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买瓶更便宜的可乐它不香吗…
要知道你在大街上看到的,拿着奶茶悠哉悠哉地嘬的男生,是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且拥有话语权的少数人。
而另外一部分男生,
是试衣间门口凳子上七扭八拐的瘫痪儿童,
是女生厕所门口双眼无神表情呆滞的绝望,
是女友转圈问好不好看时心系游戏的敷衍,
是看到有凳子的商店问你要不要多逛一会。
他们,是真的渴了。
在你看奶茶配方图片回忆味道时他已经下了单。
在你刚拿到奶茶拍照修图时他已经开始顿顿顿。
在你拿起奶茶刚嘬一口时,他已经熟练地将杯子扔进了垃圾桶还顺便擦了擦嘴。
不是喝奶茶的男生少见,是你还没看到,他们就已经喝完了,甚至还想再来一杯。
难道不是因为男同志都喝得太快了吗……
每次去玩我给全家一人买一杯奶茶递到手里,男士女士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女性都是嘬一口,搅和搅合吸管,嗦点小料,聊天,散步。
我爹:哈哈哈,我也有啊!
美滋滋地插吸管,猛吸一口,感慨一下:今天这杯还挺好喝,还是女儿好,还给我点奶茶。
继续暴风吸入……
1分钟后,吸管吸到底的声音……
仔细嗦一嗦没喝完的小料,熟练丢进垃圾桶,结束。
我老公:给我喝一口嘛,给我喝一口嘛
我:不行你要减肥。
我老公:求你了就一口。
我:喝吧。
然后我手里奶茶半杯没了……作案者已经跑远了……
如果是给他单独点中杯,插上吸管,一口吸干不成问题。
而我,我喜欢点大杯,一杯喝一下午……
别人见我总觉得我老在喝奶茶。
实际上我一个月也没比他们多喝几杯。
我喝啊,但这东西含糖量太高,不是很健康。
奶茶管子捅嘴里那种粗法,令人不快;
珍奶的黑珠,容易联想到一颗一颗串起来的玩具;
细细腻腻的口感,相信小朋友们都尝过自己的,就是那种感觉。
这很难理解么?我先表明身份,我是男的。看了部分答案,很多又是挑事的回答,就不能实事求是么?
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非要上升到经济,消费观这些乱七八糟的维度上呢?
我来问几个同样的问题,你会发现这些仅仅是喜好的问题。
为什么很少见女生抽烟?
为什么很少见男生穿丝袜?(短的穿鞋里的那种)
为什么很少见男生穿酸辣粉?
为什么很少见男生玩电玩城的跳舞机?
为什么很少见女生玩电玩城的街机?
为什么很少见女生穿篮球鞋?
为什么很少见女生攒机?
为什么很少见女生去网吧开黑?
为什么很少见男生约下午茶?
很显然,以上这些行为,全都是男女喜好差异的问题。
为什么到了奶茶,就非得上升到花里胡哨的维度呢?
很多男女喜好差异比较大的饮品和食物,如臭豆腐,螺蛳粉,奶制饮料等等。
任何一个商品出来,男女消费比例都不一样。
只是奶茶比较明显而已。
都说什么奶茶10几块钱,喝不起!装什么穷呢?我记得2010年那时候路边奶茶的普遍价格是3-5块钱,也就一瓶饮料的钱,也没见有多少男生喝啊?
一瓶啤酒8-12块,踩箱喝,芙蓉王成条买的时候,也没见穷的心绞痛啊!
昨天我买了一大杯三分甜的奶茶。
买之前问我老公喝不喝,他说不喝,所以我只买了一杯。
回来后,我老公在吃烧烤,我就给他喝了一口,结果他一口嘬掉了我半杯。
喝完后意犹未尽地让我再买一杯,又一口嘬掉我半杯。
他们不是不喝,我寻思是有些人喝得快。
或者看到老婆喝了才想起来嘬两口。
嗯,两口。
谁说没有?
2018年,替奶茶品牌做营销
把北上广深的网红奶茶店,喝了一个遍
牙齿喝黄了
腰粗了一圈
胖了十几斤
最麻烦的是:上瘾了!
1、2018年1月份,和国内某第一阵营的VC聊天,告诉我喜茶估值已经200亿了,抱怨投不进去,言语羡慕。后来证实是错误消息。
总结:任何行业都是内行杀外行。创业者杀VC,种子轮杀天使、天使杀A轮、一线基金杀三线基金、明星投资人杀草根投资人、草根投资人杀土豪煤老板。创投行业是个更讲究营销和炒作以获利的行业。很多消息就秒懂了。
2、2018年8月份,调研奶茶项目,我带着团队北上广深跑了两个月。主要看的是喜茶、奈雪、乐乐。
总结:首先感觉这个行业首先是个演艺行业,解决了不少群众演员就业问题。
后来呢,觉得奶茶行业的再崛起,是一场社会实验。它将诺奖获得者理查德赛勒所谓的“社会人”删选出来了,即“从众性、情绪化、非理性、不自律”。
雇人排队,这玩法是网红店的基本套路,专业排队的群演公司和价格也都摸清楚了,甚至某茶的组织架构和员工名录联系电话等,都有人发给我了。
从雇人排队当“药引子”,到真人排队“熬中药”,奶茶行业可谓心机满满,套路深深。
这句话不是贬义。任何成功的行业其实都一样。
自古深情全无用,总是套路得人心。
认清楚这一点,才算是创业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3、奶茶这个产业,对消费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健康,对身体损伤很大
奶茶产品力的强悍到底在哪?
——是上瘾机制!
总结:上周出差,和一位食品行业老专家聊天,专门聊过食品行业的成瘾机制。
成瘾机制 = 高糖 + 高盐 + 高脂
有这三个要素,你的大脑就会呈现出病态的奖赏机制。鼓励你一直喝下去吃下去。
比如所谓的美食,无一不是特别咸、特别甜,或者特别油的。你自己想想看。
奶茶就是典型的成瘾产品,尤其是喜茶赖以成名的芝士茶:高糖不用说了,首推全糖,用冰块麻痹你的味觉,让你不觉得腻(可乐用的是碳酸),这是高糖。
高脂呢?当然是芝士。
高盐呢?芝士中有盐。
当时,我和一位大姐都喝上了瘾。
一向佛系的大姐,每天发红包让同事帮忙排队买。
成瘾排名:芝士茶>>珍珠奶茶>水果茶。
健康层面:都不咋地。
正因为这样,奶茶店很挑人。基本都是90后、00后的主场,像80后的我和70后的大姐,一进店基本就暴露。借着项目的由头,放纵自己狂喝奶茶,以身涉险,应该算工伤。
再到今年年初,很多30岁以上的女孩,开始对奶茶敬而远之,要求小孩不能碰奶茶。
风力逐渐减弱。
4、奶茶店的崛起,从产业层面看,其实是对传统饮品行业的终端拦截。
我入行之初,正是渠道时代,(大)中(国)美苏(宁)大会,
你去西单图书馆转转,营销类书籍的C位被诸如《渠道为王,决胜终端》之类的书籍所占领。
现在呢,制造业饮品全面被服务业饮品所拦截、产品品牌全面被渠道品牌所虐杀、预制饮品被现调饮品所虐杀。
总结:我对传统饮品行业持悲观态度。和大米、方便面、鸡蛋一样,传统饮品行业被时代所降级,被年轻人定义为落后的经济形态,类似于基础物料。想要出头,要求极其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短平快粗暴变现”的运营方式。
5、奶茶店,到底赚不赚钱?
这是一个所有人的都关心的问题。
其实到底赚不赚钱,取决于“位置”,这个位置从宏观上讲就是竞争态势,从微观上讲其实是盈利模式。
总结:如果你是品牌拥有者,你赚得肯定不是奶茶的钱,而是VC的钱(比如你估值200亿)和加盟商的钱(一次性智商税)。
这属于高段位的玩法。难度也不小,要做品牌策划,茶叶行业包括奶茶店,是品牌创意最难的行业,没有之一。
不信你试试,所有你能想到的有点意境的好名字,基本上都被想到了占领了。像喜茶、茶颜悦色,都属于或者高价买,或者捡漏的名字。
有了品牌只是第一步,样板店总是要开的吧,招商总是要做的吧,这事没个500万根本启动不了。
如果你是加盟商。纯粹赚消费者的钱,更难,不仅难,而且风险很高。我给您算算账:
加下来,总共得扔掉104万,才能开张。
按三年折旧,分摊下来,每天的成本是:
1667(房租)+1667(人工)+217(宿舍)+228(加盟费+机器设备)+228(装修费)+182(消防环保通风)+ 66(物业垃圾处理)= 4255元。
也就是说,每天一睁眼的成本就是4255元。
奶茶店毛利算50%,每天你至少要卖到8510元,才能不亏本。每天卖到10000元,才算打平。
如果一天能卖到10000,一个月销售额30万,那已经是顶尖奶茶店的水平了。
但是,竟然竟然还不赚钱。
有个东北哥们,94年的,开过3家杨国福麻辣烫,累惨了,转型加盟一点点,位置选的好,每天号称“卖掉1000杯”奶茶,但依旧不赚钱。抱怨每年也就夏天赚钱,其他都是给台湾人打工。
这还算好的,开张之后如果生意不行,每天亏钱,你撑上三个月,肯定得关。
这时候你眨巴眨巴小眼,发现除了一堆没地搁的机器设备,你啥也落不下。
2015年和一位创业大佬张老师聊天,他说了一句话。
谁也别想赚我的钱!
2019年,4年过去了,我市场一线打了四年仗,才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深意。营销和商业,即使细分到创业学本身,其实都是极为博大精深、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学科和技能,甚至管理哲学。
6、如果你赚钱了呢?
比如你破天荒地每天销售额2万,年销售额近千万,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又面临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房东,房东只和你签三年,深圳只有两年;然后他极有可能蹲在店门口数人流,算出来你每月的利润,然后毫不犹豫,涨租金。一直涨到你觉得开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开始思念早九晚五上班 日子。
另一个致命的挑战来自于同行,看你生意不错,立马在你旁门开一家,装修更好、价格更低、服务更好的,给你来个“成本不变,销量减半”,看你咋办?
最后你看,房东赚嗨了、装修公司赚嗨了、厨具公司赚嗨了、品牌公司赚嗨了、物业公司赚嗨了,这些人之所以嗨是在你的尸体上嗨起来的。
总之,从竞争模型、成本结构、盈利组成上看,奶茶店,品牌商可以冲一冲,加盟就算了,基本是为认知买单的韭菜的命。
7、喜茶、奈雪这类直营店玩家,单店赚钱吗?也是看情况。
2018年调研时,上海四家店,月销售额1500万,评效比星巴克高一倍,进去后乌央乌央的年轻人。但成本高呀!
总结:从2017年年初就不断有投资人问我,喜茶你怎么看?资本在需要故事和泡沫中逐利。
喜茶的优势很明显,高频刚需大市场,尤其在南方。又借势shoppingmall,流量充裕,广告效应明显,现金牛优势明显。
但喜茶的劣势也很突出。
8、当我们在聊喜茶时,我们究竟在聊什么?
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你之所以会亏钱,还是因为你有钱,你要是没有钱,你怎么会亏钱?
和一位创业者聊天,我说
“初创企业CEO一定要压制住花钱的冲动”
第一层意思是什么?还是破除错误的商业认知。“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句话是扯淡。害死了无数创业者。
昨天和朋友聊到**庄园的庄主,从匈牙利回来,政府给了3000亩地,真金白银投了4个亿,产出的葡萄酒拿奖无数的,但是,销售和营销乏力,一生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
风险高,不一定收益高!
收益高,不一定风险高!
可见认知水平是创业最大的成本,更是决定生死的关键。我们大脑中装满了正确和错误的认知,互相打架,所以呢,生活有时候顺利,有时候不顺利。因此,在任何认知进入大脑之前一定要审核。创业本身就是修炼,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好的创业项目是抛物线开口朝上,即所谓
“成本有限,收益无穷”。
而差的项目是抛物线开口朝下,即所谓“成本无限,收益有限”。
比如红酒庄园,比如奶茶店。
THE END
为深度思考点赞! 我是陈轩,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进化!
如果只从甜的这个方向来论,男生虽然奶茶喝的不如女生多,但对于碳酸饮料的喜爱是高于女生的。人类不分男女与种族,无不热爱糖与油脂,这来自古老的需求与短缺,我认为这不是本质问题。
我认为奶茶最主要的是可以满足女性的“随意性进食”需求。男的一般小的时候也有这种随意性进食的需求,但是过了青春期之后,对随意性进食的需求就会变得很低,不怎么喜欢没事儿吃零嘴。相应的,成年男性对“正餐”的需求会变得特别剧烈,必须要正儿八经地坐在那里,集中摄入大量的蛋白质、油脂,或者至少是糖分和盐。要是没有这样的一顿正餐,整个人都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也很容易焦虑烦躁,即使我这一天也没少吃东西。
但女人普遍对这种集中性的进食不怎么热衷。她们更喜欢手边有点吃的,没事儿就吃两口,没事儿就吃两口。至于午饭吃不吃,晚饭吃不吃,她们不怎么关注。反倒是如果手边的零食断了,她们即使不饿,或者从男性的时间来看“这也没到饭点儿啊”,她们也会变得相当焦虑。
这种现象可以很轻易地从远古采集——狩猎经济模式中获得答案。以女性和小孩为主体的采集经济,都是一边采一边吃,先把自己喂饱,剩下的再拿回部落。成年男子则是狩猎经济的主体,一次性带回整只动物回到部落,妥善料理后集中大吃一顿。
奶茶这种东西,显然是特别能满足女人和小孩儿随意性进食需求的东西。又有喝,又有嚼头,用手捧着一边逛街一边喝,一杯能喝一整天,这就是完美模仿采集过程。至于我一个男的,你让我拿个东西拿一整天占着手,我还是宁可选择一口气把它喝完把杯子扔了。
很多东西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比如星巴克,他表面上是个咖啡厅,但本质上是个小资打卡休息处(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喝咖啡的习惯,你把咖啡豆给换了,压根没几个人能喝出来);711表面是个便利店,但本质上是个包装比较小资的卖快餐盒饭的。而奶茶,表面上是一种饮料,但本质上是一种逛街时候拿在手里的装饰品……其实上面几种,都是小资生活的一部分,他本身产品力如何都不是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一种小资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品味。就比如711的盒饭,你确定比街边小推车卖的好吃么?但他起码看起来更体面。奶茶一样的道理,大部分的奶茶真不见得有罐装饮料好喝,但逛街的时候拿杯奶茶,已经成了逛街这种活动的保留项目,你要拿瓶可乐、脉动,就感觉这个街逛的不是那个味。
明白了这个道理,相信你也就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男人不逛街……