并且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
过去美国在卫星领域对中国实施最严苛的技术封锁措施,别说学习核心技术,就是一点点技术边角料也不会给中国学习的机会。
中国研制北斗时,欧洲本来要给中国提供原子钟,没想到欧洲为了其伽利略导航系统能够取得优质频段,向美国交了投名状,接近交货时反悔了。
当时的情况是,已经向欧洲宇航局交了3亿美元的合作研发费用,还是被挡在了核心技术大门十万八千里之外。
一根鸡毛都没捞到,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这只有倒逼得中国自己研发了。
结果,2018年1月12日,中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了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
最核心的两颗卫星心脏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台高精度铷钟和一台星载氢钟,这两个心脏所有指标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的原子钟研发已经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作为导航领域的最尖端技术,中国正在进入星载原子钟研制的‘无人区’,未来中国的星载原子钟将会有更多原创性突破。
实证六,重大突破,中国的太空飞机
太空飞机指的是太空穿梭机,能够像飞机一样穿梭于外太空和地球大气层内,可以重复使用,是未来夺取制太空权的关键。
美帝在航天航空方面对中国的技术和信息封锁,可谓严防死守,密不透风。
中国研制太空飞机的消息已经发酵了十多年,何时首飞?
9月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枚可以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该飞行器将会在太空飞行一段时间,像飞机一样返回预定着陆场。
(来源:新华社)
研制多年的太空飞机成功进入了外太空,意味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空天飞机的国家。
事实上,在此次火箭发射之前,国外网站就认为长征2F火箭的发射器存在明显的改装,将会发射更宽的有效载荷,很可能是与美帝X-37B同类的太空飞机。
当然,美帝官媒的报导无一例外的宣称:这是又一次山寨美国。
接着,中国还会发展能够载人的空天飞机,被称为”腾云工程”,可以带人去太空旅游,运送航天员等,也可以发射各类卫星,为空间站运送货物等。
中国的太空飞机实现了重大突破,这场历史性的跨越才刚刚开始。
历史实证告诉我们,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拿来垄断的,绝不是“文明的礼物”。
欲得王冠,必先承其重,中国现代技术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血与泪、汗水与掌声、封锁与反封锁交融的历史。
当我们挣脱枷锁,站起来了,放眼全球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反而打着人类文明和世界共同进步的旗号,要求分享中国的量子技术、北斗技术、可燃冰技术、干热岩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核材料处理技术,这是历史的轮回?!
9月15日已经过去,这一天可能会是大多数人普通而平凡的一天,尽管没有918那么沉重,但它应该被记忆,至少应该被某些文字记录下来。
为了攫取自己的利益,保有自己财富和霸权,美国对中国及中国企业进行了歇斯底里的“妖魔化”,近乎疯狂的制裁,它的良心不会痛吗?
不会的,川普们会说:这是因为我们在为上帝赚钱。正如当年日本侵华,其士兵们是为天皇而战一样。
9月15日,谈华为,谈中国各行业的成长史,每位有良知的中国人恐怕都明白: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更不是民族产业的盲目自大和闭锁,而是被逼无奈的抗争,更是不愿挨打的必然应对。
(来源:搜狐网)
更具体而言,比如华为正在进行一场注定悲壮而艰辛,却又别无选择的生态建设的“长征之路”。
一个全新系统的成功,需要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生态,而我们14亿中国人恰恰就是这个生态最重要、最切实、也是全世界最独有的重要支撑。
所以,面对美帝咄咄逼人的态势,这也必将是分量重的“中国反击”。华为没有退路,中国企业没有退路,中国科技没有退路,中国更没有退路。
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有自由女神庇护的美国也不能。团结、实干、智慧,只有前进去争取这场“未来之战”的胜利。
最后,有必要重温皮耶鲁齐所著《美国陷阱》一书的结尾语:
“我们不能上当受骗……华盛顿都会维护少数工业巨头的利益: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埃克森美孚、哈里伯顿、诺思罗普·格鲁曼、通用动力、通用电气、柏克德工程、联合技术等等……梦醒的时候到了,我们不能放过这个时机。这既是为了欧洲,更是为了法国。要么是现在,要么将永无机会,奋起反抗,为自己赢得一份尊重。这是最后关头!”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更多深度分析请关注知乎:花猫哥哥,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原文链接: 原创 | 9月15日,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
相关阅读:
欧洲留学时候,有个白人同学来搭讪,问我姓什么,我说我姓袁,心想你们老外根本分不清中国名和姓,瞎问什么。结果老外问我是不是袁绍的袁?我当时就震惊了,有些中国人也不知道袁绍,这哥们说他弟弟天天给他讲三国演义,然后他当场给我讲了一大段三国演义之官渡之战,有生以来第一次听了段英文评书
在新加坡,看到早期中国移民酸中国发展时,我知道他回不去了
2008年,去日本培训。
老师让大家说,到了日本,感觉有哪些和国内不一样的东西。
青岛的一位同学说,到了日本第一次坐地铁,青岛还没有地铁。
一位女生说,感觉月亮特别亮,天特别蓝。很少有灰蒙蒙的时候。
周末,我和同事从横滨去东京玩儿,发现电车车次可真多的,和公交车一样。
研修旅行时,从横滨去京都,大家第一次坐新干线,可稳可舒服。
坐公交车时,车站牌子上居然能显示还差几站车就到了?这也太先进了吧?
2018年,我参加某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先到东京,再去名古屋。
领队领导问我,崔,这和你十年前来,有什么变化吗?
我说,十年了,感觉日本没什么变化。
同行的朋友们,去7-11买东西,新鲜坏了,哎呀,居然花现金?还找零钱?好怀旧的感觉啊!甚至有人就为了体验花现金的感觉,大早上的去买关东煮 。
心里想起国内的变化。
青岛的地铁有了,跨海大桥有了,海底通道有了,好多城市的地铁都有了。
天蓝了,月亮更亮了,雾霾天越来越少。
城市间的高铁车次频度堪比公交。
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公交车到哪儿了。
我们只需要带着手机,就几乎能做一切事情。
我们在国内觉得一切自然而然的变化,在外国人眼里,天翻地覆。
有个日本人说,真羡慕你们的手机支付,太方便了,太方便了。
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
去欧洲,碰上做工程的一个健谈大叔。
他说国际工程越来越不好做了,中国人竞标,不仅价格低,并且动不动就搬出在国内的实例,竞标大坝的拿出三峡大坝视频放一放,竞标桥梁的搬出几个世界之最的大桥图片秀一秀。
价格低技术又强,傻X才不选中国人。
欧洲这些老牌承包商根本没得玩了就。
这倒还好,最让人莞尔的是,大叔说:好在中国人不太会搞关系,直来直往地直肠子死心眼、手段不强。欧洲公司凭借自己历史优势(曾经是宗主国殖民诸多地区),善于打通关系和人脉,善于贿赂疏通。所以能抗衡住中国公司的竞争!
我不禁暗暗为他捏了一把汗,笑而不语。。。
1.15年出国的时候,经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到乌干达恩德培,同机有很多中国工人,不会英语,在非洲干工程返乡探亲后回去,面对空姐的外语那么拘束,我帮他点好饭,同时感觉国外好厉害,有很多国内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2.93胜利日阅兵,我向邻居借用旗杆升国旗,很爽快。看到一面面荣誉旗的队伍,外国同事酸酸的说,你们秀肌肉不好吧。我说,嗯,这肌肉不是吓唬朋友的。听说裁军30万,吉尔吉斯斯坦小弟说,太吓人了,我们国家才600万人(此处经提醒,记忆有误),我说北京市一天上下班就六百万人,大家说,太难了,怎么做的。
3.几个月后休假回国经迪拜,正好是回教宰牲节,折扣,买买买,呀,服务员都有中国人,迪拜机场免税店,基本可以做到中文购物,刷visa的国内信用卡就行,表、墨镜、化妆品、金器…到处都是中国人在国外辛苦后采购的身影。
4.休假完带了个天津铁盒桂顺斋点心(因为是老字号清真店,谁都可以吃)给司令部同事分享,除了觉得好吃,铁盒被要走了。然后不断有同事要我们从国内买手机,小米华为,球拍,刀具,布鞋,直接淘宝下单发给回去休假的中国同事过几天带回来。那时候才发现中国口碑不象国内。
我们在外运动服基本都是李宁安踏,手机是小米华为。有意思的是,平时休闲穿个圆口布鞋也有人喜欢,想给美元让我买,12块钱的东西直接送他一双。想想我从第一辆车就是瑞虎3,四处跟他们炫耀,这样的国家不强很难。
另:我是两代奇瑞车主(手动档瑞虎3 1.8和瑞虎5 1.5T),均油耗7.2,老外们看照片很喜欢我的虎3,我曾是朱巴车神,中国人驾驶技术的广告,中国需要点自信。
2020年了,非常感谢知友的鼓励,这些年愈加感觉到,中国复兴靠的是伟大的人民,今天收个尾。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①对非援助,其实是有门槛的,一般(听企业介绍)只有当地政府保证金存入我进出口银行,才开始安排工程展开。无法偿还,则以矿产等初级货物抵扣。并非所谓撒钱。
②工程基本都是国内企业承建,施工机械、核心骨干人员都是国内的,同时帮助当地培养工程作业人员。培训真的是手把手,眼见为实,中国师傅带着当地工人驾驶施工机械和测量。
③即使是中国公司院内的土地,往往也会开个农场,培养几个非洲男女种植蔬菜,而且都是老员工。不要小看,当地水果四季不断,大片沃土空置,基本没有种植与储备的习惯,所以一有战乱灾害,只有流离失所。
④很多工程企业、石油企业哪怕当地战乱时期,都有骨干留下守摊子保生产,在机场遇到过中石油两位高级工程师,都经历过该国内战。
所以,真正有勇气的,勤奋的,值得尊敬的是祖国,是人民。
懂王该不该拜,该拜!2021.0622
旅途中的一个小故事竟然过百赞啦,嗨皮~~那就再来分享一个那次肯尼亚之旅的小趣事。
还是在内罗毕,我们住的地方叫东土宾馆(East Land Hotel Nairobi),是旅程中唯一一间配套设施里有中国服务员的。酒店的小赌场里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换先令(所以我们强大的电子支付不仅欧美有,连非洲也渗透啦(*^▽^*)),餐厅提供中餐,味道完全不输内地餐厅的平均水平,在接连吃了七八天非洲的特色餐食之后简直是救命的存在,当时我和朋友就感叹祖国爸爸真是好啊。这是背景。
放假完回来上班没多久,某次公司周会上观看“红通”人员纪录片(中资企业你懂的,需要学习反腐倡廉(*/ω\*)),突然画面里出现了一辆旅游巴开进一条巷子的场景,我一看,誒?这怎么有点熟悉啊?画面接着推进,赫然出现四个大字,如下图:
我心下一个卧槽,接着会议室就响起了一个正义凌然的旁白,说这是前中淮集团董事长钱增德外逃到非洲之后投资的,他还带走了当时公司里的一部分员工blablabla......
这大概是我离中央巡视组最近的一次了_(:з」∠)_
Anyway,我就是想说除了电子支付跨境,能天远地远跨国追缉红通人员,也是我们中国崛起、国力强盛的一个表现吧。点题可能有点生硬,溜了溜了。。。
今年复活节去肯尼亚旅游的时候,路况大部分都很差,颠簸得怀疑人生不说,沙尘能把头发都糊住。
然后某天的行程从内罗毕出发,终于上了一条像样的高速公路,黑人司机叔叔突然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好的super super highway,是你们中国出钱修的。
(泰国空姐,呃…可能叫空奶更合适)
2017年7月10日,报了旅行团,去泰国旅游。
当天晚上,在泰国普吉岛,我们后面的那辆大巴车翻了,两父子死亡,其他人不同程度轻伤。(那段路边有一个小房子,里面有投影仪放电影,据说是给“小鬼”看的。领队说这条路很奇怪,车祸非常多,后来请了法师来看,才搞出这个投影仪,所以现在车祸减少了很多。)
当时导游就说,让中国游客先坐其它车去酒店,其他游客到时候再找车。
后来去了曼谷,在去大皇宫之前,一个华裔导游在车上说,待会儿下车,会有很多反共分子、法轮功这些邪教发传单和书,你们不许接,如果你们接了,我就不让你们上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中国共产党那么好,你们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变得这么富裕,人民都能有钱出国旅游,我们都算是共产党间接养活的人。你们的政府比我们泰国好多了,我们还有打仗,医疗条件、社会基础设施都比不过你们。这么好的政府,你们还要去接这些反共的东西,太不像话了。
当时听完这些话我都想给他鼓掌了。顿时感觉我们国家好棒ヾ ^_^♪
在普吉岛的时候,最后一天导游带我们去购物,我这种穷学生当然不会买了,但也装模作样地在看。
在卖翡翠宝石这边,我看到了一款很漂亮的首饰,服务员问我要不要拿出来看看,我又装逼说拿出来看看吧,看完以后,店员问我意向,我瞟了一眼价格,五万多泰铢,当然买不起,于是很拽的说:“没带这么多泰铢,人民币倒是有。”
店员说:“我们可以兑换货币的,汇率按你们中国人民银行来算。”
这个逼装得很失败,于是说:“现在国内都用电子货币了。”
店员从柜台拿出二维码:“您选择微信还是支付宝?”
我:ಥ_ಥ
(゚Д゚)ノ
祖国真牛逼!!!
我们在曼谷的导游姓付,我们叫他P付。他是当年退往东南亚的国民党后裔。他用的手机就是中国制造。当时OPPO、vivo还很火的时候,在泰国机场、大街小巷都能看到OPPO、vivo的广告,有中国明星代言的也有泰国明星代言的,P付用的就是vivo,他说中国的手机非常好,他们这个导游圈子里用的都是中国手机,因为泰国有很多欧美人,我问他为什么不用苹果,他说一个是太贵,另一个中国手机不差的,他买vivo就像我们部分人买苹果一样,他是专门托人来中国帮他代购的。
在比利时交换一个学期,选了一门国际关系的课
第二节课讲的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老师上传在网上的课件是旧的版本,数据是2008年的。而上课时候老师自己用的课件刚刚更新,用的2018年数据。
这是门专门开给交换生的水课,我和大家一样,打开电脑里的ppt,然后低头玩手机。
忽然听到老师说了一句"China",我看了一眼自己的课件,在讲gdp,08年咱们排第三,再看看老师的屏幕,现在老二,这个我早知道了。遂继续玩手机。
没过多久又听到"China",这回在讲互联网,我对比了一下两份课件,零八年中国网民还只有八千万,去年已经七个多亿,毫无疑问的第一,诶,有点意思。
我接着往下听,发现每出来一张图,不论是有关科技,还是商业,还是发电量,专利申请,一对比两份课件,十年前在榜单上平平无奇,只能跟在韩国日本英国什么的后面混个第五第六的中国,十年后一定至少是稳稳的第二,甚至有些超过了美国。
我放下了手机,忽然意识到过去数十年间发生在祖国大地上的,被掩藏在茶米油盐的小日子里,被我们视为理所应当的变革,原来是如此复杂而深刻,宏伟而又壮丽
————————————————————
回国之后,我还是会常常想起上完这节课后的那个下午,我穿过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回宿舍,那时不过四点半,商业街里就已经挤满了刚下班的人们了。我继续向前走,身后的斜阳映照着老街上至少百年历史的红砖房,我不经意的一瞥,又看见两家餐厅,六点就打烊
我并不嫉妒他们悠哉的生活,毕竟,这也是他们的祖辈冒着生命危险远洋贸易,超负荷的血汗工厂做工,外加残酷剥削殖民地人民,"奋六世之余烈"积累出的财富。但要说我不羡慕,能甘心,也绝对不可能,而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也和我一样。
这些白人享受这种富足已经太久了,久到他们以为这一切是他们与生俱来,一如那条老街上的石头房子:已然矗立百年,似乎也将永远这么矗立下去。短短十年,它不曾察觉到时光在它身上留下的半点痕迹,正像这些承平日久的欧洲老爷们无法理解东方那个沉沦百年而又无比骄傲的民族,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力量。
我希望有一天,子孙后代们会带着我们的坚船利炮,去踢开他们的国门,惊醒白人的迷梦,告诉他们"大人,时代变了",我也坚信,那一天,就在不远的未来。
————————————————————
又到了九一八,当警报响起,我和许多同学们一起在广场上驻足。回想起当年曾听着警报仓皇逃命的百姓,和那些顶着侵略者枪林弹雨浴血奋战的先烈,我们幸福而感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