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 Hi-Fi 发烧圈有那么多人不愿意相信科学,而是相信自己的理论? 第1页

  

user avatar   homology-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是一个hifi商人之前,我只是一个理工科学生,我天真的以为胆机落伍,黑胶落伍,耳放无用,解码只需要看芯片,cd.和电脑没区别。直到有一天不小心买了个何庆华nfb28我才知道原来推开的耳机这么爽,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花了十几万,但后来毕业之后干脆就和合作喷一起自己研发音响功放。

我是一个理论物理的phd,我的知识背景最起码的是研究生水平的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知识,正是因为我崇尚科学我今天才不会傻乎乎的想当然以为thd代表信息量,曲线完全代表调音。最后说一句,50年代的单声道黑胶细节真的可怕!


user avatar   cao-xian-sheng-5-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朋友认为50元个500元的耳机基本没有区别,我相信对他来说,他说的实话. 但是,对其他人来讲,就不一定正确了.

就像一个抽烟十年的人,很容易分辨出30元以上的烟和10元以下的烟,虽然成本上没差多少.

爱吃奶茶的女生,可以分辨出不同品牌之间的口味细微差距,但对我来说,就都是甜的.


刚学琴的学生,应该听不出一把3万的Gibson和Epi之间的区别.

所以,我觉得,对这种强调主观体验的东西,品位是通过反复尝试来的,你尝试了很多品牌的耳机,音响,线材,就会知道这个并不是玄学.

当然,不排除有的人抽一辈子烟也分辨不出好坏.当然能分辨出来也不一定是好事


user avatar   rinniw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面说几点,针对某些缺乏听音经验喜欢臆测烧友的人,我要解释一个问题。

很多没有听音经验,看了某些文章就觉得自己很聪明烧友蠢爆了人基本上是这样想的

hifi圈子都是玄学,以线材为代表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骗局,烧友们只是被骗了不愿意承认而已


然而,不好意思,烧友比一般消费者难搞得多。

一般消费者去个耳机店,拿起个1more插耳机上,哇周杰伦代言,一戴,好听,买。

一般宅系非烧友消费者去个耳机店,拿起K701哇大手办,插耳机上,哦好听,买。

我去耳机店,和店长聊天打炮听一轮新品,听他说到买701那位,我怀疑地把它插到自己播放器上开高增益,一脸懵逼。聊完听完,拍拍屁股走人,不为耳机店带来半点收益。

哪个品牌出了新耳机,不在展会不在其他地方听过后根本不会买。

某些KOL吹得厉害,但是大家听完他说的新品都觉得他吃烂钱。

某些品牌出工程机,就是先放出来给大家挑刺的提意见的。例如说老人家初版山鹂和新版在低频上那不聋的都能听出的差异。

某些品牌参考了太多烧友的意见,出来的产品反而两极分化,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不喜欢。

某拥有目前最贵耳机的大品牌,他们出的塞子不是被人喷得要死?

某个解码耳放外型酷炫,但是烧友们实际听完还不是普遍差评?

一个展会基本能囊括hifi各种器材,如果照你所说,如果烧友都是笨蛋“被骗了不愿意承认”,那么他们应该是买东西只爱盲狙,对比任何东西对比不出区别,只相信大品牌的人。然而相反,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存在,hifi行业,特别是塞子才会在近年来快速腾飞,虽然整体环境荏苒不齐鱼龙混杂,但是几年前的的王者象征ie800、ie80已经因为不求改进而被将近淘汰,靠着个品牌撑腰苟延残喘,几年前万元级王者k3k3,现在也因为耳机行业的战力通胀而不断下滑。

烧友们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没人会蠢到会在展会听完一个号称超多单元实际上烂糊到爆的万元塞子后上当购买,除非那位听力受损得实在很厉害,但是不愿意承认以至于被钻了空子。

很搞笑,他们口中的“老烧”是他们臆测的,他们却拿臆测的人去攻击现实的人。

他们不知道水电火电那个是玩电源线的烧友拿来自己调侃的,以至于把这个老段子拿出来乱用到烦。

也不知道老烧也会玩EQ(玩得比某些自以为科学却只会看人文章跟着调EQ的人好)换耳机套(海绵套SF套C套凹点螺纹套小橘套不等,大中小三型号)耳机不好听直接放下而不是每个摊位都一定要花钱买,更不是无脑换高价线并觉得线材是一切。


 不管你们心中的“老烧”是怎样的人,我衷心拜托你们一件事。

  要觉得烧友傻烧友蠢烧友都被收智商税,没问题。但是可以正式参加一次展会,说出五个以上的该展会出现过的、你认为是智商税的器材的名字并说明理由吗?

  你理智,你比白痴烧友不容易被骗,那你应该实际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学到的理论的正确性,而不是一张嘴说别人被骗吧。



下面正文。


我认为恰恰相反。

强调现有科学,认为现在有的才存在,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不存在,才是真正的不相信科学。


hifi是一个需要物理学、声学、心理学、生物学、材料学等多种学科混合的,而这些的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不是说耳机腔体小比不了音箱,就可以不做耳机的声场了,而是要以科学的手段不断还原出来。

不是说数据差异小于百分之多少那就一定没影响,人耳公认能听出影响,为什么听感和数据存在差异,这个得去研究。


科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认为现在的成果就是一切,不往下钻研,这个是科学精神吗?


实践出真知。

我曾经觉得EQ是劣化音质——但是实际尝试过,好,某搭配加上某个EQ让我那五百元塞子出了五千听感——好,EQ有用。

我觉得换线没啥用——尝试过淘宝某牌子号称“升级线”的降级线,把我一个2k的塞子劣化成地摊货水平;又换过其它线后声音明显凝实——好,换线有用。

朋友买了个号称改善音质套电源线上的磁圈——套设备的电源线上,出来的声音不喜欢,套冰箱上的线上,声音有所改善——好,磁圈原来还真有改变

淘宝“电子黑洞”能改善声音?智商税吧——不买,但是看到网上拆开的图片,电子黑洞实际上是用一号电池做的接地——有科学依据,但是还是骗钱

CD音质都是一样的——自己用电脑自带光驱抓完后杀上朋友家抓轨,两个wav用他的设备盲听(我个人反对盲听,因为盲听在不控制变量下没用,但是这个CD我自己听过上百次),他用高价CD机抓出来的更好听——CD机对抓轨出来的文件有影响

推力没用——这点我信都不信,随便拿个re2000插手机和插大推力播放器上同样响度的声音本来就完全不同


于是我想问一个问题,在知乎上口口声声说别人是玄学,张口闭口就是数据的某些大V的支持者,有多少是真正尝试过而不是只靠一张嘴的?

我跟人说过,玩hifi要科学精神那也得是实践去多听耳机

他和我说目前动不动这个智商税那个奸商我为啥要被骗

那问题来了有展会有聚会有耳机店有押金试听为啥不听为啥不盲狙为啥不做尝试?连设备都没听过,心中连个坐标系都没有,那要所谓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假如因为个人原因,甲对低频感知弱,乙对高频感知弱,你拿一个所谓的“正确的声音”去跟他们说只有这个才对其它都玄学,那甲和乙自身得到的体验反而不是完整的,这是科学精神吗?


顺便说句题外话,有人支持线材无用论很大的一个理由就是除了亚洲没人这样玩……但是我朋友的朋友正是因为这个理由,现在跑去国外开拓线材市场去了


然后看到个很有趣的晃头理论,我大概理解是这样的,有异议麻烦指正。

你买了个音箱,他摆放位置不同,出来的声音不同;你在这个音箱走动,那听到的声音也不同,晃晃头也会有很大差别。这个改变比换线带来的改变大太多了,所以做其它改变那没啥用。

那我如此类推,你面前有一个美女,你在她11点钟方向和在她1点钟方向观察到的是不同的,差别很大,你拍个照片然后给电脑做对比那差别大了去了,所以她今天化妆用的什么色号的唇膏没啥意义。

你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差异放在一起说啊朋友……


user avatar   blueak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通过我接触的发烧友看来,这属于一种小圈子的认同加上自我催眠,比如这个圈子那位资深人士说了这个器材如何如何,另外的人即使没有听到相关的感受往往也会附和,皇帝的新衣就这么出来了。另外一点就是很多发烧友通过音响器材放古典音乐的时候往往认为这已经进入了艺术的范畴,而艺术是无法量化的,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不管录音还是放音的设备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都是可以量化的。

我在给录音棚进行调音台投标的时候描述的都必须是功能,失真度,信噪比等量化的指标,不可能跟甲方说”这个调音台是英国的,高音纤细,中音醇厚,低音沉稳有力,力道十足“,比美国声要细腻多了,我要这么说了甲方一定会用Meyer Sound HD-1监听音箱砸在我的头上,为什么用监听音箱砸我呢,因为AVID台子太大,甲方一个人举不起来..

另外我看到这个话题下的一些说法,耳机换线后如何如何,我很奇怪这些玩家在讨论耳机换线的基础上就没有一个注意到话筒的,作为这个行业的工程人员我可以列一个最小录音系统,话筒---调音台---监听系统(耳机、音箱),我们把中间话放什么的乱七八糟的设备都省略掉,这个时候最关心的难到不是话筒到调音台的连接线么?不是更需要关心话筒是什么牌子的么?这是你能听到的最终产品的第一环节呀,你们连这都不关心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发烧友?作为声能转换第一环节的换能器都不选择不注重也好意思说自己是发烧友?

要我说那一类耳朵灵敏到这个地步的朋友听歌手的录音起码要用Neumann U 87的话筒,你要用SHURE KSMS32那简直是坏耳朵,你要是用的是老鹰演唱会那种动圈话筒简直就不能听,话筒的线材起步必需是线圣、Van Den Hul、MIT之流,至于说CANARE、BELDEN之类录音室工程常用的线材那是什么东西。

但是你听到的往往是这些基础的设备制作出的音乐产品,没有那个录音师到一个棚子说,你把所有的线材换成****,否则录不了........

另外居然有人看不懂关于话筒和线材一段是讽刺的么!


user avatar   hama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真的没办法。

作为一个木耳hifi黑,我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别人都傻,花钱听不到声。因为这东西没法比较。我听不出来,不见得别人听不出来。在没有规范和比较的情况下,个人主观感受,潜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就会发挥作用。最标准的就是从众效应。还有一个,就是你买东西之前和之后,对这个商品的态度会不同。这个效应的名称我忘了。类似的效应可以放在hifi行业的还很多。

至于我为什么没有在从众效应中一直hi下去,作为持证的心理咨询师,我知道理由。跟个人悲催的成长经历有关,不方便说。买了几个耳机以后真的是较真,然后觉得很多评测都是胡扯。然后......要么我木耳,要么就是大多数人都迷在里面,我独醒。

真没多少hifi玩家是真的理性的。事实上,除非是专业人士,不然一个理性的人会花那么多钱买一堆喇叭么?包括我自己,虽然只玩过点低端货。但其实真的挺傻的了。这个钱随便旅个游,玩玩vr,或者投点别的兴趣不好么?

事实上我玩摄影花的钱比玩耳机多得多。但不管怎么玄学。同一个人,同一个显示器,两张照片同时打开,百分百放大。这东西终究能眼见为实的。为了一丁点锐度或者德味儿之类的花了大笔钱也许不值,但那个东西的确在那摆着,放大看看边角都是有的。

耳机这东西......你没办法两个耳朵分别听两款耳机。放下一个,再戴上一个。上次什么声其实记不清的。你只是觉得自己能记得而已。这时候,潜意识就可以肆意妄为了。

其实所有发烧友都是不理性的,但这个没有对错只说。还有几十万搓珠子的呢,个人有个人的乐趣儿。只是hifi这个太坑了。一点规范都没有,一人一对耳朵,比都没法比。

至于电线和量子贴纸......中国本科率好像才4%,还有人买葫芦娃呢。

麦大和鬼大都凑齐了。看看他们回答的吧。人家是学过,而且手里有能做测试的家伙的。跟那些“耳朵收货”的不是一回事。也是我接触hifi以来仅信的两个人......


user avatar   jia-ming-z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以看看王小波的《青铜时代》,虽然王小波不在了,但是也算是现代的文学作品吧。




  

相关话题

  心理学是一门「无用之学」吗? 
  相比于饺子,为什么刚出锅的油条不是那么热不烫嘴? 
  为什么学习时比玩时困? 能改变这种状况么? 
  你有过对某样东西十分的渴望但却没有真正得到过的经历吗? 
  如何评价文章《对不起,因为我出国留学,害得你家破人亡》? 
  拜亚动力DT990pro该如何使用才好听? 
  为什么猜测别人动机不是个好习惯? 
  那个做心理暗示实验,然后被木头烫伤的女人到底怎么回事? 
  为什么我们会更喜欢得不到的人? 
  一个人要是拥有完美犯罪的能力,就会一直犯罪吗? 

前一个讨论
要给宝宝学习《量子物理学》方面的知识么?
下一个讨论
孩子的梦想是成为天文学家,怎样帮助他去接近梦想?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