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电磁炮有如下几个瓶颈
①开炮需要瞬间消耗大量电能,也就是说你得有个这么大的电容。假设电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转化率为50%,达到32MJ炮口动能需要多大的电容?所以有短距离交战需求的小型舰艇没法装,而大型舰艇也很难高频率发射将它作为防空手段使用,发电功率都跟不上,电容和舰艇上的电磁环境兼容性也是问题。
②弹头作战效能问题,即使是电磁炮,也只能打出200km,我拿战斧不就能行了?电磁炮炮弹飞行速度快,并且难以制导,实际使用起来不会比现在的陆军先进自行火炮更精准。
③归根结底是不需要,电磁炮能做的无非是打击岸上设施,固定靶,这些东西压根活不到你船开过来用电磁炮打,我用战斗机去丢铁炸弹也是一样的效果啊,或者我用战斧不行么,要是搁中国,我把远火塞到船上不好么?电磁炮没有可见的不可替代性。
那有的小朋友就要问了,那电磁炮到底有啥好处呢?
答,炮口动能是真的非常非常大!!!炮弹动能!炮弹动能有什么好处?!
打硬目标。
可是海军打什么硬目标呢?打水泥工事我丢钻地弹头就好了
所以目前电磁炮真正有用的地方是坦克炮!
但是!!!什么坦克也装不上这么大这么吃电的逼玩意!!!
最后,电磁炮真的不适合目前的战争形势,没有战舰直线对轰的,也许以后上太空了,太阳系争霸战的时候会需要电磁炮吧,毕竟太空中没有消耗动能的空气,而且都打太空战了电能应该不是问题了。
biubiubiu
美国的电磁炮原本的设计指标就是炮口动能64MJ,然并卵,这个炮口动能下炮弹的加速度是目前人类的电子器件根本无法承受的。换言之,如果你非要用这样的炮口动能打,那打出去的炮弹只能是个没有制导没有引信的大铁疙瘩。两百公里外拿个大铁疙瘩拍人,你说除了打固定目标还能打什么?。。。所以美国人后来才把炮口动能的指标降低到了32MJ,也就是朱母上原定要装的那一门。就算这样,炮弹的加速度也超过了30000G,也已经是美国人电子器件的极限了。
所以可以明确的说,如果是题主设想的64MJ的电磁炮,那杀伤力非常堪忧。虽然射程远初速高,但打出去的就是一个没有制导手段的铁疙瘩。用于对固定目标的轰炸是没问题的,打移动目标是不要想了。花几百亿研发一条新时代的火炮战列舰,不嫌亏的慌吗?
3.22 更新
发明洗衣粉的人要自食其果了,如果灯塔国掉入洗衣粉的泥潭里,灯塔国的军事力量一定会作为最后一张底牌打出来。而且以太阳王的尿性,大概率上来就梭哈,全部身家压上,赌你不敢现在玩地球重启游戏。
把过剩的钢铁水泥产能和急需继续扩大市场人工智能,高能激光,电磁发射,电磁弹射高速无人机,动能拦截等高技术结合进行新的基于计算能力的长城建设和重要城市筑垒。远期真正实现必要时刻,关起门来看世界,全球终极核战我照样可以当观众的能力。近期哪怕通过有技巧的吹牛,遏制对方的可能要挟。甚至用我们基建版的星球大战计划有意把美国拖入军备竞赛,实现拖垮拖死敌人。
9.12 更新
铁锤Bolton 被炒。现在的代理者以前是研究这个的:
修一批装电磁炮的要塞,吹niu bi 可以拦截各种弹头。有时候是不是真管用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哪怕只是在敌人内部进行策略讨论的时候,形成干扰,可能就达成了战略目的。尽管终极极限施压不一定会出现,但一定不能等出现了终极极限施压的时候再去想应对的办法。
8.15 更新
如果几年后,里边的阿富汗换成东方某大国,一千万换成10亿人,你真的觉得一点可能性没有吗?当你的对手自认为自己的核武器拥有足够数量质量优势,而且顶在韩国的萨德和前沿部署的宙斯盾舰能拦第一波,阿拉斯加和本土NMD能拦第二波,大城市爱国者3能拦第三波。在你的核潜艇反击手段真正完全成熟前,进行赌球运的极限施压,真的不可能吗?
这几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不可能变成现实了。我们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但不能决定敌人的智商。如果敌人就是要在自认为还有最后优势的关口来一把豪赌,不惜压上地球的命运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你能怎么办那?怂还是不怂?如果选择不退,那么靠什么来让敌人知道你一定会选择不怂那?大量增加核武器数量,用数量确保相互摧毁,这是俄罗斯套路,简单粗暴但有效。但这个行为本身,有可能就会加快对方的终极要挟提前到来,而且成本高昂。在国际舆论上,也是属于不得人心。
另一种策略,应该就是高筑墙,广积粮。中国只需要基本保证中国核心基本盘区域人口和生产力的生存。我们就基本可以无视外界的一切风雨变化。而高筑墙,有时候不一定是这个墙一定就多么强大真的能防御住一切敌人。只要这个墙能让敌人放弃军事冒险的念头,让敌人感觉自己的第一波突击如果硬钢防御墙,很可能会大部分损失掉,无法一波推掉对手。就可能让敌人放弃进行终极讹诈,和最终极限施压。不得不采用和平的手段应对中国的崛起。星球大战计划即使到现在,都不成熟,但这个计划某种程度上拖垮了苏联,这就是一个好计划。一个性价比极高的计划。
实际中国在南海已经搞了好几年的筑墙计划了。其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尽管中国不承认,但50年实际管辖这个事情兔子应该还是在意的。而使用军事手段的代价高昂,这个造岛就成了一个性价比极高的手段。通过造岛,确保了9段线内其他各国都不可能形成50年事实占领。而美国最终在16年,还是没有敢打第一枪来通过武力来搞强拆。然后菲律宾很快转向。实际上,由于中国通过造岛开始事实控制南海,日本基本国策和战略也开始了转向。刚刚发布的新闻,俄罗斯在5G上优先选择了中国和日本使用的频段.
在美国封杀华为,意图扶持三星5G替代的时候,日本对韩国的出口管制,实际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而如果我们认真的复盘分析一下,菲律宾,日本的战略转变,显然最关键的是因为中国在南海进行的大规模造岛建设。 所以,有的时候,有些钱花的值不值,是要全面的看的。当年天涯好像是位对岸网友最先提出南海填岛的时候,也是被喷成狗。
好了回到电磁炮本身。
由于中国已经实现了海基电磁炮的装舰实验,显然马院士团队搞出来的这个东西肯定不是吃素的。必然有大大压过传统火炮的好处和更符合未来海战需求才会搞上舰实验。参考100年前海防要塞炮相对键盘炮的优势。实际能上军舰的电磁炮,如果采取要塞化固定部署,其性能指标可以实现大幅度甚至是指数级别的提升。 大质量弹丸(1公斤-1吨)这种级别实现20公里初速,这还是1992年的书。当然这论文里讨论的是航天载荷发射。
至于供能,储能,由于是固定要塞,必然可以连接主干供电线路。而且可以开发高效的储能手段。在前期如果不成熟,直接和抽水蓄能电站一类建一起也行。而且大量建设这种东西并入电网,对新能源发电极度友好。可以让风能,太阳能的多余电力储存进这种超级电池(陆基的可以搞超级大,几百吨都不care)或者直接用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如果敌人采取特工破坏方式破坏供电线路,抽水蓄能电站和自身电池蓄电能保证初期关键的交战。
发射一枚电磁炮和火炮相比,所需能量小得多,也许只需要一座教学楼一天的用电量。计算表明,用电磁炮发射一个1000吨的宇宙飞船,让它逃离太阳的引力,速度达到每秒11.2千米,所需要的能量仅相当于一个发电站1~2分钟发出的电能。比现在的方法不知要节省多少倍。
一个困难的问题是,发射时要求的功率很大。也就是说必须在一瞬间把这些能量释放出来。在发射电磁炮的时候,大约需要上百万安培的电流,输出百万千瓦的功率。所以,技术上最困难的是如何在一瞬间产生上百万安培的强大电流。这是电磁炮研究的焦点。
有的说法是因为电磁力转换的效率极高,所以发射同样的载荷,电磁消耗的能量实际极低。按上边说法,几百吨铅酸电池储存的电能,足够发射数百枚初速几公里的百公斤级制导电磁炮弹。技术难度在于实现大电流。
而中国舰用电磁炮已经可以接近成熟,显然陆基在重量,体积上近乎可以无限放宽限制。从技术角度讲,一个100*100米级别的拥有10米厚混凝土城墙防护的要塞,应该足可以部署开10艘055级别的防空火力。部署多门大中小口径电磁炮。
实际美国现在就在建设部署这种东西。比如这是罗马尼亚部署的陆基宙斯盾系统,其本质上就是一个陆基永备防空要塞。把军舰上的东西都搬到了陆地,反导能力更强,而部署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幅度降低。
也就是说,最看重海军和机动的美军。在前沿部署的时候,也采用了陆基宙斯盾这种看似很low的方式。你觉得陆基宙斯盾系统能顶住俄罗斯的巡航导弹和特工渗透的破坏马?应该顶不住,但是,有的时候,迫使你先去搞掉这个东西而不是其他,就是军事上的巨大胜利。
对中国来说,假设一个要塞因为能量武器的加持,加上周边部署各种常规防空武器。通过建设高塔进行低空补盲,一个要塞能保证对50公里半径的各种飞行物 (飞机,中程弹道导弹,低空巡航导弹,隐身飞机,防区外发射的巡航蛋等的)能够实现完全探测和高概率拦截和对抗对方饱和攻击。那么只需要如上图,55个这种要塞连成的线,就可以保护中国大多数人口和生产力区域的安全性。西部和东北在大中城市单独修建,多20来个就可以了,东部,南部各省省会,关键区域再修20来个。100个左右的这种防空要塞,就足以让对方对自己采取先发制人和终极讹诈的效果大幅存疑了。
而如果一个要塞工程成本5亿,装备成本10亿, 大概1500亿就可以实现主要国土的铁壁防空。这估计和南海造岛的成本也差不多。实际部署的电磁炮真有多厉害不一定多重要。让敌人摸不准,不敢把10几架b2, 4艘巡航导弹核潜艇,未来新开发的中程导弹,或者几百架F35和能一波用出去的几百颗核弹头作为赌注来给你赌就可以了。
这些要塞甚至可以大摇大摆的就放在那,吹的电磁炮上打星星下打飞鸟(实际因为电磁原理,大型电磁炮还真可以这样)。配合激光武器,常规防空导弹高炮一类。哪怕是15亿修一个硬钉子,逼着敌人必须先拔,在军事上都是绝对划算的买卖。如果世界和平稳定,这些东西也不白修,陆基要塞的维护使用成本比机动式和海基低的多的多。而且对日,韩,朝,越,印,包括海峡对面,这些东西也会长期有用。
而随着技术成熟,从山体里垂直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巨型电磁炮,可以把几顿重的单级火箭载荷以几公里的初速扔上天,然后火箭在高空再点火把小型卫星一类载荷直接送到近地轨道。这样,运人和精密元件用运载火箭。90%以上的其他载荷比如补给品,水,粮食,电池板,非精密零件都可以用这种电磁炮加火箭的方式打到近地轨道的大型组装空间站。空间站由于有低成本补给可以在太空组装巨型太阳能电池。然后用电能直接电解水为液氢液氧做燃料补给。可以在太空直接给卫星增加电池,更换部件,加注燃料。
在航天领域,实现低成本运营和技术碾压。最终,可以在太空直接用弹射火箭运输的原料直接组装生产太阳系航行飞船。直接捕获牵引资源类小行星到地月拉格朗日点,实现太空物资的自己自足。最终不在需要地球高成本的脱离引力的大部分补给,巨型太阳能电站有足够能源实现对捕获含水彗星的水的电解。直接冶炼需要矿物,直接在太空进行粮食生产 。实现人类走遍太阳系的第一步。 未来的登陆火星一类,航天员用普通推力火箭到近地轨道就行。然后从空间站用飞船转移到拉格朗日点生产基地,从那直接乘坐在太空生产的加注了巨量液氢液氧的飞船去火星就可以了。
原回答:
-------------------
现在就可以,放在地面固定要塞里。按兔子都能上舰测试了,搞要塞版电磁炮肯定可以。
实际电磁炮,激光这类能量武器,最先就应该在要塞里部署迭代升级。雷达等各种探测和武器有限射程现在都已经很远了。固定式要塞可以拥有近乎无限的空间电力和探测仪器尺寸。可以对半径几百公里各种飞行器进行杀伤。对中国而言,保证人口密集的一二百万平方公里区域人口和生产力生存,就什么都不怕。
沿海搞几十个分布式要塞,每个要塞几门电磁炮,几个激光器,一二百颗射程百十公里的要塞防空导弹。再弄上几门近防炮,修上几米厚的加强混凝土,衬上半米厚的普通钢板,一个这种要塞估计能和一百架f35硬刚。关键是这种要塞单工程造价估计1.2个亿就搞定了。
对方打掉肯定能打掉,但第一波攻击必须打要塞。本来50枚战斧可能炸掉30架j20,能打掉几百亿。现在必须先去啃10米厚的混凝土和钢板。而且随着技术升级,部分要塞的导弹,激光,电磁炮可以拦截洲际蛋弹头。沿海几十个要塞,西南沿线几十个。燕山,太行,巫山,南岭几十个。各个省会和大城市1.2个。有个1.2百个这种发挥固定要塞能量,探测,和计算能力优势,中国核心基本盘可能就不怕你各种攻击了。
能用混凝土解决的,就用混凝土。沿海延边修上几百个几百米高的低空探测塔。你飞机,隐身飞机,巡航导弹,直升机什么的。不管你来什么,几十公里外的要塞电磁炮就把几百公斤大弹头通过上百米长的电磁轨道加速扔过来了。在高塔指引和弹头自身探测协同下。管你来的啥,电磁炮扔出的大炮弹都能给你炸下来。
至于高空的,更好打。这种要塞就是摆在那里让你看到的,你即使使用核武器,由于要塞自身拦截能力极强,你可能扔20颗核弹都全被拦了。实际由于飞机导弹现在越来越贵,大型要塞加电磁激光能量武器,对抗空中力量。在计算能力,探测和电子战能力优势下,有可能取得马克沁对步兵一样的绝对防御战术和成本优势。
二战时代,大和对一架小飞机的观测也基本依靠人眼。几十架飞机就能轻松搞死大和。而现代,雷达观测能力距离大大增加。而更重要的是,大型要塞可以部署计算能力超强的超级计算机,而飞机无论如何不可能有压倒地面要塞的计算能力。而像超低空突防,最简单的就是隔几十公里修个一二百米探测塔,专门捕捉低空目标。搞几条这种线之后,一二百公里外有低空飞机巡航蛋也立马能知道。现在的ai算法,各种探测器,实际从海里,陆地上低成本部署大量这种探测探测塔一点不难。
在要塞能够极远距离发现各种飞行物后,要塞的能量,计算优势就可以极大发挥。实际在战机越来越昂贵,飞行训练和维护都成本高昂的时代。廉价能量堡垒式防空,可能反而会效果出奇的好。
8.19 更新
评论里不少提马奇诺的。实际马奇诺就是根据一战经验搞的。在技术有比较快改变的时代,越是基于之前成功的经验来制定基础战略战术,往往在真正大战里扑的越快。即使是技术提升比较慢的时代,对海军这种操作经验要求高的军种,追赶者一般也会倒在接近达到领先者规模的前夜。因为领先者基本不会坐视你依靠规模反超甚至形成压倒性优势,一定会在自身规模经验还占优势的时候来搞你一下。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已经是400多年前的事了,而英国取胜除了有大量海盗积累丰富实战经验外,关键还是船底的全面附铜实现了机动优势。属于技术突破带来的挑战者胜利。从那以后,海军体系400来年,老二一直无法通过作战击败老大,应该是海军战舰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团队磨合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长期磨合的老鸟即使装备差点,吊打刚玩了几年的新手还是常态。就像二战里大英在地中海的老战列舰吊打意大利的新锐战列舰。
所以老二想要把老大挤下桌子上位,不动点脑子,走常规路线,一般都不行的。在军事上,攻击和防御的优势也是来回转换的。不少人一提要塞就想起了马奇诺直摇头,实际上,即使事闪电战,大规模歼灭战为主体的二战,要塞起的作用也极大。比如,苏联,某种意义上,苏联能打赢德国,就是靠的一南一北2个大规模要塞群的坚持。
塞瓦斯托波尔, 以上边图里的高尔基1,2号大炮台为核心,整个城市某种意义就是一个巨型要塞。德国军队在曼施坦因带领下从41年秋天开始往这里进攻,一直打到42年秋天才拿下这里。虽然塞瓦斯托波尔最终失守,但德军大量军队被拖在苏德战线的最南边接近一年。而且为了攻下这个要塞,德军必须补给海量的炮弹甚至最终使用1500人来组装古斯塔夫巨炮。大量的运输和补给能力被用来死磕苏联的要塞防御体系。
在北边也是一样,所向披靡的德军机动部队。在热刀切黄油一样的突击到列宁格勒的时候。被列宁格勒海防要塞的大炮轰成了渣渣。进入要塞射程的坦克最后都被大口径重炮炸成了零件。后来德军围困列宁格勒接近3年,但始终不能进入海防要塞的大炮射程之内。
在1941年秋天,德军无法拔掉一南一北这2个依托要塞的钉子。而某种意义上,苏联也是因为这2个要塞,才支撑过了战争初期的颓势,最终打赢。
天朝和苏联因为宣传的需要,很多时候都是强调苏军的勇敢,自然条件等。实际上,苏联的这南北2个要塞群,起的作用在41年秋天比100万苏联红军作用还要大。擅长闪击战的德军面对这2个战略支点,不得不长时间在要塞的坚城之后硬磕。
而从进攻和防御的优势转换上讲,大部分时间攻防都是平衡的。从战车时代到骑兵时代,机动部队野战占优势,但坚固城墙,长城这种仍然能相当程度抵消机动部队的优势。到火器时代,火枪和棱堡也长时间相对发展。在海军装备上,整个铁甲舰时代,实际贯穿的就是看谁的防御更强,日德兰海战中,德军战巡更强的防护取得战术优势,而英军皮厚的战列舰取得战略优势。攻防防御从历史长周期看,短期可能攻或者防有优势,长期一定是均衡的。
从内燃机时代和航母时代,机动攻击对防御似乎获得了绝对优势。但这应该只是技术发展路线上的短期波动。机动的坦克拥有比防御方更强的火力和防护,飞行的飞机和大和战列舰上的高炮一样主要靠目视来进行相互攻击。这种攻击方的绝对优势,应该随着计算能力,探测能力和物联网能力的加强,重新走向攻防平衡。
防御一方之前不能压制住进攻方,因为攻击和探测手段都相近,而攻击方拥有集中兵力优势。但比如在一战时代,马克沁机枪比较笨重,难以快速机动,但在堑壕防御中,马克沁机枪火力相对拉大栓的步兵强大太多,直接导致了一战的谁进攻谁死。100个冲锋步兵,面对一挺马克沁机枪,也可能是有去无回。这就是防御一方获得压倒火力优势后,对战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的骑兵冲锋,拿破仑开始的炮骑战术,攻击占优变成了防御占优。
而现在,超级计算机,各种新型传感器和AI算法,可以让地面要塞直接获得数以万计的各种传感器的数据,然后直接用AI算法定位来袭导弹,炮弹,巡航蛋等的位置。即使使用传统防空导弹,高炮,因为更强大的侦测和导引能力,要塞也能比机动防空体系发挥出强大的多的火力密度。用拦截能力直接拦截掉对方的各种攻击,以现有成熟技术实际也是可能的了。以色列铁穹天天拿导弹拦截火箭弹,迫击炮弹。而如果加持了电磁炮,激光等能量武器。一个低成本陆基防空要塞,完全可以发挥出几个S400营的拦截能力。
主席曾言,帝王带兵者,第一李世民。李世民进攻很牛,但最难的是他的防守也非常强,很多李世民的经典战役,就是敌人攻不破他的防线,被耗到合适的时机一波反杀。核武器时代,高成本空军,导弹时代,进攻的绝对优势时代,应该随着信息处理能力,ai算法和能量武器的结合开始向攻守平衡甚至防守压倒进攻的反向反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