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国花卉协会推荐牡丹为唯一国花?你心目中的国花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03年,慈禧钦定牡丹为清朝国花。

那么历朝历代,国花分别是什么呢?

难道真的是韭花吗?

如果让历朝历代的文人投票选择,那么得出的结果是:

先秦国花为兰花。两汉国花为兰花。魏晋国花为兰花。两朝国花为兰花。大唐国花为荷花。

宋朝国花为梅花。元朝国花为梅花。明朝国花为桃花。清朝国花为荷花。近现国花为梅花。

——根据各个朝代诗词对花卉的吟咏排名所得结论。

以南北朝为分水岭,前期绝对主宰地位的是兰花,后期具有相对优势的是梅花。

其中,兰花当选四次国花,梅花当选三次国花,荷花当选两次国花,一次为国花的是桃花。

以下是关于古人花卉入诗词的具体统计和分析:

这是一个诗词比较全的网站,其中梅检索出52354条信息。词条包含,花卉、木本、果实,由于不可能每个诗句都去甄别是否吟咏的都是花卉,故而整体检索。虽然腊梅也有占有梅的词条,但根据我的甄别,腊梅词条不足一千,只是梅的零头。

兰花,33992条信息。虽然有木兰、玉兰等等占用词条,但相对来说,占用比例很低。

竹,58371条,虽然竹子也会开花,但古人吟咏对象并不是竹花。单纯吟咏竹花预估只有1000条不到。(纯竹花词条100左右)

菊,17798条。

荷,16262条。

莲,16585条。

芙蓉,9173。虽然木芙蓉也被称为芙蓉花,但相关的诗词,最多只能追溯到隋唐。也就是说,木芙蓉成为芙蓉,是在隋唐之后。之前芙蓉都是指荷花。而唐宋诗词,芙蓉往往也是荷花。提到木芙蓉的时候,往往特指木芙蓉或者木莲。所以,芙蓉词条下,绝大部分都是荷花。

莲、荷、芙蓉,是荷花的三大名称,三个词条,累计41697条,即便不是所有都指荷花,有所折扣,但至少也有近4万条。

虽然三大词条在同一首诗词内,有所重复。但实际其它,诸如梅兰竹菊也是检索的全诗,同样会有诗句重复。

虽然其它花卉也有各种各样的别称,但其它别称所占比例低很多。

桂,19644条。

桃,31597条,虽然有果实和树木加成比较大,为了和其它花卉处在较为公平的的竞争,折算70%,保守估计,至少也得20000条左右。(单独检索“桃花”为10000左右。之所以不采用,是因为“桃”里面,必然存在桃花,会少算。不过,折算比例,却是以此为参考。以下蔷薇科果实类花卉,折算比例,也是以此逻辑。)

杏,7800条。因果实加成,折算70%,保守估计5000条。(杏花检索3000条左右)

李,73072条。但由于李,绝大部分都是指代木本和果实,故而折算5%,最多3500条左右。(李花,单独检索只有500条左右。)

梨,5962条。也有梨树和果实的加成也比较大,折算70%,保守估计3500条左右。(梨花单独检索,近2700条。)

海棠,3908条。

牡丹,3355条。

芍药,1571条。

茶,13039条。但实际主要指茶,而不是茶花。折算10%,1300条作用。(单独检索茶花,150条。山茶词条500左右,但并不都指茶花。)

木兰,1425条。

樱,2356条。但樱桃和樱花都共用这个词条。保守估计,1000多条。

水仙,1404条。

蔷薇,1040条。由于月季和玫瑰词条并不多,故而检索了蔷薇词条。

含笑,769条。

紫薇,843条。

茉莉,532条。


综上,词条上万的有:梅、兰、竹、菊、荷、桂、桃、李、茶。其中竹、李、茶加成过大,真实花卉入诗词的,都大大低于一万。

根据折算后的词条,入万的排名为:梅、荷、兰、桃、桂、菊。

3000以上的有:杏、李、梨、海棠、牡丹。

杏花和海棠领先,李、梨,以及牡丹,应该处在同一级别。

1000到3000的有:芍药、茶花、木兰、樱花、水仙、蔷薇、竹花。

1000以下的有:含笑、紫薇、茉莉。

总排名为:梅、荷、兰、桃、桂、菊、杏花、海棠、牡丹、梨花、李花、芍药、木兰、水仙、樱花、茶花、蔷薇、竹花、紫薇、含笑、茉莉。

再根据每个朝代的诗词数据来看看各个朝代的国花:

梅:

荷:

兰:

桃:

桂:

菊:

杏:

海棠:

牡丹:

如果根据各个朝代的优势花卉来看:

先秦国花为兰花,其次为荷花、桂花,以及并列的桃花梅花。

两汉国花为兰花,并且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次的荷花、桂花,桃花,但与兰相差颇大。

魏晋国花为兰花,其次为桂花、桃花,荷花,比起兰花依旧比较弱势。

两朝国花为兰花,荷花和桂花都很有表现力,其次为桃花。

大唐国花为荷花,但兰花依然有着很强的竞争力,桃花的表现也不俗,桂花也挺强势。

宋朝国花为梅花,荷花和桃花同样拥有很强的优势,但兰花已经退居第四位。

元朝国花为梅花,桃花荷花表现力很强,仅次于梅花,再次为兰花。

明朝国花为桃花,荷花具有极强竞争力,兰花和梅花为次,旗鼓相当。

清朝国花为荷花,桃花和梅花相当,有很强竞争力,兰花表现力还行。(虽然慈禧在1903钦定牡丹为国花,但文人吟咏的对象依然是荷花、桃花、梅花等等。)

近现国花为梅花,其次为桃花、兰花、荷花、菊花。(民国政府也钦定了梅花。)

其中,兰花当选四次国花,梅花当选三次国花,荷花当选两次国花,一次为国花的是桃花。

其中必定每次都入选四大花卉的有:兰花、荷花、桃花,其中兰花具有绝对的优势。

当然,以南北朝为分水岭,前期绝对主宰地位的是兰花,后期具有相对优势的是梅花。

故而,四大国花为:

兰花、梅花、荷花、桃花。

桂花虽然没有当选过国花,但长期名列前茅。再补上其它花卉为十大花卉,则为:

兰花、梅花、荷花、桃花、桂花、菊花、杏花、海棠、牡丹、梨花。

再来单独说说牡丹。

牡丹古称木芍药,实际本就是芍药属的,在先秦品种单一,仅仅只是拿来入药。

《神农本草经》: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具体形成品种的时候,已经到了隋朝。

唐•《隋炀帝海山记》: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易州进二十箱牡丹。

武则天对牡丹的风靡有着直接推动作用。

唐•舒元舆《牡丹赋》: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有阙,因命移焉。

唐朝中后期之后,已经变成了一大风潮。

唐•白居易《牡丹芳》: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如果说牡丹在大唐还属于宫廷,那么在北宋的时候,牡丹就开始走入百姓之家。到了明清,牡丹在百姓之中已经拥有极高的呼声。

个人观点(求同存异):

如果以悠久传统,国花当为兰花。(高洁)

如果以后世潮流,则应该是梅花。(傲骨)

如果只选大花不选小花,则为荷花。(不染)

如果以民间呼声,则为牡丹。(富贵)

相关:

1994年,经过近十个月讨论,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
2005年9月20日大部分代表支持选牡丹、梅花为我国的“双国花”。但也有不同意见,推崇“一国一花”,又一次出现分歧。
中国花协也组织过国花大讨论,有18个省赞成牡丹,11个省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

这是两年以前的新闻内容,这一次更是声明,经过多方意见,协会推荐牡丹和国花。

无论最终选出的是什么,70周年确定国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兰花、梅花、荷花、牡丹。

我倾向于四花并列,它们一起浓缩了中华文明的脉络和精华。

另,中国有四大诗人,屈公为兰、陶潜为菊,太白为莲,少陵为梅。

隐者不可容,富贵或可期,唯兰与莲梅不可夺。

当然,如果要再加一朵,则加桃花。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五朵国花兰烂漫绽放。

再加一朵,则加桂花。

再加一朵,则加菊花。

上有北斗七星,下有中华七花。


user avatar   guijisheng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至于不好,但不够好是肯定的。

你不参与,只是以后简历更难写一点,和人打交道比别人更要费精力一点。

也就一点罢了。

因为决定以后好不好的,还是你自己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够硬,这些就是锦上添花。

专业技能没有,那那没有舌灿莲花的水平也不过杯水车薪。

当然啦,为自己着想,还是参与一个吧。

也别太勉强自己,一个不那么巧言令色的人让他面对这么多黑压压的人头,把心态搞崩了也不行呀。

想交真朋友就去真心喜欢的社团(真朋友爆率不低),想提前学话术进学生会,想填充简历干货去当班委。各有各的好,就看需要什么。

没有顿悟的能力,那么提前积累经验是很重要的,这样走出学校,才不至于彻底一无所靠。

反面例子在此。我骑着鲲溜了四年,啥也懒得参与,爽是爽,只是溜到最后,发现自己身无长物,情商为负,还心高气傲,一度自我厌弃到哭。

现在学乖了点,在人前慢慢磨炼我那负无穷的情商。

我没什么经验可以提供,反正就是告诉你无论如何不能像我这样。可以不参与社交,但不能无技傍身。

总要有个嚼透了的东西。揣在怀里,才有安全感。


user avatar   zhou-zhi-6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邀请我,就去看我的书。




  

相关话题

  美国上学,学校给了一小块地,应该种些什么好? 
  为何山海关地理位置如此重要? 
  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日界线)选在180度经线的依据是什么? 
  喜欢长时间看地图算不算一种怪癖或者一种病? 
  为什么巴尔喀什湖是堰塞湖? 
  汉朝有多强大? 
  当初你因为什么才喜欢二次元? 
  有哪些关于湖北的冷知识? 
  影视剧中出现过哪些经典诗词? 
  你家有哪些特别的植物? 

前一个讨论
我国的国花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孙红雷室内抽烟和王源抽烟时的评论截然不同?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