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罗琳在《哈利波特》里有什么恶趣味的设定?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dou-de-xiao-bang-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可以把同班同学石化,变成海狸,让他长出猪尾巴,变没他一只胳膊,以上都不犯法。

但是如果你打了他一拳,你就要被开除。

可能巫师练得都是北斗神拳吧


user avatar   liu-jun-bo-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十个更新一段。

我来挑几个对比原文时发现的恶趣味,这些隐藏的都比较深。

第〇个

这个不是罗琳的恶趣味,这个写法是电影里创造的~

不过,今天是2019年7月31日,哈利·波特39岁生日,也是魔法妈妈罗琳女士的生日。

so...HAPPEE BIRTHDAE HARRY...


第一个

哈利入学第一年的圣诞节,他以为自己不可能收到礼物,但是收到了罗恩母亲的毛衣,邓布利多送还的隐形衣等等。

德思礼一家也送了礼物,我们来看一下原文。

  第二个很小的纸包里有一张纸条。
  “我们收到了你的信,附上给你的圣诞礼物。弗农姨父和佩妮姨妈。”用透明胶带粘在纸条上的是一枚五十便士的硬币。
  “还算友好。”哈利说。
  罗恩被那枚硬币迷住了。
  “真古怪!”他说,“这样的形状!这也是钱吗?
  “你留着吧。”哈利说,看到罗恩欣喜若狂的样子,不由得大笑起来……

乍一看没啥意思,但是大家不奇怪吗,罗恩竟然问了一句“Weird! What a shape! This is money?

首版的译文是“这样的形状,这就是麻瓜们的钱吗?”

人文社很贴心地维持了原著的面貌,所以我们才可能发现这个梗,而台版意译为“五毛钱”,趣味就丢掉了。

我们都知道,加隆、西可和纳特都是圆形的,并不是形状古怪的硬币,那这句话就只能说明:五十便士的硬币形状一定很古怪

所以我试着去搜了一下——

五十便士长这样,是七边形的货币。

罗琳还是喜欢玩“七”的梗啊~

注:这张图是1997年发行的五十便士,与哈利拿到的上一版货币浮雕一样。

这个梗只有英国土著,或者生活在英国、以及接触过英国小面额货币的读者才能看懂。不过我在搜索的时候,发现也有哈迷发现过了,只是知道这个的不是很多。

第二个

罗恩的家叫“陋居”,这是出版社慈悲心了,没翻译得太狠。

原文写的可是“The Burrow”,burrow是“(动物的)洞穴、地道、地洞”的意思,台版的翻译是“洞穴屋”。(气得直哼哼~)

为什么起这个名呢?

因为罗恩姓Weasley,谐音weasel(鼬鼠),当然要钻洞了~

其实,马尔福也曾拿这个开过罗恩的玩笑。在《阿兹卡班囚徒》第五章,马尔福在包厢里说了这么一句话。

  “嘿,看看这是谁。”马尔福拉开隔间的门,用他那懒洋洋的、拖着长腔的口吻说,“鼻涕喂死鸡。”

人文社用脚注的形式说这是马尔福用谐音开的玩笑。

我们看看原文“Well, look who it is, Potty and the Weasel.”

potty是小孩用的“夜壶”,而weasel就是“鼬鼠”。顺便说一句,什么东西“喂死鸡”,黄鼠狼(黄鼬)不就喂死鸡么?

罗琳玩儿梗,译者顺水推舟加了个暗梗,估摸着是给去找原梗的哈迷看的。

罗琳曾说,和其他许多觉得不同的是,罗恩·韦斯莱的名字在多版手稿中一直都保持不变。她还提到,Weasley这个姓氏来源于weasel,而这也是亚瑟的守护神。关于家族的姓氏和他们标志性的红头发,罗琳评论道:

  在英国和爱尔兰,鼬鼠有着象征不幸的坏名声,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坏心肠的动物。不过,从童年开始我就对鼬鼠大家庭有着特别的喜爱:在我看来,它们没有被污蔑的那样坏。还有好多迷信与红头发有关,大部分人说他们在某些方面不走运(加略人犹大就是所谓的红头发),但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碰巧同时喜欢红头发和鼬鼠。

第三个

罗恩家里有一只猫头鹰,叫埃罗尔(Errol)。看汉字看不出来,但是读还是能读出来的。

Errolerrorold拼起来的单词,指的是这只猫头鹰又老错误又多。

第四个

还记得倒霉催的吉德罗·洛哈特教授被康沃尔郡小精灵收拾了一顿吗?

他当时念了一句咒语,但是没有效果。之后魔杖被小精灵抢走,扔出窗外了。

  他卷起衣袖,挥舞着魔杖吼道:“佩斯奇皮克西 佩斯特诺米!

这一段可能大家都当个乐子了,但是最大的乐子在于咒语本身,很多人随手就给放过去了。

咒语原文是“Peskipiksi Pesternomi!

第一个词前半段应该来源于英文“pesky”,是“烦人”的意思;后半段应该是“pixie”,是“小精灵”的意思。

第二个词前半段“pester”的意思也是“烦人”,后边的“no”表示否定,“me”是第一人称代词“我”。

所以咒语实际的意思是:“烦人的小惊灵,不要来烦我啦!

洛哈特使用这种拼凑的咒语显然是众所周知的。电影剧组的恶趣味显然不比罗琳要少,在1996年的O.W.Ls考试中,魔咒理论的试卷第四题问道:

  4、“佩斯奇皮克西 佩斯特诺米”是真正的咒语吗?如果不是,请指出一个切实有效的咒语。(试卷右上角)

第五个

大家还记得哈利三年级逃离女贞路时乘坐过骑士公共汽车吗?书里的脚注只写了每个地名所在的郡,但是没有直观的印象吧?

我给你看一眼你就懂了。

哈利在不知不觉间绕了不列颠岛一大圈~

请注意:哈利乘车的时间是1993年,1996年英国更改了行政区划,我绘制线路参考的地图是2001年的,是新的行政区划图,咱看个大概就好了。我把原始地图的郡名都给删了,省得图片文字太多,显得比较乱。

另外,如果你买的09年以后出版的《囚徒》(不是对照版的),会发现这么一条脚注:

  阿伯丁,英国苏格兰东北部港口城市,格兰扁区首府。

格兰扁区在1996年就已经撤区划郡,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阿伯丁郡和阿伯丁市。

而出版社写的是哈利乘车时的行政区名。

第六个

还有一个比较恶趣味的,但是只有土生土长的欧美读者能看出来。

  在我们国家,游荡着许多可怕的野兽和怪物,其中最离奇、最具有杀伤力的莫过于蛇怪,又被称为蛇王。这种蛇的体型可以变得十分巨大,通常能活好几百年,它是从一只鸡蛋里、由一只蟾蜍孵出的。蛇怪杀人的方式十分惊人,除了致命的毒牙外,它的瞪视也能致人死亡。任何人只要被它的目光盯住,就会立刻丧命。蜘蛛看到蛇怪就会逃跑,因为蛇怪是蜘蛛的死敌,而蛇怪只要听见公鸡的叫声就会仓皇逃命,因为公鸡的叫声对它来说也是致命的。

这不是蛇怪么,这有啥可乐的?

你看下去就知道了,有点长,但是非常逗。

蛇怪(Basilisk)是基督教里的怪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写在圣经(《希伯来圣经》)里了。欧美读者普遍信仰基督教,一看就会有一种“哦~原来是这家伙啊~”的感觉。

这就好比国内一个跟民间传说有关的小说,讲的是一个神秘的、总爱往家里送钱的动物,最后到结尾告诉你是貔貅。文化之间的代沟也就是这样了~

转载原文证明我没扯谎,《以赛亚书》第59章第5节~

  七十士希腊译本:ὠὰ ἀσπίδων ἔρρηξαν, καὶ ἱστὸν ἀράχνης ὑφαίνουσιν, καὶ ὁ μέλλων τῶν ὠῶν αὐτῶν φαγεῖν, συντρίψας οὔριον εὗρεν, καὶ ἐν αὐτῷ βασιλίσκος.

和合本译文是:

  他们抱毒蛇蛋,结蜘蛛网,人吃这蛋必死。这蛋被踏,必出蝮蛇

而且罗琳的这段文字没有一句是杜撰,都是史实——或者说,都是史书中的记载。尽管书里写的不都是对的,很多都是越转载越邪乎,但是确实都是上古年间的书演化出来的,包括《自然史》《词源》等大百科全书。

更有意思的是,蛇怪(Basilisk)的拉丁文是“Regulus”(雷古勒斯)。而且也被译在了《圣经》相同的位置。(这些都是同一句话,就是那个和合本的译文)

  武加大拉丁译本:ova aspidum ruperunt et telas araneae texuerunt qui comederit de ovis eorum morietur et quod confotum est erumpet in regulum.

最最有意思的是,《自然史》记载,蛇怪的死敌是埃及獴,长得跟鼬鼠很像,专吃蛇和鳄鱼。但是由于读者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动物,那个时代又没有埃及獴的插图,所以它在一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演化成了蛇怪的同义词。

1382年,等到这个词从希腊文字最终演变成英文的时候……又是翻译《圣经》,又是译在了《圣经》的同一个位置。

这也是这个英文单词头一次出现。

  威克里夫译本:The have broken (the) eggs of snakes, and (have) made (the) webs of an araneid; he that eateth of the eggs of them, shall die, and that that is nursed, or hatched, shall break out into a cockatrice.

这个词是cockatrice。更更有意思的是,这种怪兽在口口相传中,生出了两个翅膀,变成了一只长着蛇尾巴的鸡。

如果你去查词典,你会查到cockatrice有两种含义:1、Basilisk(蛇怪);2、鸡身蛇尾的怪兽。

最精彩的来了。罗琳不止写了蛇怪,还在《火焰杯》里顺手提了一嘴cockatrice。真不知道知根知底的欧美读者心里都是何等的WC~

  “噢,参赛学校的校长肯定是裁判团成员,”赫敏说——大家都十分吃惊地扭过头来望着她,“因为在1792年的争霸赛中,勇士们要抓的一头鸡身蛇尾怪不受控制,横冲直撞,三位校长都受了伤。”

这种动物从此以后没有再在《哈利·波特》里出现过,也没有任何介绍和解释。因为这个词本身就代表了罗琳的意思。

逗你玩~

当然,现在这两个词几乎都已经改掉了,但是在欧美读者的心里印象还是很深。

  19世纪后期,《修订版圣经》遵循《武加大译本》的传统将其改回,仍写作“basilisk”。
  1978年,《新国际版圣经》问世,该词被改成“蝰蛇”[viper]。在《箴言》第23章第32节,《钦定版》和《修订版圣经》都将该希伯来原文“tzeph'a”译作了“蝰蛇”[adder]。

在欧美很多读者心里,cockatrice和Basilisk是一回事,都是同一种邪恶的巨蛇,在另一部分人的心里,Basilisk是蛇,cockatrice是鸡蛇。

出版社没有可能把cockatrice这个单词译成“蛇怪”,因为它现在多指“鸡身蛇尾的怪兽”,而且单词也不一样。不过这种联系,这个梗,读者就很难知道了。罗琳也不可能介绍这种动物,因为它就是Basilisk在中世纪的进化版……

在《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这本书里也提到了这种怪兽。

有趣的是,这本书的这一段,怪兽的中文译名是“鸡蛇兽”,而描述的内容却以蛇怪为主,后半部分是两种动物结合时的传说,插图标题上的法文原文也能看出Basilisk(蛇怪)的痕迹。而插图本身却是cockatrice(鸡身蛇尾怪)。

由此可见,中世纪的某个时期,Basilisk和cockatrice确实是不分彼此的。

更扯的是,中世纪,Basilisk跟炼金术有关,它的皮用作炼金术原料,听说还跟魔法石有点关系。(我看那段英文资料很是痛苦,所以这段话对了多少我也不敢保证~)

罗琳选择这么一种背景复杂的怪兽作为《密室》的主线,也是很恶趣味了~

第七个

罗琳对吉德罗·洛哈特也是充满了恶意,并在他首次出场时,悄悄地暗示了一下。

  渐渐地,他们望见吉德罗·洛哈特了。他坐在桌子后面,被自己的大幅照片包围着,照片上的那些脸全都在向人群眨着眼睛,闪露着白得耀眼的牙齿。洛哈特本人穿着一件跟勿忘我花一样蓝色的长袍,与他的蓝眼睛正好相配。尖顶巫师帽俏皮地歪戴在一头波浪般的金发上。

原文写的是“The real Lockhart was wearing robes of forget-me-not blue which exactly matched his eyes;”

勿忘我~

第八个

我再发一个《诗翁彼豆故事集》里的,这个故事我能笑一天~

那本书里有一个《好运泉》的故事,讲的是三个女巫阿莎、艾尔蒂达和阿玛塔都希望到一个园子里的好运泉里洗澡,洗去身上的霉运。但好运泉每年只能让一个人进去洗澡,不巧的是,三个人进院子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倒霉骑士。

四个人在园子里互相帮助,途中还遇到过一只巨大的蚯蚓,终于赶到了好运泉。不过,等到达好运泉的时候,三个女巫已经不需要洗浴了,她们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最后倒霉骑士下水洗浴,之后向阿玛塔求婚,四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梗概就说到这里,有意思的是阿不思·邓布利多的评论,简直是惨绝人寰~

  《好运泉》是一个长期深受喜欢的故事,竟然在霍格沃茨的节目庆祝活动中被排成了一部圣诞节的哑剧,这是绝无仅有的。
  那个时候的草药课教师赫伯特·比尔利教授是一位十分热心的戏剧爱好者,他提出要把这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故事改编成一个圣诞节的演出节目,供师生们欣赏。我当时是一位年轻的变形课教师,赫伯特分配我负责“特技效果”,包括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的好运泉,以及一个小型的草坡,我们三个女主人公和一位男主人公做出往上爬的样子,然后草坡慢慢沉入舞台下面不见了。
  我认为,我可以毫不自夸地说,我的好运泉和草坡都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分配给他们的任务。然而,剧组的其他成员就不能这么说了。我们暂且不说保护神奇动物课教师西尔瓦努斯·凯特尔伯恩提出的那条巨大“蚯蚓”模样古怪,动作滑稽,因为最后证明是人为因素破坏了整台演出。比尔利教授作为导演,竟然没有意识到发生在他鼻子底下的感情纠葛,这就很危险了。他不知道扮演阿玛塔的学生和扮演倒霉爵士的学生一直是一对恋人,而就在大幕拉开的一个小时前,“倒霉爵士”移情别恋,爱上了“阿莎”。
  只要说一句就够了:我们那几个寻找好运泉的人始终没有到达山顶。大幕刚刚拉开,凯特尔伯恩教授的“蚯蚓”——大家这才看出是一条被施了膨胀咒的火灰蛇——突然爆炸,腾起一团炽热的火星和灰尘,使大礼堂里充满了烟雾和布景碎片。它在我的山脚产下的那些巨大的火蛋点燃了地板,“阿玛塔”和“阿莎”捉对厮杀,决斗得难解难分,比尔利教授也被卷进了她们的交战。浓烈的大火席卷了舞台,眼看就要吞噬整个大礼堂,师生们不得不从礼堂撤离。那天晚上演出的最后结果是,医院里人满为患,过了好几个月,大礼堂里那股刺鼻的焦木头味儿才逐渐散去,过了更长的时间,比尔利教授的脑袋才恢复了正常的比例,凯特尔伯恩教授才结束了他的试用期。校长阿曼多·迪佩特规定今后全面禁止哑剧演出,这样一个傲慢的非戏剧性的传统,霍格沃茨一直延续至今。

第九个

再补充一个恶趣味,但这个恶趣味不是罗琳带给读者的,而是译者曹苏玲先生带给读者的。

哈利十一岁生日,海格来接他的时候,才第一次读到霍格沃茨的来信。笔者列举一下出版社最新的译文。

  哈利的问题像烟花一样在头脑里纷纷爆裂,他一时拿不定该先问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才结结巴巴地说:“他们静候我的猫头鹰是什么意思?”
  “狂奔的戈耳工啊,哟,我想起来了。”海格用足以推倒一匹壮马的力量拍了拍他的脑门,又从外衣的另一个内袋里掏出一只猫头鹰——一只真的、活蹦乱跳、奓着毛的猫头鹰——还掏出一支长长的羽毛笔和一卷羊皮纸。

我们看一下原文。

……and from yet another pocket inside his overcoat he pulled an owl – a real, live, rather ruffled-looking owl – a long quill and a roll of parchment.

ruffle是“(鸟发怒或炫耀时)竖起(羽毛);弄皱(在这里指羽毛);使(某人)变得不平静、使激动、激怒、使生气、使烦恼”。

而曹老师的翻译是“奓毛”。

  奓毛(音,炸毛),北京方言,也写为“乍毛”,意为“恼羞成怒、发火”,本意指猫受惊或发怒,毫毛耸立,使形体骤然膨胀,恫吓对手。
  引申为,人浮躁,经不起刺激,容易被激怒,类似另一个俗语:点火就着。
  奓的意思是:毫毛多,耸立,是形体显得大。
  例句:三句话不到就奓毛了。

想想猫头鹰毛都奓着,呲地乱七八糟的,怒气冲冲的那种感觉~呵呵~

这手双关翻译实在是佩服之至!即使不明白词义也能感受到猫头鹰的怒火。我看到这处译文是因为米赫普认为这个词译错了,就特意去查了一下。

第十个

这是一个连环坑,从第一册一直坑到了最后一册。

咱先来看看《魔法石》第五章的第一版译文:

  他们在一家名叫丽痕的书店里买了哈利上学要用的课本。这里的书架上摆满了书,一直到天花板上,有大到像铺路石板的皮面精装书;也有邮票大小的绢面书;有的书里写满了各种奇特的符号,还有少数则是无字书。即使从来不读书的达力要是有幸能得到其中的一两本,也一定会欣喜若狂的。哈利拿起一本温迪克教授著的《诅咒与反诅咒》(用最新的复仇术捉弄你的朋友,蛊惑你的敌人:脱发打折腿绑舌头及其他许许多多手法),海格好不容易才把哈利从这本书前拖开。
  “我想找出办法来诅咒达力。”
  “我说这主意不坏,但你不能在麻瓜世界使用魔法,除非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海格说,“不过,你现在用不了那些咒语,你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才能达到那个水平。”

这是哈利第一次到对角巷的时候,其中有一句现在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奇怪?什么叫脱发、打折腿、绑舌头?

给大家看看原文,关键词都已经加粗了。

Hagrid almost had to drag Harry away from Curses and Counter-Curses (Bewitch your Friends and Befuddle your Enemies with the Latest Revenges: Hair Loss, Jelly-Legs, Tongue-Tying and much, much more) by Professor Vindictus Viridian.

其实,原文在这里省词了。省的就是Curses(诅咒)这个词。

复仇术(Revenges),其实是“Revenge Curses”(复仇咒语)。

Hair Loss Curse(脱发咒),咒语为“Calvorio”,在原著中并未出现,仅见于乐高系列游戏中。

Jelly-Legs Curse(软腿咒),首见于《火焰杯》第31章;咒语为“Locomotor Wibbly”(维基译作“腿软脚绵”),咒语在原著中并未出现。

Tongue-Tying Curse(结舌咒),首见于《死亡圣器》第9章,是穆迪教授在格里莫广场为斯内普设置的诅咒;咒语为“Mimble Wimble”(维基译作“缄口结舌”),咒语在原著中并未出现。

而这个结舌咒的咒语“Mimble Wimble”,在《凤凰社》一书中,跟一个莫名其妙出现的物件有点关系:米布米宝,英文原文为“Mimbulus mimbletonia”。

从词形结构看,Mimbulus mimbletonia应该是该植物的拉丁语学名,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则是种名。而这两个词都是生造出来的。[1]

Mimbulus这个属名,可能来自于一个叫Mimulus(玄参科沟酸浆属)的植物属。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医生爱德华·巴赫开发的关于花疗法的传说中,含羞草花的精华据说是用来对抗焦虑和恐惧的。

沟酸浆的特点是“害怕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特定事物”。

请暂且中断阅读,去看看这篇文章。看完之后,大家就都懂了。

这是第一层。

第二层,属名Mimbulus可以拆解为mimble(张口结舌)和-ulus(后缀,小),而种名mimbletonia可以拆成mimble和-tonia。-tonia是后缀,语源是tonus,意思是“僵硬性(痉挛)”。

mimble正是“结舌咒”咒语的出处(虽然咒语并未在原著中出现)。mime是“哑剧;做手势;假唱”的意思,是mimble的词根。

所以“米布米宝”这个词,实际上就暗示了“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的意味,书中的角色遇到这种植物,就可以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

这并不是什么法宝,而是纳威性格转变的象征物!而意义这么重大的东西,竟然是一棵会喷臭汁的仙人掌!

回想一下,在《凤凰社》开头,哈利一行人在火车上的时候,纳威在火车上说不出话来,但在这种植物的诱导下开始主动说话,逐渐摆脱了内心的恐惧。从此以后,纳威的性格开始快速变化。再也不会有懦弱的纳威了。

再回想一下,哈利在前两年一直不敢主动找秋·张说话,在火车上,哈利的脸上被喷了一脸臭汁又被秋看见,更是一脸尴尬。不过就在那天以后,哈利终于放下了与喜欢的人相见时的怯懦,鼓起了勇气,终于可以正常地和秋讲话了。

“结舌咒”、“米布米宝”可算是罗琳的一个超级恶趣味了。罗琳故意创造了这么一个尴尬的场景,主角就是“米布米宝”,而她创造这种植物的原因则是为了让角色不再敏感,不再害怕交际,象征他们鼓起勇气了。

感谢 @bakedchalice ,给我们名字上增加了一个恶趣味,笔者放在这里。

温迪克教授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恶趣味。

罗琳喜欢在名字的含义上玩儿梗,主要角色的名字都有象征意义,比如亚瑟一家过半都是亚瑟王里的名字,比如阿不思是拉丁文的“白”,鲁伯是“红”,学院院长叫“雅典娜”(罗马名字)·麦格、“儿子·挥舞”、“果树女神·豆芽”和“严厉·蛇”等等。稍微低一级的龙套还有“森林保护神·焦壶”这样的名字,他是海格的前任。

而到了龙套的名字上,罗琳对名字的创作则更加放飞自我,你可以去查所有龙套名字的原文,跟巫师界扯上关系的大都有梗在身。而母语为中文的朋友对英文单词时常不敏感(比如我),动不动就忽略过去了(所以说学好外语还是很重要的)。

bakedchalice提到的Vindictus Viridian(温迪克)教授就是一个,词根-vindic-出自拉丁文vindicta,是“复仇”的意思,而viridian是“铬绿色、青绿色”源于拉丁文viridis,不过该词的含义是不是“淤青”,还有待考证

第十一个

大家还记得《魔法石》中,霍格沃茨的校歌吗?第一句是连续的四个“霍格沃茨”,但是你去网上查,总有一些不太常规的翻译手法,而且都表现在第三个上。

其实原文是这样的:“Hogwarts, Hogwarts, Hoggy Warty Hogwarts,”

这首校歌名为《Hoggy Warty Hogwarts》,出现在第一句后半段。这句话的译法多种多样:哈迷山石君严谨又准确地翻译为“大猪瘤子 霍格沃茨”,还压上了尾韵;因“Hoggy Warty”(长疣的猪)有脏话的意思,有网友译为“嚯个卧槽 霍格沃茨”;还有很多网友译为“霍霍格格 霍格沃茨”;而人文社和皇冠社的译者均明智地选择了忽略,直接译成了学校名。

其实,这一句可能也是在暗示霍格沃茨的词源。将Hogwart颠倒过来就成了“wart hog”(疣猪)。这是一种非洲野猪,嘴角长有獠牙,身上有稀疏的毛,头占身体的三分之一。在原著中,带翼公猪雕塑的柱子被放在霍格沃茨的正门两侧;在电影中,大楼梯一侧也有类似的雕塑。

有个故事在巫师界流传甚广,称霍格沃茨的校名是罗伊纳·拉文克劳有一次梦见自己被长满疣的猪引到湖畔的悬崖之后想出来的。不过没人知道这个说法是真是假。[2]

第十二个

关于皮皮鬼是不是幽灵,网上时有争论。但这种生物其实也是取自欧洲的民间神话,只是被罗琳借用了。放在亚洲,就有点像某些恐怖电影里的“养小鬼”,经常发脾气。

皮皮鬼是一个Poltergeist,书中译作“专门喜欢搞恶作剧的幽灵”,在其他相关出版物中,也有译作“恶作剧幽灵”的,还有译成“调皮捣蛋鬼”的它是一种神奇生物,和博格特性质类似,如果你细心,会发现《星际穿越》里也提到了这种生物。

  Poltergeist从古希腊时期直到今天均有记载或出现在诸多文学作品中。《新牛津英汉双解词典》将其解释为“制造噪音乱扔东西闹恶作剧的鬼”,也有词典译为“(据信会搬动家具、发怪声、乱扔东西的)促狭鬼、喧闹怪;(造成神秘骚扰声的)捉弄人的鬼;骚扰家宅的幽灵”。

罗琳借用这个传说,直接导致了霍格沃茨“恶趣味”就没断过~

第十三个

再说一个跟乌姆里奇有关的。

罗琳对多洛雷斯·乌姆里奇(Dolores Umbridge)也是充满了恶意,也是体现在名字上。

Dolores是个常见的西班牙名字。在西班牙语和拉丁语中,dolores是dolor的复数形式,意思是“疼痛、痛苦”。在英语中,与其发音相似的单词dolorous的意思是“悲痛、悲哀”,主要用于诗文中。Umbridge就简单介绍一下,是“受到冒犯或侮辱”的意思。

换句话说,英国人看到这个名字会直接理解成她叫“疼痛·冒犯”。

而让人恶寒的是,罗琳在《凤凰社》第十三章的章节名上,有意无意地用了一个双关语。

《Detention with Dolores》,人文社的官译是“被多洛雷斯关禁闭”,可是根据词义,这一章还有一层意思——

“疼痛的禁闭”

所以说,这一章若是单看标题,看似轻描淡写的“被……关禁闭”,其实是把情绪的表述藏在背后了。

哈利:我有一句MMP不知当不当讲~

第十四个

要说到恶趣味,我们就必须提到“恶意”这个单词。

在第三册书中,当马尔福(Malfoy)出现时,罗琳在七处地方用了以“mal-”开头的,含义为“恶意”的单词,分别是malicious和malevolent(包含加-ly的副词形式)。

  Malfoy elbowed past Hermione to block Harry's way up the stone steps to the castle, his face gleeful and his pale eyes glinting maliciously.
  马尔福用胳膊肘搡开赫敏,在通向城堡的石阶上挡住哈利,脸上乐开了花,一双灰色的眼睛里闪着恶毒的光。
  But Malfoy's eyes were shining malevolently, and they were fixed on Harry. He leant across the table.
  马尔福眼里闪着恶毒的光,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哈利,从桌子那头探过身来。

在网络上,也有很多serious和Sirius的双关笑话,最流行的是这个:

  Harry: You are white.
  Sirius: No I'm black.
  Harry: Stop joking.
  Sirius: I am Sirius.

就在《囚徒》的英文原著里,serious(ly)总计出现了27次,相当一部分有双关的意思。我挑了几个看起来像的。

  And the worst of it was, he had just done serious magic, which meant that he was almost certainly expelled from Hogwarts.
  最糟糕的是,他刚才使用了厉害的魔法,这意味着他几乎肯定要被霍格沃茨开除了。
  I'm not trying to be a hero, but seriously, Sirius Black can't be worse than Voldemort, can he?
  我不是想充好汉,但是说实在的小天狼星·布莱克不可能比伏地魔更可怕,对吗?
  'Not entirely,' said Mr Weasley, who looked more serious than Harry had ever seen him. 'Harry, swear to me you won't go looking for Black.'
  “不完全是。”韦斯莱先生说,哈利从来没有见他这么严肃过,“哈利,你向我发誓,你绝对不去找布莱克。”
  Welcome to another year at Hogwarts! I have a few things to say to you all, and as one of them is very serious, I think it best to get it out of the way before you become befuddled by our excellent feast ...
  欢迎回到霍格沃茨度过新的学年!我有几件事情要跟你们大家说说,其中一件非常重要(小天狼星),所以我想,最好在你们被这顿美餐弄得迷迷糊糊之前就把它说清楚……
  A Firebolt? No! Seriously? A - a real Firebolt?
  火弩箭?不可能!当真?(小天狼星送的?)一把真的火弩箭?

这两个可以算是“seriously malicious”(恶意满满)了。


有些人说看不懂,说这些都是冷知识,我想是因为这些都是罗琳埋藏的暗梗,所谓“恶趣味”不只是故事情节,还有在故事里暗暗地玩儿梗逗闷子。有些你甚至看不出来,你得读出来。

比如曹雪芹喜欢在《石头记》里插科打诨,他写北静王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可只有唱戏的才穿白蟒袍。曹雪芹这什么意思,是不尊重历史吗?他家是给皇帝做衣服的,没有谁比曹雪芹更懂衣服了。他就是告诉你,别把故事当真了,我就是逗个闷子。

马伯庸也会在《长安十二时辰》里不经意地调戏读者,这都同属一类,逗弄读者的不只是情节,还有词汇本身。有时候,还会牵出来一大串背景知识。

只不过,《哈利波特》的背景是在英国,书写文字是英文,咱看出乐子来的,大都是汉字书写的,讲的是中国的事儿。这样一来,好些暗梗只有英国土著才能看懂了,东方文化圈的读者大都只能看懂情节,看懂这些背后的冷知识,却恰好忘了把这两个结合起来。

这些乐趣,只有让自己变成英国土著,带入他们的思维才能理解。对于咱来说那是冷知识,对人家来说那是生活。

还有好些暗梗,别说咱们了,英国土著都能看得一愣一愣的。我都怀疑英国又有多少看懂米布米宝的,英文资料里写这个的也不是太多。

咱们说故事情节早就说腻了,都说了二十年了,我就不折腾这个了。而这些词汇的趣味,都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发现的。挖暗梗毕竟是哈迷的乐趣之一啊~

参考

  1. ^米布米宝 https://www.hp-lexicon.org/thing/mimbulus-mimbletonia/
  2. ^霍格沃茨的起源 https://www.pottermore.com/features/origins-of-hogwarts-school-of-witchcraft-and-wizardry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霍格沃茨有一个人,ta喜欢记日记,有喜欢的宠物,也喜欢头饰、戒指、小盒子和杯子这些可爱的东西,还痴迷于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从看到他的第一眼后就对他念念不忘,并陷入命运的羁绊,动情时甚至三句话不离他的名字。


user avatar   yi-yi-bin-wei-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huang-bei-d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a-zui-74-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挂版

爆改版

正常版




  

相关话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乌姆里奇? 
  邓布利多黑们到底是怎样的脑回路? 
  如果哈利波特是女生,那么罗恩会喜欢哈利还是赫敏? 
  怎么看待哈利波特《囚徒》第九章英汉对照版这一句的更改? 
  中国留学生就读于霍格沃茨是怎样一种体验? 
  为什么我觉得哈利波特很低龄? 
  为什么哈利波特会有这么多阴谋论? 
  单凭实力的话,谁才是真正的三强争霸赛冠军? 
  为什么现在斯莱特林学院这么火? 
  如果哈利波特一方在霍格沃兹之战中失败了,魔法界将向何处发展? 

前一个讨论
《哈利·波特》里谁的死亡让你觉得只是作者的恶意?
下一个讨论
想入手魔戒三部曲正在纠结版本……?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