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还是有的,而且有时是质的进步或者说是一瞬间的。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这里借用Sean Olive几年前的演讲(大意):耳机越来越流行,但是在过去几年内,或者说过去几十年内,对于耳机本身的频率响应到底该设计成什么样子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公开的研究。
事实真的就是这样,过去的几种耳机目标曲线,自由场曲线与扩散场曲线等,不论是在声学原理、主观评价甚至是逻辑上都并不是合理的。
一个基本的逻辑是,如果一个音箱+房间的系统有着很好的声音表现,那么把耳机的声音(音质音色)做成类似的声音也应该有很好的表现。
这其实折射出两个深层次的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置信,但事实却是如此。声学本身是一个很大范畴的学科,有很多非常细分和冷门的领域,有些事情只有真的经历过才了解,有些事情只有高人点播才能参透,如果没有经历过不论多久都很难领悟。很遗憾,有些东西是很难有条件去接触的。这种现象我两年前最开始的文章就提到过。不只是耳机行业,甚至整个行业也没有多少人懂和有条件去了解小房间声学以及到底如何搭建和调试相对标准的回放系统。
就我个人而言,我所了解和掌握的声学也只是特定的方向和领域。例如单元的技术我就不是很了解,我也不想了解太多,因为我不是做单元的,我也不想做单元。。。我只需要了解我工作需要的单元知识即可,或者更直白的说我只需要知道如何评价和选择单元即可。至于一些单元设计的细节问题,音圈材料、胶水型号、折环厚度、散热设计之类的问题,我并没有太多兴趣去钻研。。。
这里再次“科普”一下,狭义上或者专业上而言,声学与电声是两个领域。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光学和光电也是两个领域,或者说镜头和CMOS是两个领域,我想这个很多人都能理解。
压缩驱动单元算是号角音箱的核心技术之一。
号角固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号角也有一些劣势。例如号角本身相当于一个带通滤波器,有时会限制单元的高频延展。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往的JBL号角音箱,很多要加单独的超高音补偿高频延展不足的问题。
而如果一款压缩高音做到了高频延展不错,那么通常这款压缩高音的下潜就没法做到很低,也就无法和一些15寸的大喇叭搭配,只能做成5寸、8寸之类的小音箱。例如JBL708、705等。
D2单元的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的同时解决了号角的下潜与高频延展的问题。才使得15寸低音单元与号角高音的二分频系统成为可能,并且保证了号角各个频段的优秀表现。(当然,新的号角本身设计也功不可没)
号角作为最早的音箱形式之一,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直到2012年才有相对完善解决方法,然而还是独家的。因为双环形振膜压缩驱动单元技术是专利技术。
技术的进步有时是一瞬间的,但是行业的进步却是缓慢的,阻力在于人而不是技术本身。这里说的人不只是行业内的技术研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也包括行业外的例如产品的用户也就是发烧友以及音频评论家之类的。
例如Floyd Toole博士的音箱频响曲线与心理声学研究,并不是什么新闻。上个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直到30后才成为美国国家标准,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才慢慢被业内一些人了解和接受并达成一定的共识。
而不论是Sean Olive还是Floyd Toole的研究,都发现非线性失真对于音箱声音感知并不是主要因素,甚至Wolfgang Klippel的实验中“声音感知与非线性失真无关”。
而很多发烧友甚至很多声学从业者依旧认为非线性失真很重要。诚然,如果非线性失真高于一定的值确实会影响听感,但是对于2020年的今天,通常家用HiFi音箱非线性失真在正常的音量下是比较小的。
这其实依旧折射出那两个问题,不懂声学原理和听音。哪怕测试过自己能够听到多少非线性失真,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典型的非线性失真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我们把时间尺度进一步放大到真个音频行业的发展历史。声学尤其是心理声学的进步还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百年人们知道了TS参数,有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知道了音箱的感知与客观参数的关系,有了相对完善的测试系统。
但是对于Marketing或者说是忽悠的套路,这些年没什么实际进步,一百年前的人就被Marketing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一百年之后的今天一些发烧友还是被这样忽悠。甚至营销话术都没怎么变过。
不过如果我是消费者,真要是被爱迪生忽悠了我也认了,毕竟发明大王。但是被一些不怎么懂声学也不怎么懂听音,纯粹靠话术忽悠的营销人员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并且信以为真以为事情就是如此,还是有一点羞耻的。。。
事故已经定则了,说明已经过了执法机关了,这时候还扯个屁?
如果事故定则你没有责任,那你咋办都可以,别说三不一没有了,你全部都没有都行。
如果事故定则你有责任的话,你三不一没有只能让执法机关认为你在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