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曹魏被司马氏篡权,是不是因为过早的削弱了宗亲势力? 第1页

  

user avatar   xuan-yi-18-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宗亲”的范围很大,曹魏自曹丕起,削弱的是近支诸王,而夏侯尚、曹真、夏侯儒、夏侯霸、曹泰、曹休、夏侯威、夏侯献、曹爽都没被削弱,而是一直被提携。至于夏侯楙、曹洪这两位,是得罪了领导,属于特例。

而且,即使从现存史料和我个人的判断来看,夏侯惇这一支的宗亲也多数没被削弱,反倒应该蹦得很欢才对。至于为什么史书中少有所载,你得问陈寿、夏侯湛、鱼豢、石勒、房玄龄这老几位去。

所以说,题主的这种题法不能成立。

其他的,等我歇完晚饱再继续……


接下来要说,曹魏为什么会被司马氏篡权。

削弱近支诸王的因素自然是有的,但不是决定性的。

拿年代近的几个王朝举例子。东汉分封,但诸王力量大不及西汉,结果是外戚屡屡威胁皇权;季汉用东汉模式分封了诸王,其限制不如曹魏那般严格,但也没什么大权力,最后也没被权臣篡权;孙吴的诸王和宗室的权力很大,宗室将领大臣遍布国内,闹半天给远属宗室篡了权(严格来说,孙峻兄弟几乎不能算宗室了);西晋诸王权力极大,于是自家打成浩劫级的人祸。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是否遭篡,跟分封诸王没有决定性的关系。但是诸王权力过大,则会造成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这一类的大祸。

长期来看,自古无不亡之国。但三四十年以内便露亡国之相的,则要从立国者中找毛病。

王朝被篡有各种原因:君主幼弱或暴虐或痴愚;外戚过于强势;外患;边境军将难制;财政崩溃或天灾;权臣篡位;持续暴动等等。

曹魏被篡,表面上看是曹叡早亡,无强力外戚,曹爽被干掉,优秀宗室力量不足(夏侯霸夏侯威),对权臣、世族的限制过等原因造成。

但对比西汉、东汉、季汉来看,我们又会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我先抛个结论吧,曹魏会被司马氏篡权,甚至因其他原因早亡,其主因在于:非正义。

我知道会有很多人笑,好吧,我先去抽根烟,让你们好好地笑。



忽然想起我根本不抽烟,所以很快地走回来了。

我知道,在这个越来越残酷,大众越来越不蒙昧的时代,丛林法则、黑暗法则、达尔文主义在每个人心中的位置都是极高,公平正义,正直无私,仁义爱国,都成了幼稚、弱智的同义词。

但是,至少在东汉前后,那个春秋遗风,两汉侠义还没散尽的时代,节操、正义性、仁德,都是很重要的。

力可使人屈,不可使人服。

曹魏从建立到延续,从头到脚,无不透着暴烈、残虐、阴毒、诡诈。

倚汉室之大旗,屠汉民,斩名士,戮汉臣,夷世族,杀汉后,诛皇子,直至篡夺汉室。

而篡夺之后,仍不施仁政,反而变本加厉。

并且为了得到世族支持,而推行九品中正。

是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宋朝被曲解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但大家知道吗?宋朝自立国起就民乱不断,始终未休,就如同一个浑身不断出血的武夫,直到衰老,创口依旧未止。宋朝之软弱,与不恤民力无关吗?

还“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我去你妈的吧!

以诈得国,为政不仁,以力屈士。

既然天子是兵强马壮者得,那很好啊,我姓司马的,姓王,姓钟的,叫诸葛诞的,都可以试试啊。毕竟老话说得好,“要当当皇上,要日日娘娘”嘛。


西汉、东汉、季汉不是没有乱臣贼子,但多数不能成事,或忌惮很多,就算一时成事,其反震力也往往促成大汉复兴。

而老曹家嘛,虽然享国尚短,却是没这么好运了。




  

相关话题

  曹操为什么要杀死华佗? 
  如果司马懿遇到吕布,是不是应该以『故主』事之? 
  孙权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三国正史上黄巾军有战斗力强的武将吗? 
  假如你穿越成曹髦,面对两次人生节点(分普通模式和地狱模式,详见描述),你会如何应对? 
  诸葛亮北伐是否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如何评价世嘉公布《全面战争:三国》? 
  如果司马懿并没有被曹睿起用,诸葛亮胜算有多大? 
  李渊作为隋朝丞相,封唐王,后逼迫隋主禅位,其所作所为与曹操几乎无二。为什么独曹操被认为是篡位奸雄? 
  袁绍手下第一武将是否为麴义? 

前一个讨论
刘备很喜欢拿将士家属做人质吗?
下一个讨论
《临高启明》最近梧州治理章节的解迩仁短暂被俘虏事件,哪些部门哪些领导人需要上听证会,担负起主要责任?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