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君一直强调,写材料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一个组织只要做大了,必然需要独立的写材料部门,机关、国企、大型民企包括外企都是这样,不要老觉得写材料就是形式主义。
我们写材料,在战略上不能妄自菲薄,要有“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情怀;在战术上不能畏畏缩缩,要有“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自信。
为什么很多人写不好材料,就是因为在战略层面鄙视写材料,觉得写材料没啥意义;在战术层面又惧怕写材料,来活儿了只会干瞪眼。试问这样怎么可能写得好材料?
近日干货君重读清政府的最后一篇材料——《清帝退位诏书》,感触颇多,与各位老铁一起分享,让大家感受一下文字材料对现实世界的穿透力。
这个材料,全文不过300多字,但是要文采有文采,要内容有内容: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这篇材料好在哪里?干货君下面一一梳理:
1.“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看看这句话,写得多么伟光正。朕的大清虽然要亡了,但那是因为朕体恤万民,自愿放弃“尊荣”。就这么一句话,帝王家的面子保全下来了。
2.“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一“近”一“远”,排比不虚不空。特别是“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直接呼应“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中国传统理想,材料的高度一下子就上去了。我们写材料怎么拔高材料高度?跟着学学。
3.“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
大家可以细细琢磨这句话,重不重要?这是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大清虽然亡了,但中国没有亡,领土一寸都不能少,是像枫叶那么大的!西方列强和少数分子别想从中搞鬼捣乱。
4.“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这句话作为诏书的收尾句,非常妙。妙在哪里,妙就在妙在“岂不懿欤”这最后四个字,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这不是很好吗!”
南怀瑾《论语别裁》一书中说,清政府最后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怎么写?非常难写!
朕总不能像你们写材料一样,写一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建设国家而努力奋斗”吧。。。
作者不按套路出牌,用“岂不懿欤”四个字划上句号,明明是退位下台,却写得如此轻松惬意。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终结,“岂不懿欤”——“这不是很好吗”。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大手笔。
退位诏书这种千年一遇的材料任务,我们肯定是赶不上了。但不管我们是在部、省、市、县、乡哪一级写材料,不管我们是写大会报告这种大文章,还是写信息简报这种小豆腐块,我们在战略上都不能妄自菲薄,要有“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情怀;在战术上不能畏畏缩缩,要有“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自信。
如果我们能用上面这种状态写材料,“岂不懿欤”!
更多精彩点赞、关注、看我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